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乌江流域

  (一)流域

  流域是一个地理学名词,其定义为“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分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百度百科,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59675.htm。每条水系都有自己的流域,一个大流域可以按照水系等级分成数个小流域,小流域又可以分成更小的流域等。另外,也可以截取河道的一段,单独划分为一个流域。流域之间的分水地带称为分水岭,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即集水区的边界线。

  (二)乌江支流域

  乌江流域总面积8.8万平方千米。乌江支流众多,呈羽状水系分布,主要支流有六冲河、三岔河、猫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等。其中:三岔河由花渔洞、黑鱼洞、石缸洞三股地下涌水形成,流经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安顺市所辖的威宁、钟山、水城、纳雍、六枝、普定、平坝、织金、清镇等县(市)区,于清镇市化层基处与乌江北源六冲河汇合后为鸭池河进入乌江,河流全长325.6公里,流域面积7264平方公里;猫跳河发源于安顺长山,流经平坝、清镇、修文等县,在杨桥汇入乌江。全长180公里,流域面积3195平方公里;清水江自锦屏县茅坪镇下的杨渡角流入天柱县境,流经天柱的坌处、竹林、远口、白市、江东、瓮洞六乡镇,沿岸濒江的村寨50余个,流经河段77公里,沿河接纳三门溪、鉴江河、圭大溪、汶溪河、江东溪、瓦窑江、瓮瓦溪等诸条溪河,流域面积5504平方公里;濯河又称阿蓬江,从湖北利川奔泻而下,穿行于武陵山脉蜿蜒曲折,经黔江至酉阳龚滩注入乌江,全长249公里,流域面积5585平方公里;洪渡河系乌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湄潭县西河乡,流经湄潭、正安、凤冈、务川、德江、沿河等县,在沿河县洪渡镇汇入乌江。干流全长205公里,流域面积3739平方公里;芙蓉江源于娄山山脉,经正安县城、浩口、道真、武隆注入乌江,流域面积7367平方公里。

  (三)地理地质

  乌江流域位于北纬26°7′至30°18′和东经104°18′至109°22′之间。流域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呈由西向东折转北东的狭长弧形带状,西南至东北长约650公里,南北宽100至360公里,呈现一个由西向东变化明显的大斜坡。乌江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坝子及岩溶平原等多种类型,其中高原、山原和山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7%,丘陵约占10%。在各种地貌中,喀斯特地貌发育分布广泛,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3%,各种石芽、溶斗、洼地、槽谷、溶洞、地下河随处可见,形成了风光绮丽,形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如芙蓉洞、织金洞等。同时,流域高原、山地、峡谷地貌结构。

  从地貌类型看,乌江流域情况比较复杂,除部分平坝及河谷较为平坦外,主要是丘陵山地,喀斯特地区,素有“地无三尺平”之称,所谓“森林密箐”、“跬步皆山”。其自然景观可谓丰富多彩,五色缤纷。乌江流域由于落差巨大,形成了天险水道。按其构造体系及其各河段构造线方向,可以分为乌江流域四段。河源至化屋基属黔西“山”字形构造体系,构造方向为北西西和北东东向;化屋基至构皮滩段属渝黔经向构造体系,构造方向为南北向;构皮滩至武隆段为新华夏构造体系,构造体系为北北东向;武隆至涪陵河口段,构造方向为南北向。整个流域沉积盖层发育较好,露出地层较全。乌江流域重庆段,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1000~1800米之间,广泛分布于酉阳、黔江、彭水、武隆、石柱等区、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主要分布在沿江两岸。台地多叠置在宽阔平缓的低、中山顶部。平坝则多分布在槽谷底部和沿江一线。

  (四)气候、动植物

  从气候条件看,该地区大部分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因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光绪版《安顺府志》云:“一日之间,忽晴忽雨,数十里内,此熬彼凉。”光绪《铜仁府志》也说:“郡居层峦叠嶂中,一日之间……寒暑顿易。”乌江流域重庆段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具有温热、降水充沛、日照短缺、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等特点。年均温14.9~18.1℃(涪陵、武隆、彭水沿乌江河谷一带为高温中心)年均无霜期270~340天,年降水量1081~1375毫米,年均日照1035.4~1338.3小时(日照百分率23%~30%)为全国低值区之一。

  从土壤情况看,乌江流域的土壤资源面积较大,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土类为主,该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50%以上,其次为水稻土、石灰岩土、紫色土等。土壤养分偏低,一等农耕地占耕地总数的12%左右,二等农耕地占36%,三等农耕地占一半以上。旱地土层薄,农耕旱地、林业用地、牧草地的土壤层一般为30~50厘米,有的仅20厘米左右。

  从植被条件看,乌江流域植被属亚热带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树种资源丰富,以马尾松、杉、柏为建群优势树种。优良树种有白花泡桐、香椿、楠木、香樟等;珍稀树种有银杉、水杉、三尖杉、银杏、秃杉、香果树、鹅掌楸、马挂木、银鹊树等。经济林有油桐、杜仲、油茶、漆树、乌桕、棕榈、柑橘、核桃、李、柿、香蕉等。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小麦、大豆、油菜、花生、烤烟、麻类、洋芋、甜菜、甘蔗等。药用植物丰富,家种药材及野生贵重药材有黄连、青蒿、天麻、当归、党参、川芎、厚朴、杜仲、黄柏、金银花等。

  从动物生长看,乌江流域各地的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栖息、活动、觅食、繁殖提供了条件。因而,乌江流域古代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仅鸟类就有鹰、鹞、乌鸦、鹧鸪、竹鸡、鹌鹑、野鸡、白鹇等;兽类主要有虎、豹、麂、野猪、野兔、穿山甲、獐子、山羊等。

  (五)矿产水道

  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品质优良。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是我国西南矿产集中分布地区之一。现已探明的铝、磷、煤、汞等矿种尤为丰富,使乌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仅贵州境内,就已发现82个矿种,2100个矿床、矿点。现已探明52种矿产储量,产地521个,有黑色金属2种,产地63个。乌江流域已探明的52种矿产中有26种储量名列全国前十名。

  从乌江航运条件看,据史书记载,乌江航运早在距今2300多年前就开始了。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秦将司马错率兵由枳(涪陵)而入,经巴涪水,即乌江上溯取楚商於之地渝东南黔中郡。公元前280年,秦昭王又派司马错率巴蜀兵十万,船只一万艘,载米六百万斛,自岷江而上,入长江。转溯巴涪水(今乌江)再次夺取楚商於之地。这是历史上有关乌江军事运输方面最早的记载。而乌江民间航运以及商贸运输的历史就更早了,可以通航到今天的遵义县境的乌江渡。明《嘉靖思南府志》有“乌江流域产朱砂、水银、棉、蜡、漆诸物,皆中州所重”,“上接乌江,下通蜀楚,舟楫往来,商贾鳞集”的记载,证明乌江航运早在明代以前通到思南以上乌江渡一带。川盐入黔,在陆路运输工具尚不发达之时,主要靠水上运输,乌江则是川盐入黔的四大水上运输量最大的一条。乌江两岸各族人民离不开乌江,更需要乌江,然而无情的自然灾害,地壳的变化,淫雨山洪不断地造成崩山巨石堆积河床堵塞航道的现象。堵塞,疏通,再堵塞再疏通。乌江航道明、清时官府也整治过,但这些整治都是治标而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整治乌江确实困难。乌江两岸流传在民间的民谣:“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两岸能说话,相见得半天。”“乌江两岸山连山,乌江河水滩连滩。”既是对乌江的恰当描绘,也说明彻底整治乌江的难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