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兵运动
20世纪30年代,黔东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灾害,民不聊生,军阀大肆派兵派粮,“民不堪命”。在“灯花教”的组织下,广大土家、苗、汉等族人民设置神坛,以练“神兵”为名,掀起了“神兵”运动,提出“灭兵、灭捐、灭税”口号,由德江很快发展到印江、沿河一带。至1933年,三县“神兵”曾先后联合起来攻打沿河的保安团和印江县城,给反动统治者以沉痛打击。印江“神兵”首领冉少波为了追求光明,专程赴川寻找红军。1934年,红军进入黔东北地区,6月1日占领沿河县城,6月15日红三军领导人贺龙、关向应在印江沙子坡接见了“神兵”代表宁国学,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汀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致贵州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书中赞扬“神兵”的革命斗志,指明“神兵”屡遭失败的原因和今后斗争的方向。19日冉少波率“神兵”与红三军会合,红三军召开了“枫香溪会议”,决定建立黔东根据地,将“神兵”编为红三军黔东纵队师,任命冉少波为师长,熊促卿为政委。又派红三军军直机关百多名干部,以及各师警卫部队的部分指战员组成工作队,深入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等县区乡,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政府,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并在此基础上,于7月21日,在沿河铅厂坝张家祠堂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革命委员会的领导机构,以沿河的石溪土地湾为会址。通过了《没收和分配土地条例》,《扩大红军工农武装的决议》、《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继而建立了川黔边、印江、沿河、德江、黔东5个独立团,控制其地以及松桃、酉阳、秀山六县的毗邻地区。广大土家、苗、汉等族人民破天荒地分得了土地,翻身当家做主人。后来,以神兵领袖冉少波为代表寻找红三军,冉由德、江潮砥赶到沿河,再寻至四川酉阳南腰界,终于找到了红三军。红三军领导人夏曦、贺龙、关向应、卢冬生等接见了神兵代表,遂召集神坛首领会议,以贺龙等4人署名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致贵州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在印江沙子坡万寿宫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和政策,收编了各地神兵,组建为黔东纵队师,冉少波任师长,红军熊仲卿为政委。黔东北地区的神兵大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二、黔东革命根据地
1933年印江沙子坡一带农民兴起神兵运动,设立神坛,操练神兵,提出“灭兵、灭捐、灭税”的口号,神坛俨然当地政府机构,与官府势不两立,曾先后与民国官兵争战十余次。
1934年6月,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夏曦同志的领导下进入黔东地区,收编神兵组建了红三军黔东纵队,任命神兵首领冉少波为司令员,从此印江神兵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红三军与黔东人民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苏区。黔东苏区的范围包括印江、沿河、德江、松桃和酉阳的部分地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黔东苏区建立了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以及17个区苏维埃政府和1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成立了数十支游击队、五个地方独立团和贺炳炎同志任师长的黔东独立师。这些工农武装与红三军紧密配合,多次击败了进攻苏区之敌,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
1934年9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力求与红三军取得联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克服千难万险,在红三军的接应下,终于在1934年10月24日与贺龙、关向应、夏曦率领的红二军团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决定东进湘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以黔东特委书记段苏权任政委,王光泽任师长的黔东独立师留守黔东根据地依托印江境内的梵净山开展对敌斗争,与敌人艰苦作战一个多月,有效地牵制吸引了大量敌人,掩护了红二、六军团主力东进湘西发展。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标志着红六军团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同时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两军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为后来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红二方面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黔东特区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