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虽然出生于海门,可他的祖上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张謇的远祖原来居住于江南常熟的土竹山,元代末年,一位叫张建(字惟贤)的中年人,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移到了通州金沙场,成为张氏迁至南通一系的始祖。此后子孙繁衍,到了张謇这一代已是第16世。
张謇的祖父张朝彦因为父母早逝,又因受族人的唆弄,导致家产破落,幸好被在金沙镇上经营瓷器业的东台人吴圣揆收留,并招赘为婿。此后吴圣揆移居海门常乐镇兼事农业,而张朝彦也迁居通州西亭。吴圣揆逝世后,张朝彦命儿子张彭年移居海门常乐,孝奉母家。张彭年生子五人,张謇排行第四,在五兄弟中最为聪颖,年方四岁时,父亲就教他念《千字文》,第二年被送入邻居的学塾读书。塾师邱畏之(大璋)因张朝彦兼祧吴家的缘故,为张謇取名吴起元,小字长泰。
在父母亲的严格督促下,幼时的张謇学习发奋。同治二年(1863年),11岁的张謇已读完蒙学的基本书籍。这一年江南兵乱,许多人逃难到江北,张謇在街上,听见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大声念诵《滕王阁序》以乞讨食物,张謇记在心里,回家后对他父亲说:“这个人是不是拿‘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四句话来诉说他的苦境?”张謇的理解力使他父亲深感欣慰,第二年就从老家西亭延请秀才宋蓬山(效祁)来家中授读。
这年有一天,张謇的父亲和宋蓬山老师在书房谈话,见一武官骑白马在门前走过,宋老先生随口说出“人骑白马门前去”七字上联,在旁的张謇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我踏金鳌海上来”。张謇父亲和老师为张謇的才思敏捷而高兴,以后被传为印证张謇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预兆。
宋老先生从年轻时代起就参加科举考试,50多岁了仍是一介生员,还要连续应考岁试、科试、乡试;加上年迈多病,精力明显不支。
张彭年见宋先生垂垂老矣,而仍旧孜孜以求,百折不挠,明白“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困难重重,并不容易。因此,他有意为儿子准备一条“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退路:自食其力。
首先,他不让儿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要求他们必须能放得下读书人的架子,从事贱役。他不仅要张謇兄弟为先生洒扫侍应,而且还要他们随雇工在棉田锄草,在家中建房时充当小工杂役,学习土木建筑工艺。
其次,灌输“农本”思想,督促张謇兄弟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张彭年家庭日渐宽裕,张謇兄弟曾劝父亲把20多亩良田佃出收租。张彭年告诫儿子说:“子弟非躬亲田间耕刈之事,不能知稼穑之艰难,汝曹日后无论穷通,必须有自治之田。”这种以农业经济为个人事业根本,进退可资依靠的思想,对张謇日后走向实业救国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同治五年五月(1866年6月),张謇13岁时,通州余东的灶民抗缴厘税,清军出动镇压,乡民惊惶外逃迁徙,宋先生辞馆归家。
两年后,宋蓬山病亡,父亲命张謇到西亭,改从秀才宋紫卿先生读书,并且食宿也在老师家,同时也向举人宋璞斋先生学习。璞斋与紫卿先生分别是宋蓬山的儿子和侄儿。两位老师对张謇的学习都管得很严,尤其是宋璞斋,有时竟近于苛求,他有两句警语被张謇终身铭记,这两句便是:
若蹉跎又是一日,
肯发愤何须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