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名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光绪虽与慈禧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光绪出生在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郡王府的柳荫斋,其父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从这些关系讲,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1875年,4岁时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18岁时亲政。1898年,28岁时,慈禧太后训政,即再度垂帘听政。1908年,38岁病死,比慈禧太后早一天。在位34年,只亲政10年。这10年,也是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中。作为中国倒数第二个皇帝,光绪帝是一个充满悲剧性格的皇帝。他是因领导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而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
查尔斯,约翰斯顿在《中国的危机》里说:“光绪皇帝身材瘦小,身体虚弱,看上去几乎像个孩子。他的眼睛大而忧郁,面部微呈橄榄色。他的表情透着随和,更多是表明了梦想而不是将梦想付诸行动的力量。蒙古部落的后裔中有这么空灵的一个人是很奇怪的。不过光绪皇帝也许可以被当做运气不佳的东方圣人的典型。”这段话几乎囊括了光绪悲剧性的一生,而面对种种冷遇,这位帝王选择以沉默作为自己的回答。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两宫皇太后懿旨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这时光绪皇帝才5岁,实际年龄只有3周岁半。从这一天起,光绪就被慈禧抓在手里,或当作争夺权利的利器,或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更多的情况下,则当作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摆设,或是任意玩弄的木偶。这自然是慈禧专制政治的需要。
少年光绪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繁琐的宫中礼节,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辞训斥,没有母爱,饮食寒暖没有人真心去细心照料,应倡导应禁忌之事,无人去指点揭示。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造成身体积弱,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难以愈治的病根。
最可怜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吃不饱肚子。依循惯例,光绪皇帝即使在宫里也被迫节制饮食。田贝在《论中日战争》里报告说:“皇帝通常所吃的食物被规定得很死……如果他想要吃食谱之外的任何东西,负责皇上餐桌的御膳房必须事先进行商讨。”为了报复那单调乏味的日常食物,这孩子就把自己撑得饱饱的。当他吃得太饱的时候,两个太监就会抓住他的脚脖子,把他翻过来,面部朝下,将他的头猛磕地板,“为的是理顺他的胃”。后来,慈禧向一位御前女官德龄谈到光绪刚刚被带到宫里来时的情形:“他是这样瘦小而虚弱。他的父母似乎不敢给他吃任何东西。”但在这段时期,她为这个孩子所操的心也实在太不够了。据史实记载,那会伺候光绪的太监都不怎么待见他,虽然他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太监从他那得不到什么油水。有一件事情,再次让我们看到太监拉动着的历史。那时候伺候小光绪膳食的太监,经常把上顿吃剩的饭菜再呈上来,放在饭桌远处的菜甚至都已腐臭,光绪饿得肚子咕咕叫,经常跑到小太监屋子里抢了食物就跑,何其悲哉!光绪处在慈禧安排的秩序中,小时候在慈禧面前获得最多的便是呵斥,慈禧有意把他驯化为温柔的可利用工具,不像原来的同治,亲政后无法收拾。处于战战兢兢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光绪,性格慢慢得就比较懦弱,在后来的变法运动的成功率上先输一步。斯特林,西格雷夫:《龙夫人:慈禧太后的生活与传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天嘏在所著《满清野史》中称:人在幼年的时候,都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其出行,料理其饮食,体慰其寒暖,即使是孤儿,也会得到亲朋好友的照顾。只有光绪皇上无人敢亲近……皇上每日三餐,其饭食有数十种,摆满桌案,可离皇上稍远的饭食,大都已臭腐,接连数日不换。靠近皇上的饭食虽然并未臭腐,可经多次加热,已不能可口……载湉自十余岁后,虽为天子,可还不如一个孤儿,以后身患痼疾,即是由于少年时衣食不节造成的。虽为野史,可内容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所述:“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大致相近。说明光绪帝体弱多病之原因,实与自幼在慈禧太后淫威之下,失于调养照料有关。
当3岁多的光绪被带到紫禁城与他的嗣母慈安和姨妈慈禧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困惑而又惊恐,一时很难适应,看来要成为天子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罗伯特·赫德在日记中写道:“恭亲王亲自照料小皇帝——告诉他该做什么,从各方面关照这孩子。(孩子的父亲七王爷)并不在他的身边:他一方面有病在身,另一方面也为这孩子伤心——他看来这孩子压根就不会快乐。小皇帝的母亲、奶妈和其他女人来安慰他,但都被赶了出去。后来,奶妈又再一次被派来了,但不到一个小时又被慈禧给打发走了。慈安太后……认为这个小家伙应该忘掉他从前的环境,完全像在宫里出生的孩子一样成长。”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读书。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主要教光绪读书,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这时的光绪帝才6岁,实际上4周岁半,就开始了读书生涯,他刚开始对环境、师傅、学习、伴读都很陌生,很不习惯。随着岁月推移,光绪年岁渐长,逐渐习惯于读书生活。光绪读书很用功,慈禧夸赞他:“实在好学,坐、立、卧皆诵书及诗。”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如在《乙酉年御制文》中写道: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这一年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光绪才15岁。他很想当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光绪还写了一首《围炉》诗:“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年皇帝光绪胸中念边塞、心中挂庶民的心态。
光绪皇帝19岁那年第一次接见了外国公使,时间是1891年3月5日,对于公使们来说,这是自1873年他们和同治皇帝潦草马虎的会见以来,首次受到一位皇帝的召见。对光绪进行过细致观察的田贝《论中日战争》里说:“他外表上是个体质很差的年轻人。又瘦又小,给人以体力不支的印象。看上去面色苍白但很聪明。他的眼睛又大又黑,脸庞光洁无须。”
公使们都注意到他说话有些口吃,但另一个古怪的特点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像田贝所说的,“他说话有些结结巴巴,并且……他说得很慢、很吃力。虽然他性格沉静,但据说他很倔强。”可是田贝继续写道,每个人都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铁路、电灯、自然科学、全新的海军、改良的陆军、通用银行系统、造币厂,所有目前尚在萌芽状态的事物,很快都能开花结果……年轻皇帝的统治时期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时代。”
只是,这段预言来得太早而又没有考虑到当时宫廷的具体情况。其实,光绪帝的一生中,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场战争和一个运动。一场战争是中日战争,一个运动是戊戌变法。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屈辱的《马关条约》的签定,中国失去了宝岛,赔巨款,正如《草原帝国》的作者雷纳·格鲁塞所说:“中国的衰落像用一根真空管,把……这些野蛮人吸引到中国来。”战败使中国的忧国忧民之士猛醒。如再不变法,中国就要被彻底瓜分!“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时,28岁的具有浓烈民族情感的光绪帝不愿也不想再沉默下去,挣扎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中国的大地上,毅然举起了维新变法的旗帜。他迫切需要权利。
现在光绪已经长大成人,到了依照祖制必须亲政的年龄,慈禧也不好意思再直接掌控朝局,但是她自从与当年的辅政八大臣的斗争中经过锤炼后,政治技能日趋成熟,完全非光绪和他的老师翁同龢两人加起来所能比拟。在光绪亲政前,慈禧的多项布置让她可以高枕无忧:要求重要人事(侍郎以上)的任免必须要同时到自己面前谢恩(说白了就是我要是不接受官员也无法上任);重用守旧派大臣,把自己的亲信调入总理衙门等要害部;再就是控制步军统领衙门等京城防务,加上后来让其亲信荣禄掌握京津的军务,光绪的可行权空间很小,当光绪的变法超越她可忍受的范围,冲突便一触即发。
光绪帝实行变法,首先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同意。慈禧太后答应在“不违背祖宗大法”的前提下,光绪帝可以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意气风发地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推行维新变法。维新志士梁启超高度评价此诏:“盖为四千年拨旧开新之大举。”这道上谕,实际是光绪帝决心变法的宣言书,也是实行变法的动员令。
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于《明定国是诏》颁布的第四天,就命光绪帝连发四道谕旨,以加防范。第一道是,罢免支持变法的翁同龢;第二道是,重申二品大员以上大臣的任免权;第三道是,宣布慈禧准备秋天到天津阅兵;第四道是,任命慈禧的亲信荣禄为握有军权的直隶总督。慈禧太后预感到将有大震动,因而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6月13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了维新领袖康有为。光绪帝极想变法,也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外国变法的书籍。但是,在中国究竟如何变,他心中无数。他必须就教于颇负盛名的康有为。他们在一起,一问一答,君臣无间,就八股、办学、铁路、矿物、购舰、练兵、游学、译书、用人等变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交换了看法,畅谈了两个半小时。这是光绪帝对康有为的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召见。这次召见,为百日维新奠定了基调。此后,百日维新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
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为止,光绪帝实行变法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这期间,光绪帝发下180余道谕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谕旨,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文教改革。有废八股,立学堂,设译局等;二是财政改革。主要是奖励科学发明;三是军事改革。主要是建设新式军队;四是政治改革。主要是裁撤詹事府等七个闲散衙门等。光绪帝一系列谕旨的颁布,犹如晴天爆响了一颗炸雷,引起社会极大震动。
但是,改革严重受阻。地方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把光绪帝的谕旨当作一纸空文,并不执行。他们知道,他们的任命,是由慈禧决定的。光绪帝没有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他们不怕光绪帝的批评。于是,光绪帝便拿不重要的礼部开刀。因为礼部的六位部级干部犯了错,他们阻碍本部一位小官上变法奏折。光绪帝下发了百日维新以来的最重要的谕旨,罢免了这六个部级干部。这下捅了马蜂窝。因为这六位都是一二品大员。这触犯了慈禧的天条。他们又到慈禧处去告状。慈禧让他们暂时忍耐,以后再说。慈禧在冷静观察。
光绪帝任命了三位维新派为礼部尚书、侍郎。慈禧也批准了。
光绪帝又进一步提拔四位维新派,让他们进入要害权力机关军机处。同时,罢免了李鸿章、敬信的总理大臣职。
这一罢一任,使旧臣惶恐,新人振奋。守旧派大臣集体到慈禧面前告光绪帝“变祖法”,并请慈禧“训政”,即垂帘听政。慈禧没有同意。慈禧同光绪帝谈了一次话。光绪帝的表现令她出乎意料。这一次,光绪帝不想听命于慈禧。慈禧很恼怒,感到事态严重,必须有所行动。光绪帝也已感到大势已去,便向维新派发出密诏,说自己很危险,让他们设法相救。维新派是几个书生,想请袁世凯出兵,“围园杀后”,即包围颐和园,杀掉慈禧太后。但袁世凯告密,东窗事发,慈禧回宫,软禁光绪帝。又下令逮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六君子被杀。慈禧太后“训政”,即再度垂帘听政。而孱弱的皇帝则被囚瀛台。究光绪帝病情自二十四年逐渐加剧,终致不起之原由,实与戊戌变法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后,慈禧太后曾欲废之而另立他人。光绪也知其用心,日夜担惊受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举虽未能实现,可光绪也难脱囚禁之牢笼。明知岌岌可危,亦只有坐以待毙,心中十分忧伤。他曾仰天长叹:我还不如汉献帝啊!因而病势日渐加重,自不待言。
由光绪帝亲自决策的百日变政,的的确确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最悲壮激烈的历史场面。仔细分析起来,真正属于光绪自己的政治主张,其实是含混不清的。在甲午战争前,洋务派发起的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其实质是“中体西用”。这场运动的真正舵主,应当归于慈禧太后。至于戊戌变法中,究竟哪些政治理念属于皇帝,哪些属于康、梁维新派,完全还可由学术界再作讨论,但在笔者看来,光绪的总体思路,并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可是令人震惊的是像光绪帝这样一个柔弱之君,长期受压制,“虽有亲裁大政之名,而无其实”,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后,“奋发欲有所作为,拔擢新进,斥逐老成,更张旧法,锐意进取”?我们说光绪是个悲剧人物,是因为他从平民到帝王,做帝王却是傀儡;真正做主的只有一百天时间。皇帝在中国古代是什么地位相信没有人不敬畏,然而,像光绪这样的皇帝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威严,相反要悲凉多了。光绪绝对是个有理想的皇帝,生活在晚清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没有像前人那样委曲求全,而是希望通过变法求得国家的强盛。可是自己没有太多实权,一切刚有了开端就被慈喜太后阻止了,自己也被囚禁起来了,时间长达10年。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点点烂掉,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光绪这一生也就是做了个影子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