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本名重八,1328年生于安徽凤阳赤贫农家,父母早逝。年轻时曾入寺为僧,后来投靠红巾军,参加元末的农民起义,不断壮大军力,前后击破陈友谅、张士诚部,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朱元璋称帝后半年,大举北伐灭亡元朝。统一全国后,朱元璋采取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改革中央及地方的行政机构,废丞相制,权分六部;调整地方和军事机构,设立三司;推行八股科举制,加强特务统治。但是朱元璋开朝后大肆诛杀功臣,并大兴文字狱。在他统治时期,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向了新的高度。享年71岁。
一个人的简历总不如真实的经历那样鲜活醒目。作为从赤贫的社会最底层上升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朱元璋一个人从生活的重压和时代的夹缝中艰难崛起,早年生活对他造成了永久的影响。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追求安定缜密的理想和自卑多疑的性格一直伴随着明朝开国皇帝的君王生涯。朱元璋雷厉风行、苛刻少恩的执政使他在历史产生了谜一样的评价。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硃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
《明史·本纪第一》的这段记录带有典型的粉饰色彩。为了增加合法性,渲染“君权神授”气氛,作者张廷玉等人不仅没有说明朱元璋农民的出身,更是增加了朱元璋母亲陈氏“梦神授药”以及朱元璋一出生就“红光满室”惊动乡里的情节。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惟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帝王。中国古代皇帝中没有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人了。朱家祖籍江苏沛县,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刘邦出身亭长,是之前出身最寒碜的帝王。刘邦保持这个记录一千五百多年后,被自己的小同乡朱元璋给打破了。
朱元璋的父亲、明朝建立后被追赠为淳皇帝的朱五回(明朝成立后,官方称他为“朱世珍”)在老家破产无法立足,一辈子靠租种别人田地当佃农,东迁西移,居无定所。六十岁的时候,他在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治明光镇北赵府村)定居下来。朱元璋于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十八日,出生于村外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相传当时朱母正在田地中劳动,突然分娩,就地生产。朱元璋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字国瑞。
如果说刘邦还是农村基层干部出身,那朱元璋就是纯粹的赤农子弟。全家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还常常揭不开锅。
刚出生的朱元璋皮包骨头,丝毫没有富贵相。在生活重压下的父母整天在田地中刨食,出门前带上家门,就是让刚出生的朱元璋在地上乱爬而已。回家后,记起来就让朱元璋吃几口,没的吃时就全家一起挨饿。对于朱家来说,子女的存活完全是听天由命的事情。
这样活到七八岁,朱元璋就被送到地主家当放牛娃。未来的皇帝就糊里糊涂地操起放牛鞭,正式跨入了艰辛的社会。明代史料中记载,朱元璋在放牛过程中,认识了汤和等日后的明朝开国元勋。一群小孩子一起放牛嬉戏,一起饿着肚子遭人打骂。一天,大胆的朱元璋忍无可忍将一条小牛犊宰了,就在野外生火烤吃起来。饥饿的孩子们一阵狼吞虎咽之后,想到回村怎么向东家交代,都发起愁来。机灵大胆的朱元璋带着大家清理了宰牛现场,单把剩下的牛尾巴插入地中,回去告诉东家,说是小牛不知怎的陷入裂开的地缝中,出不来了。这样的小把戏自然瞒不过地主,结果朱元璋挨了顿毒打,被逐回家,朱家因此背上了一笔不小的赔偿债务。这件事情虽然包含了很多传奇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与一般的农民子弟有所不同。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其他孩子回了娘家;大姐和大姐夫一家死绝,已婚的二姐饿死。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朱兴盛。
“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侥幸活下来的朱元璋与朱兴盛身无分文,没有棺木,没有寿衣,没有墓地,拆下家里的门板抬着裹在草席里的亲人,计划埋到村外去。谁料那几天,淮河暴雨。小兄弟二人走到村外的一个山坡旁时,门板的绳子还断了。狼狈的朱元璋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父母兄侄,曾苦苦哀求村中大户,遭到断然拒绝。后来同村的一个善人(《明史》中特地留下了他的名字:刘继祖)帮忙,他们才得以草草葬下亲人。乡下的那座小土丘就是日后的凤阳明皇陵。凤阳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后来朱元璋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明代,朱氏皇室的陵墓主要有三处:凤阳明皇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而凤阳皇陵为明皇陵的第一陵。
朱元璋直到晚年,都对父母兄侄的丧事难以释怀。明太祖每每触及此事,都会在宫中号啕痛哭,不能自己。明初还严令禁止臣民为朱元璋庆贺生日。因为庆祝生日会令朱元璋想起惨死的父母。
安葬了亲人后,朱元璋兄弟两人走投无路。当时十里八乡之内,连树皮草根都被吃光。兄弟两人抱头痛哭,决定各奔前程。朱兴盛年长,决定出去逃荒。邻居有位好心的阿婆,见朱元璋年纪太小,就带了点礼物送朱元璋去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当和尚。朱元璋与二哥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当朱元璋开始发达时,二嫂带着侄子来投靠朱元璋。后者感慨地写到:“一时聚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
后来人怎么评价这种饥寒交迫、身心备受煎熬的情形对一位少年造成的影响都不为过。明朝建立后,大臣们要为皇帝修皇室家谱、立传,用极华丽的辞藻渲染朱元璋的家庭和幼年生活。朱元璋很不满意,亲自提笔忠实详细地记录下了儿时的悲惨记忆,毫不隐晦地留下了第一手资料。凤阳的巨大阴影在朱元璋的心底形成了一个深藏于潜意识之中、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开的死结。在人格和记忆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朱元璋就已经自我定位为农民了。他日后的行为和执政处处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农民的特性。
朱元璋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个人奋斗史,时时将“朕本布衣”,“江左布衣”,“匹夫”,“起自田亩”等词语挂在嘴上;另一方面,这些话语只能他自己提起。别人若谈及朱元璋早年的悲惨,轻则挨打,重则丧命。为了防止明朝皇室子孙忘记祖宗的农民出身,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子孙进行“革命家史”教育。朱元璋不停教导太子朱标说:“汝知农之劳乎?夫农身不离歌亩,手不释来相,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服不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菜羹精饭,而国家给费皆其所出,故令汝知之。凡居处食用,必念农之劳,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苦于饥寒。若复加之横敛,则不堪命矣!”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转引自姜凤歧:《试论朱元璋对太子的教育》,载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3卷,第2期。
中国农民是最坚忍内敛的人群。他们终日劳作,不言辛劳,毫无怨言。在备受剥削折磨的同时,农民最大的希望就是安定。希望风调雨顺,不多下雨,不少下雨,不多刮风,不闹虫灾;希望东家不加租,官府不拉夫。总之,一切都按照既定的风水、规章、惯例来办就行了。安定的追求逐渐演化为规范化、僵化的制度呼唤。这在朱元璋的执政中体现异常明显。
当时中国农民又是最谦卑自贱的人群。他们只低头自顾,让地主、让官府、让菩萨,甚至不敢正眼看官员一眼。他们所要求的就是几捆稻草、一张睡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定位中,自卑感强。长期自卑的人一旦成为帝王,往往又会多疑。怀疑自己的成就,怀疑周边的人与事。朱元璋身上的自卑感和多疑特质也一直存在。这方面的政治杰作举不胜举。总之,早期的悲惨生活早早地使朱元璋自我定位为农民,使未来的开国君主带上了浓厚的农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