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沧桑见证

  万盛崖墓概观

  崖墓,俗称"蛮子洞"。所谓的"蛮子",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汉族统治阶级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的贬称(寓意为落后的"野蛮人"),统称"南蛮"。东汉时期,迁居在嘉陵江流域来自大巴山的巴人一支,被称为"板楯(音dùn或shǔn)蛮",以其"渠帅"为罗、朴、督、鄂、度、夕、龚等7个姓氏的部族为主,故又名"板楯七姓蛮"。他们沿袭巴人石葬的习俗(注1),人死后凿岩为穴葬之,其墓则为崖墓。今重庆市管辖的长江以北的诸如合川、长寿、梁平等不少区、县,均发现有数量不等的东汉崖墓和崖墓群。

  后来,"板楯七姓蛮"又逐渐向长江以南迁徙。尤其是在汉灵帝光和二年至五年(179年—182年),他们起兵反抗郡县长吏的压迫剥削,以及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又起兵响应巴郡黄巾军起义,连续遭到官军和汉族地主武装的围剿,更加速了南迁的趋势,定居在今万盛区全境和巴南、南川、江津、綦江等区、县的部分乡镇。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部分"板楯蛮"人被称为"獠"(或写为"僚",读lǎo)。唐初,析巴县地设置南平州、县,故在唐代,上述地区的"獠"人,统称为"南平獠"。宋代,以唐时的南州改置南川县(辖今綦江县、南川区),故此县及其周边地区(含今万盛区境)的"獠"人,又称为"南川獠",或称为"渝州蛮"。

  今万盛区境,系"板楯七姓蛮"即后来的"獠"人南迁后主要栖居之地,也可以说是此地最早的居民。因而至今仍保留了这个民族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数量不少的崖墓(注2),分布在从金桥经万东、南桐、青年、关坝等镇通往綦江县扶欢乡沿线河岸路旁的陡岩峭壁上。现今已发现的单穴崖墓和多穴崖墓群有:高坎子崖墓群(原称刀子坎崖墓群)、穿洞坪崖墓群、石虎头崖墓群、二郎峡崖墓群、金兰崖墓群、黄家沟崖墓群、伍家湾崖墓群、垭口(七孔岩)崖墓群、仙洞崖墓群、油坊沟崖墓群、下塝崖墓群、利吉沟崖墓群、河坝崖墓群、北兵岩崖墓群、大石包崖墓、岩嘴崖墓、汪家沟崖墓、黑塘子崖墓共18处,170余穴。其中15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穴最多的为关坝镇原中坝村境的高坎子崖墓群和金桥镇金桥村境的穿洞坪崖墓群,分别有40余穴、30穴。其次为石虎头崖墓群,21穴。其它均在10穴以下。发现有年号的崖墓惟有一处,在石虎头崖墓群下排第六穴墓门左下方,刻有"延光元年十一月十五日"等字。延光是东汉中期安帝刘祜的年号,延光元年系公元122年,为我市各区县发现有文字记述年号的崖墓最早者。此处的墓岩为砂岩,墓穴的外表风化严重。80年代中期我市文物普查时,綦江县文管所以为石虎头崖墓群在该县境内,对各墓穴的文字图案予以拓摹,过后不久,"光"字的下半部和"元年"均从岩体剥落,完好的拓片保留在綦江县文管所。

  区境的崖墓根据岩壁宽窄,或单穴,或多穴。多穴的崖墓群一般采取1—3排横向排列,距离不等,上下错落,互不相通。历经一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墓门无扉,尸骨化泥,内空无物。墓穴保存比较完好,只有少数遭到土掩或墓壁在风化。穴宽门窄,墓穴为平底(个别穴内四周底部凿有长槽),穹窿顶,宽1—2.4米,长2—2.6米,高1—1.53米。墓门大多是正方形、单楣(极少数是拱顶、两楣或3楣),宽1—1.2米,高0.8—1米。穿洞坪崖墓群有一穴为3门楣,其构造别具一格,穴孔呈阶梯状斜排,内有上中下相通的3层石室,每层长约3米,宽约2米,高约2米,空气流通,可供人居住、釜炊。笔者认为,此墓穴系后人为躲避战乱,便于栖住改造而成,已非原貌。

  不少崖墓的穴顶和穴壁有匀称的放射状凿纹,类似"太阳纹"。"太阳纹"是我国古代炎帝部落的图腾。石虎头崖墓群上面一排第四墓穴内后壁仿佛刻有人像,左右有放射状凿纹,右壁刻有一条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大鱼,鱼身及其嘴须依稀可辨。底排第一墓门楣上面刻有人像、花草和汉代常见的朱雀等图案。第五墓墓门左上方石壁上刻有一人,形态显明。其它崖墓群墓穴内外,或刻有放射纹、鱼网纹、几何纹之类图案,或刻有人物、卧狮、鱼、莲花、双阙之类图像,它们反映了东汉以来"板楯蛮"及其后裔"獠人"墓葬文化的一个侧面。

  注:

  1、古代苗人,亦有石葬习俗,但是苗族迁居区境,时间较晚,史志记载为明清时期。

  2、隋唐以后为何无崖墓,史志无记述。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经过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獠人逐渐汉化(重庆江北地区早于江南地区),实行土葬。其次,许多所谓的"化外之地"被开发,獠人逐渐迁离山岩密林,定居丘陵平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势必影响獠人的习俗的演变。

  关坝寨子山古寨遗址

  往昔,今万盛区境,寨堡林立,凡山必有寨。小有名气见著史志的寨堡有:兴文寨、拔耙沟寨、堡堂寨、万二坡寨、扒大沟寨、大岩头寨、双凤寨、印子寨、油坊山寨、石冠子寨、老鹰嘴寨、下半营寨、砚石台寨、天全寨等10余座。多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修筑。各寨的寨墙以条石或巨石垒砌,十分坚固。寨设寨门,内有供人员栖息、生活的临时建筑物,其规模大小不一。现今,各寨大多已先后被拆毁,地面木结构建筑物荡然无存,有的惟存部分石寨墙,有的惟存寨门和残垣断壁。这些古寨遗址,常引起人们对往昔烽火岁月情景的遐思。

  在这些古寨堡中,根据其遗址的规模和尚存寨墙的长度和走向,最大者为兴文寨。此寨座落在巍峨的寨子山主峰。寨子山,横亘于万盛区关坝镇境西和綦江县扶欢乡东南境,原名扶欢山,3峰并立,有5条主要山岗,分别从各峰向北倾斜伸展,长短不一,形如5指,故又名五指山。明朝万历年间明军平播之后,乡绅杨继宸(生平不详)改其名为兴文山,含兴文偃武之意,寨堡以此山而得名兴文寨,当地乡民以此山有寨习惯称呼为寨子山,沿用至今。

  寨子山上的兴文寨堡,绕山而建,气势恢宏,其石寨墙墙高一般约3-4米,最高处约5-6米,原来长约3、4公里,全由长约60-90厘米、高约40-60厘米、厚约45-65厘米的条石砌成。近年来,由于保护不力,破坏严重,许多墙石被当地村民拆运,作为它用,但其残存部分,依然盘旋于主峰山脊。据关坝镇兴文村干部回忆,此寨原有4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条石垒砌的平安门、太平门、大寨门和土夯的小寨门。大寨门已全部被拆毁,其它各门,部分被毁,但已无门楣(注)。

  修筑此寨堡的缘由和时间,无碑刻实物佐证,传说有三:其一,石寨墙为明朝万历年间杨应龙的播州"蛮兵"修筑。其二,明末清初,张献忠及其麾下孙可望、白文选部转战此地,战事频仍,有金姓豪绅上山筑寨自保。其三,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多次经过扶欢场、青羊市、万盛场一带,寨子山附近地区的官绅、团练,上山筑寨,抗拒太平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第一种说法可信度较大,因为修筑这么长的石寨墙,工程浩大,非短时间所能建成,所需石料、辅助材料和人力甚多,非一般乡绅、乡民所能承受,而杨应龙的长子杨朝栋屯兵屯粮于此山,必筑营寨以自卫,而且他在山上屯兵并控制了周围地区,完全有可能保证采石、运石、筑寨堡的人力。杨应龙兵败,烧毁的只是寨营,并不表明寨墙同时被毁,原有的寨墙仍可供人们在明末清初或咸丰同治年间的战乱中继续利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筑寨。

  寨子山地处渝黔交通要冲,峰岭绵延东西,溱水流绕山麓,沟壑险峻,关隘众多,据史志资料记载,从宋代至民国初,曾有多次战事发生于此山及其周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者,多为与杨应龙叛明有关之事。明朝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97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明,举兵北犯,"益结九股生苗及黑脚苗等为助,屯官坝、声窥蜀"(《明史·列传第二百·四川土司·播州宣慰司》),陷綦江,攻南川(两次到达东乡坝—今万盛),主力直指重庆(官坝即寨子山东麓的犹官坝)。当时,杨应龙派其长子杨朝栋屯兵屯粮于扶欢山(今寨子山)、犹官坝,控制水草坝(今兴隆场)--关口--扶欢场沿线,作为其北攻重庆等地的据点和防阻明军入播的屏障。杨应龙本人曾多次来此地视察防务,传说有一次他从寨子山东北坡上山,走到山腰,所骑白马口渴思饮,暴躁不安,以蹄刨地,踢破一块石板,突然涌现一股泉水,水质清澈甘冽,久而成凼。因凼形似马蹄,后人称呼此凼为"马刨井"或"马跑井"。水凼容水,常年不泛不枯,偶而乏之,必降大雨,乡民奇之,迷信为龙王居住之地,清代中期,曾筑一小庙于此,圈井祀神。寨子山主峰东北有一块较平缓的山间洼地,系杨朝栋的主要屯粮处,在明军的猛烈进攻下,他所率领的播州兵、苗兵被击败,仓惶撤退,在烧毁寨营的同时,把来不及运走的储粮也就地全部焚烧,大火熊熊,一切化为灰烬。后人耕作杨朝栋屯粮处地,称呼其地为"糊米土",乡民迷信焦糊的米粮灰渣能治百病,纷纷前来挖掘,甚至沾有谷灰的泥土也被刨走了。寨堡平安门西坡有一口小水池,常年蓄水不枯,曾为驻守此山的播州兵的饮水池,杨朝栋兵败撤退时,将废弃不用的大炮、锣鼓和破旧的兵器抛于池内,后来民间流传,此池时有异象出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版《桐梓县志》有文记述:"天若阴晦,仿佛有锣鼓、大炮浮于水面,顷刻不见"。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白号义军路过兴隆、扶欢一带,地方官绅、团练和部分乡民上寨子山避难,某日,"池水泛涨,忽见黄衣小儿立于水上,片刻没于池中"(《桐梓县志》语)。人们疑忖为示警之意,加强了防备,当晚,果然有一支白号军悄悄上山搭梯偷袭,立刻被寨内乡民发觉,"炮火齐下",白号军只好撤走,未再攻袭。又传,有人在晚上发现一美丽仙女沐浴于此水池,香气袭鼻,经久不消,惊觉有人,顷刻飞逝。有人想探测其深浅,寻觅池内有无器物,放水掘泥,水深处仅有一倒伏的大锅,却无其它物品,时已正午,歇工回家吃饭,待饭后再挖,突然雷鸣电闪,狂风暴雨,池水泛涨如前,多次挖掘,均如此状,只好作罢。种种传说,为此小小的水池披上了迷人的神秘面纱。距此水池不远处有一片平坦的田土,原系杨朝栋练兵、点兵的场所,距已毁坏的小寨门左侧不远处,有一块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6米、坐南朝北的小台地,为播州兵的炮台遗址,背靠茶山,前有高约4.5米由巨石砌成的台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如今,一片凄凉,青苔蓑草,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400余年过去了,杨应龙的功过是非,史学界早已有定论,寨子山的故事和传说,尚流传在民间,脍炙人口。寨子山的古遗址,令人浮想联翩。昔日古战场,已是黄花遍野,芳草萋萋,青山不老,松涛依旧。

  注:2001年发现平安门的石刻门楣被山腰一曾姓村民拆去,一剖为二,竖为猪圈支柱。

  古民居建筑——财井庄

  在南桐镇沙坝村境北的财井大山下,有一座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占地数千平方米的清代古建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财井庄。尽管如此,经过几十年的自然和人为的毁损,财井庄已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只有正屋和东西厢房的上部结构、戏楼的右面三分之一、马房及其左面的一个小天井等,还保留了原貌。整个宅院的规模,各种华美的雕饰及局部的壁画仍清晰可见。花园内荒草丛生,乱石成堆。从中门溯阶而上,门上方的"大夫第"牌匾及刻在油光石上的对联依旧清晰可见,戏楼也因年久失修,日晒雨淋,朽烂不堪。从零落的断椽残壁、破碎的木雕柱础、支离的门窗楼阁中,仍能清晰地想象出它当年的规模与气势、华美与精致。据有关专业人士考察,财井庄的部分建筑艺术,堪与举世闻名的梁平双桂堂、忠县石宝寨相媲美。

  财井庄的由来

  财井庄是该庄庄民陈永模祖上修建的。根据陈氏第118代嗣孙陈永模提供的《舜裔陈氏宗谱》显示,其祖上因避战祸于公元1660年从贵州省遵义南乡崔家堰迁至青羊市(今万盛区青年镇驻地)后河坝落业,以耕读为本,家业迅速兴旺发达。因与当地大户肖家结怨,先迁沙坝村黄泥塝,后斥巨资修建了此处深宅大院。因位于财井大山下,故取名财井庄。财井庄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唯一的出口在太阳升起的东面。关于财井庄的建造历史,当地有个别年长老者说是陈家祖上三兄弟发家后比富,分别在水井沟、黄泥塝、财井3个地方修筑宅院,结果财井庄经过近30年的建造后一举获胜,成为远近闻名的豪宅大院和邻近区县大户修房造屋的样板。

  当年财井庄的盛景

  财井庄大约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据庄内年老者回忆,当年的财井庄可谓盛况空前,整个建筑占地1752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00余间。从围墙大门进去,就是一个近2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有一棵百年老黄葛树,枝繁叶茂,3、4个人也合抱不过来。园内还种植了大量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沁人心脾。

  在平时,紧靠园子的东厢房有几扇进出宅院的朝门,向园内开放着。若有贵客和达官贵人来访,则要从右侧长约50米的长廊辗转到庄子北面的中门进庄。中门右侧是停放轿子和喂养马匹的地方。中门正上方,一米多高的牌匾内楷体"大夫第"3字苍劲有力;下方,油光石门框上刻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全从诗礼绍家声",下联是"信有簪缨绵世泽",横批为"瑞蔼门阑"。

  推开约3米高、500多市斤重的青棡大木门,顶上即是戏楼,往前再走5米则到了天井,它是全庄的中心。天井中间有一个小亭子,可供达官贵人在此处落座欣赏戏曲演出。旁边俯卧着两只口衔石球、憨态可掬的小石狮。

  南面正屋采用"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站在此处远望,只能看见堂屋和左右偏厅。另有两间排面分别被东西厢房遮拦。堂屋外是横贯东西、进深一丈多的走廊。正前方耸立着一对高约1.5米的石狮,在庄园内显得森严肃穆。这段走廊装饰最为精致华美,是全庄艺术精华所在。其门窗、廊柱、墙体、房顶,统统精雕细琢,美轮美奂。柱身与柱台交接处,檐口、斗拱或立面上接点与接点之间的凸起,不仅在视觉上画龙点睛,还在于掩饰接点或凸起的瑕疵,以最佳方式收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风雨对它们的腐蚀。门窗、柱梁、壁画以及柱础的图案,包罗万象,花鸟虫鱼样样俱全,人物山水应有尽有,亭台楼阁精巧雅致。若仔细观察比较,近百间房屋的门窗、柱梁及柱础雕花,绝不雷同。工匠们使用的雕刻技法,千变万化,工艺上的精湛和考究,无处不在。最令人叫绝的,是竹篾做芯、两边用石灰抹糊的"灶壁墙",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点缀其中,没有白色墙面的单调,墙面历经数百年仍不掉灰,不褪色。

  由于东南西三面房屋进深过长,当年工匠们在这些房屋后修建了12个风格各异的小天井,并用陶土管道互相连通,或放钟乳石假山,或置鱼缸养鱼,或种植喜阴的花草,很好地解决了房屋的采光和雨水的收集排放问题。

  西厢房后面,有一个宽约8米、长20多米、深2米的游泳池。池边有一棵两个大人合抱不过来的桂花树,一到中秋时节满院飘香。一旁还有一雌一雄两棵罗汉果树。雄树不结果,雌树也要好几年才能挂果。果子很象弥勒佛,只能吃头部以外的部分。据说吃了可以益寿延年,庄内多长寿之人,大概与此有关吧!

  四周屋脊也很有特点,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浇筑有"福禄寿喜"4个大字,下方雕刻着亭台楼阁之类。东西厢房上还各有一尊双面弥勒佛,前后望去都是一模一样,栩栩如生。

  为了保卫财井庄,当年还在宅园的东南和西南角分别修建了两三层楼高的碉堡,使全庄内外情况尽收眼底。

  总之,宅园每一个角落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情调,却保持着整体的和谐和统一,这充分展现了当年此地的建筑工艺水平和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风雨沧桑话古道

  万盛区境,古为獠夷栖居之地,峰峦层叠,河溪纵横,林密谷深,交通不畅。土著先民们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踩出了一条条山野小径。

  唐太宗贞观年间,在此地开山洞、置州县之后,始辟溱州荣懿县(即今万盛区境大部)至南州隆阳县(后改名南川县,即今綦江县)的官道(又称驿道),便于物资运输、商旅来往、官府公文传递、兵马行动和官吏巡视。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为了加强对溱州"南川獠"(即唐代"南平獠",又名"渝州蛮")的控制,又开辟了荣懿县至隆化县(今南川县)的官道,与荣懿县至隆阳县的官道连接,并逐渐由土路改建为石板路,成为渝州(今重庆)至川东的主干道之一。

  唐宋以后,今万盛区境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历经元、明、清各代至民国时期,逐渐出现不少古道,并形成若干集贸场镇和古道附近的"幺店子",其中主要的场镇有万盛场(曾属南川县,先后称"荣懿寨"、"荣懿镇"、"镇子上"、"石鹅乡"、"万寿场")、青羊市(曾属綦江县,原称"新市"、"兴旺市")、兴隆场(曾属贵州省桐梓县,原称"水草坝")、桃子凼(曾属桐梓县)、金灵庙(曾属綦江县,又名"金银庙")、腰子口(曾属南川县,原称"刀子口")等。它们历史悠久,少者为数百年,多者已有1300余年或更久。以它们为中心,有许多大小道路通往毗邻各县境域。如以今万盛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比较重要的古道有万渝大道、万綦大道、万南大道、万黔大道等。

  万渝大道:由万盛过孝子河至浸水垭,经六井坝、黄家场、大垭口、峡口坝、可乐坝、隆盛、接龙场、费家场、背垭、石岗场、南彭、界石、鹿角、黄桷(葛)垭至重庆,系石板路。

  万綦大道:官道有两条,均系石板路。一条是:由万盛过孝子河,经浸水垭、六井坝、黄家场、大垭口、峡口坝、黄沙坎、皂角、凉山坡、金银沟、三角塘、石佛岗,至綦江县城古南镇。另一条是:由万盛过孝子河,经浸水垭、六井坝、黄家场、大垭口、峡口坝、天池,过麻坝河,经干坝子、三江,再过綦河,沿河北行,经菜坝、梅子坡、飞鹅石、桥坝河、沱湾,至綦江县城古南镇。除此,还有两条石板路通往綦江县境,一条是:由万盛经南门桥、两河口,过清溪河,经五里头、打斗垭,过刘家河,经王家坝、通杆坡、响岩、青羊市、堡堂、兴隆场,至綦江县扶欢坝;一条是由万盛过孝子河,经浸水垭、白沙岩、张三塘、庙树坝、金灵庙,至綦江县莲花场。

  万南大道:官道一条,石板路。由万盛经三层坎、大铺子、茅香台、一碗水、老桥、黄泥堡、南平(原称陈家场)、马鞍山,至南川县城隆化镇。另有田野土路两条,一条是:由万盛经碑岗、大坪、枣坪、长湾、翘脚岗、巴蕉湾、油坊岗、寨子坡、老桥,连接官道至南川;另一条是:由万盛经老君坝、干溪沟、孝子河谷、陡溪桥、南平,连接官道至南川县城。还有一条石板路通往南川县境的小河,其路线是:由万盛经三层坎、一碗水(或途经碑岗、翘脚岗)、老桥、石门垭、阴家坝、木渡至小河。由小河南行,可至贵州省道真县和正安县境。

  万黔大道:唐代之前,渝黔之间交通不畅,仅有山野小径相通。至唐代,仍为羊肠小道,从今万盛区境入黔,主要道路是:过坡渡河、经羊磴,绕道正安县庙塘,至桐梓县城或遵义。宋元之际,綦江至桐梓的官道方始形成。今万盛区境至贵州的石板官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万盛经南门桥、两河口,过清溪河,经五里头、打斗垭,过刘家河,经王家坝、通杆坡、青羊市、石门隘,过藻渡河,经藻渡场、观音桥、酒店垭、松坎,至桐梓县城,大约开辟于明代;一条是从万盛背盐巴至正安、道真等县的石板大道,开辟较晚,大约是在清代,其路线是:由万盛经南门桥、观井湾、刀子口,过清溪河,经景星台、羊跳岩、高山寺、狮溪口,至正安或道真县境。还有三条路通往贵州,一条是:由万盛经青羊市、银碗槽、木人台、火石背,过坡渡河,经羊磴、茶店、松坎,至桐梓县城;一条是:由万盛经南门桥、两河口,过清溪河,经打斗垭、过刘家河,经王家坝、通杆坡、风岩、板辽坝(或经打斗垭、鱼塘角、岩门、穿洞)、猪行、南天门、羊磴,至桐梓或正安县;一条是:由万盛经南门桥、观井湾、刀子口,过清溪河,经大垭漕、南桐关、江流坝、水坝塘,至正安县。

  此外,今万盛区境还有三、四十条路程较短、作用较重要的古道,大多也是石板路或条石路。如:赶塘经四楞碑、官田,至綦江县境的蒲河杨柳湾;桃子凼经石桥、岩门,至溪源;青羊市经白鹭垭至綦江县境的蒲河、石角;青羊市经白鹭垭、佛通关,至今区境的上坝和綦江县境的石角;青羊市经板辽坝、燕石坎,至九锅箐;青羊市经板辽坝、上溪源,至景星台;青羊市经营寨、车坝、金兰坝,至青山;两河口经大坝、猪行、南天门,至羊磴;万盛经三层坎、方家山至箐溪沟等。

  这些古道,历史悠久,见证了古今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觑视了历代多少人家的尴尬无奈。清初,南明桂王永历元年(1647年,原误传为唐王隆庆三年,误,唐王早已在隆庆二年夏被清军俘获,不久被害)农历二月,驻守今关坝镇兴隆场通往贵州桐梓县古道的要隘石门隘的明将杨宗枝,率领一家老少和部属与张献忠麾下的白文选部战于苦葛台,寡不敌众,全部遇难。南明王朝追封杨宗枝为总兵,遗体葬于距离遇难地以南约5华里、古道东侧的后槽,现今此墓犹在,部分墓石、碑文已风化、毁圮。从万盛城区东侧三层坎经一碗水至丛林沟的古道,蜿蜒于巍峨挺拔的方家山巅,历代多次战事发生其沿途,人员死伤不计其数,死者大多数被抛弃在茅香台山丘附近一硝洞内,人们称呼此洞为"鲊人坑",周围荒无人烟,草木茂密,胆小者在白天亦不敢单独经过此地。地处黑山谷南门附近的南桐关,以及青年镇安乐村与关坝镇上坝交界处的佛通关,系区境东西两端明清时期重要的关隘、税卡,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清代,南桐关曾有数名塘兵驻守。现今,此关已毁,但通往贵州正安的古道依然盘旋于大垭漕群山间。从安乐至上坝通往綦江石角的古道,至今,保存尚好。佛通关地处此山间古道的上段,曾有条石镌刻的题词楣匾和对联,楣匾为晚清孝廉杨能选所题写的"佛通关"3个大字,其对联左为"在和不在众",右为"有守即有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改田改土,当地农民将楣匾和对联拆走,不落不明,至今,仅余空荡的空门框,默默地向旅商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些古道,多为山道,沿坡绕湾而建,颇为陡险,行人来往,上坡下坎,甚感劳累。佛通关古道有一路段,被人们谑称"空欢喜",由于此古道,坡长而陡,行人负重由下向上行走,汗流浃背,希望很快到顶,仰见前面坡断,心中十分欢喜,殊不知,爬到坡顶,仅有一小坪台,前面仍是梯坡连绵,空欢喜一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行走山道的艰苦和心理状态。

  各条大小古道,对万盛的交通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万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构成万盛地方历史重要组成部分。斗转星移,岁月匆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条条公路、机耕道的建成,不少古道的石板、条石被撬,路面塌毁,行人稀少;一座座幺店子和关卡早已消失,屋拆人迁,只留下一些诸如"黄家场"、"韩家店"、"猪行"之类有名无实的地名和"杨宗枝血战苦葛台"、"王大老爷坐花花轿"等史事传说。

  古道的辉煌已经过去,它是万盛地方历史的见证,令人浮想联翩,但是,部分古道依然存在,继续发挥作用,与公路纵横交错,编织出一幅四通八达的万盛交通图景。

  说明:此文采用了区《交通志》部分资料。

  刀子岩碑刻和天全寨

  万盛区境地处渝黔交界处,是重庆从陆路东通湘鄂、南往黔北的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史志资料记述,此地曾发生多次战事,仅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及其余部就曾多次转战此地,两次攻占过万盛。

  咸丰十一年(1860年)农历七月,石达开麾下的天台左宰辅赖裕新(非赖文光,辱称"赖剥皮")部由黔入川,迅猛推进,二十五日晨进入今区境,攻占万盛,地方团练仓惶应战,死伤甚众,坐镇此地督战的南川县知县王臣福,在混战中扮成乡民,侥幸逃回县城。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正月,石达开率领其太平军主力由鄂入川,兵分4路西进,三月二十二日再次攻占万盛,扑向綦江县城。在此之前,有一路经万盛场至青羊市、扶欢坝攻綦江的太平军,在万盛南面约5华里的清溪桥附近,闻悉当地的官绅们逃往刀子岩,于是分兵一支由头目陈才楚(职衔不明)带领前去攻打。

  太平军第一次过万盛时,地方团练死伤惨重,一些地主豪绅已成惊弓之鸟,集资筑寨自保,听说太平军再次前来,纷纷躲入寨内或外逃。刀子口(后称腰子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官绅、团丁、民众数百户麇集刀子岩巅,据险自卫。刀子岩形如一把斜插的屠刀,地势险峻。东西两面为悬岩峭壁,壁直如削,无法攀登。北坡陡峭,易守难攻。惟有南面和西南面为缓坡,但是怪石嶙峋,荆棘丛生,障碍重重,难以通行。太平军包围了刀子岩,盘踞岩巅的地方官

  绅、团练,居高临下,以土枪土炮向下射击,太平军多次仰攻,未能获胜,伤亡较重,为了不影响整个部队的行动,他们不得不停止进攻。在撤离此地时,将在进攻中牺牲的战友,抬到山岩东麓苗子垭口一块水田边,洗涤他们身上的血迹,葬于附近的山林中。据家住胜水寺的万东镇六合村(今属新华村)退休村干部傅汝生说:从此,凡是久晴久雨之天,这块水田里的水,必然泛红,乡人称谓此田为红水田。解放后已无此异象。现今此田已荒芜,杂草众生。

  赖裕新和石达开在四川西南境与清军作战,先后牺牲后,石达开的人台左宰辅李福猷仍率余部活动于扶欢场——兴隆场——青羊市——万盛场一带(后来从川黔转战于湘、桂、粤等省)。为防备万一,刀子口地区的官绅、民众,集资在刀子岩巅修筑天全寨。北从陡坡而上入寨,山腰有寨门。西南从缓坡穿越密林草丛而上,沿崖壁一条宽约六七十厘米的藤蔓险径入寨,有上下两座由条石垒砌的寨门,十分坚固,现今,木门已毁,门框保存尚好。岩南缓坡,崎岖难行,亦筑有寨门,现今已毁,唯巨石垒砌的炮台和防御工事遗址尚存。

  近年,在刀子岩巅炮台和上寨门附近的草丛中,发现有刻述太平军攻打刀子岩和修筑天全寨的石碑。

  石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两块,并列于地。右碑高1.5米,宽1米,厚10厘米,述事;左碑高1.3米,宽1米,厚10厘米,铭刻修寨捐资者姓名、立碑时间、立碑人。右碑述事,从右到左竖排。全文如下(原文繁体楷书,无标点符号):

  原夫刀子岩者,混沌以来之古迹也,自清初而胜水(注:系胜水寺)有焉,非人之施舍也,我先师慧鉴所得买矣。然乱石嵯峨,古无人径。至同治元年春,发匪(注:对太平军的辱称)凭临,乡之人暂避于斯,而贼数四攻围,不能取胜,始知此岩乃大可恃也。住持由是出岩仑以作寨基,舍柴薪而爨烟火,随众砍伐,未取分文。适有邻居张公学望首创义举,肩任其事,募善赀修寨城,监匠氏,悉彼众经手焉,住持但记出入两账,而他无与闻。其寨既成,因其地险要,俨有天造地设之奇,故名曰天全寨。虽分为上下,而地实出于一人,不得因中修寨墙,遂疑参以别界也。阖寨之人不下数百家,其助钱多寡,住地广狭,僧不能较而亦不必较,以为同避一时之乱云,而惟冀皇天厌乱,佛祖降灵。一旦干戈永息,俾人人去寨而归田焉,则幸甚,过此已往,此岩柴林,仍悉归小院,他人勿得而樵采焉。特建此碑,一以叙天全寨之由,一以志胜水寺之业,直与先世所遗之洪钟约契并传不朽云。是序。

  邑庠生如春生王先生代撰

  今将寨上众公修城分金镌列于左(名单略)

  同治三年甲子岁季春月上浣谷旦云山住持僧文玉沐手敬书

  《小桃源》和《桃源桥叙》碑刻

  《小桃源》和《桃源桥叙》石碑,均为清朝举人罗星(春堂)题写,位于南桐镇金兰坝外的桃源桥附近、麻坝河右岸。《小桃源》刻立于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比《桃源桥叙》早16年。碑长147厘米,宽97厘米。每个大字长34厘米,宽33厘米,它与《桃源桥叙》石碑并立山壁,周围翠竹流水,风景秀丽。《桃源桥叙》全文如下(原文繁体,无标点符号):

  永里(注1)干河沟东去连溪六七里,河流汩汩,岸芷汀兰不断。在前曰"长沱",两岸石壁沮洳。旧多古木,夕阳西下,树影周遮,不见天日;而潭水凝碧,盈尺之鱼青黑色,游泳不禁。路无行人,气阴森可怖。再数十载(注2),林尽,豁然开朗,草木际天,四望空阔。其中居人数十家,皆殷实,粉垣高屋掩映于竹堤松坞之外。其东北诸峰,林壑美处,有瀑布泉自东山张三塘源源而来,悬流数十丈,白映一村。耕者依山引水,田皆膏沃,出谷坚实而早于他乡。邑中山川清淋,当以此为第一。予外曾父王苍珩公居此,宅幽而势阻。少从先孺人数往返,路径熟焉。长沱处有路横过左上为青山,纵横百余里,居人稠密。右岸出去,即蒲河、永丰场之通衢,盐米往来,日陆驿不绝,而苦于利涉。霍楚山中表,秀林公之子,从予游而入泮,多年同乡人议,拟募众,跨长沱为梁。疑地僻而人寡,图功靡易。乃咸丰次年壬子秋鸠工,越数旬而告蒇。两岸接山,记五洞,长六丈,宽四尺,俨然长虹卧波焉。楚山请所以名之者,予数十年前即目此地为桃花源,直以此名之可也。楚山能约乡人自麦子孔而进,沿溪种以碧桃,不至十年,桃花源仙境俨在人间,不劳问津矣。

  道光辛巳恩科举人铨选

  知县春堂罗星撰

  附贡生楚山霍敬修受业泽瀛谨书

  大清同治七年戊辰岁仲夏月下浣

  吉旦

  注

  1、万盛区南桐镇金兰村在清代属綦江县永兴里(简称永里)辖地。1955年始划入万盛区。

  2、误刻,載,应为"武":古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合用则为"步武"。

  全国唯一的煤炭专业销售石碑

  ——禁运煤示碑

  禁运煤示碑立于今万盛老街上场口区粮食公司所属一房屋内,长方形圆顶,石灰石板刻制,高1.62米,宽0.88米,厚0.2米,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碑详细记载了万盛清代后期的产煤情况和"炭花官司",不但是研究我区煤炭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而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有关煤炭生产销售的专业石碑。

  全文如下(原文为繁体,无标点符号):

  示碑

  钦赐花翎,特用同知直隶州四川重庆府南川县正堂,加五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十次,记大功四次黄

  钦加同知衔,调署四川重庆府南川县事,物授保宁通江到正堂,加五级随带,加一级纪录十次文

  示禁煤事。缘七里之煤,所出无多,惟东西两股而已:河之东方方家山、黑旗岩一带,河之西道角、董村一带。然仅足敷本地烟火,不能瘦削济他方,古有定案。自去年春,突有渔利傅洪兴等,估办煤花出河。首等预为劝止,并不之信。自春徂秋,煤价倍增,众怒难忍,遂群起而阻之。由是两造构讼,伊竟临审脱逃。黄主知伊情虚,出示严禁:永不准装载出河。理宜凛遵。殊是冬,黄主离任,伊等乘隙复装,敢违大禁。阖甲绅粮联名复禀。文主并出示严禁,"如违示重惩"等语尤为剀切详明。洪兴等犹不知止,又串巴綦蔡文蔚等捏词上控。沐批本县查实禀复。两造集讯,黄主堂断:"傅洪兴等不应贩煤出河,只准背负户挑以济乡户。巴綦等县所需之煤,向由綦桐交界之通坎、岩门、减堂、乌龟山四处采取,何得贩我七甲之煤?"饬洪兴当堂画押完案。黄主即回文上宪,并谕阖甲绅粮立即镌碑以垂久远。兹谨将两官示禁案情原委特为纪实云。

  其此案联名具禀阖甲绅粮俱在,其经事而始终不渝当堂质讯者有数人焉。特表而出之,以为后之办公备,俾得有所记忆耳。

  傅玉升朱泰顺

  邓文琳傅祖实经始傅悦兴

  保正王如春甲长杨恒兴成终邓级三暨阖甲绅粮等敬立

  傅以权王永福罗寅

  张永义

  同治十二年癸酉前六月中浣望十日。

  五代时期的界碑——楚界

  1996年1月17日,青年镇白鹭垭飞龙塔东侧山坡下一陈姓村民承办的砂石厂,向西扩建厂房时,在距离地面一米多深的泥土中,掘出一块刻有"楚界"两字的青砂石界碑,长77厘米,宽27厘米,厚15厘米。"楚"字长宽各约14厘米,"界"字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竖刻在石碑的上半部,均为行书阴刻。据考证,应属五代时期的界碑,是万盛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碑。

  《新五代史·楚世家》和三联书店版《中外历史年表》、民国版《桐梓县志》等史志著作,对五代十国时期定都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楚国向西扩展地域之事,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述。公元939年(后晋天福四年)九月,溪州(今湖南沅陵西、泸溪一带)刺史彭士愁率"蛮兵"进攻辰州(今湖南沅陵)、沣州(今湖南津市、沣县一带),楚王马希范派兵击之,次年(940年)正月,彭败降楚,与溪州相邻、关系密切的地区,如南宁酋长莫彦殊率其本部十八州,都云(匀)酋长尹怀昌率其昆明等十二部,牂牁张万浚率其夷播溱珍等七州,"皆附于希范"。今青年、关坝一带,系溱州之地,从940年起隶属楚国,西、北毗邻后蜀,与上世纪70、80年代先后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绘"后蜀"、"楚"两图标示的界域基本吻合。951年,楚国为南唐所灭,其辖地分别改属南唐和后蜀。据此,"楚界"石碑大致立于940年至951年之间,距今一千余年。可能是当地村民与后蜀辖地居民发生山林土地纠纷时设置的界标,因而雕凿不精细。它的出土,对研究川黔行政区域的变迁和重庆市东南地区历史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播州界摩崖石刻

  播州地名始于唐初,《十道记》记载: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废郎州,十三年复置郎州,更名播州,后被南诏王占据。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八姓子弟兵,从太原入蜀平复播州,驱走南诏。此后,播州即为杨氏家族所统治,世袭政权700余年。

  东乡坝古有播州界石刻两处,早的一处在万东镇榜上村汪家沟孝子河古渡口。刻在渡口左岸"刺库山"岩石上,横长3米,宽0.75米,由右至左阴刻楷书体"播州界"3个大字,大字左侧竖刻有"大明成化五年□(已风化不清)月"一行小字。成化为明宪宗年号,成化五年为公元1467年。此处播州界石刻现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四周竹草丛生,芦苇茂盛,石刻上方约100米处,"万南铁路"依山而过。汪家沟古道和渡口已废弃,留下古渡无舟空逝水,残留石刻伴夕阳。

  《明史·记事本末》记载: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杨端后裔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变,后受安抚。二十五年(1597年)复叛,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杨应龙攻克綦江,"以三溪、母渡和南川东乡坝立石为‘播州界’",号称"宣慰官庄"。

  杨应龙在东乡坝的"播州界"石刻,在今万盛孝子河左岸,原李承绪矾厂(今农贸市场上首)下一块大岩石上,刻有"播州界"3个大字。较汪家沟"播州界"石刻晚132年,今已被毁。

  万盛区境的宋墓

  万盛区境年代最早的古墓,除了数量较多的属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和崖墓群,就是宋墓。

  迄今已发现的宋墓有5处(未包括已毁的无名宋墓)。1处为北宋后期的赵高峰墓,3处为南宋初年的"峁老山石室墓"、"宋太夫人陈氏墓"、"宋故秀才龚君墓",1处为2007年2月发现的南宋前期的"陈家沟石室墓"。墓内已发现的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墓志铭石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者,主要有《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石碑和《宋故秀才龚君墓志铭》石碑。

  赵高峰墓

  赵高峰,名祯,字式俊,讳升乔,原籍山西太原,唐末,其先祖随杨端入播,世代繁衍,传至赵高峰,定居扶欢,成为黔北的桐梓、仁怀、绥阳等县和今重庆市綦江县扶欢乡以及万盛区境南赵姓土著居民的始祖。据《赵氏族谱》记载,他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考中进士,后任长沙太守(注:北宋时期,长沙已改称潭州,州、府设知州、知府,无太守或郡守之官职,故其称谓应为"潭州知府",但民间仍习惯称呼知府为"太守"或"郡守"),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辞官返归故里。徽宗政和年间(笔者据其经历推算为政和三年或四年,即公元1113年或1114年)去世,享寿102岁。"殁葬溪源铜台,作庙扶欢,塑其遗像,"宋朝崇德报功,敕赐青莲院(注:后为当地赵姓祖祠),以"奉忠良之祀"。(引自1930年版《桐梓县志》卷四十四文征上集《赵氏谱序》)。据说,他去世后,原葬扶欢场附近,后来迁葬溪源铜台,"溪源",又称"溪垣",有上下之分,包括刘家河上游、中游(含锣黄河、龙洞河等各条支流两岸,即今万盛区石林镇的庙坝、猪行、大坝、园场、两河、大坪、星台和南桐镇岩门等村的地域)。两河口以上为上溪源、两河口至岩门为下溪源,范围较广,民间常称的溪源,主要是指两河口以上属于刘家河源流山地的上溪源。其墓的具体位置,在万盛石林附近的大坝村、茶坡。

  赵高峰墓最初的规模、形态,已无资料可考,但其棺木尚埋在地底深处,据说有火砖围护。清朝乾隆年间,黔北赵姓"合族捐资,为公建石包砌"。村民犹书策回忆:民国时期,赵姓又对此墓培修过,墓长约5米,高、宽各约2、3米,四周砌有多层条石,墓前有拜台,供祭祀,场地较宽敞,有无石刻墓志铭,他已无印象。

  峁老山石室墓

  此墓位于南桐镇金兰村境北峁老山(村民以其山形似帽,又称为"帽老山")腰一块遍布荆棘、草深没膝的坪地,为宋朝进士赵之才与其妻牟氏合葬墓。牟氏殁后原葬何处,已无资料可考,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迁葬于此,与其夫"葬"(注:"",音"附",合葬之意)。此墓坐北朝南,长5.5米,墓门较宽,上横长石,以石柱支撑,有左右两个各宽约1.3米,高约1.5米,长约2.6米的墓道,内空无物。穴壁有莲花之类石刻图案,墓室在墓道尽头处,有石板封闭。左墓室为赵之才墓,墓室封口处两边雕有似为熊罴的动物各一个守护着。右墓室为牟氏墓,封口处两边,雕有侍女各一个,一侍女已无头。石刻均甚精美。

  此墓发现在清朝嘉庆年间,道光版《綦江县志》有记载:"《通志》:墓在邑东永里金兰坝右山麓,翘楚丰蔚,无有知其谁氏者。嘉庆初年久雨,冢旁崩开一穴,窥之黑暗。有好事者,持火观之,石洞干洁,碑记字画无稍蚀,棺在内层不可见。星(注:即清朝道光举人罗星)闻其异,嘱戚人骆德焕抄出,仍封其穴"。骆德焕所抄碑记,就是对万盛地方历史研究有重要影响、南宋范器所撰写赵牟氏生平德行的《墓志铭》,全文如下(原文繁体,无标点符号):

  "彤史职废,淑德懿行,泯而不传,有能碣石墓侧者,亦庶已矣。乡人赵允兄弟,奉母之丧,以状丐铭,词甚哀,予其何以辞?孺人姓牟氏,隐君讳里仁之女,进士赵之才之配。其先蜀之资阳人,累叶以富显隐君。熙宁初挈资游南平(注:即南平军,治所在铜佛坝,辖今万盛区和綦江、南川等地),顾膏腴可取,遂家荣懿,自是资产盛甲一乡。孺人及笄,隐君谓家人曰:"四子一女吾何忧。女聪慧当选所宜归"。先是允大父讳言亦至自武信,与隐君产业相颉颃,人目为赵牟。久之,两翁相谓曰:"资与武乃枌乡(注:枌,音"焚",木名,寓意同乡),今在异县,盍讲好焉"。隐君以之才有文行,纳为赘婿。既而更治第,俾得自如,其实连墙若一家。逮析产视兄弟一无厚薄,父母之爱笃矣。孺人处荣懿,舅姑处新市,相距一舍,旦暮未尝废起居礼。其可奉甘旨者,盍致篮携,婢仆驰送,殆无虚日,舅死,毕丧葬,念姑发已鹤,迎养于家,奉事不怠。姑死,送终礼益厚。孺人之夫,天资洒落,无鄙吝态,客至未尝税(注:应为"棁",音zhuo,意为柱、杖。)驾,杯盘森列,实孺人内助,故不劳咄嗟。孺人年踰三十,夫死,男女幼稚,族党有为势位者所撼,议以再适。孺人守义甚坚,议者沮缩,妾袁氏初亦欲求去,孺人令终制乃嫁之,此人情所难者。嫠居四十年,冠、昏(注婚)、表、祭、供输馈赆,各得其宜。逮令阡陌连绵,不失尺寸。是虽肯堂(注:肯堂,谓父创业而子能继承其功也)者能立,实自孺人遗训耳!至若延士以训子孙,种德以厚基本,孤贫知恤,内外加敬,此里閈(注:音翰,里门也)知之甚详,因不复录。孺人享年六十有八,卒于正寝,实绍兴三十年四月十八日也。生二子:曰充、曰允,业进士,举功名,迟速来可量。二女:长适进士牟蕡,先孺人十年卒。次适进士牟蕃,后孺人三年卒。孙男三人:康国、康朝、康世,嶷嶷可喜。孙女五人。充、允兄弟,卜以乾道元年十月甲寅,迁孺人于轻难坝艮山下,实衬(注:应为"")葬也。谨为之铭曰:"为妇以孝,为母以贤,有一于此,名胡不传。兼而有之,奚以铭为。德全名著,固无足疑,铭之谓何,久而不磨。传者益远,知者益多。"

  碑文中所述"轻难坝",即今"金兰坝";"艮山",即今"峁老山"。

  针对碑文中所述"孺人处荣懿,舅姑处新市,相距一舍"等语中提及的荣懿、新市,史志界出现了不同的论解。

  荣懿,唐为荣懿县,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改为荣懿寨。根据已见资料考证分析,荣懿县冶在今何地,无资料可以证实,而赵牟氏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推算为1093年—1160年),荣懿早已改县为寨,赵牟氏所处的"荣懿"应为荣懿寨,在今万盛城区及其附近地域。

  宋太夫人陈氏墓

  1994年5月29日,万盛乡(今万东镇)新民村境北鱼田河畔一砖瓦窑的砖工挖掘泥土时,在一小路田坎下,发现一座墓穴,长约2.3米,宽约1米,高约1.2米。内有铜镜、瓦罐、瓷碟、土碗等生活用具之类陪葬物品和一块保存完好的墓碑《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碑。根据碑文所述,证实该墓为南宋时期的古墓。

  《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碑额9字为篆字,志铭正文为楷体,全文如下(原文繁体,无标点符号):

  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

  濬州免解进士赵棠撰

  永兴军乡贡进士龚道臾篆额

  河北磁州进士武思永,避靖康之乱迎侍南来,飘寓南平荣懿,居贫侍亲,力田读书。甘旨之外虽屡空晏如也,好事喜宾客,门多长者车辙,适舍于通衢之侧,经从士大夫饭秣宿寄,往往在焉。一日因馆客夜饮,随行獠奴不解虞慎,因火其家,仓囷囊橐荡然泯焉,生理方萧索,不慎相继其母捐馆,人皆怜悼之,居丧哀思,毁脊殆至灭性,竭力襄事于棺衣衾之具,追修祭祀之仪,俭于用而足于礼,凡往吊者,莫不叹悦。其友人赵棠因过其庐,乃扶杖匍匐号泣而拜于前曰:思永九岁而孤,抚养训诲皆母也,今不幸至此,念乡里隔绝,亲戚星分,讣音未卜通塞,行将葬焉,顾衰絰不可跣诣于左右,欲乞铭以寄其哀,敢请(原文如此)棠曰:君孝而知礼,敢不诺而铭诸,况以枌榆之故,尝获升堂致拜,其硕德懿行,前所未见者,悉闻之。思永曰:亡母年二十一而归于先君承议,实佐中馈,先君未衰而致政,退居乡里,日与朝野钜贤过从,馔羞游宴,夜以继日,少不精致,必不豫于色,亡母顺承之,逮二十年始终无倦。暨晚岁卧病,弃禄医药送终之礼,既勤且厚,乡里称之,聚族五百,指尊其长而抚其幼,内外无闲言,教子爱以公严于义方。尝谓思永曰:汝父祖均以儒齿搢绅,汝忍惰家声邪?因选择师傅训诲之。及避地迁徙不罹兵火无沟壑之患者,母之力也。居家唯尚俭素,性重寡言笑不事华靡,廉于奉己而厚于宾客,轻于财利而厚于祭祀。晚年尤喜佛书,频事斋戒,不饮酒茹荤,澹然若有所得。于启手足前数日,唯口念心不颠倒心不散乱之语,不期以微疾告终,享年六十有八,实绍兴十六年七月三十日也。其先磁州二祖镇人,曾祖延福、祖孝立、父朝宗,皆隐晦不仕。所生二子:长思永,次蚤世。孙男四人,承庆、承嗣,习进士举,宝王圭、承祚尚幼,孙女一人。以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卜吉葬于荣懿寨之南、八面山下、溪桥之侧,棠忝有通家之好,知之为详,铭曰:

  俭而足于礼,静而通于教,有子承之,宜笃于孝,吾以是为铭,不畔于道。

  宋太夫人陈氏墓的发现及其墓志铭碑的出土,为史志工作者研究万盛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据。其一,《墓志铭》后段提到陈氏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十月二十五日"卜吉葬于荣懿寨之南、八面山下、溪桥之侧"。指出了此墓的具体方位,其北面为荣懿寨即今万盛地区。也使我们了解到"八面山"的地名,由来已久,是古地名,沿用至今。其二,依据《墓志铭》中所述:"随行獠奴不解虞慎",反映了当时的官绅对"獠奴"的鄙视,使用"不解"之词,讽喻其愚昧。同时也说明了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两次平定南川獠人的叛乱之后,此地劫后余生的不少獠人,已被迫沦为奴婢。其三,《墓志铭》中涉及的3个进士,都是北方人,不是本地土著居民。武思永来自河北磁州(今磁县、括今邯郸市地区),"避靖康之乱,迎侍南来,飘寓南平荣懿"。赵棠来自濬州(今河南浚县),龚道臾来自永兴军(今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当时,迁入今万盛区境者,可能还不止他们几户。为我们研究万盛居民迁徙史,提供了可贵的史料。其四,《墓志铭》中还提到陈氏"晚年尤喜佛书,频事斋戒",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佛教思想在今万盛区境传播的情况。

  宋故秀才龚君墓

  1992年秋,关坝镇上坝村(今双坝村)学堂社一村民在蒋池山承包地里挖红苕时,泥土下陷,突现一墓穴,内有墓志铭石碑一块。从墓志铭所述,得知此墓系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十一月入葬的秀才龚耆年之墓。现今墓穴已毁,被泥土填充。

  墓志铭碑质为青砂石,长约1.1米,宽约62厘米,厚约5厘米,阴刻铭文650字,清晰工整。碑首镌刻"宋故秀才龚君墓志铭"9个篆字,自碑右向左横排,每字宽约5厘米,长约7厘米。墓志铭内容主要记述死者生前德行,赞颂其侍母至孝,"母病刲股鐥以进"。字体略小,繁体楷书,自碑左向右竖行,(此碑存关坝镇政府内)。

  在墓志铭中出现了笔划被简化的几个汉字,其中:"蒋"、"将"、"盖"、"带"4字,与我国现今通用的规范简化汉字完全相同。

  汉字的简化,由来已久,"讠"字偏旁、"艹"字头,早已出现在东晋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中。有的书法家在个别行、草字体中,也很早就使用了自创的简化字。追溯汉字简化起源的时间,据90年代某期《信息快报》一篇专文报道,在陕西省澄城县一口铸造于金国明昌二年(公元1192年)的铁钟上,有大量简化汉字,认为是"我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的"。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十一月出土的《宋故秀才龚君墓志铭》碑,简化字数虽比澄城铁钟少,但是,时间却比它早18年,是已知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记录简化汉字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我国汉字简化的起源、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实据。澄城铁钟在北,地属金国,上坝墓碑在南,地属南宋,相距数千里,然而汉字的简化,却是殊途同归,反映了我国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家沟石室墓

  2007年2月28日,万东镇建设村陈家沟村民在挖土修路代沟时,泥土崩陷,显现一藻井顶石室墓穴。3月8日至21日,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考察,证实为南宋前期古墓。此墓位于黄高山南麓坡地,坐北朝南,上3级石阶至墓门(4扇活动石门),前有一块镌刻400余字的墓志铭石碑(已破缺,今存区文管所),记述墓主马兴(字国宝)家族的兴衰、迁徙及他本人的生平。入内,前为墓道,石壁有莲花、牡丹、瑞兽、花草之类精美雕刻。墓道后方为封闭的墓室,其结构类似峁老山石室墓,为夫妻合葬墓,男左女右。墓长约7.5米,宽约4米,高约2.6米。墓室内有后龛,刻有类似"祖来岗,坐吾穴。。。。。。"12个篆字,左右两壁刻有墓主姓名、卒年。墓主马兴卒于绍熙元年(1190年),绍熙系南宋王朝第三个皇帝宋光宗赵惇继位时的年号,距今817年。墓内仅发现有破碎碗碟瓷片和瓦罐陶片,疑似此墓早已被盗掘。此墓的发现,有助于对南宋墓葬文化的研究。

  保营寨

  万盛区大山较多,古寨10余座。至今保存较好的,是南桐镇营寨村的保营寨。

  保营寨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位于一个四面低洼的小山包上,易守难攻。据村里老人口述,建寨目的是为了"躲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谓"躲反",含义有二,一是躲避农民起义队伍,二是防止土匪横行肆意抢劫。解放前,一有"风吹草动",地方政府、民团和少数地主豪绅就入住此寨。解放初,也有当地部分老百姓在此躲过。

  保营寨环境优美,从寨顶向四面瞭望,群山环绕,层峦叠翠,竹木掩映,四季宜人。海拔仅400米。保营寨坐北向南,东邻下坝营,西为陡坡连接白云寺,南靠威灵山,北连金鸡沟。南桐——新田湾公路穿越其间,交通方便。

  保营寨的建筑设计较为别致。就地取料,依山造型,与其它古寨迥然不同。整个寨子用大条石修筑围墙,呈椭圆形。四周围墙,高低错落,厚薄不一,从寨内测量,高1.5至4米,厚度上窄下宽。从地面至墙腰两米高处,环墙修成一条50至80厘米宽的平台式小路,两个人可并肩行走,以便内部往来或向外巡视。从墙外测量,也是随山势而建,高度4至6米。整个围墙厚度1至2米,用石灰拌泥土粘和而成。四周墙基均是利用山堡自身底面,十分坚固。

  寨内土地面积1200平方米,约相当于两亩地。现寨内房屋已毁,仅存数间房屋基础的残迹。另有一个蓄水池,可蓄10余立方水。寨内土地现为蔬菜水果地。

  古寨中央耸立着一块巨石,嶙峋突兀,可谓奇观,宽6米,高5米,厚4米,上小下大,形如石笋,略为倾斜,直指云天,没有梯子,难以攀登,巨石顶上能容数人。据地势考察分析,可以断定:此古寨系就地取石料建成,料取得越多,面积越宽,当时建寨主人是有意识地留下这块巨石,可在上面向四周瞭望,更有利于防守,即使有人攻入寨子大门,也要遭到伏击,难以取胜。

  保营寨设计有前后门各一道,但后门只留下一个约1平方米凿石的痕迹,尚未彻底修好。实际建造,仅前门独门一道进出,现保存完好,设计加工工艺均很讲究。大门高3米,宽1.4米,厚2米,门顶上的围墙与全寨围墙相连接。门上墨迹清晰可见,面对大门向内观看,门楣中央从右至左刻有20厘米见方大的"保营寨"3个大字。门楣右侧刻有两行小字:"映堂张正辉修建,甲子年十二月"。门楣左侧刻有"裕堂张正宽同建,二十日吉旦"等字样。这足以证明,是张氏族中张正辉、张正宽2人共同主持修建。石门顶部中央刻有张正谏、金玉章、张正鹏、张珍圃4个首领姓名,以示为主要捐资者。门楣左右两边条石上还刻有七言绝句诗各一首。右是:"此处灵山寨相连,威光显化荫无边。金鸡岭上清河地,永保平安万万年"。左是:"保营曲是天生成,较为瀛山品量衡。暂借层峦万古迹,山村五里共升平"。经手建寨者之真实姓名,张氏族谱可考。而诗作出于谁手,尚待考证。倘是建寨者所作,定当铭记于石。但从诗的内容、形式看,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非一般私塾老师所为。

  飞龙塔与挡箭碑

  诗曰:

  飞龙塔上绕龙飞

  几度沧桑事与违

  董宅门前碑往事

  萧房屋向道已非

  云峰仙女飘云彩

  小镇农家共日辉

  沃野山村天下富

  不须风水寄于肥

  "飞龙塔"坐落于青年镇青羊市西侧1公里处的白鹭垭山岗上,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塔身7层,顶部两重小圆形,笋状,总高25米。六角六方形,底层周围18.3米,体厚1.2米,内空直径3.04米。8级梯步上塔基,塔基依塔身,外延宽1米,高0.55米,依塔基外延3米,砌有矮围墙高0.55米。总占地0.3亩。塔身7层飞檐,每层角,翘塑龙首,正面向东南,底层有高2.01米、宽0.91米,一道门可入塔内。门上方接第一层飞檐处,嵌有高0.15米、宽1.5米一块长条石,横刻书"清光绪五年己卯万寿宫修"。接下嵌有宽0.5米、高1.27米一块石刻,横书"奎文焕彩"。二层嵌有宽0.4米、高0.8米一块石刻,竖书"飞龙塔"3个大字。第6层塑有宽0.5米、高1米的怒目举刀的神像。塔内右墙嵌有宽0.71米、高1.07米的石刻碑一块,竖刻曰:风水之说,众说纷如,然亦,宜信矣。如万寿宫,来龙起自云南两水,二郎滩,乌江河夹送黔西大定,递金佛山,斡龙下方斗山,支分南天门至青羊市万寿宫萧全松宅。立巽山乾向。松略知地理,白鹭垭为乾宫天门,建塔以配乾峰高耸。用六百金倘或倾圯祈后,首事竭力培修,庶此方人文,永徵炳蔚云。

  江右首事:拔贡杨宜春,监生钟贤发、李仕俊,贡生肖全松、肖全楷、肖福洲、肖全钟、郭正高,主持僧莲相。

  大清光绪五年桂月浣

  邑举人肖复相书。

  塔正面围墙进门右侧有宽0.62米、高1米的石碑,刻书:

  区级文物保护点

  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塔正面围墙进门右侧有一块宽0.62米、高0.97米的石碑,刻书:青羊市飞龙塔,系重庆市万盛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光绪五年,乃灵通寺佛塔,北枕白鹭垭,南眺堡堂寨,雕檐画壁,笔直云天,青羊胜景,遐迩闻名。历经百余年,几经沧桑,塔身局部破损,为保护文化古迹,由重庆市文化局、万盛区文化局,青年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维修,万盛区盛发建筑公司承办,于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开工,同年十月三十日修复。

  特立此碑以告(谢)市民

  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万盛区文化局

  公元一九九六年十月三十日

  青年镇谚语云:"董家的碑,萧家的塔。"说的是清光绪年间,青羊古镇有萧姓和董姓的两个富裕的大绅粮,为了整垮对方,相互使法斗气。据说,清光绪五年,萧家为了整垮董家,在这小山上建了这座塔,以挡箭(又说:隐以塔在夕阳的照影,象支利箭直穿董家房)(又说:用谐音"踏"的意思把董家镇住)让他永远不得翻身,让自己一家独富。董家也不示弱,在均田村,距集镇北侧1公里处的家宅旁树起一块大石碑,取谐音"背"的意思,其意为把对方的恶意"背"还给对方。碑已残缺,现存碑由两石柱、石帽顶、嵌石碑组成,高2.5米,宽1.5米。石帽雕刻有一级飞檐,双龙戏珠。在右石柱竖刻"清白芳馨嘉兹锡",左石柱竖刻"弓来今OOOO",石碑中竖刻"OO诰授奉政大夫董公基藻OO"("O"代表已损无考的文字)。萧、董两家相斗已成历史,化为笑谈,但塔耸云天,碑埋于地,相映成趣,却给这千年古镇增添了几分景致和人文底蕴。

  塔"、"挡箭碑"的往事,已经融在千万富家之中了。

  白云寺遗址

  距离保营寨不到1公里的白云寺,重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建在白云山一块较开阔的山坳上,周围为山林幽谷,松竹葱郁。青青坡上草,湿湿谷间雾,掩得寺院遗址更显深邃,神秘莫测。站在寺前俯首鸟瞰,东眺金鸡瀑布,金鸡沟水宛若玉带环绕,两岸田园,阡陌纵横,农家房舍,炊烟袅袅;西瞰清代铸钱遗址,古风犹存,似乎还"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北望樱花温泉,热气腾腾,车来人往,络绎不绝;而身后的白云山,则托雾拨云,林涛万顷。白云寺遗址仿佛是镶嵌在瑰丽的翠绿色锦缎上的一颗宝石,一"色"独秀。正如清道光年间綦江县举人罗春堂所赞美的"树走云游客,花飞鸟解颜。渐闻清磬响,不复似人间"。

  白云寺前不到百米之遥的山坪,是著名的下寺坪,白云寺最早建于此,有石景和明、清僧墓。墓旁耸立一块如"令牌"样的巨石,其周围还有石卦、石柱、石锣、石鼓、石帘、母猪石、海螺石、犀牛石、山王庙等等。在巨大的隐刻有犀牛头的犀牛石顶部,刻有"凌云"两个楷书大字(每字长约40余厘米,宽约20余厘米),其对面的令牌石顶部,也刻有"承露"两个楷书大字(每字长约30余厘米,宽约16厘米)。相传此字为宋人所题写镌刻。正如清代举人罗春堂所题:"古迹当年下寺坪,排空仙杖本天生"。此处不失为万盛风景名胜之一。

  千年古镇-----青羊市

  千年古镇--青羊市,为今万盛区青年镇镇政府所在地,自唐朝贞观十六年(公元624年)设置溱州、荣懿县起,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地人在挖土方时,从地里挖得青石一块,形状似羊。羊乃吉祥之物,乡人对此既惊奇又充满了敬畏,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保祐一方,于是大家敬之若神,并以此为这个小镇取名为"青羊市",从此,这个美丽的名字就一直伴随古镇流传至今。

  青羊古镇位处原川、黔两省连界,綦江、桐梓两县接壤,自古就是交通枢纽之地,一千多年来一直十分繁华。商贾、骚客、三教九流,络绎而过,往来不绝。

  青羊石雕是古镇的标志。多少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古镇的中央,倾听着历史的脚步,见证着人事的变迁。半边街、新场街和桐梓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