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讲 立志(上)

  立志不难,难在立大志,难在如何实现它。

  前一个难有三点,难在敢不敢立大志,难在能不能与时变化,难在能不能战胜惰性。

  周恩来小时候,老师问他为什么读书,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等豪言壮语不是每个人都讲得出来的。所以说立大志难,难在敢不敢立,难在敢不敢说。说出来了还要做,做不到就成了空话,不仅被嘲笑,也损害信心,就成了志大才疏。

  外部环境在不断变迁,尤其自1840年以来,中国变动最为剧烈。昨天还想安卧书斋,成一大学问家,今天枪炮就打到了家门口,是独善其身,还是捐躯报国,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大志就遭到环境变迁的考验。

  人都有惰性。大凡读过书的人,都不甘堕落,不断与惰性作斗争,但有多少人能彻底胜利?即使不在自己,也半被妻儿老小拖累。梁启超说曾国藩“其一身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就是说他在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做抗争,与自己的惰性作抗争。他的老婆孩子,也没有给他添麻烦。

  后一个难也有三点:一是为实现大志,有没有牺牲一切的勇气(胆量);二是能不能看清形势,选择正确的方向(见识);三是有没有贯彻执行的办法(手段)。

  实现大志需要勇气,有斗争就有牺牲。曾国藩要做好官做圣贤,“以做官发财为可耻”,除了书籍衣服,别无财产,还要借债才能过年。带兵之后,又以不怕死来要求自己,挑选的将士也多是有气敢往、不怕死的人,江忠源死了,塔齐布死了,李续宾也死了,他本人也在祁门大营被太平军包围,差点丧命。天赋卓异的人其实不少,敢牺牲一切的却不多。

  心怀大志,却辨不清形势,选错方向,跟错人,做错决策,都不能成就大事。曾国藩连上十四封奏章,想革除时弊、整顿吏治,却惹怒龙颜,差点获罪,因为他的新主子不是汉武帝。洪秀全定都南京,大志本已完成一半,却因为接连而来的错误决策,分兵北伐、西征,天京内讧,石达开出走,失九江,失安庆,最终丢掉南京,而彻底失败。

  曾国藩敢越权杀人,敢三次拒绝皇帝的命令,靠的不是傻瓜式的莽撞。他不过是团练大臣,既没有地方权力,也没有钦差头衔,却在湖南大肆杀人、锐意练兵,干涉地方政务、军务,大有越权之嫌,所以地方官嫉妒他、排挤他、刁难他,最后还被一群士兵追杀。曾国藩没有立刻报复,也没有跟皇帝告状,而是躲到衡阳去,发愤练兵,他要用打胜仗来洗雪耻辱。半年之后,果然有湘潭大捷,仇人被革职拿问,他本人也扬眉吐气,在湖南站稳脚跟。

  曾国藩的启示

  有胆量,有见识,还必须有手段,才能实现大志。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看看这志向,做不了圣贤,连人都不是了;如此志向,如此功名羞耻之心,有多少人说得出来?即使说出来了,又有几人做得到?那是曾国藩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大志,是进入翰林院深造之后,思想发生巨大转变时,写下的立志箴言。

  他的大志就是要做圣贤豪杰,“做第一等人物”。什么是圣贤豪杰,什么是第一等人物?数一数就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可以称做“第一等人物”?中国五千年历史,能称“第一等人物”的,也不过两三百位,一二百年才出一位。他的大志可不是一般人的志向。

  未点翰林

  曾国藩在湘乡涟滨书院读书的时候,才21岁,他改了自己的号,号为涤生,立志要涤旧更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大志的最初表现,方向却不明确。

  他原来的名字叫曾子城,字居武,乳名宽一。考中进士以后,某师以为卑俗,才改成曾国藩。

  曾国藩自己说,他立志学问始于第一次北京之行,他早年“急于科举”,那就是开端。北京之行开阔了他的眼界,放大了他的胸襟。回来之后,发奋苦读,一年没有出门。

  过了两年,又值大考,他决心再去北京碰碰运气。那一次,他前后经历了四次大考,先是会试,然后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复试、殿试,最后是朝考。殿试结束,曾国藩名列三等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考中进士的人都欢喜连连,他却羞愧不已,恨不得当天就买车回家。

  原来,元、明、清以来,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就是我们说的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名列三甲,都是进士。在清朝,一般只有一甲二甲能进翰林院深造。曾国藩名列三甲,一般是进不了翰林院的,所以他羞愤不已,想买车南归。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置,把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作家、学者、医生、方技,等等,召集到宫中,备皇帝召见,不授正式官职。李白就是这样到了长安,为唐明皇和杨贵妃写诗。宋、元、明、清都设翰林院,由国家统一安排官职,其长官为翰林学士,官阶当在三五品之间。

  到了清朝,翰林院变成国家培养高级干部的地方,清朝历代宰辅几乎都是翰林出身。皇帝的老师一般也非翰林出身不可。满族人因为有世袭爵位,宰辅不一定非要出自翰林,和就是这样,汉人则多半要翰林出身了。

  进入翰林院的人,尽管不能都做大官,但像大学士(正一品)、六部尚书(从一品)、侍郎(正二品),总督(从一品)、巡抚(从二品)这些内外高官,多出自翰林。翰林院成为士人最羡慕的地方,因此民间有“点了翰林”这个荣誉说法。

  虽然考中进士,却点不了翰林,所以曾国藩羞愧异常,想买车南回。入不了翰林,就要回家,可见曾国藩的功名心有多盛,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期许和信心,类似今天的“非清华北大不读”。

  在好友郭嵩焘的劝说下,湖南老乡劳崇光也答应帮忙,曾国藩才留下来,参加后面的朝考。劳崇光当时已在北京做官,官阶虽然不高,后来却做到两广总督、云贵总督,从一品。他的帮忙可能起了作用(无法确定),朝考曾国藩得一等第三名,进翰林院深造。

  翰林生活

  进入翰林院之后,他一边读书,一边与各界交游。

  就在这期间,两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一是唐鉴,一是倭仁,两个都是大官,都是大学者,也是他思想的引路人。正是在他们的启发下,曾国藩才立下真正的大志向。在认识倭仁之后,他发誓要立志自新,成为一个圣贤,所以那段时间的家书、日记,到处是关于立志与功名心的话。

  向倭仁请教的当天,曾国藩就开始静坐修身工夫,包括十二条日课。他把自己的欲念、坏想法都记录在日记中,拿给倭仁批阅,甚至连想跟女人搞那个都写在日记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真禽兽矣。”

  现在保存下来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日记中,十月、十一月两个月,九次提到好名之心:

  1.又酒时忽动名心,为人戒之。(十月初四日)

  2.无奈我做诗之时,只是要压倒他人,要取名誉,此岂复有为己之志?(十月初八日)

  3.同人射覆,有求胜心。(十月十三日)

  4.又每日游思,多半是要人说好。为人好名,可耻。而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此名心之症结于隐微者深也。何时能拔此根株?(十月廿日。旁边还有一句批语,此心断不可有,可能是倭仁写的。)

  5.看来只是好名。好做诗,名心也。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十月廿五日。又有批语,既知名心为累,当如大敌克之。)

  6.一时掩著之情,自文固陋之情,巧言令色,种种丛集,皆从好名心发出,盖此中根株深矣。(十一月初八日)

  7.今早,名心大动,忽思构一巨篇,以震炫举世之耳目,盗贼心术,可丑。(十一月初十日)

  8.写折时,同人中有赞好者,初以字丑为愧,绝不动毁誉心,后颇以谀言为可信,此时不知其为自满也。(十一月十一日)

  9.无礼之应酬,勉强从人,盖一半仍从毁誉心起,怕人说我不好也。(十一月廿七日)

  他的功名心不是一般的强,也非一般人可比。王夫之说过,志不大则所成者小。正是这种强烈的功名心成就了曾国藩。功名心是件好事,越强越好。理学家教导什么戒除好名之心,都是瞎话,自欺欺人,不是尘世间的样子。

  曾国藩听从倭仁的教导,努力用一个理学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反复跟好名之心做斗争,结果还是好名心胜过了克己修身工夫。

  曾国藩的启示

  功名心本不是坏事,只要正大光明,就努力追求好了。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认识倭仁,稍后的家书即说道:“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也是在那时,他写下著名的十二条日课,什么主敬、静坐、早起、写日记……,还抄录在家书中,给几个弟弟看。

  那个月他还立志戒烟,滋味可不好受。戒了八天烟,心神彷徨,几若无主,总想去抽,就用破釜沉舟的气势来要求自己。两个月后,习惯成自然,终于戒掉水烟。

  讲了立志戒烟后,曾国藩又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你们都还年轻,有识无法一天做到,有志、有恒却可勉力而为。”(《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那时,他的九弟曾国荃才十几岁,受到他的影响,也立志发奋,要去外面找个学馆,耳根清净,好读书。曾国藩不以为然:“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背柴放猪,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曾国藩的意思是,只要肯立志,哪里都可以读书,闹市可以读,旷野可以读,跟时间、地点没有关系,只跟立志真不真有关系。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专门在赶集的那天,到城门洞去读书,以磨练心志,不知是否受到这段文字启发,因为他在《讲堂录》中多次提到读《曾国藩家书》的感受,还摘抄了一些文句,或做了批注。

  那时六弟曾国华正好科场失意,曾国藩劝诫他说:“你小试不爽,就发牢骚,我笑你的志向太小。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愧为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完人。”(《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与诸弟书》)

  曾国藩的意思是,只忧虑自己,不能为国为民,这不是君子所为,朝廷用这种人做官,跟用猪狗做官没有区别,而要用君子,代圣贤立言,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

  他还跟他的几个弟弟写信说:

  你们总说太忙。六弟去年说,城南寄信困难,每次都要去衙门打听信差日期,何其蠢也。静坐书院,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可以写信,何必要问到日期才写?你们都说忙,我比你们忙十倍,岂不是一年到头一封信也写不了?

  你们在乡下读私塾,我也知道不是你们所愿。省城罗泽南可谓名师,六弟、九弟跟他读了两年,却不见长进。不如就待在乡里,安分耐烦,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安徽婺源那位陈双池先生,家贫如洗,三十岁之前在窑厂打工,给碗画画,三十岁之后开始读书,终身不应科举,而著书百余卷,为本朝名儒。他何尝有老师朋友呢,又何尝离开乡里?我期望你们的,总不外乎“立志有恒”四个字(《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他也不赞同追求虚名:“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这些文字都表明,他不但立志做大官、成大名、享大福,而且要做圣贤,做豪杰,做第一等人物,做百年不遇的人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看看这志向,做不了圣贤,连人都不是了;如此志向,如此功名羞耻之心,有多少人说得出来?即使说出来了,又有几人做得到?

  尽管有如此大志,有如此觉悟,有如此灵性,曾国藩仍然是一个人,仍然有人的那些毛病,有人的天生的惰性,所以他要立志自新。但事与愿违,仿佛今日的“天天立志,天天不改”,甚至想改掉睡懒觉的毛病也很困难。

  下面是他道光二十二年认识倭仁之后,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的记录:

  1.不专一,当力求主一之法,诚能主一……故一日之间,情志屡迁耳。(十月十二日)

  2.吾齿长矣,而诗书六艺一无所识,志不立,过不改,欲求无忝所生,难矣。(十月十七日)

  3.细思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十月廿四日)

  4.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十一月廿三日)

  5.自十月朔立志自新以来,两月余渐渐疏散,不严肃,不谨言,不改过,仍故我矣。新换为人,毋为禽兽。(十二月初七日)

  6.一事未做,志不立,过不改,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良可恨也,何以为人,何以为子?

  拿睡懒觉来说,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三十天里他有十三天睡了懒觉,所以反复骂自己“直不成人”,“贪睡晏起,一无所为,可耻”,还说什么外人不知道,下人却清清楚楚,仿佛自己已成为一个虚伪的人。

  同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道课目,要学生每天早晨甩手一百次。第一天,所有同学都做到了。第十天,九成同学做到了。一个月后,一半同学做到了。一个学期之后,只有一个学生还在做。那个学生,我们叫他亚里士多德。他的老师,就是柏拉图。

  是人就有惰性。曾国藩是一个人,所以为了大志,要不断地与惰性作斗争。天天想着立志,跟朋友在一起聊天会谈到立志,跟家人写信也会反复说起立志,这就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反复刺激他的大脑神经,达到一种激发潜能的心理作用。

  曾国藩的启示

  通过不断的自我暗示能激发自身潜能。

  经过这样的不懈努力,曾国藩确实在士人中间获得一种声誉,“昔在京颇著清望”。不过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学问家,而靠军功、道德、文章名满天下,是因为天下形势变化了,洪秀全起来造反了。

  关于他的大志,被反复论及的还有什么“澄清天下之志”、“内圣外王之业”,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志。立志要做圣贤,要做豪杰,要做大学问家,这志向很高,其难度也大,只有做出不朽贡献,才算被实现,他却基本上都做到了,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唯有学问一端,由于“学未成而官已达”,由于全国形势变化,最终没有留下成名著作。所以在他死了之后,有人请求让曾国藩从祀文庙。这种事归礼部管,朝廷就让礼部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曾国藩没有任何著述,也没有任何经学发明,就不了了之。

  不过清政府还是给了他荣誉,说他“学问纯粹,器识宏深”,谥为“文正”,也算对他的一种肯定。

  刘邦的大志

  《史记》、《汉书》都说刘邦“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好酒及色”。要把“家人”二字弄懂了,才明白这三句话的含义。“家人”做何解?是指他的两个哥哥吗?似乎说得通。父亲就骂过他,骂他不学哥哥好好种田。这种理解对吗?如果对,显然与“常有大度”四个字相互矛盾,司马迁也不会那么写文章。

  曾国藩专门解释过这个词,家人当做庶人解,就是平常百姓的意思。曾国藩还举了很多词条来互证。“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就是说刘邦不喜欢平常百姓做的那些事,他不想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一辈子。虽说刘邦当时也想不到自己会打下一座江山,不过那时心存大志,却是一定的。不然萧何凭什么一开始就追随他,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帮他?只不过大志还很模糊。直到后来在咸阳,第一次看到秦始皇出行,威武壮观震撼了他,原来的模糊不清的志向才清晰起来,有了一个现实的榜样:“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因此,史书上那句话有三层含义,前一句话讲刘邦的个性,“宽厚爱人”;中间一句话讲刘邦的志向,“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生活工作”;后面一句话讲刘邦的一些行为,当了个小小亭长,喜欢酒色。司马迁写文章,大都有其含义,这算一个证据。

  我们有理由相信,刘邦的大志从小就有,只是当时他并不知道,他那大志究竟什么样,只是凭着一种感觉,反正不能像“家人”(普通百姓)那样过。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从一开始就跟随刘邦,因为他们觉得刘邦不是一般的人,至于说怎样个“不一般”,谁都说不上来,他们在凭直觉行事。

  如此说来,是不是可以说,大志本存在心,随着人的成长成熟,大志逐渐清晰、具体起来?有这种可能,这也是天赋的一部分。为什么少年周恩来能够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既跟他的天赋有关,也跟他的教育有关。天赋、环境、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三大要素,必须三大要素共同作用,才能有所成就。只靠天分不能成事,只靠立志也不能成事。

  只靠大志,也未必能成事。恰好是刘邦的后人,可以印证这一点。光武帝刘秀,28岁了,还只想着老老实实做点生意,买田,过富足、安稳的小地主生活,完全没有大志。他的哥哥叫刘伯升,却从小有大志,时时以老祖宗刘邦为榜样,一心想恢复祖宗事业,因为王莽夺了汉朝江山。哥哥也经常嘲笑刘秀胸无大志。起兵之后,刘秀的才华迅速表现出来,打了不少胜仗。他哥哥也能打仗,而且很有名气,却不善于处理政治关系,明明知道别人嫉妒他,刘秀也提醒过他,却不加防范,最后被人杀了,未能成就大事。反而是被他嘲笑胸无大志的刘秀,最后建立了东汉王朝。要成就大事,光有大志显然是不够的。

  宋襄公的大志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第一任霸主,他死了之后,宋襄公也想做霸主。有如此雄心,有如此壮志,为何春秋五霸没有他的名字?

  前面说立志有两难,一是立大志难,二是如何实现难。要实现大志,就得有勇有谋,配以天时、地利、人和,非一两句话能够说清。

  古往今来,大志不得伸展的人很多。赵武灵王、陈胜、王莽、张角、曹操、苻坚、桓温、李白、黄巢、辛弃疾、岳飞、李自成、郑成功、王可儿、林则徐等人,都没有实现其大志。洪秀全没有实现他的大志,即如孙中山,也没有实现大志。稍不注意,还可能流于志大才疏。

  这里可以看出志向远大与志大才疏之间相去多远。

  立志争霸

  宋襄公的父亲叫宋桓公,本来要立他为继承人,他说:“我是小弟,子鱼是老大,他当国君更合适。”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他的德行很快就传遍诸侯,不仅获得“让国”的美名,也继承了父亲的权力,是为宋襄公。这就引起了霸主齐桓公的注意,很欣赏他的做法,把世子即位的重任托付给他。

  齐桓公喜欢女人,有十几个儿子。大概就是怕儿子争位,所以他欣赏宋襄公。他的预感没错,他一死,五个儿子果然来争位,相互攻杀,搞得他的尸体也没人收,在床上摆了67天,蛆虫都爬出门来。

  幸好宋襄公没有辜负他的委托,送他的世子回了齐国。不过,世子还没来得即位,篡位的暴徒又把他赶出了国门。因此,宋襄公还要再去齐国打一个月仗,才能拥立世子即位,是为齐孝公。

  齐桓公是霸主,齐国是最强国,因而宋襄公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星,他也沾沾自喜起来。齐桓公死了,中原空虚,群龙无首,正是出来称霸的好时机。大概就在那时,他产生了接替齐桓公成为新霸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大志,他抓紧行动起来。

  上古时代中国居住着三个古老的族属,以炎黄为首的华夏族,以蚩尤为首的东夷族,东夷族主要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区。蚩尤被黄帝打败之后,族人部分南迁,演变成为南方的苗蛮族,楚国是其中的重要一支,有时称荆楚,时而称荆蛮。夏朝属华夏集团,商朝属东夷集团。周武王伐商之后,东夷各族亦有封国,宋国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宋襄公决定先争取东夷诸小国,再谋求中原霸业。

  于是,宋襄公与曹、邾、滕、等国会于睢水之上。滕、两君迟到了,宋襄公就把他们抓起来,其中一个花钱买命,另一个被杀了祭神,想以此立威。

  子鱼说:“齐桓公存三国,义士仍嫌薄德。现在一会而两伤,如何能成霸业?”

  曹国不服,宋襄公派兵讨伐。子鱼又说:“德行不厚,武力征服没有用。不如先积盛德,再行讨伐。”

  这个时候,楚、陈、蔡、郑、齐五国也在齐国会盟,修桓公之好。分明是与睢水之会分庭对立。宋襄公这才发现,原来中原各国还是趋向于以齐楚为首,并不因为他拥立了齐孝公,就把他当霸主。于是派人带着重礼去齐楚,邀请他们到鹿上会盟。齐国没有理他。宋襄公觉得很没面子,就把宝押在楚国身上,大概出了血本,请楚国带领诸侯来会。楚国答应了。

  上当受骗

  楚国本来是一个中小国家,偏处荆蛮之地,不与中原相闻。陆续吞并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家之后,势力越过大别山和桐柏山,开始向中原发展。当时为楚成王在位。他是一个有大志的人,即位之后,布德施惠,结好诸侯。去给周天子献礼,周天子说:“命令你镇压南方夷越叛乱,但不要入侵中国。”但是,楚成王即位三十年来,仍然积极北上,连续三次攻打郑国。郑国位于中原腹地,攻打郑国是问鼎中原的必然步骤。

  当时齐桓公是中原霸主,对于楚国的野心,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搞定北方的戎狄之后,就联合了曹、卫、宋等八国军队,南下攻楚。楚成王亦率队北上,在楚国边境与联军对峙。齐桓公不愧霸主,看楚国兵力强大,国土辽阔,即使一战败楚,亦无法深入楚地,扩大战果,就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楚成王看联军气势强旺,亦不敢贸然衅兵。最终通过谈判,和平地化解了一场流血大战,达成有名的召陵之会。齐楚各有所得,齐桓公维护了他的霸业,阻遏了楚国北侵,楚成王则避免了在本土作战的危机,也没有任何损失。从政治态势上看,当然是齐桓公更有利。不过,楚国的实力没有分毫削弱,也不是什么坏事。

  齐桓公一死,楚成王北入中原的大志又活跃起来,准备先拉拢郑国,却正好看到宋襄公搞了一个睢上之会,因此针锋相对,借修桓公之好的名义,搞了一个五国之会。宋襄公搞的是东夷小国之会,楚成王却以齐楚两个大国为首。宋襄公在想些什么,楚成王很清楚,那也正是他的企图。宋襄公却恰恰相反,不知道楚成王在想什么。宋襄公请楚成王领导诸侯来会,正中其下怀,就答应在盂(今安徽霍丘县)做衣裳之会。衣裳之会就是大家只穿衣裳,不带武器,不带军队,做文明礼尚的会谈。两人确实有差距。两国更有差距。

  宋襄公意图在会盟上夺得霸主位置,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根据何在。

  子鱼说:“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

  宋襄公不听。

  “那就带些军队去,以防不测。”

  “当初说好了只穿衣裳,不带武器,我为仁义之师,怎么好意思!”

  宋襄公就高高兴兴赴会去了。

  这次会盟陈、蔡、郑、许、曹五国都来了,楚成王后至,齐、鲁、卫没有参加。楚成王后来,因为他带着军队,自然不方便早到。这下宋襄公傻了,知道自己被骗了,赶紧让子鱼回国。军队把会场包围起来,活捉了宋襄公。

  楚成王押着宋襄公去攻打宋都,跟宋人说:“快快投降吧,不然就杀了你们的国君。”

  子鱼在城楼上说:“托社稷保佑,我们已经有国君了。他让宋国受辱,即使回来,也会被驱逐。”

  楚军把宋都包围起来,打了几个月,也没有攻下来,就把宋襄公当做俘虏送给鲁国,以此来羞辱宋襄公,并提出与鲁国会盟。楚鲁两国在亳相会,宋襄公就被放了回来。

  子鱼却说:“我这个弟弟啊,我多了解他。这事还没完,教训还不够深。”

  泓水之战

  宋襄公的脸丢大了,回来之后,恼羞成怒,决定拿郑国开刀,想以武力扬威,一战而定霸业。郑国本来属于中原集团,齐桓公死了,郑国失去靠山,又遭遇楚国压力,只好转而与楚国亲近。所以宋襄公拿郑国开刀,如果成功,当了霸主,自然就挣回了面子。

  大臣劝告他,楚国一定会出兵救郑,那就白辛苦了,还不如等待时机。宋襄公不听,反而喊出了雄心壮志一般的口号:“天不弃我,商可以兴矣!”

  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商朝都灭亡好几百年了,所以子鱼立刻批评道:“天弃商久矣。天都不要它了,你怎么可能让它复兴呢?”

  宋襄公大概已经失去理智,只想着挽回面子和争霸,而不考虑眼前局势和对手情况,怒而兴师,不听劝告,对战争也不做任何谋划。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于无算乎?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郑国那边,郑文公带着老婆去见楚成王,刚刚才回来,就听说宋国打过来了,立刻派人去搬救兵,一面准备抗战。楚成王发兵救郑,军队直扑宋国,迫使宋襄公回援,这跟后来的围魏救赵很相似。

  宋襄公回到国境线时,楚军还在路上,正穿越陈国向宋国挺进。宋襄公就在泓水北岸驻扎下来,以待楚军。

  西周初年,宋国当是一个大国,到了宋襄公时代,只能算一个中等国家,兵力最多两军。子鱼也口口声声说宋国是“小国”。楚国却是一个大国强国,兵力至少有五军。不过,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守着泓水,以逸待劳,这对宋国是有利的。何况楚军远道而来,即使兵马强壮,也是疲惫之师。如果能够善用这些要素,尽管以弱敌强,宋国也还是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宋襄公就可以实现霸业。

  楚军开到泓水南岸,没怎么休息,就开始渡河。宋襄公也列好阵势,准备迎击。笑遍历史的一幕就此出现。

  楚军还没有渡完,子鱼跟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他们渡河未毕,赶紧攻击。”

  宋襄公说:“不可。”

  他自认为宋军是仁义之师,楚军还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能发起攻击,乘人之危,非仁义所为,所以拒绝子鱼。

  楚军大概是最幸运的了,得到敌人如此照顾,从容渡过泓水。

  在楚军准备集结列阵时,子鱼说:“赶紧攻击吧。”

  宋襄公又说:“不可。”

  等楚军列阵完毕,宋军见敌人兵势强盛,面生惧色。宋襄公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冲锋。正当宋军向楚军中央突破时,其两翼突然从左右包抄过来,把宋军围在当中,宋军大败。由于部将拼死保护,宋襄公才冲出来。突围之后,幸好距都城也只有五十里了,由子鱼殿后,宋襄公才顺利退回城内,依城固守。宋国的都城非常坚固,楚国先后四次都没有攻下来。这可能是宋襄公敢于争霸、与楚国相拒的一个资本。

  楚军尾随而至,看天色也不早了,就在河畔驻扎下来,等天明渡河攻城。第二天早上,楚军正要渡河时,突然从上游冲下洪水来,溺死千余人,军资冲走无数,秩序大乱。楚军遭此挫折,斗志涣散,只好撤兵。

  此一战,宋襄公本人被箭伤了大腿,他的贴身卫队全部战死,士卒死伤甚众。

  大家都批评他,他还不服气:“君子不加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拿头发花白的人。古人打仗,不在险道隘口偷袭敌人。我是商朝后裔,对方没列好阵,我就不会进攻。”宋国以仁义著称于当时,所以他说“我是商朝后裔”。真是愚不可救,难怪毛泽东说他是“蠢猪式的仁义”。第二年夏天,宋襄公伤重而死。

  《淮南子》说:“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宋襄公为什么那么愚蠢?“让国”使他获得美名,那也是一种仁义。他的愚蠢一定有什么历史环境的因素,绝对不是他脑袋里空想出来的。这一点值得研究。

  类似的事情,后来在燕国也发生过。战国时期,一位燕王把王位禅让给他宠爱的臣子,结果引发动乱,使国家经历一场浩劫。为什么有人食古不化?为什么有人要死守祖宗成法?书读多了有害,如果是读死书,确实越多越有害。

  结论

  宋襄公敢于立大志,齐桓公死了,霸主位置空虚,诸侯一盘散沙,他就站了出来,想做中原的领袖。他秉承了商朝后裔的仁义之名,却不顾外部环境变迁,完全没有看到争霸的时代本质,也似乎不清楚自己庙大庙小。春秋以来,争霸靠实力,而不靠仁义;宋国不过是一个中等国家,如何与楚国斗争,必须做妥善的谋划。

  要想实现大志,他必须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从根本上富国强兵,如管仲治齐一般。宋国地域狭小,四面受敌,资源也不丰足,若非雄才伟略之君,难以成为一等强国。管仲治齐用了三十年,何况齐国本来是大国。商鞅治秦用了二十年,何况还有秦穆公拓地千里为基础。宋襄公需要多少年,才能使宋国晋升为一等强国?这里只能说不知道。

  也许郑武公小霸给了他启发。郑国跟宋国实力相当,地缘关系也相似,都处中原腹心,都是四战之国。郑武公最早称霸,历史评价他是但开风气不为先,小霸。他的时代没有强国,齐、晋、秦正被各种问题纠缠,楚国才刚刚起步,都没有精力过问中原事务。他扶助周平王东迁,有安定王室之功,这是一种政治优势。宋襄公虽安定齐国,齐国却不能与周王室相比。郑武公的才具明显高于宋襄公,不仅能够团结诸侯,并且事事量力而行。宋襄公则有些不自量力。“他行,我也行。”如果他是在向郑武公学习,显然有些盲目,没有学到家。

  二是政治胸怀。在争霸主张上,齐桓公以雄厚国力为基础,以尊王攘夷为政治口号,宋襄公却敢于创新,打出仁义的旗号,欲图恢复殷商故业,一种早被人们遗忘的政治幻想。在争取人心上,不以宽大之心容纳盟友,而以武力和杀戮立威。也不听取大臣的意见,一意孤行,怒而兴兵。

  三是谋略手段。团结谁,拉拢谁,依靠谁,打击谁,要分清楚。还要有足够的手段与诸侯周旋,非长袖善舞不能为也。本来没有看清霸业本质,对如何实现霸业也缺乏长远的、贯穿一致的谋略规划。争取东夷诸小国尚可,却又杀盟友立威,互相矛盾。又没看透楚成王的企图,反而想借助楚国的号召力,结果使自己和国家蒙羞,甚至差点亡国。既然楚国有号召力,他还能干什么。

  四是人才。宋襄公身边的人才,见于史册的有两个,一是子鱼,二是公孙固。以子鱼的劝谏最为顽强坚决中肯,宋襄公都不以为然。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发觉上当之后,赶紧让子鱼回国,避免了城破国亡的下场。当初他要真的“让国”于子鱼,也许能成就两个人的美名吧。

  子鱼肯定是个人才,始终忠于宋襄公,忠于自己的祖国,危乱中能把持大局,宋国不亡,当推他为首功。却也被仁义所害,只从修德广德的角度来劝谏宋襄公,而没抓住“以力假仁”这个争霸本质。尽管他已经感觉到争霸靠的是实力,似乎没有来得及深入思考,因此未能从根本上劝谏宋襄公。子鱼并不糊涂,不过在思想上还是更倾向于德——以德服人。难怪说宋国是仁义德行礼仪之邦。

  宋襄公生错了时代,也投错了娘胎,以宋国的现实处境,怕是永远无法实现他的大志。缺乏现实条件时,大志就成了空想,流入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了。

  他是一个一相情愿的人,是一个有勇少谋的人,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值得信赖的人。却过于迂腐,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权力斗争。他看到齐桓公死后霸主空缺,却不知道楚成王的勃勃野心。他看到宋国是名义上的一等国家,却不知道霸业以实力为基础。他看到仁义这杆大旗,也看到周王室的衰微,却不细察周王室仍然是诸侯的精神中心。更没注意到战争规律的变化,列阵击鼓、堂堂而战的传统军礼正在向“诡道”变化。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而称霸中原。他却高举“仁义”与殷商后裔两个旗号,真是毛主席批评的“蠢猪式的仁义”了。

  何况才过了三年,另一个雄才大略的霸主就上台了,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他总共在位才八年,却迎立周王,打败楚国,堵住秦穆公,争得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这里不妨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公子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这个人很杰出,即位四年,就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成为霸主。跟其他霸主比较一下,就可知道他的卓越:

  齐桓公用管仲治齐30年称霸诸侯在位43年

  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治秦20年东至黄河,拓地千里在位39年

  楚成王用令尹子文治楚30年侵凌中原在位46年

  晋文公用狐偃、赵衰治晋4年打败楚国,称霸诸侯在位8年

  他成功的原因,简单概括为:流亡十九年,得到很多支持,建成无形的统一战线;有一批杰出的人才跟随他;在流浪中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军队建设;政治胸怀宽广,努力团结秦国,避免与之敌对。

  晋文公刚刚即位,东周王朝就遭到敌人袭击,周王从洛阳向东跑,逃到东边的郑国(今河南新郑)避难。秦穆公一直渴望称霸中原,想出兵勤王,但他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从今日陕西潼关出发,沿黄河南岸一线,越函谷关东去。而那条道路正在晋国掌控之中,所以他就得跟晋文公借路。

  晋文公自然晓得秦穆公的意图,也明白必须阻止秦穆公东出中原,才能避免两国相争。为了达到不与秦国敌对,又能阻止秦国东出的目的,晋文公亲自来到黄河边,跟秦穆公说,你走南边武关那条道路吧(即今天陕西东南商洛南、沿丹水一线,在伏牛山中),我会派兵帮你;至于勤王的事,就由我们晋国来完成。勤王结束后,晋文公派兵攻取今天河南内乡县、淅川县西至荆紫关一带地区,帮秦国打通南出武关的道路。秦穆公尽管不高兴,但人家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继续等待。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一直是在齐、晋、楚、秦之间展开,后来不过是晋分为赵、魏、韩罢了。由于晋文公宽广的政治胸怀,两国才能结为秦晋之好,这对晋文公即位四年就打败楚国、称霸中原大有帮助。

  至于说楚成王一方,为何不乘着兵威,称霸中原呢?这是一个失误吗?当初周天子告诫他说不要侵略中国,他没有听话,不断北侵。如果他借救郑之势,乘机称霸诸侯,区区洪水自然无法阻挡他,也没有对手能够阻挡他,他却没有那么做,史书只看到这样的记载:“楚成王救郑,郑国隆重欢迎他。走的时候,他把郑国的两个公主带走了。有一个人就评论说,成王无礼,所以他成不了霸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