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讲 立志(下)

  曾国藩热持续不断,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能够被学习。

  秦始皇、刘邦、朱元璋、毛泽东等功业甚伟,一般人却无法模仿,因为他们很难学。曾国藩则不同,他是可以学习的,即使成不了他那么大的事功,让自己不断进步却做得到,只要肯像他那样立志、立志、立志,发奋、发奋、发奋就可以了。这正是曾国藩的人格魅力所在。

  曾国藩的成就跟他的立志是一种因果关系。立志考进士,立志成为理学家,立志做大官,立志清澄天下,立志镇压粤匪,立志洗雪耻辱,立志办洋务,这些成就了他的大功大名。不论怎么评论他,说他是理学家也好,儒学家也好,杂家也好,或者说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领袖,都跟他不断立志、不断自我革新有关。

  曾国藩的启示

  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要能调整自己的目标。

  在和平时期,曾国藩要做圣贤,要做名臣,要做学问家。遇到乱世,就要澄清天下,戡定宇内。他都做到了,所以他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志。但他是人,不是神,所以能成为一般人的榜样。而且,据他自己讲,早先他想当一个教书先生;他自己没想到,很快就中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

  曾国藩的名气如此响亮,首先就是因为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否则,即使他能成为大学问家,成为一代名臣,也不可能让毛泽东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大概在咸丰帝下令征言、曾国藩连上十四封奏章的时候,他就有了“澄清天下之志”,想革除弊政、整顿吏治,但太平天国运动发起已两年了,他都没有站出来受命,反而还想在家终制,因为最初他没有想要亲自带兵镇压,是随着形势不断发展,逐渐生出“灭此巨贼”的想法,并最终实现它,才传下来如此响亮的名声。

  团练大臣

  曾国藩本来要去江西当考官,路上接到消息,说他母亲死了,就调转方向,回家奔丧去了。与此同时,洪秀全的部队已从广西打到长沙,打到武昌,声势非常浩大。曾国藩在乡下,消息闭塞,一点不知道,所以他还批评江忠源,说他“大节已亏”。

  清朝早就在办团练,曾国藩的父亲就参与过地方团练事务。曾国藩是从京城回去的,又是国家二品大员,县衙当然会来巴结,邀请他办团练(咸丰帝命令他做团练大臣是后来的事)。他因为有孝在身,就没有答应,当然也有别的顾虑。团练不过训练武艺、催收捐项两事。他是文臣,对军事本来不熟,所以在训练方面,远不如正在办团练的人。至于催收捐项,他的少年故交,都不富裕,有家产的人,也只闻名,而未见面,当然不好办。所以他说,等守孝百日之后,再去县衙,与他们同舟共济,合力保护桑梓。

  但他似乎没有去,刘蓉接连写信来劝,他都不听。

  那年岁末,他到家快四个月了,突然接到咸丰帝的命令,要他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去长沙当团练大臣,负责训练乡民,搜查土匪。

  他仍然不想去。不去的理由,除了在家守孝,不宜担任官差之外,还有更深的考虑。团练大臣名不正,权不实,如果认真督办,必须走遍各县,号召乡绅捐钱出粮,不知从何下手,也容易落得骂名;不认真督办,就成了安坐省城,尸位素餐,军需多一项开支,官场多一处应酬,这样的事他可不干。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办团练费力不讨好,还差点被士兵杀掉。那些名门望族,因为有权有势,不大理睬他,也不愿意出钱。湖南安化的陶家,是两江总督陶澍的后人,那时陶澍已经死去十五年。陶家仗着权势,不肯出钱,后来又装穷,说要变卖家产,才能捐出五千两银子,最后只捐了两千两银子。曾国藩大为不满,他的情报显示,陶家一年的田赋也有五千两银子,捐一年田赋,伤不了元气。另一个豪族姓杨,名望资历不及陶家,也不肯捐钱,曾国藩就抓人,结果乖乖捐了两万两银子。这些做法当然会惹来仇家,整个湖南怨声载道。

  他也顾虑过自己的身份。毕竟是二品京官,比湖南巡抚(从二品)还高一级,美其名曰团练大臣,其实没什么权力,事事都要依靠地方,就比巡抚矮了一截。他在京城做官,虽然没有发财,也不执掌生杀大权,却清贵惯了,地方上那些污七八糟的事,很难融洽。如果巡抚不待见他,下面的官吏再一仿效,他就没法办事,弄不好会死得很难看。

  他也不是不想出山。居住乡间时,写了《保守太平歌》,第一莫逃走,第二要齐心,第三操武艺,正是团练大臣要做的事情。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不出山。他把问题看得且深且远,吏治已经腐败,他个人无力整治大局,与其将来受过,不如现在不出。

  所以他写好辞谢函,请求在家终制,只等第二天发出。还把复件寄到京城,要内兄欧阳牧云传给京城的各位朋友看,让他们体谅他的难处,避免陷他于不忠不孝。他的老婆孩子都在京城,因为兵乱,没有回湖南。

  他知道大局已经糜烂,却没有带兵打仗的想法,顶多是想想要不要出来保护乡里,所以也就无从谈起他的大志——镇压太平天国,澄清天下。

  被激出山

  两天之后,也就是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十五日,他家来了两封信、一个人,才使事情有了转机。

  那天晚上,他先接到湖南巡抚的两封信,知道武昌已经失守,湖北巡抚也战死了,不胜叹息。那个人他也认识,回老家经过武昌时,还招待过他。更为揪心的是,湖北不保,湖南也难自全。虽说住在乡下,但他是二品大官,总无法安身,这不能不使他动心、担心、操心。

  他家来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好友郭嵩焘。郭嵩焘为中国第一个外交使节,出任清朝的驻英、驻法钦差大臣,也算一个人才。他与曾国藩、刘蓉,当时有湘乡三剑客的味道。他见到曾国藩,就鼓励他,激将他,说什么你本有“澄清天下之志”,不乘时而出,更待何时?总是要曾国藩应命出山。大概还说到一些小人的非议,比如你要是不出山,人家会笑你贪生怕死。加上父亲点头同意,曾国藩当夜就改变主意,决定收回辞谢函,立即出山。

  不过四天,曾国藩就由坚决要求在家终制变成立即出山,根本原因是外部形势的急剧变化。郭嵩焘的劝说是催化剂,加速了他的决定。

  他们俩十二月十七日从老家出发,二十一日到达长沙。二十二日,曾国藩就给咸丰帝写了报告,《敬陈团练查匪大概规模折》,准备搜查土匪、捐集资费、训练乡勇。不过他还附加了一片,请求皇帝答应他,一旦团练有了头绪,贼匪稍有减轻,就允许他回家守制。

  这个时候,他的大志仍然不是带兵打仗、镇压太平天国,而是以查办土匪为第一要务,“刻下所志,惟在练兵、除暴二事”,保证湖南安全。奏章中也分析了清兵腐败不能战的情况,说清兵都怕死,只远远尾随,却不敢近身搏战,他要改弦更张,重新练一支军队。这表明他对清兵有深刻了解,知道其不可用,而想另起炉灶,别练新军,却不代表他就有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明确大志。

  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我奉命以来,日夜悚惕,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并以此号召我乡豪杰。”剿办土匪也很得力,训练乡勇也很有办法。正是因为这个,咸丰帝才叫他带兵出征,作为朝廷正规军的一种补充力量。咸丰帝看不起他,他自己却要看得起自己,所以能三次拒绝皇命。

  曾国藩的启示

  首先要有自信,然后才能证明自己。

  咸丰三年正月间,江忠源、左宗棠、胡林翼都在长沙,他们几个天天在一起研究天下形势,讨论当前任务,“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于万一”。如此看来,他们的大志仍然在保护家乡,还没有上升到澄清宇内、镇压粤匪的全局性高度。

  江忠源一直在湖南镇压小股农民起义队伍。咸丰三年二月,突然接到命令,要他带勇去江南大营。因为洪秀全已经打下南京,并把南京定为都城,清政府让向荣组建江南大营,紧紧盯住南京。

  江忠源一走,曾国藩如失臂膀。湖南的剿匪任务,当时主要靠江忠源,江忠源也因此成名,被上头重视。所以曾国藩说:“你带勇东去,我就气馁了。为君王筹大局,我也不敢多顾私情。但你这一走,我哪里去找你这样的人才。现在多事之秋,得你一人则重于山岳,少你一人则弱于婴儿。你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江忠源这一去,却让曾国藩的大志发生了变化。江忠源离开湖南之后,曾国藩给他写信说:“国藩在此,日练兵卒,万一烽烟达于河北,则或提一旅之师,与阁下会于齐梁之间……遂尔横行中原,苍苍者不一醒悟……若果有提兵渡江之日……”

  这是目前能看得到的关于曾国藩考虑省外用兵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时间是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七日。他开始把目光从湖南省提高到全国用兵大局上来,考虑如何派兵进入中原、河北,打过长江去。这些想法都还模糊,没有构成清楚的线索,却是大志变化的开始。

  全国形势发展很快。洪秀全定都南京之后,在咸丰三年四月和五月,分别派出两支部队,开始北伐和西征。曾国藩的大志也开始清晰起来,他跟湖北巡抚张亮基说:“我想再练三千乡勇,编成一军,意将誓灭此贼,澄清南服。”

  太平军西征部队沿着长江而上,计划夺取安庆、九江、武昌等沿岸重镇,很快就攻占安庆,继续沿江西进,准备攻打九江。曾国藩得到消息,很为湖北湖南着急,两省唇齿相依,他想“昌明大义,出堵湖口,与逆贼决一死战”,怀揣“击楫渡江之志”,不令敌人“横行中原”。

  在这里,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大志开始萌芽。

  下定雄心

  咸丰三年五月、六月、七月,他冒着酷暑,在长沙抓紧练兵。他被士兵追杀的事情就发生了,时间是咸丰三年八月初四日夜里。怎么说他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竟然被士兵追杀,还差点丢了性命,一墙之隔的湖南巡抚骆秉章还假装不知道。曾国藩的脸可丢大了。他也知道自己在长沙待不下去了,又羞愤,又恼恨,才决定搬到衡阳去。

  这一次前所未有的羞辱,大大刺激了曾国藩的志气。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硬生生咽下了这场耻辱,也不去告御状,而发愤练兵,决心靠镇压太平天国、靠建立功勋来挣回面子、讨回公道。那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一个有大志、胸襟广阔的男人的选择,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的选择。所以他跟赵烈文说:“起兵亦有激而成。”

  此后的书信、奏稿、家书,凡关于练兵、灭贼的话题,都已经超出湖南一省。

  八月二十日的一封信就说道:“我的愚见,以为今日将欲灭贼,必先诸将一心,万众一气,而后可以言战……或可驰驱中原,渐望澄清……誓不与此贼俱食息于天地之间耳。”

  九月初六日的信又说:“至于粤匪猖獗,神人共愤。国藩虽愚昧闲散,亦未尝须臾忘灭贼之事……足以察微志之所在。”他说的微志之所在,就是指他把长沙的事隐忍下来,而要靠镇压太平天国来报仇雪耻。

  正是因为把视野放到全局上来,以镇压太平天国为其大志,所以他加紧赶制炮船,好与太平军争夺长江控制权。他已懂得水师的重要性,只有控制长江水路,才能与太平军争胜负,顺水直流,从上游打到下游去。

  当然他也在反思,为什么自己会遭遇那样的羞辱,结论是越权过重,干预兵事,才引起嫉恨。出山以来,他一直认为,只要是利国利民,就不怕嫌疑,所以贸然为之。现在他来到衡阳,避开省城那些烦心事,立志再练劲旅,制造炮船,为国家大局效力。

  曾国藩的启示

  做好自己的职责,不要越权。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澄清天下的大志,经过数月的变迁,终于在咸丰三年八月,完全成型。

  开始不想出山办团练,是因为孝道在身,不便出官任事。后来决心出山,是因为形势巨变,躲在老家,无法自全,还不如出来,可以找到办法,既保全桑梓,也保全自己。随着战势发展,他的眼光逐渐从湖南一省转到全国,开始考虑大局。在这个过程中,志向也就跟着产生变化。

  直到被士兵追杀,脸上蒙羞,遂下定决心,不以告御状来了结此事,而以镇压太平天国报仇雪耻,澄清天下的大志遂完全成型。大志成型的标志,一是长沙羞辱的刺激,使他下定了决心,二是找到实现大志的工具,不仅要训练一支陆军,还要编练一支水师,船要坚固,炮要西洋大炮,非船坚炮利不可。

  不过,那时他还没有亲自带兵出征的想法,也不想当什么兵马大元帅,而是想把训练出来的部队交给江忠源指挥。一是因为他孝服在身,不适合带兵,也易引来嘲笑,二是他以文人自居,以儒缓为病,担心自己不能带兵打仗,觉得自己在后方练兵,规画大局,做好江忠源的后勤支持,也就差不多了。这使人联想起萧何对刘邦的贡献来。

  很快江忠源就死了,死在了庐州战场。这样一来,就非曾国藩带兵出征不可了,水陆一万人,都是他亲自训练的,除了他,没有人指挥得动。

  在三次拒绝皇命之后,在船炮基本齐备之后,在出任团练大臣一年一个月之后,他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带着一万七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开始实践他澄清天下、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志。

  罗嗦这么多,无非想让大家看清楚,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人说曾国藩资质平庸,固然是一大笑话,但要说他天资卓异,也未必尽是事实。

  若说他资质平庸,27岁已考中进士,还得到穆彰阿和道光皇帝赏识,得到肃顺的大力推荐,他们三位什么人才没有见过?还有他的岳父,正是因为看重他的文章有“金华殿中人的语气”,才把闺女嫁给他。衡阳的老师说他没有出息,那是他缺乏眼光。

  若说他天资卓异,却又自己带兵,三战三败,以致不敢亲临前线。也经常说自己是“儒缓”,做什么都慢吞吞的,耽误事情。小时候,父亲带他们出去对对联,答不上来,回家才想起,可知他并不是才思敏捷的人。穆彰阿提拔他的那个故事,也可以看到他的“儒缓”毛病。

  这就是曾国藩可以为常人学习的一个原因。他的大志不是像刘邦、项羽那样得自天生,而是环境变迁的结果,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也是他天赋成长的结果。

  古人说,人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所谓做第一等人物,就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上做出卓越贡献。做些事情让人写,写些东西给人读,固然值得赞许,却未必是第一等人物。

  曾国藩说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无识无恒,就无法实现大志,结果等于空立志。在镇压太平天国这件事情上,他不仅有志,也有识,坚持自己的大局观,坚持要从上游打向下游,并建成当时最先进的内河水师,更有恒:

  出来办团练,不爱钱,不怕死,一心为公,却被士兵追杀;靖港之败、岳州之败、湖口之败,三次自杀;坐困江西的时候,满眼苍凉,一度不想带兵了,想回家休息;委军奔丧之后,抱着你不给我权,我就不出山的想法,结果在家待了一年四个月;最终没能耐住寂寞,于咸丰八年(1858)复出;跟着就来到祁门绝地,差点丧命,遗嘱都写好了,告诫儿子不要当官,不要带兵。

  经历这么多波折,反反复复十一年,中间自杀未遂过,灰心失望过,痛心疾首过,还差点死掉,却始终没有放弃大志,而屡败屡战,而渐趋渐强,直至攻陷南京。

  是时代背景成就了曾国藩,也是大志向、功名心成就了曾国藩。也因为立志高绝,超过同时诸人,他才有本事镇压洪秀全,澄清宇内,获得那么多荣誉。做得多,招来的非议也多,连咸丰帝都一度嘲笑过他的大志。

  洪秀全的大志是什么?起义之初,义军发表了一篇文章,《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彰明他的大志是“肃清胡氛”,“廓清华夏”,推翻满清统治。后来孙中山先生也以此为志。曾国藩的大志跟洪秀全是对等的,一个要推翻满清,一个要维护满清。

  义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沿湘江北上,在蓑衣渡遭到伏击,损失较大,就转而攻占道州,然后就地商量进军方向。有的人建议打回广西去,有的人主张南下广东,有的人主张北出四川。杨秀清说:“上策就是往前冲,不停留,沿长江而下,直取金陵。以金陵为根据地,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这就是著名的道州决策,洪秀全深以为然。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初的大志是要“肃清胡氛”,这里变成了“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如果坚持以“肃清胡氛”为根本大志,攻占金陵只是武装斗争的第一步。洪秀全派军队北伐、西征,跟“遣将四出,分扰南北”一致,却无法实现“肃清胡氛”的大志,而是坐享江山、保守一隅的安逸思想,盼望着“即不成事”,就与满清南北对立,划江而治。历史的经验表明,划江而治,偏安一隅,最终都会被武力吞并。

  他们的大志在这里其实是退了一步。做事情,要谋进,也要谋退。杨秀清的想法不是谋退,而是一种农民式的小富即安,也是政治上的偏安一隅的思想。难怪王夫之说:“志不大则所成者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可惜了洪秀全的一番事业。

  朱元璋打下南京,当初也考虑过北伐不成功的话,至少可以划江而治。跟洪秀全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是外部环境有差别。

  首先元朝内部不稳,几股势力武装争斗,元顺帝不过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已经不能有效调动军队。其次,在元兵与朱元璋之间,还有韩山童、刘福通的起义部队在与元兵作战,正好成为朱元璋的北部防线。他最强大的敌人,暂时还不是元兵,而是陈友谅、张士诚。尽管陈友谅有野心,但他毕竟也是地方力量,不能与元兵一国之力相比,不是无法战胜的,朱元璋有很多机会。

  清朝却不同。尽管有洋人入侵、百姓贫苦这些内忧外患,康乾盛世也过去了,满清统治开始走下坡路,但朝廷内部总的来说比较团结,皇帝威性也在,知识分子对满清也没有完全绝望。洪秀全从起义开始,就一直面对满清的武装镇压。洪秀全的敌人不只有满清,还有天下一半知识分子。这群知识分子懂文化,有智慧,是领导力量的重要成分,可以成为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洪秀全没有争取到这些同盟军,反而成为他最强大的对手。

  如果朱元璋也只想固守江南,当然可以获得暂时的安宁,与北方元朝划江而治,但不能长久。司马炎夺过曹魏政权之后,先吞并了蜀国。吴主孙皓为人残暴,是个昏君。大臣请求发兵攻吴,司马炎想再等一等,因为东吴国力还没有明显衰落。大臣又说:“应该趁着孙皓这个暴君在的时候,打击他们。万一孙皓死了,东吴又出来一个明君,就错过机会。”司马炎就决定伐吴。你不打他,他就会来打你,杨秀清的“划江而治”是一相情愿。

  朱元璋何时生出大志

  朱元璋17岁出家当和尚,25岁参加起义军,37岁自立为吴王,41岁称帝,是为明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贫苦农民的开国皇帝,刘邦至少还做了一个小小的亭长。

  当时,起兵造反的义军首领数以百计,很多人比朱元璋早,势力比他强,为什么偏偏是他成就了帝业?是上天注定的吗?是他从小心怀大志吗?还是在环境变迁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成长的结果?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纷纷拿起武器,起兵造反,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

  朱元璋17岁那年死了父母。那几年闹灾荒,家里本来没有吃的,又遭遇瘟疫,两位老人家就抗不住了,半个月内接连死去,连块葬地都没有。在邻居的帮助下,朱元璋埋葬了父母,在周边漂流了四个月,实在混不到饭吃了,只好到皇觉寺去当了和尚。因为年纪小,处处受欺负,憋了一肚子火,就朝泥塑的菩萨发泄。尽管如此,为了吃饭,也只有忍耐。

  不过,朱元璋才吃了几十天饱饭,庙里也没有吃的了,因为是灾荒年,庙里的租子收不上来,粮食渐渐吃光了。和尚们都出去化缘讨斋饭去了,除了住持和长老,朱元璋是最后一个离开庙门的。他戴了一顶和尚帽,拿着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开始云游四方,其实就是去化缘,去讨饭。

  那些年里,安徽周边形势变化很大,虽然跟朱和尚讨饭没有直接关系,却决定性地影响着他将来的命运。

  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颖上)揭竿而起,迅速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徐寿辉起于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攻下德安、武昌、江陵、江西诸府。芝麻李(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并迅速控制了附近的州县,被逼无奈的贫苦农民纷纷前来投靠。

  跟着,定远(今安徽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定远、钟离一带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起义军的首领。随后攻下濠州城,郭子兴自称元帅。

  这时朱元璋已经25岁,不知不觉当了八年和尚,其中流浪乞讨了四年。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庙里混一辈子,他不得不考虑明天的路怎么走。濠州城距他最近,最容易受其影响,但他不知道怎么选择。

  突然有一天,濠州来了一封信,是小时候的伙伴汤和写给他的。原来汤和带了十几个人投奔红军,已经升官了,所以写信来劝朱元璋去当兵。朱元璋在大殿里转了几圈,想来想去还是没有主意,下不了决心,先把信就着长明灯烧了。

  过了几天,一位师兄偷偷告诉他,那封信被人知道了,要向官军告发,劝他赶紧躲一躲。朱元璋慌了,赶紧逃回村子,找小时候的伙伴郭德兴商量。两人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参加造反,才有活路。但他们都是良民,想到造反,心里就不踏实。最后,周德兴叫朱元璋回庙里去问问菩萨,看看是吉是凶,再决定去留。

  朱元璋也没有别的办法,决定先回殿里算一卦。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没走到山门,就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跑进寺中一看,整个寺院都被烧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伽蓝殿还算完整,和尚也跑光了。原来,红军宣扬弥勒佛降生,元军认为,凡寺庙都与乱贼有瓜葛,就把附近的寺庙挨个烧,这一天正好轮到皇觉寺。

  朱元璋很是伤心,沉默一阵子,就拿出圣签,跪到伽蓝殿前,给自己占卜吉凶。

  朱元璋发愿说,如果神指示他可以活着离开此地,就请显示二阳,如果在原地不动为好,就请显示一阴一阳。谁知接连两次都是双阴。神似乎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他感到迷惑不解:既不能走,又不能留,莫非是让我起义造反吗?要是的话,就请神再出示二阴。

  结果,他投下去,又得到二阴。朱元璋很害怕,起义造反对他一个和尚来说,是一条很恐怖的道路。他希望得到二阳,这样可以踏踏实实地一走了之。于是他再投一次,结果仍然是双阴。朱元璋不死心,还是希望平安逃走,于是再投。不料,这次弄出个不阴不阳的结果,一支签竟然立了起来,天意更加扑朔迷离。

  朱元璋希望上天进一步帮助他,如果造反真的可以成功,就再给我两个阴。他咬咬牙,又投了一次,果然,他又得到双阴。朱元璋紧张而激动,终于下定决心,去投奔红军。

  那时候,濠州城还被元军包围着。只是元军怕死,不敢进攻,远远对峙。郭子兴也不敢大意,城墙上站满士兵,准备随时迎战。

  早晨,一个和尚来到城下,说是来投军,要见郭元帅,却没有别的话说。守城门的小军官看这和尚生的丑陋,本来已经不喜,仔细盘问,又问不出多少话来,就认定他是奸细,喝令手下绑了,又派人跟郭子兴请令旗,要杀掉他。

  郭子兴接到报告,感觉很奇怪,既然是奸细,怎么会这般从容?说不定真是来投靠的,莫误杀了好人,就飞马过去,要看个究竟。还没到城门口,远远看见士兵和百姓围着一圈,指手画脚的,嘴里还嚷嚷着什么。郭子兴喝退众人,看清了朱元璋,虽然长得丑,却高大结实,眼睛冒着火,神情镇定,也无惧意。郭子兴就有几分喜欢,问明底细,原来是汤和叫来的,就叫人松了绑,收为步卒。朱元璋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那么,朱元璋到底长得什么样呢?躯干魁伟,四方大脸,黑黑的,一脸麻子,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脑盖上高高隆起一块怪怪的骨头,就像是一座隆起的小山一样,加上又粗又黑的眉毛,大而发亮的眼睛,着实透着几分威严与沉着。

  朱元璋当了兵,见过队长,开始和兄弟们一起操演阵型,练习武艺。他本来体格就好,长得又高又大,再加上当云游和尚那几年的锻炼,头脑好,反应快,没过多久,就在队里表现得非常出色。

  几次派他带队出城刺探情报,总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不损一兵一卒。遇事沉着冷静,坚决果断,很有领导才能,队里的人都愿意听他调遣,连队长都很器重他,遇事也要和他商量。

  一天,郭元帅带兵出来巡查,到了朱元璋的营房,全体官兵列队迎接。朱元璋个子高,比较显眼,郭子兴见了,就跟队长打听他的表现。队长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个人才。郭元帅很高兴,就给朱元璋升了职,做亲兵九夫长,到元帅府去当差。

  朱元璋遇事小心谨慎,计谋多,有决断,执行命令又快又好,随机应变。打仗又勇敢,总是冲锋在前,从来不打败仗。缴获的战利品,如数上缴,得到赏赐,也推说功劳是大家的,都分给战友。

  平时也不爱讲话,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往往一语中的,分析事情很有条理,见解独到。通过刻苦学习,文字上也有长进,军中关于文墨方面的事情都由他来处理。渐渐地,郭元帅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遇事经常找他一起商议,到了后来,甚至对他言听计从了。

  和郭元帅一起起兵的有个马公,起义不久就死了,留下一个女儿,由郭元帅收养。郭子兴看朱元璋能干,又忠心,于是和老婆一商量,就决定招朱元璋做郭家的上门女婿,收为心腹,多个靠得住的帮手。

  做了元帅的女婿,等于有了靠山,前程将是一片光明,何况他早就过了婚配年龄,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所以满口答应。于是郭家夫妇询问了两个人的生辰八字,挑了一个良辰吉日,给他们完了婚。朱元璋25岁,马氏20岁,绝对晚婚。

  朱元璋成了元帅的乘龙快婿,自然人人敬重,军中都改叫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了,这时他才正式取名叫朱元璋,字国瑞。那之前,他其实是没有名字的。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一般只有姓,没有名。

  这个时候,朱元璋说不上什么大志,只是为了活命,有一口饭吃罢了。而大英雄项羽,24岁就勇冠三军了,并成为义军领袖。

  郭子兴一伙共有五个元帅,除了他以外,其余四人为贫苦农民出身,都是粗人,除了种庄稼,有力气以外,领兵打仗、治理军政,什么都不懂,但是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各自发号施令。占领濠州大半年了,除了向四野八乡征收粮草以外,什么事都不做。那四个元帅还经常联合起来,郭子兴有什么意见,一个人也说不过四个人,不免心灰意冷,索性就什么都不管了,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朱元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此下去,内部发生冲突,必定给元军以可乘之机,到时候濠州城就危险了。朱元璋一边劝说郭子兴管理军务,一边好言好语,联络孙德崖等四位元帅,避免大家真的闹翻了。

  这年的九月份,元朝丞相脱脱带领蕃、汉大军数十万进攻徐州城。徐州大败,守将芝麻李在逃跑过程中被元军杀害,部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兵力投奔濠州而来。他们人多势众,到了濠州以后,反客为主,濠州五帅都受了他们的节制。彭大勇猛善战,有胆有识,与郭子兴相处得很好;而孙德崖等四帅则拉拢赵均用。如此一来,派系斗争更为激烈,整天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

  孙德崖想要借刀杀人,就挑拨赵均用,说郭子兴只认得彭将军,而看不起赵将军。赵均用非常生气,当即叫亲兵把郭子兴抓过来,毒打一顿,关了起来。

  朱元璋正出差在外,听到消息,马上赶了回来。郭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准备用武力抢回元帅,朱元璋顾念大局,阻止了郭家的武力行动。朱元璋考虑了一下局势,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彭大出面不可,于是带着张夫人和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去找彭大帮忙。彭大听了,勃然大怒:“简直是胡闹,有我在,谁敢动你家元帅?”于是带领亲兵,朱元璋也是全身铠甲,把孙家团团围住,救出了郭子兴。郭子兴带着手铐脚镣,被打得惨不忍睹,朱元璋把他背回郭府休息。赵均用见彭大出头了,也怕伤了和气,把事情闹大,只好作罢。

  元朝丞相脱脱派御史大夫贾鲁前来攻打濠州。大敌当前,红军头领们都慌了神,不得不放下个人恩怨,同心合力,共抗外敌。元军不知道城中虚实,不敢强攻,只是围住城池。幸好濠州粮食储备比较充足,而且还有朱元璋这员干将担当守城重任,濠州被围了整整七个月,仍然保全。

  这个时候,元军主将贾鲁突然得病死了,主将一死,加上围了这么长时间,元军毫无斗志,就这样撤退了。濠州虽然损失了一些兵马,但城池还在,几位领导都很高兴,纷纷自封为王。

  危险解除了,濠州城却缺少粮食。朱元璋想办法弄到一些盐,拿到怀远卖了,买了几十石粮食回来,献给郭子兴。又建议郭子兴设法扩大红军的势力和地盘,并要求回老家去招兵买马,充实义军实力。

  徐达等人本是儿时伙伴,听说朱元璋发达了,都跑来投效。徐达比朱元璋小三岁,生得高大威猛,成为朱元璋不可缺少的军事助手。不到十几天就募集了七百多人,带回濠州来。郭子兴非常高兴,升朱元璋为总管。

  经过濠州之围,朱元璋看透了他们是一群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之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足以和他们共谋大事;而郭子兴势单力孤,说话又不管用,不如另谋出路。于是打定主意脱离他们,自己发展。

  于是朱元璋把新兵交付给了别人,就带着贴身的伙伴徐达、汤和等二十几个,向南发展,来到定远,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他招募乡里壮勇,收编地方势力,双管齐下,迅速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朱元璋听说张家堡驴牌寨有三千民兵,但是孤立无援,而且没有粮食,处境很危险,就想收为己有。他先给头领讲了当前形势:他们孤立无援,只要有军队来攻打,必败无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全自己。头领答应了,过了几天又变卦。朱元璋就挟持头领,招集部下,由此收编了三千民兵。

  又以此为基础,向东突袭横涧山。横涧山有民兵二万,主帅是定远人缪大亨,他纠集了一大批地主武装力量,进攻濠州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就退守横涧山。元朝封他为义兵元帅,派官军张知院监军。朱元璋率领三千民兵,趁着天黑,敌人没有防备,把横涧山包围了,也不攻打,只是擂鼓呐喊,一时鼓声呐喊声震天动地,张知院吓坏了,只身逃走。朱元璋部下有人与缪大亨关系很好,朱元璋就派他劝缪大亨投降。缪大亨也没有别的出路,只好答应了。就这样,朱元璋收降民兵男女七万多人,从中挑选两万精壮之士,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此有了自己的军事资本,开始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低了。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没有好的军事训练就难有坚强的战斗力。朱元璋纪律严明,要求将士必须“知纪律”,军队能够做到“所过不杀,而人心向附”。就这样朱元璋在定远迅速打开局面。地主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闻讯也带着民军前来投效。朱元璋非常高兴,把兄弟俩留作幕府参谋,把两家军队合并编制。

  冯氏兄弟有勇有谋,朱元璋经常与他们商量对策。当朱元璋问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冯氏兄弟建议先取金陵。金陵是帝王之都,既有利于防守,又有利于发展,攻下之后,当作基地,可以夺取天下。

  朱元璋在定远得到发展以后,开始南下进攻滁州。滁州守军薄弱,前锋将军花云单骑冲破敌阵,大军跟着推进,迅速占领滁州。

  在南下打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学识渊博,很有计谋,朱元璋能够得到天下,李善长功不可没。朱元璋和他谈得很投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即用他为掌书记。李善长劝他学习汉高祖刘邦,要“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加上元朝政治腐败,不得人心,大势已去,平定天下,也就为时不远了。

  朱元璋谋取天下的大志,是听了冯氏兄弟和李善长的建议后开始萌生和确立的。占据金陵的地势,安心发展,“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如此便可取得天下。

  这一年朱元璋26岁,从军才一年。不过,谋取天下的大志完全成熟定型,是在28岁,他真正成为十万大军的统帅之后。

  不过,朱元璋的天赋是少有的。从军以来,没有人教他该怎么做,他却能把事情办好,让郭子兴都喜欢、佩服。25岁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26岁就萌生了统一天下的大志,28岁就做了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不能不说他禀赋卓异。即使有徐达、李善长等武将文臣辅佐,他也有突出的智慧表现。有一次,徐达带兵攻城,却打不下来,就跟朱元璋请教。朱元璋到前线看了,策划一个反间计,才把城攻破。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是由他直接指挥的,最为惊险。后来北伐,攻打元朝,他坐镇南京,前线总指挥官是徐达。

  大志未必天生,才华也未必天生,都可以在环境中磨炼。没有大志,没有天赋,却无法成就大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