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自从1915年退出政坛,便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地方自治的经营上。虽然僻处南通一隅,但他仍然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时局的变化。1918年底,鉴于巴黎和会即将召开,张謇为使我国能够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而获得关税自主,致电政府及与会代表,希望全力争取,同时发起成立了全国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并被公推为会长。1919年初,巴黎和会期间,张謇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趁机侵略及北洋政府的对外妥协,频频通电,严正指出:政府即使愿去自杀,可人民难道就不希望生存?假使听任日本人占领青岛,对外那么正好实现了敌方的阴谋,对内又回复到专制社会,造成百年间的内战忧患。他希望政府速令与会代表,拒绝在丧失国权的和约上签字。1921年,太平洋会议在美国召开,张謇因我国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致电政府,重申山东问题的重要,并致电会议代表,希望重提此案,请各国加以评断,以此来永绝东方大祸害的根源。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南通各界组成后援会发动募捐,张謇率先捐资,以示援助,他还针对当时在南通的美国人高诚身反对南通学生的声援行动,致函论辩,讲到本年五卅运动的兴起,就是因为用不平等对待我人的一些国家挑起的事端,结果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醒悟,联合力量用公理来相对抗。可见为了捍卫国家权益,面对列强他毫不让步。
对于国内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张謇也是严厉鞭挞,毫不留情。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张謇在致徐世昌、段祺瑞的电文中指出:自从巴黎和会上把山东主权拱手让给日本,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恨,并且愈演愈烈。这是三年以来国家亲日政策之结晶。所谓亲日政策,实是徐大总统建议,而得到段总理的赞成,又有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的奉行。当事件初起时,政府判断,认为是有党派在起作用,是由一二人所指使,于是时而威吓,时而敷衍。谁曾料想此时国人的常识已不同于七八年前。如今之所以国内群情愤激,全在于外交上的失败,如果外交问题不从根本解决,单靠威吓只能使政府失去威望,单靠敷衍也只能使政府丧失信用。这种状况,此民众的愤恨又怎么能平息,即使平息又怎能保持长久!
1921年,在为山东问题致徐世昌的电文中,更严斥政府媚外卖国行径,并正言警告:“清室、洹上覆辙至迩,勿谓民意可轻,民气可侮也。”翌年,为内阁总理梁士诒在与日本交涉山东问题之事上一味卖国,更致电徐世昌,望他在处理梁士诒时“思人民付托之重责,惕大乱狎至之危机,早自决断,立予罢斥。罪状果成,即付诸国人,公组法庭,评判其罪”。一腔正气,磊落光明。
另外,最令张謇常常深感痛心疾首的是国内无休止的军阀纷争和战乱。拥有庞大经济群体和较多地方自治成果的张謇,最迫切地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每见国家的分裂和内战,他总是腾出不少精力,利用自己的声望四方劝解。如1920年直皖战争前夕,他就在主和通电中沉痛地说:“同胞相杀,战祸绵延,商业凋零,生灵涂炭。凡有血气,谁不渴望和平!”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张謇在事前事后曾多次致电,苦口婆心地调停劝阻。到1924年江浙地区战火又一次燃起,张謇更是忧心如焚,奔走呼吁,晓以利害,希望不要给人民带来灾难。他在晚年曾写过一首长诗,历述自袁世凯当政以来,国内到处动乱不已,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种种表现。诗的最末有句:“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正反映着他的一腔悲愤。
对动荡政局下,国内各行业面临的艰难,张謇也同样寄予深切关注。在需要自己提供援助时,他也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如1913年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1916年任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1922年任交通银行总理等,均应大众推举而受命于危难之时,而且正是因为他的努力而化险为夷。又如为防止长江流域铁矿资源被外商掠夺,于1918年发起在江西创办大陆制铁公司,并被推为董事长;为阻止糖业利益为进口品所夺,于192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国民制糖公司,并一度被推为董事长。此外,他还在许多社会团体中担任职务,如曾任中国纱厂联合会会长,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矿学会名誉会长等。对张謇来讲,只要有益于国家富强昌盛的事情,他都乐意参与。并且既然列名,就必须尽职。作为国内早期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名誉社员,他曾为社址及实验室用房问题再三与当局商请,最终得以解决。1922年,他还邀请中国科学社第七届年会来南通召开。在会议致词中,张謇强调:“今日为科学发达时代,科学愈进步,则事业愈发展。”在送别宴会上,张謇更语重心长地勉励学者们要面向社会,讲求社会效益,他说:“吾人提倡科学,当注重实效,以科学方法应用实业经济之研究与社会心理之分析。迨成效既著,人自求之不遑。执此道以提倡科学,未有不发达者。此为吾数十年经验之结论,愿诸君由此以兴科学。”张謇尊重科学,爱惜人才,以及他对学术团体的扶持,深受科学家们的敬重,因此,科学社曾以新建的生物研究所作为张謇70寿辰的贺礼,以答谢他对科学的倡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