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个大智慧者给我们的启示

  曾国藩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里不再赘述,本书只讨论他成就大事对我们的启示。曾国藩可取的一面,是他给后人树立了这样一个榜样: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人人都可以成功。

  秦始皇、刘邦等,固然伟大,离普通人却很遥远,可以瞻仰,而无法模仿。曾国藩则可以被一般人学习。他成为圣贤,他建立功勋,他当卖国贼,他娶小老婆而被骂,他跟咸丰帝伸手要权力,借回家奔丧的机会逃离江西那个烂摊子,凡此种种,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似乎一般人也都有。他的自我鼓励精神,他的小心谨慎作风,他的人才方法,他的良好大局观,他的儒缓毛病,以及坚忍执著等成就大事的品质,似乎都可以通过向他学习来获得。

  因为他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他也会犯错误,吃了败仗想自杀,被人骗了钱财无奈何,讨个小老婆,就被骂作是一个穿着长衫子的虚伪的男人。他也确实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小的时候,他做对联要想老半天,回到家才有答案。但他又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天分,少年文章就有“金华殿中人”的豪气,27岁考中进士,37岁官居二品,这种成绩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他立志做圣贤,如果做不了圣贤,连人都不是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决心,也不是一般人敢说的。他又极具创造性思维,把团练分成团与练,建设一支新军队。

  曾国藩对我们的启示肯定还有好多,非本书十八讲所能说完全。即使本书说十八讲,其实也不过十六讲。关于立志,本书分了两讲,关于人才,也分了两讲,因为立志与人才,对成就大事至关重要,所以多用了篇幅。

  这也是本书的诸多缺点之一,甚至连勤奋都没有讲,缺憾颇多。而且,曾国藩无法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所秉承的思想与传统,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人应该辨证看待,批判性地加以吸收,完全盲从,那是有害的。

  七年前,笔者写了一篇短文,不文不白,基本勾勒了曾国藩的一生,今天收录在这里,作为一种参考:

  曾国藩从穷闭的农村走进京城,时满人当政,处处逆境,而十岁九迁,官居二品,已是不易。又以去职还乡的身份,募民勇而替制度之绿营,齐村蛮而扶将倾之大厦,将儒生而战百万之雄兵。当是时也,名不正,权不实,饷不足,朝野不予亲便,友朋不相就往,坚苦卓绝,一人而已。惟有气贯长虹,竭尽血诚,不计性命,报效愚忠一途也。连饮三番投江之恨,而能不舍其志,而能屡败屡战,而后渐趋渐强,逆境挺拔,勇猛精进,终于冬去春回,围九江,陷安庆,破金陵,军功卓著,万人瞩目矣。及至肃清海内,裁撤湘军,步圣人之大德,居功名于无形,朝野叹服,尽在规模远大、器识宏深之中也。已而倡西学,办洋务,师夷之长以自强,影响播及八十载,德行功名,可谓完满无缺矣。

  然所遭值事会,内忧外患,下猛药以取急效,虽成一时之功,而遗长远之痛,其攘外必先安内,杀人不完证据,外事以和为贵,凡此种种,非不知也,不得已也。且有不肖子,舍本逐末而效仿之,假公济私而承奉之,中国苦难,迢迢深远矣。然其内圣外王之誉,立德、立功、立言并三不朽,殆人之功也,殆神之力也?持大体,规全局,文正公之独特异长也。

  人者,气而已。气不衰竭,则志自刚;志其刚矣,则识渐长;识之长矣,则时可用。循时以进,功自然成,名自然存,如此而已。然曾公之志,尚在功名之外,故能贞其恒,故能成其大,故能享其久。吾辈中人,有愚而不能知者也,有知而不能行者也,有行而终见弃者也。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寸寸累功,终身不渝者也,少之又少,终成大事者,不多见矣。呜呼!苟立坚志,长卓识,而时不我与,其奈天何哉?因此而冥冥终身者,又不知其几何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