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曹操可能是一个英武豪迈的枭雄形象,真正的天之骄子,事实上,曹操长得并不怎么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虽然没有明说,但《魏氏春秋》里提到他“姿貌短小”。
由于小时候父母不再身边,独自一人生活,加上长相不是太好看,小时候的曹操难免备受冷落,熟悉儿童心理的人,都知道,越是被冷落的儿童,就越想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他们往往会做出超乎大人想象的事情来,故而长期受冷落的儿童容易走极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曹操开始走向了叛逆、顽劣……再就是,可能他本身就很顽劣,因而就会让人无法接受。他此举无非是引起大人们对他的关注,而这样举动往往事与愿违,越是这样,大人就越不愿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里,曹操有人生无人管,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成了一个问题少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说,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无非是,打打猎、逛逛一些消闲、不时游山玩水……这和今天的富二代很相像,钱太多了,没地花,怎么花都不过瘾,没有追求,空虚无聊,赛赛马、打打猎、飙飙车、泡泡吧、开开派对。
这日子,曹操过得很是滋润,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太惬意了,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光宗耀祖、什么拜将封侯,一边去,大爷正快活呢。
曹操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引来了许多风言风语,极大影响了曹家的形象,败坏了曹腾一贯秉持的家风。
曹操的一个叔父,具体是哪一个,史书没记载,实在看不下去了,担心曹操将来不成才,便将曹操纵情游玩的情况告诉了曹嵩,提醒他严加管教曹操。曹嵩自然把曹操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并理所当然地对他加强了约束和管教。这令曹操很不爽,怪叔叔有点多管闲事,于是便想出了一个鬼点子来对付叔叔。
一天,曹操出门大老远看见叔父,便故意“哎哟!”一声大叫,随即扑倒在地。叔父赶紧跑过来扶起他,只见他扭歪着脖子,嘴巴大张,面部抽搐,眼睛直往上翻白眼。
“吉利,你,你怎么啦?”叔父急忙问道。
“哎哟,哎哟……”曹操嘴歪眼斜地呻吟。
叔父紧张得不得了,立即扔下曹操跑回去告诉曹嵩,说曹操在半路上中风了。听说儿子病了,曹嵩立即赶过去,只见曹操好端端地站在那里,神情自然,丝毫没有异常。
“这,这是怎么回事?”曹嵩有些不解,“叔父说你中风了,难道这么快就好了?”
“我哪有什么病啊,”曹操委屈地说,“叔父一向不喜欢我,看我不顺眼所以老在背后编造我的坏话,现在又跟您说我中风了,他这不是存心诅咒我吗?”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曹操这一手玩得真是高明,一招制敌,此后,兄弟之间再有人说儿子的不是,曹嵩不再句句信以为真了,曹操少了这个顾忌也就愈发放任胡作非为了。
为什么曹操能够让叔父失信于其父?这件事绝对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曹操的伎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和叔叔的矛盾”、“叔叔和父亲的矛盾”、“父亲对自己的亏欠”种种关系。
当曹操的叔叔向曹嵩说曹操中风的时候,曹嵩很是着急,立马呼叫曹操,一看儿子没什么问题。于是曹嵩就问是什么原因?你叔叔刚才说你中风,怎样一点事都没有啊?曹操只说了:“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这句话中,最具杀伤力的就是“失爱于叔叔”,因为曹操小时候,不和父母在一起,合理情况就是和叔叔一起生活在亳州。
由于种种原因,曹操那几年生活的非常艰辛,根本原因应该就是曹操的叔叔不喜欢曹操,没有好好照顾。见到父亲后,曹操肯定会把这件事告诉曹嵩,虽然弟弟不是外人,但儿子明显更亲,问题是不好好照顾曹操,曹嵩肯定不舒服,儿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对儿子不好就是对自己不好,曹嵩对自己的弟弟肯定有了芥蒂。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曹嵩没有在身边照顾自己的儿子,才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曹嵩心里难免自责和埋怨弟弟,这些年,你没有把孩子照顾好,让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不自我反思,还在背后说孩子的坏话,这怎么能行呢?于是不再相信弟弟话。
曹操这一招,正是叔叔多年虐待积淀而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没有当初叔叔的虐待,曹操也不会这么早熟。于是,曹操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