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謇以应邀参观日本第五次内国劝业博览会为契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0天的参观考察,历经20座大中城市,考察农工商企业30个,各类学校35所。在考察中,他坚持每看必问,每问必记,每记必思,留下内容详实的《东游日记》。对于考察对象,在出行前张謇就有所打算,如他在回答日本记者询问“东来调查宗旨”时讲:学校形式不希望参观大型的,而是想参观小的;教科书不希望观看最新出版的,而是想观看旧出的;学校风气不希望询问在都城的,而是想询问郊市町村的;办学经验不想了解全日制的,而是想了解不完全时的;办学经费不想询问政府及地方官给予优待补助的,而是想了解地方上人民是怎么样在费用拮据的状况下自立办学的。
由此不难看出,张謇出外考察完全是与自身所要从事的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有备而来,有着明显的功用性。而事实上,日本的经验,通过张謇的择取或发挥,都在他此后的实业与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謇的日本之行,让他有机会亲眼看到“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痛切地感到:中国要兴旺强盛,必须效法日本实行政治制度的革新。张謇正是抱着这样一种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态度赴日考察的,但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他决不谦让或丧失立场。比如他在东京靖国神社,看到供奉甲午战争中日本阵亡的将士,深有感触!回国之后,他便在南通修建了民族英雄、明代为抗击倭寇英勇牺牲的曹顶的祠墓并为其塑像,还在相传是掩埋倭寇的大坟堆上,加筑京观亭,借以表彰本民族的爱国先驱。若干年之后,有日本来南通的游览者看到之后,与张謇商量,意欲将此改去。但对方得到的回答,是正色的拒绝:“贵国拿甲午年战胜中国得到的战利品,陈列在东京的靖国神社,是激励贵国人的爱国心,是不错的。我们修这个坟和塑立这个像,是激励我中国人的爱国心,也是不错的。”又如经过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处“春帆楼”时,虽说事阅八年,但他的愤慨依旧不减,张謇当时所作的一首诗最能表述这种感情:
是谁亟续贵和篇,
遗恨长留乙未年。
第一游人须记取,
春帆楼上马关前。
§§三 事业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