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回雪向赤霞叩拜道:“没有及时向师傅说明,还望恕罪。”那赤霞仙姑会心地微笑,打量着静闲道:“你师承何人?”静闲回道:“小道的恩师是上清寺住持。”赤霞仙姑道:“我与你师傅有一面之缘,不知道他现在如何?”“恩师已被官府谋害。”静闲难过地说。赤霞仙姑在合州时已了解上清寺劫难,但不知清一天师已然遇害。听静闲此说,她感到朝廷似乎有个什么大的阴谋在动作,便对静闲和回雪说:“我们收拾开走,此地或许不可久留。”然后将三个人头和六条手臂包裹后,吩咐回雪把三具尸身埋掉,静闲便与回雪在山后草草地将尸身掩埋。两人跟着赤霞仙姑走到山顶,见有一个大坟,上面一块石碑写着母亲大人、义父大人之墓。静闲借着月色,看见上面的字甚是不解,也不便问。却见赤霞仙姑跪拜在坟前说:“娘,义父。今日大仇报得一半。”说着泪如泉涌。回雪也跟着跪在地上。过一刻左右,赤霞仙姑站起来,将三个人头放在坟前,泼上油,然后点火焚烧。

  天色渐渐发白,此时赤霞仙姑才感到左臂受伤不轻。三人只得退进洞来,静闲与回雪一起扶着赤霞去石床上疗伤后,两人又出来把外面能够发现的洞口均掩藏好,然后打开昨夜西川三鹰送来的所谓食物一看,却是少许干粮和衣物,其中一包里的银子和银票,倒是不少。静闲问道:“平日那彭氏三兄弟也是只送这么一点食物来?”回雪过来挨着静闲坐着说:“他们只是把粮食放在山下的洞穴里,然后上来给师傅叩安。”但转而一想,又说道:“一年一般春秋两次,却有时间约定。本来我也有些诧异,但只是他们晚上来,天黑又没有看得很清楚。”静闲说:“那假彭老大看我只叫陆什么的,过去这里人很多吗?”回雪道:“我来时就只有我与师傅两人,平日里师傅教我学些防身功夫,其他事情我倒不知。这地方人太少,有时我在山上采菜,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回雪说话时,眼睛总是非常深情地看着静闲,而且脸隔静闲的脸很近。静闲只得把头转开,然后问道:“你那天为何称我为流风呢?”回雪一听,哧哧地一笑道:“师傅那年带我回这里时,给我重新取的名,她当时说,是个男子便叫流风,女孩就称回雪。我不解,就问师傅,什么叫回雪?她说什么洛水之女神,又说我是水边长大的,就叫回雪,然后还吟着什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静闲听得也是似懂非懂。自幼除背诵《黄帝阴符经》、《道德经》和张天师《黄书》外,其余就是听师傅开悟,所学虽然多,但此时觉得不便再言。两人山上山下,洞里洞外,俱已侦察一片,确认无人来犯后,便退回洞里,各自修炼功力。

  非止一日,这赤霞仙姑伤已疗好,功已恢复,便欲向合州去一遭,摸清彭氏三兄弟的实情。这彭氏三兄弟是多能妻弟彭文宽的曾孙。是日晚,来到合州,直奔七涧瓷窑。但是一切如常,只是打听到多钵师父不知去向,彭氏三兄弟也已失综多日。静闲和回雪把所知情况,向在瓷窑约两三里的一座土地庙里等候消息的赤霞仙姑报说。由于天色已晚,三人在土地庙里只好休息一夜。哪知半夜时分,只听到一阵脚步声急促地向庙里走来。此时只有回雪睡熟,静闲和赤霞仙姑叫醒回雪后,三人出庙埋伏在房上,却见进来的是多钵和彭老大。而赤霞仙姑在洞内遇袭,此时仍怕官府故技重施,三人于是只在房上轻闭呼吸,不敢乱动,听下面的话语。只听多钵说:“不知你那两个兄弟现在如何,这些天一直未曾见到。”彭老大说话的口音很特别,像个女音道:“我想没有什么事,否则官府不把瓷窑捣毁?现在倒是巫教在找我们的麻烦。我父亲为了帮中的事情也出去多时了。”多钵说:“你们帮里的事情,自有你父亲彭堂主操心。不过我们约好时间已经有这么久了,但愿他俩应没遇到麻烦。”只听彭老大说:“那我们现在就不能在此等候,不如到重庆府去看情况。”

  两人出庙趁黑赶路。赤霞仙姑三人听得清楚,下得房来,赤霞仙姑说:“我们且跟去。”

  多钵和彭老大非止一日来到重庆府,他俩的一举一动完全在赤霞仙姑三人的监视中。哪知这天,多钵和彭老大径自走进曾实开的饭店。赤霞师徒倒不知道清一天师曾在此避难。静闲道:“你们不必进去,那两位不认识我,但我又认识这家店主。”

  静闲进得店来,见多钵和彭老大坐在一角正在找店堂倌点菜,便走至柜台前。那曾实先是一惊,然后使个眼色,静闲便上楼去,曾实也跟上楼来。两人走进房里,曾实道:“上清寺毁后,官府又把涂山寺洗劫了,重庆城内各道观道士已逃得没有了。说也奇怪,现在官府又放松了,前些天各城门口,见道士就抓,现在虽然在市上找不到道士,但打听说上面放话,不抓道士了。”

  静闲道:“我那静虚师兄呢?”曾实道:“你师父羽化之前,他就出去了,到现在我也不知。你师父的坟墓却不知道被谁挖开,我现在把他转移到我的祖坟边了。”静闲道:“太感谢你了。”此时想起当时清觉怕人发现,还把写有清一天师仙人之墓的木牌埋了,就想起清觉来。就说:“金刚寺里情况如何?”曾实道:“听说无相法师在闭关,整个寺庙也没接待香客。”静闲听后伤感不已。他想自己受大师之恩,现在应该去涪州寻清觉和尚,把念珠奉还。主意定后道:“我还要出去一些时间,倘若有我师兄他们的消息,你可告知他们我过些时日还回来此。”

  这静闲出得店来,过街口去找赤霞师徒,哪知寻了半晌,均无二人消息。他又转回店里,已无多钵和彭老大的影踪。便向曾实相托道:“如有一老一小两个女师傅来找我,你可告知他们,我晚上回来。”说后往金刚寺寻去。只见寺门紧闭,四周无人。静闲一个腾字诀,跃上一棵老黄桷树,往寺内探望,见寺内无人走动,便飞身进寺,寻找人迹。哪知里里外外均无人影。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分明记得无相法师吩咐不可以武功恃强,并未让七大金刚出走。静闲见此,只得回到巴香饭庄,得知并无人找自己。当晚千思百虑不能入梦,五更已过才起身,租船沿长江东下,第二天来到涪州。涪州城位于长江南岸,城垣若重庆府城一样依地势而建,从汉代至此,各代不断加固、扩修,也算是长江边上又一重镇。

  静闲从未单独出门,此次到涪州,他只记得无相法师叫清觉到涪州避祸,但去涪州什么地方却是不知。此时,他有点埋怨自己,也没打听好地址便来,显然非常唐突。

  他正欲下船,忽然一眼往北岸望去,见对岸黄旗山北山坪南麓的北岩峭壁上,岩顶松屏列翠,一排楼宇甚是庄严。岩畔还悬泉飞瀑,岩下一排翠竹。没想到自己刚才一直往南看涪州城镇,却不知对面这个好所在是什么地方,便问船家。那船家答道:“此地是个读书的所在。经常有人到此拜谒。”静闲听得是个读书的所在,便想起清觉带着文僧躲祸,也许可能去里面了。便让船家横渡向北,船家却让静闲另乘渡船。来到了江对岸后,不一会儿便上到岩顶,见岩东一匾上写着普净院三个金色大字。走进去一看,才知是程颐反对王安石新政被贬来涪的故居。走近岩壁,黄庭坚所书“钩深堂”三个奇崛纵横的大字,夺人眼目。

  原来北宋绍圣二年,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被贬涪陵,在北岩的石洞中点《易》立说,历时六载,写成理学代表作《易传》。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形成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名的“程朱理学”。洞口上方尚有“点易洞”三字。洞内有朱熹游此的题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这“点易洞”背岩面江,系石砂岩上人工凿成的石洞,现今有对联一幅云“洛水溯渊源,诚意正心,一代宗师推北宋;涪江流薮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换西川”。在长120丈、高6丈的摩崖石刻上,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崖上有佛塔一座、佛龛若干。

  这静闲胸中文墨不多,也不懂里面斯文。他便向门人打听,有无和尚在此修行。门人上下打量着静闲,见他衣冠楚楚,气宇轩昂,忙回道:“公子怕是问错了地方,此处非和尚庙,是程大人和读书人的祠堂。”静闲道:“那陈大人的后人有个叫陈公子的现在可在此处?”“我们这里程公子多,不知你找的是哪一个?”静闲其实并不识陈公子相貌,只是听说。便说:“前不久去过重庆府,又和一个道士回来的那个。”那门人看了看周围,又重新打量了一下静闲,然后摇摇头说:“不晓得,不清楚。”静闲心想这门人也许是知道,而不愿说出来。想上清寺被毁的消息可能早已传到此地,何况自己竟说有道士来。为此,也不好再多问,只是在园中碧云亭、钩深堂、致远亭、三畏斋、三仙楼、四贤堂、北岩书院、流杯池等遗迹观瞻了一番。然后出得院来,欲坐渡船到涪州城里,打听佛寺、道观。忽然一个妇女走近静闲身旁,轻声说:“公子要找陈公子可跟我来。”那静闲一听,喜上心头,正想热情地感谢,哪知那妇女并不说话,径直向上游方向走去。走到一大岩石下,人烟稀少之处,那妇女突然转过身来,对静闲说:“你在此等候,我一会儿就出来。”然后消失在竹林之中,静闲等得片刻,正自猜疑,突然上面一张大网从天而降。静闲忙一转身,跃上竹林,挥手如剑,一片青竹被齐齐削去,正好破了网阵。这时寻视出路,只见茂林修竹,山岩上的小道隐约可见。便又飞跃了几杆竹,刚欲下地,却听到几声暗标,直飞过来。一个翻身,让开过去。这时心里怒气顿起,运气功来,那双掌忽然一挥,大力金刚指幻化为利剑,若大片翠竹纷纷倒地,如韭菜被割一样。这时只见五个黑衣打扮之人,拼命向山岩下逃去。这静闲哪里敢停留,几个跃步,飞奔到了五人之前,挡住去路。这五人一惊之后,又分散逃开。那静闲双手一挥,一个圆弧电光,只听到五人扑倒之声。静闲抓住一个黑衣人正欲相问,却见这黑衣人把颈一伸,嘴角流出血,然后垂下头来。那四个黑衣人见此,俱也如此自毙。静闲心中愕然,大步往书院奔去。哪知那门人已不知去向,静闲也不敢多问,退下山岩,乘渡船直奔涪州城而来。

  静闲对刚才发生的一切觉得非常奇怪,那五位黑衣人是何方神圣,那女人和门人又是谁。自己只打听了陈公子,这些人就暗施杀手,要不是自己武功长进,真是不可想象。静闲越想越觉得不对,立刻想到自己应该再打听一下,于是静闲走进路边一小店里,向老板问道:“不知道此处可有道观?”

  那老板:“公子要去道观,应该在对岸北山道观,这边只有个聚云寺(俗称天子殿,现法雨寺),是和尚的所在。”

  这静闲谢过店家,不一刻来到聚云寺。这庙宇在长江边的聚云山上,甚是雄伟,但静闲没有心思观瞻,只一口气攀登上九百九十九级石梯。进山门后,立即来到知客房前打听:“有无重庆金刚寺的僧人在此挂单。”

  知客僧道:“不知施主访他们何事。”静闲诚恳地说:“我受人之托,要与金刚寺来的清觉师傅谋面,有事相告。”知客僧道:“请施主在客堂相候,我去问过回话。”一会儿知客僧与一个老僧进来。那老僧执礼道:“施主是来晚了,十日前他们便回去了。”

  静闲道:“他们?那么所有的师傅都走了?”那老僧回道:“正是。”静闲心想,当时无相法师曾告诉清觉,不见手珠不回。这手珠现在我这里,然后随手摸了一下衣袋里的佛珠问道:“是有人带信让他们回去的,还是他们自己想回去?”老僧道:“这个我们不知,只是清觉来告辞说,他要带他们走。”静闲又想,自己来此时,曾在金刚寺里寻找过,里面没有一个僧人,留在寺里的武僧们也不知怎么就蒸发了一样。静闲见老僧一脸的慈悲,便作揖退出:“若师傅能有缘告诉清觉师傅,无相法师有物相赠。”

  那老僧道:“敢问施主何方人氏?”静闲原本想直说,但这些天发生太多事,也不妨多个心眼道:“小的是带话之人,如他再来,请他找上清寺的静闲道士。”

  静闲出得聚云寺来,心里想着金刚寺里所有僧人的安危,便马不停蹄返回重庆。他忘记一路征尘,又来到金刚寺,依然见寺门紧闭。他跃身进到里面,仔细搜寻一番,仍然没有人影。又摸进厨房,看是否用过斋。但除蛛网扰身外,哪里有人迹!这静闲失落不已,跃墙而出,径直到曾实的店里,见曾实依然坐在柜台里,便走上楼去。这曾实跟上楼来,两个进得一间房,只听曾实说:“昨晚上听说,朝廷来人,要押阳都监回京治罪。”静闲道:“他也有今日,不知犯了何事?”曾实说:“听说是谋逆之罪。”四川路的兵丁都调来重庆了。静闲道:“他武功了得,怎么就束手就擒了?”曾实道:“他受人施暗手,这朝廷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今上双重喜庆后,朝廷没派人任重庆知府。据说前些日,有钦差到重庆传口谕,让他先代知重庆府事。这阳都监把这钦差奉得如再生父母,每日请安、陪游。哪知过得几日,钦差去成都府后,阳都监就生起病来,后来得知是着那钦差的道儿。待这钦差从成都带兵回重庆府时,把他一府上下,打入死牢,听候朝廷发落。”静闲问道:“那阳都监人呢?”曾实道:“据说关在府内。”静闲听后,顿时心花怒放,心想:我要擒得此凶,为我一观人众,报仇雪恨。当晚,正欲去都监府,忽然路过那次着人道儿的巴鲜山货店,便停下脚步来。见无动静,跃上巴鲜山货店二楼露台,只见一间房里灯火明亮,点开纸窗看,有两个人正在唱着酒,再一扫屋内,见门前站着两个护卫。自己只得在露台上蹲下身听里面说:“这阳都监不知是否真正冤枉,但那上清寺的两件宝物,他不可能一件也没搜着。又没走漏消息,证人又都指认。”这说话的便是那日出手伤静闲的干瘦老头。“我那三个徒儿明是寻访到了消息,但此时还没有现身,否则便可证明阳大人是非。”这静闲听他俩说到此,已然猜出了两人的身份,特别是看到那点他要穴的干瘦老头,怒气自然上心。哪知一上心,气息便发出声来。那屋内两人正是西川三鹰的师傅,大鹰手朗吉祥和吊颈鬼霍成峰。只听到哧的一声,那阳台上关着的两扇门兀自打开,这霍成峰和朗吉祥一前一后,跟出门来。静闲不敢怠慢,一个腾字诀,飞上房顶,奔驰不已。此时静闲感觉自己身手已有较大进展,但曾经着过霍成峰的道,知他出手之快,又见赤霞仙姑不是朗吉祥徒弟的对手,因而只是一路奔腾,就在重庆城内比起轻功来。三个在城内房顶上奔驰,静闲一会儿一个腾字诀,一会儿一个跃字诀,但始终没有把身后两人丢开。恰好此时,快到东水门城楼,那守门官兵见三个人要飞跃上墙,喊声顿起。静闲跃上来,推翻几个官兵,从城墙上逃出城外。那朗吉祥和霍成峰正要飞跃上墙,见官兵喊声大起,又怕城外中埋伏,便退回城内,趁黑回到巴鲜山货店。

  静闲出得城来,急促地向江边走去。他见官兵并未开门来追,非止一刻,便绕道回到巴香饭庄。跃身上房,见曾实却在等他。曾实见他回来,放心地问:“不曾遇到麻烦?”静闲道:“还好。”两人从窗外望去,见镇西门城楼上有火炬在游动,然后相视而笑。静闲道:“我在都监府对面的巴鲜山货店,听到有两人在谈阳都监的事,看来朝廷动了真格,至少要治他个滥杀无辜,毁我道观之罪。”曾实道:“怕不是这桩罪吧,朝廷会为道观说话么?”静闲道:“那也未必。我师傅曾说大宋朝有道君皇帝,政和三年(1113年)眷礼虚靖天师张继先,改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静闲自豪地接着说道:“虽然那虚靖天师是江西上清观,但与我们也是同宗。”曾实望着静闲的神情,也为上清观的道士自豪,又的确认为这阳都监心太黑,让一观道众尽且奔亡,因而愤然道:“他也该有此报应,只不过我们不能亲手为清一道长报仇。”说着忿忿不已。“待我明日去取了他首级,向师傅祭拜。”静闲把双手一拍,说道。

  一夜无语。是日清晨,静闲从镇西门进得城来,见守城军门非常仔细地询查着出城之人,对进城的人倒也不甚过问。因所感昨夜遭遇,不得不小心地在城里玉和彩绸庄挑一身新衣换上,又来到西大街上的明德茶楼,要了细食茶果,独自坐在窗前,拿眼望着斜对面的都监府。见大门未开,门前有官军把守。坐得一刻站起身来,见街口处巴鲜山货店照常开门营业,无事一般。然后叫堂倌道:“下楼请掌柜来问话,昨夜发生何事,各城门都在查出城之人。”那堂倌一脸苦相:“客官有所不知,昨夜官兵折腾了一夜,说是有人搭救都监大人,在我店里都有十来个官兵把守,好在平日我们脸熟,只是白送点银子让他们打尖,掌柜陪了他们半夜喝茶,现在还在睡觉。”静闲拿出一点碎银给堂倌道:“你楼下门口外巴鲜山货店的主人是哪里人氏?”堂倌把银子盯了一眼然后悄声说:“是官爷开的。客官要买什么山货,我去买了便来。”静闲道:“现在不必。”

  店堂倌见静闲出手给赏,欢喜下楼去了。静闲环顾整个厅堂,除自己之外,竟无一人在此喝茶,便算账出店,从街口巴鲜山货店对面低头而过。然而,过了会儿,他感到有人在跟踪自己,便进了一间店,也未过问店里什么营生。只侧眼往外盯,哪知打扫清洁的人抬头望有客来,便吆喝起来:“来客了!您请上座。”

  静闲见外面跟踪自己的人,一共是两个,现在装着相互拉话,在对面不时地注视着这边大门。突听店里招呼自己上座,忙把眼转回,却见是买春之所醉花轩。静闲见一老鸨领了两个年约二八,容貌娇好的女子莲步而来,顿时吓得不知所措,两眼有些发呆。见那两女子要走近时,便争先恐后地把纤纤玉手向静闲双手摸来。静闲一惊,甩开手,快步出门,惹得那老鸨好一阵骂街。

  静闲只装着不知,加快脚步。走到人烟稀少处,猛然一转,到一条巷内,却并不走了,专等两人跟来。这两人正加快脚步走进巷口,却被静闲拿住穴位,瘫倒在地。静闲蹲在地上抓起一个问道:“谁叫你跟踪我来?”这人吃痛,忙说:“大爷解开了穴位回话。”静闲道:“快说,否则再拿了你死穴。”这人忙回:“小的叫晋财,他叫庄节,我们是明德茶楼的堂倌。”静闲一听道:“胡说,刚才去茶楼未曾见你两人。”晋财回道:“是你把银赏了谭六毛,我俩合计,想看大爷做什么买卖。”静闲听后:“此话当真?”晋财忙说:“当真当真。”静闲道:“你两人既然想领赏,我也先把点银子与你们,不过你们若是打听到阳都监的近况,我自来茶楼给你们一个一两银子。”两个一听,欢喜不已。静闲替两人解了穴,两人千恩万谢归去。

  见他俩走后,静闲自觉得好笑,又反跟踪回来,果见两人回到明德茶楼,也就放心往巴香饭庄回赶。走着走着,突然见多钵和彭老大迎面而来。静闲心里一喜,待他俩走过一会儿,忙回身跟踪而来。两人并不认识静闲,却发现后面似乎有人跟着,但依然不惧,且大摇大摆地走进先前静闲误入厅堂的醉花轩。静闲想起那老鸨的抢白,自觉得面红耳赤,哪里还敢跟进门去?只在对面刚才晋财和庄节站的地方监视着。站了一会作,又觉无聊,本应该直接打听赤霞仙姑师徒情况的,自己却装神弄鬼一路跟来。现在进去,怕已说不清楚,或许还平添误会。想到此,静闲也不回巴香饭庄,只在附近,寻个旅店安歇了。

  次日上午,缓步来到明德茶楼,果见晋财与庄节在忙活,今日的店堂与昨日完全两样,特别是楼上茶客甚多。一个说书先生,正拉开架势眉飞色舞地说着《狄公案》。那晋财眼尖,早看见静闲走进店来,正沿着楼梯上楼,忙跟上去,便接过了门前知客的话,大声吆喝:“楼上请。”穿过二楼大堂,在里面选个小包间服侍起来。静闲见堂上听书茶客听到兴奋处,还山一样呼叫。

  这包间里也算清静,晋财低头哈腰地询问:“大爷喝点什么茶。”静闲道:“先不要说茶,昨日之事怎样?”晋财道:“包大爷满意,待我沏一壶好茶,拿了果点再来禀报。”静闲见他说完,一溜烟出得门去。一会儿与庄节端着茶壶、果点进来。那庄节一见静闲忙说:“给大爷请安。”静闲道:“休来闲礼,快把实情说来。”庄节道:“昨日喝茶的人又少,许是说书先生走了几日之故。我们回来无事,小的们就去都监府把风。平日里,我可以随时进出,哪知昨日大门闭的紧。我认识府里一个张虞侯,便去找他。把门军见我是茶楼的,便问,有甚急事?我把原因说了,下午请张虞侯到茶楼相见。待得快吃晚饭时,这张虞侯才到茶楼问我何事。我便说今日说书先生已回,让他不要漏了听书。结果他大发怒火,把脚放在长凳上说,那钦差先前把他们也关起来,好在过去与都监阳大人没有私人干系,前几日才把我们放出,现只关了阳大人一家二十余口在牢里。昨夜不知哪路贼军的扰城,让我们一夜不成合眼。他说着猛喝一口茶,又接着说,今天大睡一场,方才醒来。听把门的传话,是以才来。我又问他那阳大人呢,他说要押解进京,听说已安排了船。我问什么时候走,他说不晓得,或许是今日也有可能。”晋财插话道:“若是坐船,也得早晨才行,晚上行船,除非渡河,否则哪个敢走。我原来就拉纤走船的,只是太苦,才干这泡茶营生。”

  庄节还把都监府的环境一一道来,静闲听后,默默点头。给了赏,回旅店里等候新的信息。

  是日傍晚,静闲正独自在房内运气习练,忽然听得一阵脚步声,急促地上楼来。静闲住的旅店不算很大,客房不多,忙立起身,站在门口。只听得来人走进隔壁房里说:“里面传出话来,老爷今晨已经送走。”又听另一个问:“是水路还是旱路?”先前那人说:“说是走旱路。”另一个道:“我们快去报告小姐。”静闲只听得说话的人是两个女的,立刻想到可能是阳都监女儿的丫鬟。心想阳都监女儿难道没有被捕?听到她俩出门,便小心地跟出门来。这两个女子确是阳都监女儿的丫鬟,先前进到屋里的一个叫小翠,打听消息回来的那个叫小玉。两个身上均带着武功,走起路来也较为快捷。

  这静闲此时的轻功也较了得,一会儿奔在她俩前,然后在视线内等,待两人走过后,又启步跟来。见两人出城,乘船过江,自己也只得跟了上船。一会儿船过江来,各自上岸,静闲依然跟踪。哪知走近写着“玄坛别院”的一个庄子,两人夺门而进。静闲也只得趁天黑跃墙而入,见两人走上一阁楼,静闲急跟上去,伏在门外听得小翠说:“黄二姑,怎么小姐没在?”只听黄二姑道:“小姐带人已先走一步,只等我们最新的消息。”

  小翠把情况说后,黄二姑道:“我们先用信鸽去涪州,今晚我们就往涪州去。”静闲听后,立刻退出。心想,段香儿外公处离此不远,眼下正好前去想法租借匹马先到涪州。思虑已定,快步来到婉府。敲门进来,小厮领他去见管家胡松,路过一个小院,见一个人正在打拳。走近见是段明,抱拳执礼道:“段老爷有礼了。”这段明正在运气练拳,却听有人招呼,住手望来,见是静闲,忙道:“林恩公来否?”静闲道:“你的伤已全愈否?”段明热情地拉着静闲的手道:“已大愈,林恩公在什么地方?”静闲道:“委实不知,我也是多日未见,思念不已。”两人说着走进客堂,分宾主坐下。段明见静闲一身书生打扮,俊秀得很,心下非常高兴。见丫鬟上茶后,便说:“去请小姐来此说话。”见丫鬟自去,段明接着说:“那日见你落江后,甚是着急。”静闲道:“承蒙惦记,还谢小姐相救之恩。”段明道:“我那香儿,自幼在洱海中长大,浑名唤着水仙。”静闲道:“这便是真的,那日不是她施手,我命休矣。今天来府,又有事相求。”段明道:“但说无妨。”静闲拿出银票说:“我想买匹快马,连夜去涪州。”段明见他拿出银票就说:“见外了,来人。”只见一个小厮走进堂来,段明道:“你快准备一匹好马,然后叫胡管家到堂上来。”静闲见此,感谢不已,忙说:“谢段老爷抬爱,小道这就告辞。”段明说“事情很紧急吗?我让胡管家派几个帮手去。”静闲道:“不碍事,我一人便行了。”正欲站起身来,只见段香儿飘然若仙地进堂来,非常深情地望着静闲,娇声地问:“真的那么忙?”静闲哪敢对接她那如电的目光,低头道:“小道事急,还望见谅,事成后再来拜谢。”说后告辞,却见胡管家已站在厅堂外。段明说:“人不需要了,只拿银票送上。”静闲道:“银票也不必了,我这就告辞,多谢。”段明哪里肯依,无论如何让静闲收下了一千两银票。静闲心想,下次来回话时,正好如数奉还,而自己身上还有西川三鹰的上万两银票。

  告辞出来,趁着月色,一路向涪州而来,一口气跑了三个时辰,那马乏力,才走得慢了。静闲无奈,只得牵马走路,此时天色已经慢慢发白,山道上清雾缭绕。翻过这大山下去,就离涪州城不远了。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满山遍野桃红李白,使得这绿水的乌江上的青山,更加多姿多彩。静闲让马休息,便在山头上的一块石板上坐下来运功息气。一会儿便身心舒畅,疲劳俱无。取得干粮吃了,更觉神清气爽。忽然听山岩下马蹄声碎,六骑飞速上来。待看清是段香儿后,心里顿时一股甜意涌动。他知道段明怕自己武功不行,路上吃亏,是有此举,但也用不着段香儿跟来。待段香儿走近,见静闲后,下马说道:“终于追上你了。”

  静闲见段香儿眼里带着牵挂般的喜色,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他与段香儿两个走在一片树林里,静闲感激地说:“非常感谢你们的情谊。”然后回头见五个伙计没有跟上来,又说道:“我这次是要刺杀阳都监,为我师傅们报仇。虽然阳都监要押解进京治罪,但恐皇帝饶他不死。”

  “你一个人是官兵的对手吗?我们还以为你是去报个信什么的。这么大个事,你一个人就能干成吗?”段香儿有些责怪地说。

  “这个事人去多了,反而不利。我只要一掌即可毙了他,然后取了人头祭典师傅们。”

  段香儿听他说一掌便能毙了别人性命,可想起那日在真武山下,静闲的身手并没有什么高招。心想他也许是不想连累我们,故有此说。但我们已经跟来,此时不可能能就这么回去。心想自己假意答应,只在暗中接应他就行了。便道:“既然你一掌可解决事情,我们去也是多余。我们只在前面寻个旅店,等你功成而回。”静闲听后,心里宽释道:“这样甚好。我寻上他们,得手就回。”

  为此,七人骑马下山。静闲见段香儿六人在山下寻个旅店住了,自己骑马继续往涪州城追来。是日午时,快进城时,见官道上一辆囚车空着,显然有打斗的痕迹。连忙左右观看,却一切如常。只得进城寻个食店,招呼堂倌,要了饮食后问道:“今天怎么这么多官兵进出?”那堂倌道:“说是有犯人被救,有人看见乘船走了。官兵还派军船追了去。这不,今天官兵在城里还吵闹不已。”

  “知道是什么人救起走了?”静闲问道。那堂倌说:“是谁就不清楚了,听刚才顾客说是两个武功高手,有一个骨瘦如材,武功可不得了,那官兵哪是他们的对手,一行人把他救上船去了。”

  静闲想来比较奇怪,也许是霍成峰和朗吉祥出手,但他知道这两人本是朝廷鹰犬,那为何又要出手施救,显然费思虑。静闲想到此,自也无心饮食,付了账自来到聚云寺,重新打听清觉师兄的消息。他还未走拢聚云寺下面的牌坊,便见有官兵站在牌坊下,也没看见有任何人进出。静闲看就近有个钟记茶楼,便进来,但眼睛却死死地望着聚云寺的牌坊。心想,难道聚云寺的僧人出事了?便问堂倌道:“这庙里请官兵把门了?”

  堂倌道:“哪有此说,听说知府小妾生子,今儿个来还愿。听说城外有强人打劫,故派兵来保护。”静闲听后,稍放心。不一刻功夫,那兵卒前呼后拥抬着三乘轿子走下来,三名长老和尚站在牌坊门前双手合十相送。静闲见有位是上次相见的知客僧,忙出门跟进。不一刻,登上山顶,进入寺里,跟着知客僧走进客堂。静闲道:“请问长老,清觉和尚未回重庆,不知还来此否?”知客僧:“上次走后,不曾再来,一向未知消息。”静闲听后,心里叹息,正欲告辞出来,哪知一回首,见小翠和小玉走了进来。见静闲自是不认识,也未作理会。静闲见此,也装着不知,走出门来,忽见黄二姑也在后面跟进来,两人擦肩而过。听见小翠和小玉恭迎黄二姑的声音后,只默默地在心里盘问道:怎么她们与聚云寺有联系?我且细心查访,我清觉师兄是否已被聚云寺僧众相害?心想只要跟踪她们,就能找到阳都监的下落,便不作声,只走出大门来。在神仙洞外面立着,一双眼不停地望着通往山门的路,等了大半晌,仍然没有看见三人出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