由于许攸和曹操在年轻的时候是奔走之友,于是便由许攸搭桥,联络曹操。曹操知道后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是从形势上进行了分析判断,曹操指出,废立皇帝这样的事情不是闹着玩的,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做,古人也有这样做的,他们都是再三权衡成败的后果,然后根据轻重进行,最后成功。
一个是伊尹,一个是霍光。伊尹对殷商天下非常忠诚,没有私欲,还具有管理其他大臣的权势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他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决定废或立,都能进退自如,计从事成。霍光呢,他受命托国,凭着皇亲国戚的地位,在内有太后秉政支持,在外又有一大帮重臣官员跟随,而昌邑王那时候才登基不久,还没来得及培植亲信党羽,朝廷上连个支持者也没有,所以霍光做这事就跟原地转圈儿一样简单,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昌邑王踢下皇位。可是大家只看到了容易做的一面,却没看到难做的一面。大家仔细想一想,还有像当初七国那般拉帮结派的吗?就合肥那地儿,能比得上当初的吴国和楚国吗?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做这般非同寻常的事,并指望它一定会成功,也未免太铤而走险了吧!
这是曹操首次介入一场大的政变,曹操说要想知道王芬等人能不能政变成功,就要判断出王芬的实力。那么,王芬有多少政治、军事实力呢?东汉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共有12州,每州各有刺史一名,握有该州军政,权力比如今的省长还大。郡、国在治理上属于一个辖区概念,性质上却大相径庭,州以下的郡,若有皇子封王,便称之为“国”,也叫“王国”。“县”是皇后和公主的食邑地,王芬是冀州刺史,下属9个郡国,位例12州第四。可是据曹操所说,应该有7个国,2个郡,皇族的势力最大,不容小觑。当时总共有105个“国”,所以曹操说尽管你有着七国的势力,但又怎么抵挡得了105国的攻势呢?即便不拿天下王国来计算,仅是吴楚两地的王国,冀州也远远比不上。
曹操回绝王芬的要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你是诚心诚意的吗,是不是图私利?这与人心向背有关系;二是,你是否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力?三是,你的应变能力如何,是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如果这三方面无一符合,只是凭着欲望做事,你绝不可能成功的。
尽管曹操对形势的判断很准确,但王芬他们并没有接受曹操的建议,反而在这条不归路上走了下去。于是王芬与许攸等人结谋,想趁着汉献帝路过冀州的时候动手。果然机会来了,汉灵帝打算北巡河间老家旧宅,王芬他们密谋借此动手,于是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
王芬你有襄楷看天象,汉灵帝有太史看天象,这太史也不是白吃饭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记载,太史一观天象,发现“北方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对汉灵帝说“当有阴谋,不宜北行”,汉灵帝决定不去了。皇帝于是没有同意王芬的请求,下令王芬撤兵,然后立刻召见王芬。王芬害怕,于是全家自杀。这倒省了汉灵帝很多事,用不着株连九族了,也用不着追究同案犯了,又多了一笔卖官买卖。
从这件事看来,一方面显示了曹操深通权谋和机变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曹操的大局观。其中大局观最为重要,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大局观至为重要,只有洞观局势,才能在执行中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境。这里的大局观就是忠君和人心,其中忠君是政治是政治立场,人心则与军事有关。曹操自然熟知这些,他将这两者看成是一致的:只有忠君,才能得人心。因而他首先提到了伊尹能成事,是因为他有“至忠之诚”,能得人心。这个政治态度的形成,大略与他的身世相关,由于他的身和名分都不太“光彩”,所以对这一点尤其敏感。他需要用“忠君”的意志,来抗衡名分的低下,助力治国平天下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