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乱世英雄起四方

  张大仙念念有词,大手一挥,于是乎,太平道就变成了黄巾军,几十万人同时爆发,声势浩大,排山倒海,在很短的时间内势力遍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等州。看着这等宏大场面,张角很是兴奋,不由得开始盘算什么时候建立人间太平盛世。确实从表面上看,张大仙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很得民心,而且得到了各地的纷纷响应,好像刘家的天下马上就呜呼哀哉了。

  虽然起义军声势浩大,但在和汉政府和各路“诸侯”比起来,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经验等方面都显得相当业余。每天在家耕地的农民和每天在校武场练刀枪练阵法的军队是没有办法比的,农民起义靠的是气势,看起来很是强大,但是其实大家也就是一口气,而军队靠的则是统帅,如果有一个纪律严明的统帅在指挥作战,相比农民军,正规军的强大简直是无人能比,所以,尽管黄巾军人数虽众,声势虽大,业余的终究还是打不过职业的。

  黄巾军一起,吓了汉灵帝一大跳,正在玩得不亦乐乎,他甚是纳闷:有人起义,有人造反,难道他们不怕死吗?

  不过在刀快要架到脖子上时探讨这个问题,肯定没甚意义,汉灵帝第一次受到威胁,经常宣称“张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的汉灵帝开始觉得士族有用,质问宦官们说:平时你们总说党人想造反,该杀该禁锢。现在连党人都给朝廷出力,你们反倒和黄巾军私通,那么你们该不该杀!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爹娘”以外的属下,于是召集众臣出谋划策,以镇压黄巾军。

  东汉政府虽然很腐朽,但朝中还是有人才的,经过热烈紧张地讨论,最后制定出了镇压方案:一、任命汉灵帝的大舅哥何进镇压总指挥,负责保卫首都的安全,官至大将军。这何进本为屠户出身,因妹妹被立为皇后而发迹。二、置八关都尉官。构筑首都第二道防线。三、大赦天下党人,被迁徙流放掌握官复原职,唯独不赦张角。四、全国总动员。诏告天下,不论是公卿还普通百姓,要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谋出谋,都可以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五、汉灵帝身体力行,节俭餐饮费用,每餐只吃一荤;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

  和张角起义方案相比,汉灵帝的措施也毫不含糊,从军事上来说,首先巩固京城防务,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分兵出击,各个击破,前方将领又都是猛人名将;从政治上来看,“大赦天下”举措,团结了大多数,争取了中间派;经济上则更为可行,全国总动员皇帝还身体力行。

  方针既定,于是各路人马奉命行动。北中郎将卢植(刘皇叔刘备的授业老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奉命带兵奔赴黄巾起义军的三个战场巨鹿、颍川、南阳,曹操也被任命为骑兵司令员(骑都尉),带五千骑兵协助皇甫嵩、朱儁两军在颍川(河南省禹州市)镇压黄巾军。

  黄巾起义算是曹操的一个转机,汉灵帝向“阿父”张让问策,张让立刻荐举了现居议郎职的前朝大宦官曹腾之孙、当朝太尉曹嵩之子——曹操。至于为什么张让会荐举曹操的问题上,一方面张让认为曹操是宦官之后,是“赘阉遗丑”,算是为自己一流争得功绩,省得朝野内外纷纷议论宦官无能;另外,自然少不了时居太尉职的曹嵩的功劳:与其让曹操在宫内居一闲职,不如让曹操出外真正掌握一些实权。正是沾了黄巾起义的光,曹操第一次出现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舞台上。

  开始双方互有胜负,后来皇甫嵩、朱儁率军在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与张角的弟弟张梁、张宝带领的黄巾军对峙。颍川黄巾军在波才的指挥下,越战越勇打败朱儁,并乘势进围皇甫嵩。义军声势浩大,守城官军仅数千人,自知不敌,遂坚守不出。波才率军数次进攻未果,正当双方僵持之时,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犯了大错,他们用草结成帐篷。这天突起大风,皇甫嵩命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于二更以后,一起纵火,直扑黄巾军阵地,霎时,火借风势,义军营帐陷于一片火海之中。皇甫嵩趁势鼓噪出击,义军溃败而退。

  黄巾军败逃途中,又被前来增援的骑都尉曹操引兵杀到,于是合军再次攻击黄巾军,大杀一阵,杀死数万人。不要小看曹操这一仗,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及时赶到,鹿死谁手还不好说,正是这次打击,使得黄巾军受到致命打击,迅速崩溃瓦解。

  曹操就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给点阳光就灿烂,正是凭着精彩一击,曹操又重新回到了实权官场。

  正如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三国也不可能是曹操的独角戏,汉灵帝“全国总动员”镇压的策略非常好,凡事又有两面性,把群众发动起来不难,等到事情搞定再让他们各回各家继续种田,就没那么容易了。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有些人已经适应了战争生活,从战争中获得了好处,感觉战争就这么简单,看来只要有军队,做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做不了皇帝,做个土皇帝也挺舒服的,尤其为求自保的地方豪强纷纷组织或扩充起来的地主武装。

  于是,各路英雄们借着镇压黄巾起义的大旗粉墨登场了。首先是一批有头有脸的数代公卿、当时之明士,诸如袁绍、袁术以及曹操、孙坚等,都很有些来头。也有布衣草根,比如刘备,一个草鞋地摊主,不知从哪里查出自己竟和中山靖王刘胜有些瓜葛,便打“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一副急公好义的样子,也跳出来开始为他“规复汉室”的伟大事业打拼。

  这好比一台大戏,张角搭了一个台,还未来得及登台演出就被轰下去了。有这样好的机会,草莽英雄们,谁又肯甘于寂寞,不为自己的发迹打拼一番呢?接下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场接一场,一个天昏地暗、英雄辈出的乱世正式拉开了序幕。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