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这个如此重大的事件,在北宋的实录、国史中都没有记载,实在令人费解。《宋史·太祖本纪》上也写得极为简单,开宝九年(976)冬,“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此事的详尽记述,反而首见于50年后的熙宁年间文莹和尚撰述的《续湘山野录》。它专门收集宋初至仁宗时期朝野的杂闻轶事。《续湘山野录》对此写道: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晚,宋太祖夜观天象,起初天气晴好,顿时却阴云四合,冷风骤起,大雪也纷纷扬扬地下着。太祖本来龙体欠安,这时心情更加不畅,病情愈重。他便急召胞弟赵光义(原名匡义,后避讳改之,即位后又改为赵炅)进宫。二人在万岁殿酌酒对饮,稍稍惬意。后来太祖直瞪两眼,似乎要说什么,赵光义便喝退左右。宫女、宦官都侍候在殿外,只能透过窗上糊着的薄纸隐约地看到:屏风之上烛光摇曳,人影散乱。光义像是喝醉了酒,时时离席。当晚,他留宿禁中。三更时分,纷飞的雪花落在地上积有数寸。人们猛然间听到了斧声,好像是太祖在用斧斫雪,边斫边叫道:“好为之!好为之!”很快又睡着了,鼾声如雷,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四鼓响后,赵光义突然宣布:皇帝驾崩了。于是他接受了遗诏,在灵前即帝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就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有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王雷主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5月。
近年有些中外史学研究者提出,认为宋太祖是病死的,主要是根据宋史中太祖、太宗两纪的有关字句,还有《续湘山野录》里太祖病重的记载。赵光义即位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宋史·太祖本纪》卷三)也就是说,他是凭杜太后的临终垂训和立下的“金匮之盟”当上皇帝的。然而这种说法佐证不足,难令人信服。依皇宫的医疗条件,一般的疾病不会使太祖突然丧命,即使是疑难病症,有高明的御医,灵丹妙药,太祖也不至于一夜而赴黄泉。如果太祖已病入膏肓,就该卧榻静静休养,侍从悉心照料,为什么还能夜宣赵光义?可见,并不是致命之疾。可是日本学者荒木敏一在《宋太祖酒癖考》一文中就认为,赵匡胤素嗜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压脑溢血之类的急病,抢救不及,才一命呜呼的。刘洪涛先生对此也持相应观点,他认为,“既然宴会在宫内,太宗是仓促应召,宴席左右不曾离人,太祖入睡时无异状,又有侍寝守护,说是受了太宗谋害,就不可思议了。赵匡胤的死因是遗传性家族病,即是由于躁狂忧郁病愈后,又患了脑动脉破裂(脑溢血)症。”所以他的死亡“实是病死,不足为怪。所谓‘烛谜’的玄虚只是那些性耽疑古德里史学家德猜测而已”。李裕民:《揭开烛影斧声之谜》,《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照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这些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历史上是否真有“金匮之盟”,也是疑窦丛生。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不可能出如此有违纲常之下策。在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的继承理所当然先是“父亡子承”,其次才有“兄死弟及”。太祖死时,他还有两子德昭、德芳,且都长大成人,能胜任军国大事,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赵光义。这样,“金匮之盟”的真伪就很值得怀疑了。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如果“金匮之盟”属实,太祖死后,赵光义完全可以公诸于众,堂堂正正地称帝。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直到太平兴国六年(981),太祖的两个儿子也不明不白地丧生,众论哗然了。这时,宋太宗赵光义才如梦初醒,记起这事公布了盟约。再者,如确有“金匮之盟”的话,至今却仍未发现史书上有关盟约具体内容的记载。人们不得不怀疑:所谓的“盟约”,是为了宫廷斗争的需要而临时炮制出来的并不存在的鬼话,还是后来想取悦于宋太宗的人有意编造出来的谎言。孔学:《“金匮之盟”真伪辨》,《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太宗赵光义似乎急不可耐,太祖尸骨未寒就宣布称帝继位,并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种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这无非是想为自己抢先“正名”,让它成为既定事实。王雷主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5月。
为什么涪陵县公会被贬而死?涪陵县公是赵光义的三弟赵光美。既然是兄死弟及,下一次继承皇位的人就该轮到赵光美了。然太宗一即位,就不明不白地削去亲弟弟的王位,贬为涪陵县公。不久,涪陵县公就在贬所“抑郁”成疾而死。
武功郡王为什么要自杀?宋太祖有四个儿子,长子德秀、三子德林都夭折,只有次子德昭、四子德芳长大成人。按惯例,太祖应该在两位皇子择其一来继位。然而,太祖在位时竟迟迟没有册立皇太子,这就给赵光义夺位留下了一个机会。太宗赵光义即位,德昭已年届三十,被封为武功郡王。征讨北汉之后,德昭劝皇上信守玉言,重奖有功之将。可太宗却沉下脸来,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这种口吻,又与逼杀赐死有何异?德昭感到自己已深受猜疑,性命朝夕难保,回到家就自刎了。事隔不到一年,太祖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如果不是赵光义篡位的话,又何至于在即位的五六年间就将两位皇侄逼上绝路呢?后人只能这样去猜测:这是太宗为巩固自己的皇位而斩草除根,消除最后的隐患。宋太祖的遗孀宋氏虽有开宝皇后的封号,死后却没能按皇后的礼仪隆重发丧。这就有点事出蹊跷。宋后以一般妃嫔之仪出丧,让人觉得太宗的背后总有见不得人的事。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以上分析表明,将宋太祖的死因归结于一个“病”字,理由是不充分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另一方面:宋太祖可能是被谋杀的。忙乱的人影,怪异的斧声,以及太祖含义模糊的“好为之”的高叫声。很显然,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宫廷政变。在封建时代,为争夺皇位宝座,杀兄杀父者并非鲜见,前有唐太宗李世民,后有明成祖朱棣。如果说《续湘山野录》中的记录仅是野史的传闻而已,那么,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尽力为赵光义开脱罪责,也没法遮盖太宗杀兄篡权的血腥罪行。司马光作为当朝一个正统的史学家,自然要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他就把夺皇位的主动权强加在一个宠信的太监王继恩身上。从《续湘山野录》和《涑水纪闻》的相互印证可知:太祖被害的可能性极大。《宋史·太宗本纪》对赵光义推崇备至,但也假后人之口提出一些委婉的指责:“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这四点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却一语中的。
四条非议,条条入理,但因为谋杀毕竟无人作证,史书也没有更详细的记载,无从稽考,非议永远是非议,“斧声烛影”,将永远是千古之谜,万古之谜。不能解开的历史之谜就让它永存于浩翰渺茫的历史长卷之中吧!
笔者认为,宋太祖之死多于赵光义有关!“金匮之盟”可说是正位说赞同者的最好一张牌,可公布的时间太晚啦,给人以作弊之感!按照司马光的记载,宋太祖临死前并没有留下所谓传位给赵光义的遗诏。赵光义即位,纯粹出于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阴谋。从赵匡胤死后宋皇后与赵光义的一番“敏感对话”,即可以闻出点儿味。
话虽如此,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这场极不正常的政权的交接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像所有其他王位更替过程中宫廷内部互相残杀、祸及国人的惨剧,而是没有调动一兵、一卒,未捕、未杀一名皇室官员、朝廷成员,一切都是在平静中度过的。这较之齐桓公、唐太宗、明英宗等人的“不正常接班”来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第五章 永远的农民——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