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咸丰八年(1858)复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他开始彻底贯彻中庸之道。
儒家文化发源于殷、周之际,创成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在汉武帝那里获得独尊地位,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经受过多次破坏,即使遭遇了1840年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动荡,她的伟大传统依然没有颓废,而表现出强大的自新能力。
儒家文化的核心传统是什么?如果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中庸之道就是其标准。曾国藩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体现,就是他说的“入局”二字。入了局,才能体会当局者做决策时的心态,以及他们做决策时参考了什么样的标准。在他们所参照的那些标准当中,中庸之道是应该被给予高度肯定的一项。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杰出代表,如果不是他亏掉了民族大节,否则真是一个完满的圣贤。咸丰八年复出,是他的思想境界和做事手段的一个分割点,前后表现有显著差异。他在家待了一年四个月,究竟想了些什么,以致复出之后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吗?读书人的修养肯定不缺,但是他的性情也有暴躁的一面。从家书、日记中都可以看到,他打骂下人不是一次两次。大概在心情糟糕的时候,最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据说他委军奔丧,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弟媳都大声呵斥。这就不是一个读书人的形象了。
曾国藩复出之后,处处用中庸、小心谨慎来要求自己,甚至有点夹着尾巴做人的意思。屈原却是骂,没人听他的,就大动肝火,不仅被小人中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盟友。
曾国藩的启示
偏执狂可成就一时,唯中庸可成就一世。
拒绝出兵
最初曾国藩没有使用中庸这个标准,尤其是在三次拒绝出兵这件事情上,他坚持的不是中庸,而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什么最重要,就坚持什么,结果得罪了皇帝,也被朋友质疑。
第一次拒绝出兵
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咸丰三年五月,他们派出一支部队,沿着长江开始西征,计划夺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控制沿江的重要城市,好从上游屏蔽南京,并解决南京的粮食供应问题。
咸丰三年九月,太平军在田家镇大败清兵,缴获大量炮船,充实了水师,尔后准备攻打武昌。
曾国藩大概在十月接到皇帝的命令,要他出兵支援湖北。那时他移驻衡阳已经有两个月。曾国藩接到命令没几天,太平军却主动撤除武昌一带,集中兵力攻打安徽去了。
曾国藩就在十月二十四日给皇帝写信,请求暂缓出兵。
这是曾国藩第一次拒绝出兵,形势变化给了他一个暂缓出兵的好理由。咸丰皇帝只批了两句话:“所虑俱是。汝能斟酌缓急,甚属可嘉。”
这次拒绝出兵没有引起什么争议,有两个地方却值得注意。
一是曾国藩发现了皇帝派他出兵的意图。上谕是这么说的:“曾国藩团练乡勇,甚为得力,剿平土匪,业经著有成效,着即酌带练勇,驰赴湖北,以助兵力之不足。”这跟曾国藩的想法完全不同,他想练成一支劲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皇帝却把他当民兵看,不过是兵力不足的补充手段,居从属地位。
二是曾国藩对水师的重视。他认为,千里长江,太平军任意横行,清兵却无可奈何,就是因为“贼以水去,我以陆追,曾不能于之相遇,又何能痛加攻剿哉”,所以他把办理船炮作为第一任务。
第二次拒绝出兵
太平军打安徽的军事指挥官是猛将石达开。咸丰三年十月末,太平军接连攻占皖北的桐城、舒城,工部侍郎吕贤基自杀。接下来太平军就准备打庐州。安徽省会本来在安庆,被太平军占领了,清政府就把庐州设为临时省会。
当时江忠源在江西,咸丰帝看到庐州危急,命令江忠源立即驰援,还临时升他为安徽巡抚。江忠源的兵只有两千七百名,他自己也生了病,却风雨兼程,迅速赶赴安庆。曾国藩也得到命令,要他挑选练勇,出洞庭湖,顺流东下,与江忠源配合,水陆夹击。
咸丰皇帝的命令是这么说的:“现在安徽逆匪猖獗,吕贤基已经殉难。江忠源又病住六安,不能前进。安徽情形万分危急。着曾国藩赶办船炮,立即东下,与江忠源会合,以期收复安庆、桐城、舒城,并牵制贼匪,不使其北窜。曾国藩忠诚素著,兼有胆识,必能统筹全局,不负朕的信任。”
曾国藩十一月二十三日接到命令,二十六日写成奏折,说:“自从田家镇失防以来,总督吴文、巡抚骆秉章与我书信商量十几次,都认为各省分防,糜饷多而兵力薄,不如数省合防,糜饷少而力较厚。与江忠源商量,也赞成四省合防。”
接下来,曾国藩就坚持他的意见,船炮未齐,不宜出兵:“惟炮船一件,实有不宜草率从事者。”原来,他试造的炮船,工匠手生,船又小,压不住长江的风浪,也受不起大炮的震动。广州水师派来技术主管,新船才逐渐造出来,油漆未干,不能下水,向广东购买的西洋大炮也没到齐,所以不能马上出发。
咸丰帝要他与江忠源会合,水陆夹击,曾国藩却想自己编练水陆两军,合则两相夹击,分则自成一队,不怕敌人冲散。曾国藩的见识显然比年轻皇帝高明,所以他坚持认为,水勇还没有练成就不宜出兵。
结论就是:“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必须明春乃可成行。”
咸丰帝看了,很不高兴:“现在安徽紧急,你却固执己见。看你的奏章,似乎要把数省军务,一人承担。试问你有那个能力吗?既然你这么说了,就要办给我看!”
曾国藩在奏章中先说数省合防,而不说出兵,所以咸丰帝看到这里就恼了,觉得他没有江忠源听话。江忠源能打仗,也听话,要他救援江西,他就奔往江西,要他驰赴安徽,他就冲向安庆,一点不耽搁。
同一天曾国藩还写了两封奏章,其一是请求提用湖南漕米二三万石,因为他听说湖北以下沿江各镇,逃走一空,千里萧条,买不到东西,如果带兵东去,必须多备柴米油盐,随船行动。咸丰帝批道:“用之于军需,固不为浪费。”
第三次拒绝出兵
第二次拒绝出兵,曾国藩十一月二十一日发出奏章,十二月十六日收到回复,知道皇帝生气了,而且要他想办法赶紧赴援。遂于五天后写成回信,深入汇报不能出兵的理由,这就是第三次拒绝出兵。
第一,起行日期。曾国藩造船,只用了八十天,就造出大小四百艘来,速度一点不慢。唯独西洋大炮迟迟未到,耽搁了时间。他向广东买了一千尊大炮,分十次运到衡阳,现在只到了八十尊。
第二,湖北沿江各镇,都有太平军把守,必须一一扫清,才能向下游进兵,这需要时间,也没有把握,怕耽误了安徽大事,所以向咸丰帝预先说明。
第三,现在大局,论警报,则庐州为燃眉之急,论大局,则武昌为必争之地。他请求先稳固武昌、湖北,以湖南、湖北为基地,再向下游用兵,步步进逼,与江西、安徽四省合防,逐一剿清下游。
第四,他练的兵勇目前还在湖南各地剿匪,不能马上撤回。
第五,现在大局糜烂,军饷少,兵力薄,对于攻剿,他并没有胜算。唯有竭尽血诚,才能报答皇上的恩情。
末了说,以上五条,我据实直陈,毫无欺饰,并诚恳地伏在地上,请皇上圣鉴训示。
咸丰帝朱批道:“知道了。成败利钝,本来就不能先知。你的心可质天日,不只我一人晓得。”
以上就是曾国藩三次拒绝出兵的实际情形。他不敢违抗皇帝的权威,又坚持以事情的轻重缓急为根本,比较起来,他重视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甚过皇帝的权威。
所以咸丰帝不大喜欢他。咸丰四年八月,曾国藩收复武昌,咸丰帝大喜,任命他为湖北巡抚,曾国藩就有了地方实权。不料一个大臣插嘴说:“他一个书生,振臂一呼,就能打这样的胜仗,恐怕不是国家的福啊。”咸丰帝一惊,听懂了言外之意,就收回任命,改曾国藩为兵部侍郎。湖北巡抚当了七天就撤销了。
从办团练以来,曾国藩的处境一直不顺,被士兵追杀,坐困江西,一会儿去四川,一会儿援浙江,飘忽不定,因为他总是得不到地方实权,不论粮饷、人事、赏罚,事事要跟地方商量,处处不得方便,遇到很多不该有的困难。
原因在哪里呢?
曾国藩就错在不想顺应环境。他要成就大事,必须过这一关,必须得到朝野最广泛的支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处处被刁难,他如何成就大事?对皇帝尚且不肯妥协,对一般大臣就更不轻易妥协了。
曾国藩的启示
个人无力改变环境,却能够选择顺应环境。
他也并非不懂中庸之道。咸丰三年十二月,他给朋友写信说:“我当官也有一些年头了,饱阅京城风尘。现在我就是要变为慷慨激烈,斩灭肮脏之气,努力改变三四十年来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坏习气,矫枉过正,难免会违背中庸之道,流于偏激,这是我的苦衷啊。”
在家悔悟
咸丰七年二月十一日,正是他坐困江西的时候,老家突然来了一封信,说他父亲死了,二月初四死的。曾国藩立即奏报请假,不等批复,就带着他的弟弟,于二月二十一日从江西出发,八天后回到湖南老家。这个弟弟就是曾国华,与湘军悍将李续宾一起死在三河之役。
他是前线的军事指挥官,不等上头批准,就离开军营,按理是要获罪的。由于湘军的功勋,也由于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北巡抚胡林翼多方说情,咸丰帝答应给他三个月假,还要他假满之后,仍回江西前线。至于擅自回家一罪,咸丰帝难得装一个糊涂,不予追究。
五月二十二日,三个月假满了,曾国藩又给咸丰写信,恳请在家终制,就是要在家守孝。他跟皇帝唠叨说:“我在京十四年,在军五年,二十年间,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先后谢世,我都没有为他们守孝,寸心愧负,实为难安。又两次夺情,古来从不曾有过。观天下大局,南京内乱,湖北肃清,水师精劲,各路皆有起色。添臣一人,未必有益,少臣一人,不见其损。所以我恳请在家终制。”
咸丰帝却不同意,要他马上回前线,并答应等九江克复、江面肃清之后,就赏给假期,让他回家守孝。曾国藩只得说出实情。六月六日,他跟咸丰帝写信说:“现在办事艰难,我害怕误了大局,还是恳请在籍守制。”他列举了三大困难:
一、我身为兵部堂官,权力还不如提督、总兵。将士跟随我数年,虽然保举至二三品,哨长仍然只领哨长薪水,队长仍然只领队长薪水,空有保举之名,而无保举之实。甚至要保举千总、把总这么小的官职,也必须跟巡抚婉言协商。
二、我没有地方权力,处处受到牵制。我是客官,只管军事,筹饷、捐款等事,由地方官专管,他们做得不妥,甚至以断饷要挟,我都无可奈何。
三、我没有钦差大臣职衔,只有帮办团练的身份,镌刻木质关防,又更换太多,结果经常被视为伪造。李成谋战功卓著,已保至参将(正三品),竟在湖南芷江县遭到刑辱,因为他出示我的印札,却被当成伪造。周凤山历备艰苦,已保至副将(从二品),却在长汀县被关押,也是因为他们怀疑我的印札是假的。
以上三点,事情虽小,关系甚巨。我仔细察看现在局势,除非位任巡抚,否则不能治军。
原来,曾国藩不想回前线,真实目的不是要守孝终制,而是因为没有实权,要求咸丰帝给他江西巡抚的职位。
咸丰帝自然看懂了他的意思,他也有自己的立场,他要坚持祖训,不给汉人地方实权。那时太平天国已开始衰落,即使没有曾国藩,似乎大局也无妨,咸丰帝就顺水推船,批准了曾国藩的请求:“江西军务渐有起色,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
这下曾国藩就亏大了,陷于进不得、退不得的境地,就在老家待了一年四个月。
这一年多,外面形势变化很大。天平天国内讧之后,石达开又率兵出走,力量由盛而衰。湘军在胡林翼指挥下,也收复了九江,包括江西省大部,整个形势朝清政府一边倒过去。杨载福、李续宾赏穿黄马褂,官文、胡林翼加太子少保衔。曾国藩却不过是一个在家守孝的在籍侍郎。
这下他着急了,因为他预言,也许只要一年,太平天国就会被镇压下去,那么他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他伸手跟皇帝要权力,即使是全出于公心,也不符合儒家家礼制,因此被舆论大肆攻击,得下了不寐之疾,再也睡不好觉。
被舆论深重攻击,又担心失去机会,这引得曾国藩深思,反省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开始悔悟了。在家无事,也有时间、有心情、有环境来反省。所以,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他给江西前线的曾国荃写信说:“兄回忆往事,时形悔艾。”
反省的效果非常明显,虽然对清政府的看法没有改变,但在做事方法上,却明显变化了。
同治六年(1867)正月初二日,他给曾国荃写信,总结自己过去的行为说:
“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当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功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功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文中说的丁巳、戊午两年大悔大悟,就是咸丰七年、八年,他在家深刻反省。
曾国藩的启示
做人要坚持内方外圆,做事要秉持中庸之道。
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他跟曾国荃说:“余此次再出,已满十月,而寸心之沉毅愤发、志在平贼,尚不如前次之坚,至于应酬周到,有信必复,公牍必于本日办毕,则远胜于前。”
他幡然悔悟的是什么?是对自己的过去全面否定吗?不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但在做事方法上,却做了极大的改变。他跟郭嵩焘说:“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咸丰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问世事。然造端过大,本以不顾生死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
秉行中庸
他反省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缺点。第一次出山,练兵平贼,他的想法是,生死都不顾了,也就不管毁誉,结果看来效果并不好,不仅得不到支持和同情,甚至招来辱骂和责难,因为他背离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伸手向皇帝要权力,即使出于公心,也不符合儒家的君臣观念。
坐困江西的时候,曾国藩一心想着为朝廷灭贼,自己在前线冲锋陷阵,命都不打算要了,后方那些握着权势的人,却处处诟病他责难他,搞得他非常绝望,甚至跟好朋友说,假设现在我就死了,你帮我写墓志铭的时候,一定要为我喊屈鸣冤,帮我讨回一个公道,否则在九泉之下,我也不会瞑目。曾国藩以为,自己在前头愤志杀贼,却被官场刁难,使他百不遂志,所以觉得委屈,又被小人诬蔑中伤,更是觉得冤枉。从为公来说,曾国藩说的似乎并不为过,但外部环境如此,光发牢骚,并不能改变他的困难处境。
经过一番深刻反思,他醒悟过来,那些年他过于偏激,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只有融入环境。这样一来,他彻底运用中庸之道。
第一次带兵,“力办此巨贼”,只想成功,越快越好,所以十个月打到了九江,然后有湖口惨败。这次复出,他变得圆润了、通融了,并不急急求成、事事赶快,而愿意“听之在天”。
过去他锐意讨贼,用心专一,以“不怕死、不爱财”为口号,毁誉荣辱都不管,结果呢,得到的支持少,得罪的官贵多,事情极不顺畅。复出以来,放弃“事求可、功求成”的企图心,事无大小都认真应付,官场应酬则更加周到,尽量不惹来浮议流言,混迹官场的本事大大增强了,人就变得越来越中庸,甚至百般忍让。据传,有一个官居极品的高人指点他说,关键不在于大臣怎么说,而在于皇上怎么听,不外乎是仔细揣摩皇上心思,知道皇帝怎么想了,就能投其所好。
一方面是他官场术成熟的表现,处处委曲求全,另一个方面也是他对中庸之道的现实理解,舍小而就大。清朝后期的官场环境,曾国藩没有力量改变,他必须融进去,才能舒展大志,做一点事情。以前他与官场处处不合,改变之后呢,大体能与官场相安。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大名之下,全身而退,没有遭到文种、韩信那样被屠戮的结局,跟这次反省有莫大关系。
这一年四个月时间成为他做人行事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变的现实结果是什么呢?在衡阳练兵的时候,他三次拒绝出兵,因为他坚持以事情的轻重缓急为根本,而不顾皇帝的权威。尽管他说服了咸丰帝,却让皇帝不喜欢。复出之后,他也遇到两次情况,都是皇帝要他出兵救援,一是援救浙江,一是北上勤王。
咸丰十年二月、三月,李秀成带兵攻打浙江、苏州、杭州等地,目的是想调动清兵江南大营去救,好杀个回马枪,一举踏平江南大营,解除它南京城的威胁。江南历来富庶,是清政府重要的财富基地,所以咸丰帝慌了,要江南大营派兵去救,却不知道太平军的真实意图。江南大营本有四万清兵,在咸丰帝的命令下,派出一万三千人去救杭州。李秀成迅速回师,与陈玉成配合,不过半天,就击溃了清兵坚守了两年的江南大营。
曾国藩当时正要攻打安庆,也接到命令,要他去援救苏州、常州。但他手下只有一万人,兵力单薄,就没有去。这既是因为曾国藩重视安庆重视上游,不想分兵去救江南,也因为他无兵可分。
咸丰十年四月,原两江总督何桂清革职拿问,咸丰帝让曾国藩做两江总督,大江南北水陆各军都归其节制,并要他赶紧派兵救援浙江、苏州、常州。这样一来,曾国藩就没有理由拒绝了。
虽说他已经节制江南诸军,真正能打仗的,其实只有湘军,最多也不过五六万人。他的战略全局观是,宁可丢掉下游,也不撤安庆之围,而要在安庆与敌人决战,围点打援,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安庆是整个战略的根本所在,下游丢不丢、保不保,其实是次要的事情。
安庆之围绝对不能撤,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违抗,能不能两边兼顾呢?还要像在衡阳练兵的时候那样,坚决拒绝吗?
曾国藩施行了中庸之道。
安庆之围坚决不撤,他把重兵都留在安庆。但为了应付皇帝的命令,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之心(咸丰帝终于给了他地方实权),也为了给江浙士绅一点希望,他决定亲自带兵去援救浙江、苏州、常州。
他计划带一万三千人马,从皖南出发,分三路进兵,第一步进驻祁门,肃清皖南之后,顺势进入浙江,一并援救苏州、常州。这就是曾国藩祁门历险的起因。
不过,他摆出那个架势,只是做出来给皇帝看的,并不真想去浙江、苏州、常州,因为他的重点和中心仍然在安庆。他选择从皖南进兵,表面看,那是陆路援救浙江、苏州、常州的唯一路线,根本目的还是在声援安庆,既可以吸引、阻挡太平军,又能够沟通江西、安徽、浙江三省的联系。
咸丰帝要他派水师从长江越过南京去救苏州、常州,太平天国在长江已经没有力量,越过南京去救苏州、常州完全做得到,曾国藩却不派水师,因为杨载福的水师要用来攻打安庆。但他也给出建议,请求抓紧筹备淮扬、宁国、太湖三支水师,作为攻取南京、援救江浙的预备力量。
就这样,他来到了祁门,却在那里徘徊不前,客观上因为太平军往来攻占徽州、宁国、景德镇等地,他被困在那里,主观上也跟他的重心在安庆有关系。他跟皇帝解释说:“各路肃清,后方坚固,这才是进军浙江的稳妥办法。”咸丰帝也认可了他的解释,认为他老成持重,不过仍然要他设法进兵,救江浙于水火。
曾国藩在祁门历险,差点丢了性命。如果军事顺利,是不是就会进入浙江呢?他一定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应付朝廷,而全力保证安庆战场不受影响。
他亲自带兵,固然没有必要,目的在掩人耳目,谁还能说他在变相抵制皇命呢?正应和了他复出时“消除浮议流言”的官场哲学。
李秀成攻打浙江的时候,江南大营总管是和春。他得到情报,对太平军声东击西、目的却在江南大营的战略意图有所察觉,所以他对援救浙江并不积极。但是,咸丰帝却多次命令他出兵救援,又让他兼办浙江军务。和春没有办法,只好调出一万三千人。江南大营的力量被削弱,也就更容易被太平军攻破。
两相对比,可知曾国藩中庸之道的高明。
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并不相同。中庸之道不是两边平均使力,是在保持大势稳定的情况下,而有所侧重。和春就是折中主义,结果既不能援救浙江,也不能保护江南大营,犯了分兵的错误。曾国藩也分出了一万人,重点仍然在安庆,从皖南这边与安庆战场遥遥呼应。事实也证明,他在祁门遇险,也有效阻挡了李秀成的进兵道路,并牵制了太平军力量。唯一遗憾的是,李秀成不知道他在祁门,只有三千护兵。
北上勤王一事,也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既没有分兵北上,也没有违抗皇命,虽然耍了手段,却是中庸之道的高明办法。
曾国藩没有责怪咸丰帝东一枪、西一枪,跟着太平军的P股转,而是执两用中,把相互对立的情况巧妙地应付过去。跟三次拒绝出兵相比,他的做事哲学确实有了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遵循中庸之道。
曾国藩的启示
不偏执,不激进,也不平均主义,而是两边有情,侧重一点。
尽管中庸之道没有解决他的全部困难,但效果显著,其一就是保住了他们曾家的命运,没有遭到大功之后被屠杀的结局。复出之后,他以中庸之道,对清政府采取退让之势,过去的刚健气势没有了,却对整个湘军集团的命运有利。大概也正是这种中庸到处处退让的心态,导致了他在天津事变中,毫无道理地沦为卖国贼。
似乎可以这么说,在中庸之道上,他前期偏左,尽管见识高明,也打了不少胜仗,却不被信任,还招来一身责难;中期数年基本能恪守中庸之道(咸丰八年至同治五年),也与他一生的辉煌顶点相应,安庆打下来,南京打下来,并规划出剿灭捻军的河防大局(李鸿章基本沿用了他的办法);晚期偏右,处处退让,总以不得罪朝廷为标准,结果搞得在天津事变中落了个卖国贼的骂名。
这个说法当然有些牵强,但在他所处的那个环境,能做到这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难怪有人说,他的一生,十分之四在与太平军战,十分之六在与文法吏战。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复出之后,性格并没有变化,他还是他,变化的是他的做事方法。这不是来自性格,而是来自观念和思想。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不靠谱的。不过,性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定,并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命运,却是真的。
曾国藩给皇帝写奏章,从不用奴才自称,同时的许多人,却卑躬屈膝,自称奴才,可知曾国藩的自我秉持态度。
郭子仪如何保全终身
郭子仪保全终身的法门,其实是综合了儒家的中庸哲学与道家的避世原则。
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不免要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在谈。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
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收敛了笑容,叫儿子们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儿子们一个个都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没有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我郭府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加油添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是明白祸是如何产生,应该如何去消除祸害的道理。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忍受幸运和荣宠,深谙中正平和、不变不惊的明哲保身道理,所以才能四朝为臣。
大概从介绍郭子仪个人历史的几个重点,就可以看出他的立身处事,真正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的风格。
他带兵素来以宽厚著称,对人也很忠恕。在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敢。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所以屡黜屡起,国家不能没有他。
另两件有关他个人的行谊。一是关于他与监军太监鱼朝恩的恩怨,在当时的政治态势上,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恩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
当时唐代宗大历四年(769)的春天,朝野人士都恐怕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鱼朝恩便来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这个时候的宰相元载,也不是一位太高尚的人物。元载知道了这个消息,怕鱼朝恩拉拔郭子仪,问题就大了。这种政坛上的人事纠纷,古今中外,都是很头痛的事。因此,元载派人秘密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他有大不利的企图,要想谋杀他。郭子仪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武装卫队去赴约。
郭子仪却毅然决定不听这些谣传,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僮,很轻松地去赴会。
他对部将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我,你们怎么可以反抗呢?”
就这样他到了章敬寺,鱼朝恩看见他带来的几个家僮们戒备性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问他有什么事。于是郭子仪老老实实告诉他外面有这样的谣传,所以我只带了几个家僮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
他这样的坦然说明,感动得鱼朝恩掉下了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如果不是郭令公你这样长厚待人的大好人,这种谣言,实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的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
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
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的慎重。”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蓝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不久,卢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史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皆为将相。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时。“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历代功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实在大难而特难。
中庸之器
古书记载,周公庙里有一种祭器,常倾欹不正,名字就叫欹器。这个欹器,太满了就倾斜,不满也倾斜,唯有不多不少,才能平正。
孔子去周公庙拜谒,看到这个物具,不知道是什么,就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
守庙人说:“欹器。”
孔子说:“我听说这个欹器,太满了就倾斜,不满也倾斜,唯有不多不少,才能平正。”
今天,曲阜孔庙也摆放着一种欹器,水装多了,它要倾斜,把水倒出来,水装少了,它也要倾斜,水也倒出来。唯有不多不少,它才能平正,水也不倒出来。孔子看到欹器,不知道是它是什么,证明那个时候差不多就要失传了。张衡、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都研究过欹器,即使他们那个时候研制的欹器,今天也都不见了。因此不知道现在孔庙中摆放的那个欹器,是不是就是孔子当年看到的那种。
做人做事遵守中庸之道,大抵不是坏事。古人云,勿多言,多言则多败;勿多事,多事则多患。孔子读到这话,就跟学生说:“小子识之。行身如此,则岂有口祸哉!”
古人还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都是做人做事的金玉良言啊。难怪曾国藩说:“吾亦不甘为庸庸者,近来阅历万变,一味向平实处用功,非委靡也。位太高,名太重,不如是,皆危道也。”曾国藩不想庸庸活着,但位高名重,如果不能谨守中庸之道,性命也危险,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谨慎,近于委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