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型:质疑者瞿秋白(1899—1935)

  瞿秋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赴莫斯科进行长期采访报道的中国记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鲁迅的知己之交,散文作家,评论家,俄罗斯文学及文艺理论翻译家。他在36岁遇害,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大损失。

  瞿秋白的个性属于疑问型(the Questioner)或称为谨慎型(Team Player/Loyalist),他是清醒的质疑者。

  通常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个性(第六型)非常可爱,是九种个性人格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笑容动人,说话易于感染对方。质疑—谨慎型的女性迷人,有小女孩的娇憨;质疑—谨慎型的男性有丰富的幽默感,有小男孩的灵巧。然而不健康的第六型因为缺乏安全感,疑心颇大,不易信任别人,处事缺乏弹性。当遇到陌生的人和事,都会令他产生烦恼忧虑甚至诚惶诚恐。他亟需安全感。

  质疑-谨慎型的人,通过丰富的想像力和专一的注意力来获取直感。疑心很重。他认同被压迫者的反抗事业,忠心尽责。对於被压迫者或者强大的领导者表现出忠诚和责任。他对权威的态度首鼠两端,要么顺从,要么反抗。经常怀疑他人的动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动机。

  习惯于合作、苦干,但工作难于善始善终。动作迟疑、拖延。几乎会忘记对成功和快乐的追求。往往用思想代替行动。凡事都会作最坏的打算。为人比较悲观,也倾向于逃避矛盾和冲突。

  健康的质疑-谨慎型个性,能吸引他人强烈的情感回应,亲切、友善、可靠、负责、讨好人、值得信赖。非常重视诚信,这是与他人相处并持续长久关系的基础。他对认同的对象付出承诺和忠实,他觉得自己属于家人和朋友。

  最佳状况:经过锻炼变得自信,逐步肯定自己、能够独立而又平等地相互依赖。对自我的信心使他产生积极的态度,显示出勇气、领导才能、丰富的创造力、表现力。

  瞿秋白给人们的质疑—谨慎型印象

  瞿秋白(1899.1.29—1935.6.18)是鲁迅的挚友。鲁迅给他一幅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评价之高。

  诞生于江南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早逝,慈母自尽后,少年瞿秋白沉默寡言。他相貌俊秀,生活俭朴,不喜穿着修饰,唯一爱好是读书。他平时很少说话,可是一旦话匣子打开了,却滔滔不断,娓娓动听……他的身体虚弱,面容消瘦,经常咳咳呛呛。他在人生道路上历尽曲折,而在人品上始终一片洁白如霜雪。(周君适:《瞿秋白同志》)

  萧三回忆说:我认识瞿秋白同志是在1922年底,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我们走进一间大房间,屋子里人很多,其中有陈独秀、张太雷、伍廷康等,也有一些不认识的。经介绍我认识了秋白同志。他聪明,睿智,博学多才,谈吐文雅,一看便知是大知识分子。待人非常和善,没有架子。(萧三:《忆秋白》)

  跟瞿秋白在苏联相处的时间颇久的韦素园,认为瞿秋白“是一个和蔼可亲,责任心强,满腔热情的人。”他们在苏联的时候,内战后接着荒年,生活很苦,往往吃都吃不饱,但瞿秋白总是精神兴奋,时时畅谈终日,在朋友间弥漫着乐观主义气氛。他为他们补习俄文,还给他们鼓励。

  李霁野回忆说:1923或1924年,瞿秋白住在北京东城大羊宜宾胡同,他留给我的印象确是像素园所说的,是那么温文尔雅,同时又显得那么年轻活泼,谈吐从容而有风趣。使人很难相信他的肺病已经很沉重,而还是坚持着革命工作的人。他显得很瘦弱,脸色颇为苍白,不过眼睛却明亮有神。觉得他很富有诗人的气质。(李霁野:《瞿秋白先生给我的印象》,原载天津《文艺学习》1950年第6期)

  萧三又说:我认识了秋白以后,觉得他和邓中夏、张太雷等同志不同。邓中夏和张太雷等同志精神愉快活泼,学生们很容易接近他们,可以常常和他们谈笑。而秋白却是严肃沉静。在讲台上,他滔滔不绝,把问题讲得很透彻;在会议上他的口才像快刀利刃,能说服人。但在平时,他不肯多讲一句废话。

  有人说秋白“骄傲”、“冷酷”,这种看法不对。他从不轻视“小”工作,每次都很认真地去做。从工作接触中,我觉得他很诚恳,很愿意帮助别人。他不但不骄傲,而是很谦虚;不但不冷酷,而是很热情。他的热情,不是浮在表面,而是蕴藏在内心。只有当人们和他在一起工作时,才能深切地感觉到这种热情的力量。(萧三《忆秋白》)

  1923年丁玲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第一次见面,瞿秋白就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玲后来回忆说:“这个新朋友瘦长个儿,戴一副散光眼镜,说一口南方官话,见面时话不多,但很机警,当可以说一两句俏皮话时,就不动声色的渲染几句,惹人高兴,用不惊动人的眼光静静的飘过来,我和(王)剑虹都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这人就是瞿秋白同志。”“瞿秋白是属于这样的人——神采俊秀,风骨挺拔,真挚坦诚,毫无矫饰,使人望之俗念俱消,油然生爱慕之情。”(丁玲回忆录)

  在上海大学旧校址上课时,人都挤满了。房子陈旧,人多了,楼房震动,似乎要塌倒下来,但是人们还是静静的听,一直到下课为止……后来上海大学从庆云路搬到西摩路,最大的课堂在敦厚里。当课堂里开始安静下来的时候,我看到秋白从人丛中走进课堂,走上了讲台。他穿着一件西服大衣,手上拿着一顶帽子,他的头发向后梳,额角宽而平,鼻梁上架一副近视眼镜,与他的脸庞很相称。他和蔼亲切地微笑着,打开皮包,拿出讲义和笔记本,开始讲课了。他的神态安逸而从容,声音虽不洪亮,但即使站在课堂外的同学也能听到。在他的讲话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和空谈。(杨之华:《忆秋白》)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瞿秋白向全军政工人员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和宣传家、曾三次见到列宁的瞿秋白先生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报道工作》的报告,请大家欢迎”。瞿秋白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听众:“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要拳拳打在要害上”。讲毕,走下讲台。全场千名听众愕然。瞿整个报告二十六字,比主持人介绍词还少。

  30年代,瞿秋白的肺病据苏联大夫诊断已经是没有希望的了,休养也不过是拖延一点时日,讲露骨些,回国也只好等死。使我惊异的是他说到这个事实时态度那样从容自然,仿佛在谈着与他自己毫无关系的什么事一样。更使我敬佩的是他在这样情况中,还勇敢的坚持着工作的精神……他的温雅而勇敢的态度,明亮有神的眼睛,从容而有风趣的谈吐,很富有诗人的气质。(李霁野:《瞿秋白先生给我的印象》)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到上海,扶持王明一伙上台。作为职业革命家的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每个月仅发给17银圆生活费,只相当于工人的最低工资。党中央批准瞿秋白在上海养病,但以他的政治身份不可能谋得公开职业。他和杨之华的生活,每月17银圆仅能糊口而已。

  1932年初夏,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到鲁迅家拜访,一见如故。许广平还是在女师大读书时,听过刚从苏联回来的瞿秋白的讲演,她回忆:“那时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宣传鼓动员的模样,而1932年见到的却是剃光了头,圆面孔,沉着稳重,表示出深思熟虑……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1932年初秋,周建人和瞿秋白相会于鲁迅家的印象是:“我几乎认不出秋白了,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只见他满脸病容,面目浮肿,气色和神情都很坏。身上穿着一件长衫,破旧不合身,好像是从旧货摊上弄来的。”

  1934年1月瞿秋白在上海话别鲁迅,赴中共苏区江西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红军主力长征,将36岁的瞿秋白留下来打游击。1935年2月从江西往福建转移途中被国民党逮捕,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临刑前,在福建长汀留下最后一张照片:上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而又庄严肃穆。

  瞿秋白写了《集唐诗绝句》:“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据36师师长宋希濂说,瞿秋白向军官们扫视了一下,正其衣履,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现场记者报道:在刀枪环布之下,“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瞿秋白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神色无异,酒半笑道: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随后,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持香烟,泰然自若,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红军歌》,到达两华里外的罗汉岭刑场之后,选择一处草坪(坟墓堆)上,盘膝而坐,微笑点头说:“此地很好”,并要求刽子手正面开枪,坦然就义。

  瞿秋白视死如归,理应名垂青史,但他在就义前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却让他长时期背负了“叛徒”的名声。实际上《多余的话》是瞿秋白最后的心声,是留给我们分析他“质疑—谨慎型”人格发展的最真实的第一手史料,弥足珍贵。

  瞿秋白的质疑—谨慎型个性特点

  瞿秋白生前经常进行自我解剖,他临终的《多余的话》坦述心路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人格分析的宝贵素材。瞿秋白的质疑—谨慎型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襟怀坦白,自我省视

  (二)从小对穷人充满同情心

  (三)钟情文艺,未尽其才

  (四)两元化的人格

  (五)生理和心理上的软弱

  (六)对于政治缺乏兴趣和能力

  (七)勉力而为,忠诚负责

  (八)倾向于逃避矛盾和冲突

  (九)恋世情深,响往美丽的未来

  下面根据历史资料和已经发表的回忆录、访谈录,摘引一些实例,加以论证。

  (一)襟怀坦白,自我省视

  瞿秋白自我省视的坦白、泰然与深刻,勇于直面、不文过饰非,是令人钦佩的。他真诚而不虚伪,这种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人最缺乏、也就最难能可贵的。

  瞿秋白临终说:“我愿意趁这剩余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写一点最后的最坦白的话。”《多余的话》便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忍不住把明知不应当说的话,将充满矛盾的心里话尽情表白,一吐为快,让后人去解剖一个大变动时代典型人物的灵魂。

  将近半个世纪以后,丁玲说到《多余的话》,仍然感慨不已。她说,“当今给自己塑像的人多,生怕自我批评,更怕别人批评。像秋白这样坦然陈述自己的种种,这样的人今天太少了,秋白岂不是一个罕有其匹的大勇者!我也自问过:何必写这《多余的话》呢?其中有些话会被某些思想简单而又浅薄的人据为把柄,发生误解或曲解……秋白的一生是战斗的,而且战斗得很苦。秋白一生遭遇的厄运,不是他自身的错误,而是他没有能够跳出一个时代的悲剧。”(陈铁健:《瞿秋白案复查纪事》1979—1980)

  (二)从小对穷人充满同情心

  瞿秋白上了小学高年级后,一些乞丐看到他就不停地叫他“少爷、少爷”。每逢这样的场合,他一面摸着袋子,把母亲平时给他的零用铜元放到乞丐手里,一面对着年长的乞讨者说:“你们就不要喊我‘少爷’了,我可不是‘少爷’!”

  一次,他看到一个小孩未穿衣服,他就脱下自己的白短褂子给小孩穿上。还有一次,与他一起玩耍的少年光着背,他又把自己的褂子脱下来送给那个少年。他回家后,母亲说:“你做这种事好是好,就是你的衣服也不多呀!”瞿秋白一时任性顶了母亲,他说:“不多!不多!我的衣服总比人家多么!”就为送褂子回嘴这件事,瞿秋白一直感到后悔。据羊牧之回忆,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在数十年后曾对羊牧之说:“秋白很遗憾地对她说过:‘我一生就只有那一次回过母亲的嘴。’”

  瞿秋白少年时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农民,身旁立着一个要卖掉的小女孩,头上插一束稻草。瞿秋白对羊牧之说:“看见这可怜的小姑娘,就好像是在出卖我的妹妹一样,心里真是难过!”

  瞿秋白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年清明节,回到常州扫墓。他给羊牧之看了他所作的《哭母诗》,其中有一首是:“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他对羊牧之说:“母亲自杀后,使我想得很多,我感到当今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贫富不均。从冲天大将军黄巢到天父、天主、天王洪秀全,做的都是铲不均,可见做事必须从‘均’字着手。”

  (三)钟情文艺,未尽其才

  鲁迅最赏识瞿秋白的文学才华,他说:“何苦(瞿秋白的笔名)杂文,明白畅晓,一览无余,真有才华,是真可佩服的。他的论文真是皇皇大论!在国内文艺界,能够写这样论文的,现在还没有第二人。”(冯雪峰《回忆鲁迅》)

  瞿秋白自述“我每每幻想着:我愿意到随便一个小市镇去当一个教员,并不是为着发展什么教育,只不过求得一口饱饭罢了。余暇的时候,读读自己所爱读的书、文艺、小说、诗词、歌曲之类,这不是很逍遥的吗?”

  (四)两元化的人格

  瞿秋白自我解剖说:(我自己早已发觉)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正因为勉强,所以也永远做不好,手里做着这个,心里想着那个。在当时是形格势禁,没有余暇和可能说一说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时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自述:“我二十一、二岁,正当所谓人生观形成的时期,理智方面是从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很快就转到了马克思主义……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却不是轻易就能改换的。而马克思主义同我潜伏的绅士意识、中国式的士大夫意识、以及后来蜕变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市侩式的意识,完全处于敌对的地位。没落的中国绅士阶级意识之中,有些这样的成分:例如假惺惺的仁慈礼让、避免斗争……以致寄生虫式的隐士思想。(完全破产的绅士往往变成城市的波希美亚——高等游民,颓废的、脆弱的、浪漫的,甚至狂妄的人物。说得实在些,是废物。)我想,这两种意识在我内心里不断地斗争,也就侵蚀了我极大部分的精力。我得时刻压制自己绅士和游民式的情感,极勉强地用我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来创造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方法。可是无产阶级意识在我的内心里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

  “当我出席政治会议,我就会‘就事论事’,抛开我自己的‘感觉’专就我所知道的那一点理论去推断一个问题,决定一种政策等等。但是,我一直觉得这工作是‘替别人做的’。我每次开会或者做文章的时候,都觉得很麻烦,总在急急于结束,好‘回到自己那里去’休息。”

  “这种两元化的人格,我自己早已发觉——到去年更是完完全全了解了,已经不能丝毫自欺的了;但是‘八七’会议之后,我并没有公开地说出来,四中全会之后也没有说出来,在去年我还是决断不下,以致延迟下来,隐忍着,甚至对之华(我的爱人)也只偶然露一点口风,往往还要加一番弥缝的话。没有这样的勇气。”

  (五)生理和心理上的软弱

  瞿秋白在实际生活中和思想上的独立能力都比较弱,有依赖性,需要他“依傍”也就是需要有人帮助。他曾写道:“我不能没有依傍。不但在政治生活里,我其实从没有做过一切斗争的先锋,每次总要先找着某种依傍。”

  瞿秋白自述:“体力的衰弱不容许我多所思索。感觉是:每天只要用脑到两三小时以上,就觉得十分疲劳,或者过分的畸形的兴奋——无所谓的兴奋,以致于不能睡觉,脑痛……冷汗。唉,脆弱的人呵!所谓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需要这种东西吗?!我想,假定我保存这多余的生命若干时候,我另有拒绝用脑的一个方法,我只做些不用自出心裁的文字工作,以度余年”。

  (六)对于政治缺乏兴趣和能力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再三申明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实在对于政治、阶级斗争缺乏兴趣和能力。笔者认为这确实就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最坦白的思想,他说:

  我自己忖度着,象我这样的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本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是‘文人积习未除’的。对于政治,从1927年起就逐渐减少兴趣,到最近一年——在瑞金的一年实在完全没有兴趣了。工作是‘但求无过’的态度,全国的政治情形(形势)实在懒得问。一方面固然是身体衰弱,精力短少,而表现十二分疲劳的状态;别方面也是十几年为着‘顾全大局’勉强负担一时的政治翻译、政治工作,而一直拖延下来,实在违反我的兴趣和性情的结果。这真是十几年的一场误会,一场噩梦。

  “我写这些话,决不是要脱卸什么责任——客观上我对共产党或是国民党的‘党国’应当负什么责任,我决不推托,也决不能用我主观的情绪来加以原谅或者减轻。我不过想把<我的>真情,在死之前,说出来罢了。总之,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文人,竟虚负了某某党的领袖的声名十来年,这不是‘历史的误会’,是什么呢?”

  1923年丁玲由秋白动员来上海大学,施存统劝她入党,秋白却说“飞吧,飞吧,飞得越高越好!”实际是希望我在文学领域里飞翔驰骋。(陈铁健:《瞿秋白案复查纪事》1979—1980)

  (七)勉力而为,忠诚负责

  瞿秋白对于共产主义事业,自知力不胜任,勉力而为,但又竭尽全力,忠心耿耿,承受重担,非常负责任。他多次自我表白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叫做“狗耕田”。这个比喻早在瞿秋白少年时期就产生了。他的生肖属狗,瞿秋白对童友羊牧之说过:“我是犬耕田,力气不夠,还要你这帮忙。”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瞿秋白继李大钊、陈独秀等,作了很多基础理论工作,党内同志对他特别赞赏,而他有自知之明:“没有牛时,迫得狗去耕田,我是狗耕田。”

  1927年,他在自选《瞿秋白论文集》序言中说他在1923—1927年所写近百万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文章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试作”,“有许多没有成熟的、不甚正确的思想”。他看到:“中国的知识阶级,刚从宗法社会佛老孔朱的思想里出来,一般文化程度又非常之低,老实说,这是无知识的知识阶级,科学历史的常识都是浅薄得很。——只是革命实践的需要,正在很急切的催迫着无产阶级的思想代表,来解决中国革命中之许多复杂繁重的问题。‘没有牛时迫得狗去耕田’,这确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形”。他说自己在这几年所做的“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是“在陈独秀同志指导之下,努力做这种‘狗耕田的工作’。秋白……自己知道是很不胜任的。”

  当他用“犬耕”的笔名发表文章时,鲁迅不解地问道:“此寓意为何?”瞿秋白说:“我不是政治动物,搞政治,无力且可济。耕田本是用牛的,狗耕田当然就耕不好了。我就是那权当充数的耕田的‘犬’”。鲁迅听后微微额首,稍顷,便又叮嘱道:“你对我说可以,不要再对别人说了,可能影响不好。”

  正如《多余的话》所写:他知道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没有系统的研究;对经济学不感兴趣,根本没有读过《资本论》;只是从报章杂志的零星文章和列宁的几本小册子,学到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依据几本外国文的书籍,编写几本讲义;而“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的现代社会,部分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发端——也不得不由我来开始尝试”。——在1923年的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于是,自云“只知道一点皮毛”、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的瞿秋白,“就逐渐的偷到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的虚名”了。

  (八)倾向于逃避矛盾和冲突

  瞿秋白自述:“因为我的政治上疲劳倦怠,内心的思想斗争不能再持续了。老实说,在四中全会之后,我早已成为十足的市侩——对于政治问题我竭力避免发表意见。中央怎么说,我就怎么说,中央认为我说错了,我立刻承认错误,也没有什么心思去辩白。说我是机会主义就是机会主义好了,一切工作只要交代得过去就算了。我对于政治和党的种种问题,真没有兴趣去注意和研究。只因为六年的‘文字因缘’,对于现代文学以及文学史上的各种有趣的问题,有时候还有点兴趣去思考一下,然而大半也是欣赏的分数居多,而研究分析的分数较少。”

  (九)恋世情深,向往美丽的未来

  丁玲回忆:在上海大学时,秋白常对她和王剑虹说“要脱胎换骨”。他忙于革命工作,难得照料病重的爱妻剑虹。妻死后,他总是在给丁玲的信中自责,说他对不起“梦可”(他给爱妻起的法文名字,意为“我的心”)。秋白有病且忙,生活不能自理,连买毛巾、牙膏都不会。杨之华照料得无微不至,使他全力投入工作和著述。(陈铁健:《瞿秋白案复查纪事》1979—1980)

  瞿秋白在就义前写道: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笔者按:指妻子杨之华),我曾经依傍着她读过了这十年的生命。是的,我不能没有依傍。不但在政治生活里,我其实从没有做过一切斗争的先锋,每次总要先找着某种依傍。不但如此,就是在私生活里,我也没有‘生存竞争’的勇气,我不会组织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做极简单极平常的琐事。我一直是依傍着我的亲人,我唯一的亲人。我如何不留恋?我只觉得十分难受,因为我许多<次>对不起我这个亲人,尤其是我的精神上的懦怯,使我对于她也终究没有彻底的坦白,但愿她从此厌恶我,忘记我,使我心安罢。

  “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世界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我替他们祝福。”瞿秋白之爱女儿,不仅因为她是妻子的骨肉,更因为她代表着美丽的世界,欣欣向荣的未来。他牺牲时年仅36岁。从照片上看,他不是个体魄强壮的男人。看上去是那么清瘦文弱,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阳刚之气”。但他却是个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坦荡的朋友。

  瞿秋白喜爱龚定庵的诗,他认为定公的诗意含糊,正可利用来表现他自己的思想。他曾集了一首诗咏农民暴动,其中有句“忽闻大地狮子吼”。他在临枪毙前几日还集了几首定公的诗,而且把“莫抛心力贸才名”改成了“莫抛心力作英雄”。

  瞿秋白狱中留言:“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连豆腐都留恋,可见其恋世之深。

  瞿秋白绝笔:“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落叶寒泉听不穷;(郎士元)已忍伶俜十年事,(杜心甫)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方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

  瞿秋白经历对个性的影响

  瞿秋白于1899年1月29日出身于江南一个没落的士绅之家。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内东南角的青果巷(今82号)一座花园住宅内的天香楼二楼。

  瞿家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叔祖瞿赓甫当时任湖北布政使。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

  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她的子女中长大成人的有5子1女,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由于瞿秋白头发上生有双旋,父母为其取名双(或同音字霜、爽)。

  1903年,叔祖瞿赓甫死在湖北任上,从此瞿家的家道开始中落。瞿赓甫的遗属开始瓜分财产时,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作为瞿赓甫的侄儿被迫离开八桂堂,先后租住乌衣桥、星聚堂等处,一家的生活日益窘迫。

  1904年,5岁的瞿秋白进入私塾启蒙读书,次年转入冠英小学。

  1909年春天,10岁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该校校长屠元博,曾经留学于日本,是同盟会员。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瞿秋白从他那里接受了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但是,瞿秋白在中学时代确实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1912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周年纪念日,他在瞿氏宗祠侧门上方悬挂一只白灯笼,上面写着“国丧”两字,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将母亲也接到那里,并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离开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的常州中学。农历正月初五(1916年初),母亲金璇服毒自尽。

  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表舅母的资助,西赴汉口,寄居在京汉铁路局当翻泽的堂兄瞿纯白家中,并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

  1917年春,瞿纯白调外交部任职,瞿秋白也随同北上到北京,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免费入学),学习俄文。

  自认“犬耕”勉力而为

  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1920年3月,加入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10月,瞿秋白成为北京《晨的》和上海《时事新报》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1月25日到达莫斯科,取了俄文名字“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主要工作就是采访俄国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向国内读者报道苏俄现状。

  1921年,他经赴俄的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布)党组织,翌年转为中共党员。兼任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俄文教习和政治理论课的翻译。

  从1920年10月18日在哈尔滨写的第一篇报道《哈埠见闻上之珲春事件》起,到1923年1月25日回到北京写的第一篇报道《赤俄之归途》止,他先后在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等报章上发表了50篇通讯报道和专论,计20余万字。还撰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俄国议学史》、《俄国革命记》等4本专著。

  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并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

  从1923年1月回国后,瞿秋白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又负责编辑《向导》、《前锋》,还承担了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

  瞿秋白还在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主讲《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现代民族问题》等课程。他还翻译了苏俄歌列夫的《新哲学—唯物论》一书。

  瞿秋白一生有两次婚姻。第一任妻子王剑虹,湖南人,是上海大学的学生,1924年1月与瞿秋白结婚。同年7月因肺病去世。第二任妻子杨之华,浙江萧山人,也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在她与前夫沈剑龙离婚后,1924年11月7日,杨之华与瞿秋白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也亲临祝贺。当时,在邵力子主办的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二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1925年五卅运动中,瞿秋白又创办《热血日报》。他一共撰写了200多篇文章,100多万字。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主持在汉口俄国租界三教街41号(今汉口鄱阳街139号)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由瞿秋白起草的《告全党党员书》,确定了武装准备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的决定。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1928年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会后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1930年夏,党内出现李立三的“左”倾盲动错误时,他回国主持纠正。在1931年1月于上海召开的六届四中会上,瞿秋白遭到王明等人的批判,被排挤出中央领导机构。

  《多余的话》倾吐心曲

  此后在上海养病,由茅盾和冯雪峰介绍认识了鲁迅并结为莫逆之交。瞿秋白曾到鲁迅家中避难,鲁迅赠送他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期世当以同怀视之”。瞿秋白也编了《鲁迅杂感选集》并写了著名的《序言》,对鲁迅杂文作了中肯的评价。

  1934年1月,瞿秋白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抱病离开上海前往瑞金中共苏区,担任中央教育委员,及《红色中华》报社社长兼主编。他创办了国立苏维埃大学,担任校长。10月,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苏区,瞿秋白被留在江西,担任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11 日瞿秋白一行从瑞金九堡启程,前往福建,准备转道广东到香港或去上海。2月24日到达福建长汀县时,瞿秋白被捕。6月18日,国民党宣布枪决令,他视死如归,说:“人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体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他高唱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年仅36岁。

  瞿秋白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卷入政治旋涡中去,遭到排挤直到牺牲,这被人们视作一个悲剧。他曲折的心路历程在《多余的话》中有着真诚的表白。根据他临终前的自述,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参与政治运动乃至成为中共领袖,完全是“历史的误会”。

  瞿秋白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秋白被处决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果戈里《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亲自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鲁迅开始这一工作时,形销骨立,他硬是抱病忍痛、殚精竭虑,负责编辑、校对,成书的全过程。《海上述林》上册出版时鲁迅尚健在,对这本书十分满意,“那第一本的装订样子已送来,重磅纸;皮脊太‘古典的’一点,平装是天鹅绒面,殊漂亮也。”他认为这是对瞿秋白的最好的纪念,“倘其生存,见之当亦高兴,而今竟已归土,哀哉。”

  《海上述林》以“诸夏怀霜社”的署名出版,“诸夏”即中国,“霜”为秋白的原名,“诸夏怀霜”寓意中国人民永远缅怀瞿秋白。它是“对于先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瞿秋白的知识结构

  1904年,瞿秋白5岁进入私塾启蒙读书,次年转入冠英小学。1909年春,瞿秋白10岁考入常州府中学堂。

  1916年年底,瞿秋白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

  1917年春,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

  他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是独步一时的。

  瞿秋白质疑—谨慎型的16种个性特质(Traits)

  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得出瞿秋白的16种个性根源特质的测试结果:

  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瞿秋白并不善于交际、但是显得赤诚、乐群,惯孤独、不喜欢热闹;他聪明、富有才识、抽象思考能力强;他平时情绪稳定、态度温和、不易冲动;他不武断,不好斗,而是温情、谦逊、随和;他热情、但又沉静、审慎;他自觉、负责任、讲道德、不敷衍、遵守规则;他胆大心细、但不冒险,有时犹豫畏却;他敏感、有时抱幻想、不感情用事,而是着重实际、理智、能自我克制;他警觉、但决不刚愎自用,他善于接受、容纳别人的正确意见;他不狂放,而是现实、脚踏实地、合乎常规;他老练、世故、精明能干,但又坦率、朴实、天真;他不够自信、不够沉着;他求新、思想自由、爱批评、不守旧;他不够自立、优柔寡断,有时随大流;他严于待己、受约束、不任性、不松懈、重视细节;他有紧迫感、困扰,但无拘束、镇定、放松自如。

  瞿秋白的个性因素(特质),可以概括为下表——

  瞿秋白的疑问型个性因素表

  A,乐群性(——)外向、爱社交——内向、不善交际(+)

  B,聪慧性(+)聪明、理智——迟钝、欠理智(——)

  C,(情绪)稳定性(+——)沉着、情绪稳定——易激惹、情绪不稳(+——)

  E,恃强性(——)争强好胜——温顺、随和(+)

  F,兴奋性(——)活泼、热情洋溢——严肃、冷静(+)

  G,有恒性(+)道德观念强——玩世不恭、漠视规则(——)

  H,敢为性(——+)胆大、冒险——退缩、犹豫(+)

  I,敏感性(+)感觉敏锐——不敏感(——)

  L,怀疑性(+)怀疑、警觉——轻信、麻痹(+)

  M,幻想性(——+)富于幻想、心不在焉——现实、脚踏实地(+)

  N,世故性(——)世故、老练——坦率、朴实(+)

  O,忧虑性(+)忧虑、不安——无忧无虑、满足(——)

  Q1,求新性(+)求新、思想自由——守旧、保守传统(——)

  Q2,独立性(+)独立自主、有主见——服从、依赖群体(——+)

  Q3,自律性(+)自律、受约束——任性、无拘束(——)

  Q4,紧张性(——)紧张、紧迫感——放松、镇定()

  五因素模型检测瞿秋白的人格结构

  (E)倾向性(——)

  (A)随和性(+)

  (C)认真性(+)

  (N)情绪性(——)

  (O)开放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