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一章 巴黎卢浮宫

  三个当家花旦

  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号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卢浮宫位居其首。

  卢浮宫不仅珍藏着数量惊人的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它本身的建筑也是世所罕有的艺术杰作,而且它还是法国近千年来风云变幻和荣辱兴衰的见证人。

  卢浮宫的前身是1190年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出于防御建造的城堡。

  14世纪时,国王查理五世把城堡改建为皇家宫殿。

  在前后600年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他们都对卢浮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按照各自的好恶和审美观进行了无数次的修缮和扩建,因而众多的建筑风格都在卢浮宫留下了明显的烙印。

  到17世纪初,卢浮宫从外部建筑到内部装潢俱臻登峰造极的地步。

  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把全部热情倾注到建造凡尔赛宫,这里出现了暂时的冷落。

  法国大革命后,这里被辟为博物馆,1793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从此,卢浮宫就揭去皇家宫殿神秘的面纱,摇身一变而为炫耀法兰西文明的窗口。

  20世纪80年代,密特朗总统又实施了大卢浮宫计划,把过去一直比较分散的建筑,整合成今天这样一座呈马蹄形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和广场占地45公顷,宫内有6个展馆,面积约为13.8万平方米,收藏有中古至19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40万件。

  密特朗对卢浮宫的另一贡献是邀请著名的美籍华裔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了新的入口——透明的玻璃金字塔。

  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之际,一座高21米,由666块钢架玻璃组成的透明金字塔在卢浮宫卡鲁塞勒广场拔地而起。

  这个新入口现在几乎与卢浮宫一样齐名。

  不过,与埃菲尔铁塔的遭遇一样,贝聿铭最初设计金字塔方案时,受到了多数巴黎人的抨击。

  人们愤怒地斥责他把古埃及的死亡象征搬到了巴黎。

  贝聿铭的妙答是:石头金字塔与玻璃金字塔毫无关系,前者为死人而修,后者为活人而建。

  密特朗成了贝聿铭坚定的支持者。

  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则亲自赶到现场为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揭幕。

  如今,业内人士已把它誉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建筑设计经典,法国人也骄傲地把它和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

  贝聿铭由此赢得了法国总统亲自颁发的骑士荣誉勋章和世人的赞扬。

  我们首先来到卢浮宫卡鲁塞勒广场。

  这个广场不是石砌的而是铺满了沙砾。

  广场对面与卢浮宫相望的,是为了纪念拿破仑的赫赫战功而建造的卡鲁塞勒凯旋门。

  广场中央就是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入口。金字塔外面人流如潮,里面的升降机不停地运送着从世界各国前来参观的游人。

  此刻,通身透亮的金字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着淡蓝色的光芒。水池中喷涌的水柱,把金字塔幻化成一颗巨大的钻石,荧光四射,璀璨夺目。身临其境,眼前具有现代气息、棱角分明的玻璃金字塔与周围的古典主义建筑群相映成趣,艺术的魅力把大理石、钢铁和玻璃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除了玻璃金字塔,卢浮宫还有好几个入口。

  我们从东侧入口进入,沿楼梯下到地下一层长廊。

  这里的四壁是残留的中世纪卢浮宫的城壕遗址,给人历尽沧桑之感。两边布满了各种小商品橱窗,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走出长廊,迎面是作为点缀的倒置的小玻璃金字塔。它是一个倒置的天窗,钟乳石一样悬在楼面夹层处。在悬念迭出、曲折离奇的《达芬奇密码》中,兰登最后才领悟,这就是隐藏着基督教几千年来最大秘密的“圣杯”的藏身地。

  继续往里,就是玻璃金字塔下面的拿破仑接待大厅。

  这里的第一感觉是卢浮宫太大了,人们仿佛被整个穹宇兜头罩下,压抑地喘不过气来。

  接待大厅四通八达,从这里可以直接前往任何一个展厅。

  托尼告诉我们,一个厅一个厅地走一圈,需要6个小时;一幅画一幅画地观赏,得看3个月。

  我们只有两个小时,只能看看卢浮宫的镇宫之宝——三个当家花旦。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她们在不同的展厅,拐角处有她们的照片和箭头指示。

  参观卢浮宫的人,大都步履匆匆,奔三个女人而来。

  那一道道长廊里,那一面面墙壁上,有许多著名的雕塑和壁画。

  我笃信,如果把它们单独展出,哪一件都会制造轰动效应,颠倒芸芸众生。

  可是在这里,它们却只是三个女人的仪仗和护卫。

  虽不公平,它们也只能沉默。谁让它们都挤在一起,而三个女人又有那么大的魅力,她们的光环有如如来佛祖的神龛,周围所有的菩萨罗汉都只能揖首皈依。

  人们只有频频按下按钮,把它们浓缩到数字里,待以后闲暇时再慢慢释放出来细细鉴赏。我就在两个小时里耗尽了尼康相机的一块电池。

  首先邂逅的是胜利女神尼开。

  她站在一个楼梯口。

  尼开是从希腊来的女孩子。她像鹰那样展开双翅,顶着狂风暴雨,昂立船头,单薄的衣裳湿淋淋地紧裹在身上。

  她没有头颅,也没有双臂,1863年人们在萨摩特勒刻岛找到这尊2.75米高的大理石雕像时,她美丽的头颅和双臂已经散失。

  这尊雕像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90年。当时,罗得斯人取得了对安提戈国家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只是不知为什么让一个女孩子引航?

  她可能就是在那次战争中牺牲的,因而才被人们追认为胜利女神。

  约见的第二个女人是从希腊米洛岛来的维纳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美神,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神的名字叫阿芙洛狄忒,是“泡沫中诞生”的意思。

  传说当年天神父子俩争夺王位,儿子把老子砍伤,其血滴在爱琴海内,海水中泛起一阵泡沫,泡沫中现出一个贝壳,贝壳打开,一个美貌绝伦的少女诞生了。

  这一情景被文艺复兴时大画家波提切利的油画《维纳斯的诞生》描绘得惟妙惟肖。

  据说,在公元前130年左右,一个叫阿历山德罗斯的人,用一块大理石雕刻了一尊高约2米的美神。或许是因为地震,或许是因为战争,她后来突然被沙土掩埋了。

  1820年,米洛岛一个叫伊奥尔科斯的农民在挖地时掘出了她。

  据说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襟,左上臂伸过头,手握一只苹果……后来在希腊人、法国人、英国人相互抢夺中才折断了双臂。

  她最终站在了巴黎的卢浮宫。

  谁知当她站在这里时,人们才发现惟其断臂,才凸显得她那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嫩的腰肢、光滑的皮肤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因此,人们称欧洲的美,就是古典的、残缺的美。

  后来有许多艺术家试图为她接续双臂,可无论什么形状,什么姿态,都不如断臂的维纳斯美。

  有许多人描述过断臂维纳斯的美。我觉得,最成功的是大连女作家素素。

  她写到,维纳斯更像一个邻家女孩,或许她刚刚干完农活儿,走到井台边慢慢褪下长裙,想好好地沐浴一下。她从未这样裸露过自己的身体,所以为自己的大胆感到羞怯。那浅淡的笑容,把少女的神秘一下子从嘴角漾了出来。而那只右臂,也许是正要拉住下滑的裙裾……可她没有拉住,她索性就那样站在那里,站给世人看。这一个永恒的姿势,把人类内心的渴望全都满足了,把全世界都迷住了。其实她也并不是什么女神,只是人类在孤独的时候格外需要女人的温情,于是就把她尊成了女神。

  不过,在古代神话里,维纳斯并不是白璧无瑕的。她是赫菲斯托斯的妻子,却为美男子厄杜尼斯神魂颠倒,她还与阿瑞斯、赫耳墨斯、安喀塞斯有染,生了好几个私生子,而这几个人都是当时的高官、衙内和暴发户。

  蒙娜丽莎是最后约会的女人,这幅画在白杨木板上的肖像画挂在国家展厅西北墙上的玻璃防护框内。

  她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一幅油画,达芬奇的晕染法使她看上去飘逸而朦胧。

  据说,此画的模特儿是一位银行家年轻的妻子。画家选择了微笑刚开始的一瞬来表现女性那种愉悦而不失端庄、快乐而不失优雅的心情。

  画面上的蒙娜丽莎端庄、温柔,特别是她的微笑神秘莫测而又那样迷人。蒙娜丽莎的双手,被誉为是美术史上最美的手,这双丰润而柔嫩的手舒适地放在椅背上,是那样逼真,那样富有生命力。

  在此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这幅画打破窠臼,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朦胧、静谧,充满诗意,有效地衬托出人物的内在气质。

  这幅画更为有趣的是,达芬奇故意把左边乡村景色的地平线画得低了一些,这样就使得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蒙娜丽莎还有一种非常神秘的、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她的表情可以随着观看者的情绪发生变化。

  在一个悲伤人的眼里,这幅画上的微笑似乎也变成了苦笑,蒙娜丽莎与之一起悲哀。

  在一个快乐人的眼里,蒙娜丽莎则笑靥如花,美丽如仙,灿烂如月,温暖如春,柔情似水。

  金碧辉煌的卢浮宫,看得人如醉如痴。

  可是,走出卢浮宫,一种怪怪的滋味却涌上心头。

  法国并不拥有最古老的文化,却拥有最古老的文物。

  许多国家的人,在国内看不到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却要到这里来一睹本民族古老的灿烂文明。

  卢浮宫美是美极了,但其间有法兰西自己的汗,也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血。

  欧洲的男人把女人尊为女神的同时,也把自己打扮成绅士。但就是这些绅士,却打着科学考察的幌子,肆意盗夺东方国家的文物珍宝。拿破仑横扫欧洲,把许多国家的国宝都攫为己有。

  异宝奇珍圣殿集,

  无头断臂世人迷。

  烧杀抢掠多卑劣,

  赃物怎能炫伟绩?

  世界历史上,战争频仍,相互间为抢钱财,为掠城池,为夺美女,为报私仇,屠刀举处,生灵涂炭,文明被毁。

  我们不应忘记先祖创造文明的荣耀,更不应忘记被侵略被掠夺的耻辱。

  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应是我辈和儿孙后代时刻谨记的神圣使命。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