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垂泪,洱海呜咽,所有人都因僧王的故事而心生唏嘘。
佑世隆的脸上,阴晴难测。眼光冷冷地反复在僧王、段宗牓与喜娘之间游移。
当所有的兵士都悄然地收起了兵戈,以为这件事情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佑世隆忽然凛凛地开口,“僧王,您老这其实是在代人受过。蒙嵯巅临死前不过是眼前出现了幻觉,他嘴里叫着您的名字,可是真正将剑插入他咽喉的却是段宗牓!”
僧王猛然抬首望向佑世隆,目光悠长,“孩子,你真的长大了。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独自成长在康巴草原上的孩子,而是拥有帝王气概的景庄皇帝了!”
僧王灰色的僧衣被微风轻轻扯动,僧王话音一转,“你现在,连老衲的话都不相信了……”
南诏大礼国,笃信佛教,僧王是至高无上之人,即便俗世的帝王都该礼让三分。僧王此言一出,即便佑世隆都是微微变色,“僧王言重了,世隆不敢!世隆只不过是想抓住杀人的元凶,还死者一个公道!”
僧王轻笑,面带佛光,“好,为帝王者一定要法纪严明!既然皇上一定要一个公道,那么老衲就还皇上一个公道……”
僧王言毕,结迦趺坐于地,双目微垂,口鼻清逸。双手结禅定印,仿佛整个人进入了入定的状态,庄严而又慈祥。
众人都呆呆地望着僧王,都想看看僧王如何来还佑世隆一个说法,可是却见僧王入定一般,没了下文。良久,喜娘忽然心头一动,她顾不得自己的安危,手脚颤抖着从马鞍上滚落于地,一步一顿,轻手轻脚地走向僧王。
喜娘轻轻地跪倒在僧王身畔,凝望着他慈祥的面容低低轻喃,“老人家,是我啊,是喜娘啊,您睁开眼睛看看我啊……”一声一声,眼泪一颗一颗随之跌落,敲入松干的尘土,砸起点点烟尘……
等待,等待……僧王终于没有睁开眼睛,依旧保持着之前的端庄与慈祥,宛若睡熟……
喜娘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悲伤,哭倒在了僧王的肩头!
此时,周围的众人方醒悟过来,不知是谁悲痛地长声凄呼——“僧王,圆寂了……”
顿时,山海间哀声一片。
佑世隆铁青着脸,呆呆地跌坐在象背上,一股冷意从心底里直窜四肢。
喜娘更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
刚刚知道,他就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刚刚知道原来这些年他也一直惦念着自己……曾经以为自己在遇到云开之前,是飘零于世间的叶,无根、彷徨,找不到自己投靠的方向;可是自己依然坚强地笑对人生,坚强地相信这世间一定保存有真挚的情与爱。
那时候自己都会佩服自己,真的坚强,真的会自己安慰自己……现在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谕示!因为,一直有一个人,尽管关山迢迢,尽管无缘相见,但是却一直在心底默默地关心着自己。所以,自己的心才总是温暖地熨贴着,所以自己才从不觉得凄凉。
可是这一切却在它揭晓的时刻戛然而止!从此,自己真的会跌入凄凉。世界上那个最关心自己的人去了,到哪里再去找寻那份稍纵即逝的温暖!
如果早知道这一切会这么快地失去,宁肯从来不知道!
正在此时,一名侍卫急匆匆奔到佑世隆乘坐的白象前,忧声禀报,“皇上,弄栋当地的苗人,反了!他们说皇上不守约定,未将弄栋之地交给他们管辖,反倒派了朝廷的官员进驻!”
他的话音还未落,又有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禀万岁,工匠营中被蒙嵯巅大人从汉地掠来的五千汉人工匠,造反了!”
佑世隆闻讯大惊,脸上骤起阴鸷之色,“好啊,反吧,反吧,都反吧!给我派兵,把苗人和汉人都给我碎尸万段,一个不留!”
清平官郑回闻言急忙上禀,“皇上,如今六大节度使都在任上,六大军将也均在边境,就算六百里加急紧急召回,也无法解燃眉之急啊!”
郑回话音一顿,眼睛瞟向段宗牓所在的方向,“不如让段将军戴罪立功……”
佑世隆狠狠地看了看段宗牓,无奈点头,“段宗牓,朕救命你速速带兵前去平定汉人与苗人的叛乱!”
云开柔柔望了望喜娘,喜娘依然沉浸于悲痛之中的眸子,忽地闪过光芒,“皇上,汉人叛乱在东,苗人叛乱在西,段大人他无法同时兼顾,所以——小女自荐前去平定汉人之乱!”
佑世隆深深地望了一眼喜娘,嗓音喑哑,“你是朕未来的皇后,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喜娘避过佑世隆阴鸷的凝视,“皇上,正因为是未来的皇后,所以小女才更应该在国有为难之时挺身而出!”
佑世隆的眸子里波浪翻滚,良久,他冷着面孔说,“好!朕就同意你去!”
云开凝望着喜娘,神色中有担忧,有不解。喜娘柔柔地回望,轻声说,“别忘了咱们在弄栋曾经说过事,弄栋不会永远居于末尾……”言罢,喜娘率先纵马向工匠营方向驰去,为风鼓荡间微微回首,无声地说了一句,“等我……”
蒙嵯巅死了。僧王圆寂。苗人反了,工匠营的汉人也反了……倏忽间,朝堂如遭遇地震,一大堆烂摊子等着佑世隆自己来收拾。
所以他宁愿在此时把段宗牓派到弄栋去!远远地离开自己的朝堂,远远地看不清自己的软肋,这是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其实更是给自己喘息的时间!
而喜娘……她不是自己要求去平定工匠营的叛乱么?他跟段宗牓不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么?佑世隆垂首望着自己拢起的五指,我会把你紧紧地抓在我的手心!就凭你一个女子的力量,绝对不可能跑出我的掌心去!
你是我的!上天注定是我的!谁,都,抢,不,走!
想到此,佑世隆心下一宽,问丹珠,“白玛达瓦她,这几日在工匠营,可还好啊?”
丹珠叉手施礼,“娘娘这日记还好。只是下官们都看不懂娘娘到底在做些什么。”
佑世隆挑眉,“哦?”
丹珠道,“算到今日,娘娘去工匠营已经足足十天了。”
“第一天至第三天,她什么都没说没做,只是允许那些汉人工匠尽情地大哭大闹,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四天,那些汉人哭也哭累了,想说的也说完了,工匠营安静了许多。娘娘便命人煮了大锅的粥饭,放在营地中央,让那些哭闹累了饿了的汉人尽情取食。”
“第五天,娘娘命那些没有造反的匠人,坐在牢房门前忙活自己的手工,木匠坐在木僵的牢房前,绣工坐在绣工的牢房前。”
“第六天,娘娘命人一一盘点我南诏大礼国内所有著名的工程、工艺杰作,高声诵读给汉人们听,并一一说明都有哪些环节是汉人工匠做成的。”
“第七天,又是类似的诵读,只不过内容变为了汉人迁徙的历史,并强调出洞蛮中的汉裳蛮实则就是接受了当地风俗的汉人,当朝的大军将段氏一族就是汉人。”
“第八天,娘娘命人将一些半成品的手工扔进他们各自工种的牢房。”
“昨天,汉人工匠营忽然地安静了下来,所有闹事的汉人都已经乖乖地开始了做工。”
佑世隆听完,朗然大笑,“聪明,真是聪明!制敌之术,攻心为上。那些汉人,并不是真的要造反,他们不过是想家了。他们都是蒙嵯巅从中原劫掠而来的,听说蒙嵯巅死了,自然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感觉,所以便尽情地来闹了!让他们发泄,让他们闹,等他们把情绪都发泄干净了,自然会冷静地重新睁开眼睛看现实。回去中原已经是不可能了,莫不如就学那古往今来迁徙而居的汉人们一样,安心地在我们大礼国定居下来,生存繁衍……”
丹珠听完,方才恍然大悟,“皇上,为臣真的认定,白玛达瓦娘娘是上天派来襄助您的!”
佑世隆却仿若听而未闻,眼前只回荡着云开与喜娘紧紧牵在一起的那双手……
案几上的一只茶盅应声而落,碎成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