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讲 血诚

  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本书侧重于个人成功,而不是历史问题,所以把血诚列为第二。跟他同时代的人,有立功的,有立言的,也有立德,而能称并三不朽者,仅此一人。他是个书生,来自农村,全无背景,却能官居极品,统兵三十万,号令天下人才,成功镇压太平天国,靠的就是他的一片血诚。

  他是在为谁尽那一片血诚?说高一些,是他的人生理想。儒家培养的就是竭尽血诚之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做人生理想。湖南农村至今保持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仍然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所不同的是,君字已经改为国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的一种人生态度,曾国藩早年就发达了,所以他要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

  上书惹恼咸丰帝

  曾国藩出生在偏僻的农村,如果不是大清朝廷的科举考试,无论他多么聪明,无论他怎么奋斗,都不可能在十年间爬上二品高官。27岁考中进士,37岁做大官,这样顺遂的官场道路,一般书生想都莫想。正是清政府给了他机会,所以他拥护清政府,感谢清政府,主动站在清政府一边,自觉报答它。他自己也说:“我一个穷人出身,却摄居高位,如果还不知足,连鬼神都不会答应了。”“从此以后,我定要竭尽血诚,精忠报国,决不顾个人私利。”同样的利益立场决定了,他所要竭尽血诚的对象,必然是大清朝廷。这是他的阶级性所决定的。

  但他对大清朝廷又不满意。满清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社会矛盾被盛世掩盖了,鸦片战争则像掀锅盖一样,把清朝的腐朽揭露开来。曾国藩来自社会底层,知道老百姓的苦,做官以后,又看到官场的糜烂贪暴,所以他跟一般官僚不同。他痛恨官场的黑暗腐败,正是官吏的贪暴和压榨,逼迫百姓造反。所以他用“不爱财、不怕死”来要求自己,想整顿吏治,革除弊政,维护和更新大清朝廷的统治,希望出现像唐朝、宋朝那样的中兴局面。但是,除了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让大清朝廷多延续了五十年之外,中兴局面始终没有出现,因为那是一种幻想,他不可能实现。

  尽管他对大清有不同的看法,又无野心推翻它自己做皇帝,所以他别无选择,只能把自己的血诚奉献给大清,希望整朝纲,兴利除弊,维系大清王朝的统治。

  他能看到大清的腐败和危机,是由他的家庭背景和他所交往的一群书生决定的。他来自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也多少感觉到他们的反抗情绪。而湖南地方的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早已察觉到某种斗争风暴,并在谋划准备。江忠源一战即镇压雷再浩起义就是明证。

  他体气本弱,为了做一个圣贤,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天天搞理学家那一套静坐修身工夫,结果吐起血来,最后不得不放弃,从此也睡不好觉了。那时他身在官场,知道学问有成,才能做大官、获大福、享大名。他的理想还在三者之外,想做一个圣贤。什么是圣贤?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这就是真圣贤。圣贤未必能够富贵双全,孔子不曾富贵,他的几个著名学生,也不曾富贵,朱熹也没有当什么大官,但儒家理想已经流淌在曾国藩的血液里。

  曾国藩的启示

  为国为民,不求富贵,才是真圣贤。

  曾国藩一直跟家乡的朋友有书信往来,讨论学术问题,也交流对时局的看法。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家庭环境和政治理想也相近,唯独曾国藩官运亨通,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渴望把农村的意见传递给曾国藩,上达天听,曾国藩也渴望从他们那里了解情况,筹思对策。往来最为频繁的是刘蓉、郭嵩焘、江忠源、欧阳兆熊、罗泽南等人。

  正是在这些充满书生血诚的好朋友的鼓动下,当咸丰皇帝下令征言时,曾国藩连上十四封奏章,希望整顿吏治、革除时弊、培养人才、训练军队,为国家做万一之想。最后一封奏章,更是直接批评咸丰帝的三大缺点,惹得龙颜大怒,差点获罪。

  曾国藩惹恼皇帝,既是他个人的书生血诚,也是他身后那一群人的书生血诚。他知道自己是在冒险,又不能不做:“官至二品,不为不尊,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刘蓉鼓励他说,你说了却不见效,不能以此来推卸责任,你是国家大臣,“不爱钱,不怕死”可表明你的志向,却不能尽大臣报国的忠心。罗泽南则说,有所畏惧,就不敢说,这是大臣贪恋权位的私心。在他们的鼓动下,曾国藩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大胆呈上了批评信。事后他自己也感到恐惧,过了一个月,跟咸丰皇帝表明心迹说,我“无朱云之廉正,徒学其狂;乏汲黯之忠诚,但师其憨”。

  这些支持者,多数成为湘军集团的骨干分子。书生血诚是这个集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官逼民反,他痛恨这个东西,所以想整顿吏治,想为国为民,咸丰帝却不听,他们的一片血诚算是白费了。

  天津教案的风波

  就在这个时候,洪秀全造反了,他获得了新的机会。在湖南办团练,他不顾舆论,大肆杀人,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血诚。在长沙练兵,不顾旁人指责,不管侵权越职,结果遭到士兵追杀。咸丰帝要他赶快出兵,去救援安徽,他三次都拒绝了,搞得皇帝大为不满。凡此种种,就是因为他的一片血诚,要报效国家,要感激朝廷,不怕负恶名,不怕担骂名,也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他还把这种血诚作为思想武器,灌输给那些朴实的农民,开创了为私人武装做政治思想教育的先例。

  咸丰八年(1858),他从老家复出,仿佛变了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官都有了很大改变,处处忍让,委曲求全,完全不似先前的激进、暴躁。但他对清政府的看法,以及要竭尽自己一片血诚,都没有变化,因此能在六年之后,攻陷南京,使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一个月,即同治三年(1864)七月二十九日,他给皇上写了一个奏章,《遵旨查办道员禀讦知县讯明定议折》,全文八千三百字,是曾国藩传世的所有文章中最长的一篇。

  他遵旨查办的,是一起以权谋私,公报私仇,官员内部相互倾轧的严重案件,涉案官吏多达数十人,一年前由沈葆桢报告朝廷,朝廷命令曾国藩复审,要他亲自提调人证卷宗,秉公办理。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了结该案。

  由于案情复杂,涉案人员较多,都是官差,他不得不谨慎。正是为了把案件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把对涉案人员的处分及处分理由奏报明白,所以才花了一年时间,用八千三百字,对每一个涉案人员,如何处分,为何那么处分,都写得翔实明白,有条有理。这么长的奏章,谁都读着发昏,也可知他所付出的心血。

  那是攻打南京城的最后一年,本来已经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却肯拨出心情和时间来处理这个案子,正表明了他的入局精神,在其位,谋其政,竭尽一片血诚。

  曾国藩的启示

  在其位,谋其职。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太平天国和捻军都失败了,曾国藩又想为清朝中兴竭尽血诚,但他无法成功。吏治已经腐败,大清朝廷也奄奄一息,走在了没落的最后一层楼上。幕僚赵烈文说,不过五十年,清朝将要灭亡,他不信;当他去北京当直隶总督,了解各方面情况,尤其亲眼目睹了把持朝政的各等人物的才具之后,听了慈禧太后不痛不痒的政治见解之后,终于相信了赵烈文的预言,彻底放弃中兴幻想。

  天津教案是他的末日。天津教案事涉洋人命案,以他的圣明,不会不知道其中的麻烦,可他还是要去淌那道混水。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同治九年(1870)五月,法国天主教堂收养的婴孩突然死亡三四十人,死因非常可疑。天津周边又连续丢失多个婴孩,根据被抓获的人贩子口供,多与教堂牵连。这引起了天津人民的极大关注。

  有一天,人们当场抓获了一个人贩子,据他供认,是教民王三给了他迷药,迷拐一个婴孩,可得五块银洋。

  王三是中国人,因为入了天主教,有教民的身份,就跑进教堂躲起来。

  由于群情激愤,天津衙门不敢轻视此案,就带人去跟教堂交涉,要他们交出人犯王三,教堂拒不交人。衙门的人先走了,围观的群众一时没散,就与教堂的人发生口角,结果双方大打出手。

  天津的通商大臣叫崇厚,法国领事丰大业两次要他派兵镇压,崇厚只派了两个士兵过去。丰大业要士兵抓人,士兵不听,丰大业抓起他们的辫子,一路倒拖,怒气冲冲找崇厚算账来了。到了衙门,丰大业两次朝崇厚开枪,都没有打中。如此横行霸道,洋人在中国真是作威作福惯了。

  枪声传出来,在衙门外围观的群众以为里面打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就传成中法开战了。民众敲锣打鼓,纷纷聚集拢来,要来帮打。

  崇厚看情况不妙,怕闹出乱子,劝丰大业不要出去,等群众散了再走。丰大业像一头鲁莽而愚蠢的洋猪,高声咆哮着,气势汹汹跑出来。民众见洋人出来了,主动后撤,让出一条道路。丰大业上了浮桥,正好迎面走来天津知县刘杰。丰大业二话不说,提起枪来就朝刘杰射击,打伤了他的随从。围观的群众怒不可遏,忍无可忍,一起冲上来,把丰大业一顿暴打,当场就打死了。

  天津人民愤怒了,压抑多年的怒火潮水一般涌出来,集体冲向法国天主教堂,还有其他洋人机构,搜出罪犯王三,救出中国儿童,也打死了二十几个洋人。

  这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法、英、美、俄等七国串通起来,一面出动军舰,一面向清朝施加压力,形势一度紧张起来。

  曾国藩本来在南京做两江总督,跟天津隔着三千里。偏偏朝廷要削夺他的兵权,同治七年(1 868)七月,捻军失败一个月后,曾国藩被调到北京当直隶总督。活该曾国藩倒霉,他是直隶总督,自然该他来处理天津教案。那时,他任直隶总督还不满两年。

  他接到命令,就痛苦不堪起来。痛苦的原由,一是因为该案涉及洋人性命,不好处理;二是因为他病情沉重,不堪负荷。同治九年(1870)三月,他的右眼已经完全失明,左眼依稀能见到一点光,肝病越来越重。四月二十一日,请假养病一月。五月二十二日,续假养病。五月二十三日,天津教案就发生了。

  曾国藩预见到去天津的艰苦,只好准备遗嘱。他给儿子曾纪泽写信说:“我即日就要去天津办案。洋人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大概很难调和。将来构怨兴兵,恐怕会激成大变。我反复思虑,找不到任何办法。先跟你交代一些事,以备不测。”

  接着他说,从咸丰三年(1853)招募湘勇以来,就发誓效命疆场,现在人老了,病也多,危难之际,更应该不怕死,而辜负当年的血诚。如果我死了,灵柩要运回湖南老家。我的奏折、文章抄好之后,只宜保存在家,不宜刊刻印行。

  最后反复告诫儿子,要克勤克俭,孝友持家。其中还提到,带兵之初,立志不取军饷肥家,基本上做到了,很高兴。

  他知道去天津不是好差事,为什么不因病推却?他病情严重,谁都知道,因病推辞,名正言顺,谁都不好责怪,为什么还要去呢?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避险难,不求苟免,才是真血诚。

  至于他在处理教案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投降主义,被骂为卖国贼,跟一片血诚没有关系,而是他一直以来的软弱外交和投降主义的结果。所以一方面他做了投降主义的错误判决,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判决感到歉疚。不过,他只同情官吏,觉得他们没有大错,却遭流放,而对老百姓只字不问,可知他心中的某种倾向。

  他自己也说,“庇护天主教本乖正理”。为了表示歉疚,特意筹集了一万四千两银子,当做盘缠,送给被发配黑龙江的两位天津官员。也后悔,同治五年剿捻无功,就该辞职还乡,不该继续做官,结果摊上这桩烂事,把一世英名全部付之流水,亏了晚节。

  他给儿子写信说:“吾此举内负疚于神明,外得罪于清议,远近皆将唾骂,而大局仍未必能曲全。”他已经是头眼昏眩,心胆俱裂了。他知道自己“名裂而无救于身之败”,仍然抱着“临难不敢苟免”的血诚,苦苦支撑,亦是他坚忍精神的表现。

  慈禧太后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文武全才,惜不能办教案”,让他重回南京做两江总督。一年八个月后,他就死了,可知他病情确实不轻,精神又大受打击,所以支撑不住了,终于倒下,彻底尽了血诚。

  即使如此,他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仍然抱持一片血诚,恪尽职守。临死前的五天,身体本来很不好了,仍然坚持会客,除最后一天无法起床外,另四天分别见客七次、七次、八次、六次,都是公事。江苏巡抚都被感动了,奏报朝廷说,他是被工作累死的(见本书人才章)。

  血诚的影响

  他61岁就死了,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心血积亏太过,为他的人生理想、为大清朝廷竭尽了最后的血诚。

  血诚不等于他就对大清朝廷忠心耿耿,决不撒谎。攻陷南京,他跟朝廷报告说,南京城里太平军有十几万,其实他在撒谎,军民总共不过三万。他的目的是给湘军邀功,说明战斗有多么艰难,所以围困了两年四个月才打下来,省得言官在旁边说湘军的坏话。如果以此来指责他不诚恳,装出一片血诚,那是迂夫子的所为,不值得论。

  血诚是他对大清朝廷的一种态度,为了事情达到理想的效果,他可以把大清朝廷放在次要位置上,所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他不想派兵勤王,与岳飞的愚忠颇有区别。正是因为他不像岳飞那么愚忠,也不像江忠源那么听话,才有机会成就大事。否则可能也会像江忠源那样早早死掉。

  血诚也使他团结了同样的血诚书生在他身边,江忠源是,罗泽南是,还有好多人都类似,血诚是他们这个集团的精神标志。这个集团中有很多人死在战场,比如江忠源、罗泽南、吴文;有的是兄弟几个都死了,比如李续宾、李续宜。曾国藩也死了两个弟弟,六弟曾国华死在三河之役,最小的弟弟曾国葆死在安庆军营。

  还有很多人不属于湘军集团,都为大清朝廷尽了血诚。

  周天受是四川人,本授湖南提督,后被革除。咸丰十年九月,带兵守安徽宁国府城。太平军大举围攻宁国府,周天受坚守七十几天,援兵一个没来,粮食也吃光了,最后只好突围。周天受命令将士冲杀出去,还亲自送到南门,他自己却不肯走,要与城池共存亡。文武官员跪着请他出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徐图恢复。周天受不听,而要以身殉难,决不偷生。那天黄昏,太平军打进城来,割下了他的脑袋。周天受就这样为大清朝廷尽了愚忠,竭了血诚。

  他的弟弟周天培,咸丰九年死于长江北岸。另一个弟弟周天浮,则在周天受死时两个月前,也是坚守孤城,力竭而死。

  曾国藩奏报朝廷,说他们一门忠勋,贞烈可风,请求在宁国府和四川老家,为他们三兄弟建立专祠,以褒奖忠义,劝激天良。

  在《行营设立忠义局采访忠义第一案片》中,曾国藩讲到一个74岁老头。忠义局的工作就是为那些肯为大清朝廷尽忠死难的人树碑立传,建立祠堂。

  安徽宁国县有一个老家伙,原来在贵州当官,退休回来,本居原籍安徽舒城,为躲避太平军,临时寄住宁国县。太平军打到宁国府来,他一看,反正也逃不掉了,就拿把椅子,端坐堂屋中间,厉声辱骂,被太平军一把火烧死了。一起被烧死的,还有他的女儿、女婿、儿媳、侄子七人。他的儿子从外面回来,“奋身杀贼”,伤重而死。他的二儿媳妇,带着他的一个孙子,在原籍舒城反对太平军,辱骂太平军,也被杀死。曾国藩奏称,程枚一家十口,忠孝节烈,满门殉难,应该给予褒奖。

  这样的事情还不只这一例。

  咸丰十年(1860)四月,常州武进县也有一个举人,在城破之日,自刭而死。他的老婆、儿子、媳妇、孙子,连同丫鬟、佣人三十一口,都自投园池而死。曾国藩称他们是“深明大义,视死如归”,请求朝廷给他们建立专祠,以垂永久。

  说他们是守着一片血诚也好,说他们是为大清朝廷尽了愚忠也好,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满清朝廷用儒家纲常教育天下士民,确实培养了一批忠心血诚的人才。这些人都跟大清朝廷一个利益立场,因此能竭尽血诚,死而后已。遍观曾国藩的奏章,他没有为别的哪个贫苦百姓建立专祠,他们不属同一个利益集团,因此贫苦百姓不为他们竭尽血诚。湖南农民踊跃参加湘军,主要的、基本的是为了吃饭,来到军中,受到诱惑,就想升官发财,逐渐跟他们走在一个利益立场上。如果他们参加太平军,同样也能舍生忘死吧。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太平军当中有不少投降派,比如程学启、韦志俊、李世忠、陈国瑞,都在清朝那边混得不错。而湘军当中,投降的似乎很少,更没有谁在太平军那边当了大官。这固然跟太平军失败有关,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书生之血诚”在曾国藩湘军集团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对那些拥护太平军的人,他就采用血洗手段,大肆屠杀,决不留情。他说的血诚,必然要包含鲜血,才能称之为“血诚”。

  为大清朝廷效力的,还有另外一种不贪财,不怕死的人。

  田兴恕(1836-1877),湖南凤凰人。16岁当绿营兵,20岁成为湘军水师的一个营官,随萧启江作战。22岁带兵去贵州,奉命堵截石达开,因功升为贵州提督,为一省绿营兵最高长官,从一品,官阶跟总督一样,不过仍受总督(从一品)或巡抚(从二品)节制。咸丰十年,他被授为钦差大臣。咸丰十一年,兼署贵州巡抚,总揽一省军政大权,才27岁。

  他招募了一百亲兵,作战勇敢,不要命,号称死勇。应募的人到了,先叫来问话:“你怕不怕死?家里还有什么人?敢不敢舍弃?”来人正在回答,田兴恕猛然抽出大刀,一顿乱砍。如果不为所动,就留下来,说他是条汉子,发给五十两白银,作为安家费。稍微有一点畏缩,就一顿乱骂,轰了出去。田兴恕带兵,大都类似这种强盗作风。

  由于非常时期,他的官比曾国藩升得快。但是,在立德、立功、立言并三不朽方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田兴恕年轻得志,独揽一省大权,本为一介武夫,没有受过多少儒家教育,难免任意妄为,藐视大清法纪。他曾上书谈论洋务,把功劳推到肃顺身上,惹得慈禧太后大不高兴,这个女人比他还年轻。贵州地处偏僻,他就独断专行,要么不跟朝廷报告,或者事后才报告,又蒙骗朝廷,虚报战功,最后被人参了一本,罢职回京。后来因为杀了洋人,发配新疆,最终死在那里。

  像田兴恕这样的人,多半是一名贪官,一个凶恶的、滥用权力、滥杀无辜的粗人。其实不然。史书说他“美风仪,眉目英武”,是一个英气勃勃的大帅哥。而且绝对不是贪官,罢职以后,他要离开贵州,竟然连路费都凑不齐。

  后面讲到的陈国瑞,跟田兴恕类似,最后也被发配新疆。如果他们肯读书,或者像刘铭传那样,肯接受曾国藩的教诲,结局可能会好一些。难怪曾国藩说:“田兴恕得钦差,李世忠做帮办,天下岂能太平!”

  曾国藩有没有蒙骗朝廷,有没有虚报战功?有。擅杀李秀成就是一个典型。不过他做得并不露骨,也不过分,何况大功摆在那里,所以朝廷也不深究。曾国藩的修身功夫,还有道德、文章方面的能耐,更是田兴恕所不能及。这就是书生血诚与鲁莽武夫的差别。

  曾国藩的启示

  能够把握度,就是书生血诚和鲁莽武夫的差别。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书,尽管没有成功,却是他和他背后的那些知识分子,第一次以“书生之血诚”,尝试着为儒家理想而奋斗。如果没有洪秀全,曾国藩或许能做个学问家,但无法成为中兴名臣,而罗泽南、左宗棠等,则多半要终老山林,默默无闻。他们靠的正是书生的一片血诚,加入到镇压太平天国的事业中来,为保卫他们的“伟大理想”而奋斗。洪秀全等人起事,是被形势所逼,也包含了他们的人生理想,要耕者有其田,创造一个大同社会,同样是出于一片血诚,但归宿完全两样。

  曾国藩独特的血诚

  血诚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始终不变。年轻人都有一腔热血,愿意贡献生命;年纪大了,爱国血诚逐渐被贪婪取代,昔日的爱国青年就变成了贪官,只肯为个人利益尽血诚。

  曾国藩给皇帝上书,固然有邀名誉之嫌,但其中为伟大理想而奋斗的血诚,也是事实。带兵以后,已成骑虎之势,也就只有一条道跑到黑,要么战死,要么彻底胜利,想中途抽身,当逃兵,既为形势不允许,也非他的做人性格。长沙被追杀时,靖港吃了败仗时,坐困江西时,遇险祁门时,因天津教案而被全国唾骂时,靠的就是一片血诚,硬生生挺了过来,支撑他走到生命的最后。

  为了这一片血诚,他奉献了他的全部,不爱财,不怕死,一生也基本节俭度日,不讲排场。他无法限制兄弟的贪婪,却对儿子、老婆有绝对的权威。所以他能自豪地说,他这一生没有被妻子儿女拖累,也是一大幸福。国家、朝廷要的就是这种人才,肯为国家利益竭尽一片血诚。古往今来那么多世袭的富贵之家,有几个人肯为国家竭尽一片血诚?

  能够坚定不移地固守这份血诚,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还要实现它?曾国藩却做到了,是在受到皇帝限制、大臣排挤、无权无饷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在种种辱骂、批评、责难中做到的。是他的血诚,他的坚忍,支撑他从艰难中走过来,而成就大事,所以更加难得。

  “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段春意思”,就是他血诚精神的最好写照。尽管可以骂他伪道学、杀人狂、卖国贼,而在以血诚为旗帜的道德、文章、武功上,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里有一个问题,他的血诚是从哪里来的?是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考中进士后,祖父告诫他说,我们本是耕读传家,断不靠你做官发财。他自己也立志做官以贪财、怕死为耻。在翰林院读书养望时,又得到唐鉴、倭仁一干人等的指点和引导,加上他个人独特的禀性,所以他没有成为贪财享乐的官。

  曾国荃跟他一个爹妈生的,却很贪婪,绰号老饕。他在家起了好几幢大宅子,大夫第已经烧毁,今天看不到了,现在仅存富厚堂,其规模宏大,靠他做官的薪水,即使收得若干礼金,也起不了那么宏大的宅子。何况他起房时,很多木材都是高价买来的。某家有大树,不肯卖,他就出十倍、二十倍的价格,强行收买。可以推断,那些钱财多半是他在战争中搜刮来的。

  如同惩治贪污腐败一样,只有教育不够,只有法制也不够,还要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处在什么环境当中,如果连父母都不肯尊敬,如何会是清官、好官?血诚也是如此,只靠教育不行,只靠制度也不行,还要看他的天性,要把天赋、教育、制度等因素综合起来考察。

  曾国藩的启示

  先天的天性,后天的环境,是影响一个人性情的两大因素。

  曾国藩所在的那个环境,贪官多,庸官多,立志高绝的少,才大堪用的少。他的好朋友郭嵩焘跟他相似,但做了几年广东巡抚,归乡时,也攒下足足四万金,各种财物家当,要二十一条船才够装。所以曾国藩是独特的,是难得的。儒家教育给他的影响最大最深,所以他能立志自拔于流俗,竭尽一片血诚。

  孔子,诸葛亮,司马懿

  孔子是圣贤,是曾国藩的榜样,所以他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孔子一生与富贵无缘,却名重万世,传遍四方,连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都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用他的画像装饰了书房的一面墙。孔子靠的什么?薄薄一册《论语》,表达了他全部的治国理想,也包含他全部的人生抱负。

  他周游列国十四年,都没有被重用。

  齐景公向他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赞叹道:“你说得真好啊。要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在哪里安身呢?”就想用他,去征求晏婴的意见。晏婴却把孔子数落了一通,说儒士有一大堆毛病,齐景公只好作罢。

  孔子找不到饭碗,就带着他的一群学生,继续流浪。他们一大群人,兵不兵,工不工,商不商,农不农,看似一群读书人,实际更像一个政党,难怪各国都不敢收留他们。秦始皇焚书坑儒,似乎也不仅仅是针对一群书生吧。

  他们困于陈、蔡之间,孔子也被别人描述为累累如丧家之狗。尽管遭遇到饥饿、兵灾、死亡等种种困难,孔子没有退缩,而要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片血诚。

  学生问他:“老师,您不怕死吗?”

  孔子说:“文王之后,文化传统就在我身上了。上天如果要抛弃的话,后人就得不到它了。上天没有抛弃它,所以我得到了它,那么我怎么会死呢!”

  流浪那么久,都找不到安身之处,孔子知道学生心怀不满,就问他们:“我不是老虎,却行走在旷野。是我秉持的道错了吗,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

  他的最有天份的学生,名字叫颜回,说:“是您的道太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纳。有道而不修,是我的愚蠢。修道了而不见用,是国家的愚蠢。”

  孔子欣然笑了,难得有这么聪明的学生。可惜这个颜回,29岁就死了,据说是死于营养不良。

  经过十四年流浪,孔子返回家乡,人也老了,就安下心来整理书籍,编撰文书,要把他的道理传于天下,直到73岁去世为止。

  孔子的大道虽在当时不行于世,但是,不仅他自己在竭尽血诚地宣传这个道,他的徒子徒孙也都抱着一片血诚,诚恳信奉他的道,积极传授他的道,所以才能传到今天而不衰竭。

  人们都说孔子“述而不作”,述就是述说、演讲,他就跟今天的政党领袖一样,日夜不停地演讲,大声宣扬他的道,嗓子都喊哑了,哪里还有精力写作?“述而不作”正表明,他为传播儒家的道,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血诚。他的大道,连同他的血诚,被一起传承下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

  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儒家思想又培养出一位英雄豪杰,他的名字叫诸葛亮。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大忠臣。

  刘备死前,拉着他的手说:“兄弟,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值得辅佐,你就取代他。”

  又转过头来对刘禅说:“你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丞相啊。你要和他共理朝政。”

  诸葛亮本来就是个大好人,听到这话,越发受不了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臣定当竭尽血诚,辅佐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末两句话因此成名句,传于后世。

  从此,蜀国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裁决,刘禅基本不管,这可把诸葛亮累惨了。他知道魏国比蜀国强大,按理说,应该保境安民、大力发展经济,而不宜主动进攻。但是,他时刻记得自己的诺言,要竭尽自己一片血诚;也明白自己死了之后,蜀国再没有像他那样竭尽血诚的人才,所以年年用兵,主动攻打魏国。

  诸葛亮长于治军,却不擅奇兵,长于谋略,却不能果断。而且他遇到的是一个聪明、阴险而又狡诈的对手司马懿,所以始终没有成就大志。他治理国家的才能,不比管仲、萧何差多少,却又找不到韩信那样的将才,结果把自己累垮了,才54岁,就死在五丈原。他的儿子、孙子都死在蜀国破亡之时。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五丈原时,派人去司马懿军帐下战书。司马懿用酒菜招待来人,并问诸葛亮一天能吃多少米饭,来人说只吃三四升。又问处理公务的情况,来人说,凡是杖决二十以上的处罚,诸葛亮都要亲自审查。司马懿就说,看来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啊。果然没多久,诸葛亮就死了。

  诸葛亮有能力,有威信,完全可以取代刘禅,但他从没有那么想过,反而竭尽血诚,累死自己。这样的大忠臣,天下能有几人?他死后,蜀国人民怀念他,直到今天,四川偏远山区的个别老人,还头缠白布,就是因为当年为悼念诸葛亮,人民批麻戴孝,而传下来的习惯。蜀国所在地区,到处建有武侯祠,就是用来纪念他的,几乎每一个县城都有,可惜大都被拆掉了。

  杜甫做诗赞颂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岳飞手书的《出师表》,至今还挂在成都武侯祠。难怪曾国藩说:“读《出师表》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忠。”

  曹操却没有刘备幸运,没找到像诸葛亮那样忠诚的助手。他本来对司马懿的野心有所察觉,却又爱他的才,所以犹豫不决。听说司马懿能像狼一样回首反顾,就把他招来试验。他让司马懿走在前面,命令他回头看。司马懿身子不动,脸朝后看过来,正好转了一百八十度。曹操又梦见三马同槽,非常厌恶,所以告诫曹丕:“司马懿不甘久居人下,你要小心。”

  偏偏曹丕跟司马懿关系很好,处处帮他说好话,而且司马懿很有才干,又尽忠职守,废寝忘食,曹操才放松了警惕。

  曹丕死后,魏明帝即位,司马懿亦得重用。魏明帝死前,急诏司马懿回京。司马懿日夜急行四百里,赶到宫中。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看着太子说:“我把后事托付给你。我忍住不死,就是为了等你赶回来。能够见到你,我就没有遗憾了。”

  魏明帝诏明曹爽与司马懿一起主持国政,司马懿却找个机会,把曹爽杀了,还杀了曹姓很多人,不论男女老幼,统统都杀了,连已经嫁出去的女子也不放过。这固然是因为曹爽排挤他,更因为他没有诸葛亮、郭子仪那样的忠义血诚。他不对曹氏血诚,只对自己的利益血诚。

  司马懿死,他的权力全部传给儿子司马昭。司马昭更没有忠义血诚,让属下把曹魏皇帝杀了,另立了一个皇帝。为推卸责任,还把那个属下当做替死鬼,诛其三族。

  他的权力又传给儿子司马炎。司马炎更过分,才四个月,就废掉曹氏,自己当了皇帝。司马懿的子孙就这么轻松得到天下,是为西晋。

  西晋不过才三十七年,就因为一场动乱,被迫南迁,是为东晋。东晋明帝时,他问大臣,先人是如何得到天下的。大臣就把司马懿如何诛杀曹爽,司马昭如何杀死曹魏皇帝的事,一一讲出来。明帝把脸伏在床上,难过地说:“如此说来,晋的天下又如何能够长久呢?”

  史书说,司马懿子孙残忍好杀,大致符合狼顾本性。话说回来,像司马懿那样,肯对自己血诚,也是可以有所成就的。曹操雄才大略一生,却被司马懿夺去了政权,在知人这一点上,他似乎略逊于刘备。

  真能够竭尽一片血诚,不论于公于私,大抵能有所成就,这就是曾国藩及古代圣贤带给后人的一个启示。国家当然需要肯为公竭尽血诚的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今天只要卖给自己的祖国就可以了。“天下为公”,说这话的人,即为中国竭尽了一片血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