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古称巴江、延江、黔江等,全长1050多公里,流经云南、贵州、湖北、重庆三省一市的12个地区近60个区县,在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3000多万人口。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仫佬族、白族、回族、侗族、蒙古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流域人口的32%。
乌江流域是我国西南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比较独特的民族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和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乌江流域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研究乌江、开发乌江,就必须对乌江流域有全面了解。尤其是对40多个少数民族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基本资料较为欠缺,对这些民族的研究尚不深入。
长江师范学院历来十分重视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1990年暑假,学校首次组织了“徒步考察乌江”的活动,发现了乌江的新源头――石缸洞,改写了乌江源头及里程的传统说法;2000年暑假,学校再次组织了考察活动,并在乌江源头树立了“保护乌江、世代不息”的石碑。随后,学校师生也多次深入乌江流域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的民族历史文献资料。这些活动,在乌江流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2年4月,长江师范学院在多年对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学术资源,组建了全国唯一专门从事“乌江研究”的学术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6年12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迄今为止,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春晖计划”课题7项、省市级项目及其他项目近200项,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的产生,不仅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而且在市内外甚至西南地区都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乌江研究”,收集、整理并出版有关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资料,是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该中心组织了一批熟悉乌江流域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专家学者,仔细翻检各种浩繁的文献资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工作后,《乌江流域民族史》一书终于问世了。
出版《乌江流域民族史》一书,意在帮助关注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了解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为促进乌江流域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积极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乌江流域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有所帮助的。
本书在编辑整理过程中,得到了长江师范学院有关领导和学界前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是长江师范学院一批专家学者共同辛勤劳动和所付出心血的结晶。在此,对各位同仁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李良品
2009年8月18日
于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
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