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1.挑战谷歌

  Google和类似的搜索引擎室将网上的所有的信息做成索引,供人们查询,而facebook在于帮助人们互相了解各自心中在想什么。——马克·扎克伯格

  2009年达沃斯经济论坛上,马克与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有过一次简短却有趣的交谈。期间举行的一次科技界晚宴中,马克与佩奇被安排坐在一起。这次,一向寡言少语的马克居然主动起来,开门见山地询问后者:“拉里,你用Facebook吗?”后者面无表情地回应说:“没有,我没用过。”“为什么不用呢?”“那玩意儿不太适合我。”马克还想争辩什么,却被坐在另一侧的桑德伯格及时阻止,这才避免了更大的尴尬出现。有意思的是,桑德伯格一年前被马克从Google挖来,此时身份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

  这个插曲成为解读Facebook与Google关系的微妙缩影。如果说Google是互联网时代的至尊权威,那么Facebook则成了特立独行的挑战者。当年轻的Facebook面对正值巅峰的Google时,并无犹疑退缩。

  在硅谷,任何锐意进取的创业型公司都不会龟缩在成名者的巨大阴影下,它们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有不受束缚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勇于表现出来。

  马克的不通世故与天真纯粹从上述对话中尽显无遗。这其中也包含着他对权威的无视和对陈规戒律的百无禁忌,当然,他已非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也不是不知轻重深浅的自大狂,这是建立在对Facebook的绝对自信基础之上。不过,在拉里·佩奇看来,这小子也许自信过头了。

  然而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王者,争锋则是永不过时的主题。特别是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科技界,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创新都可能颠覆已有格局,正如硅谷那条不成文的铁律“小心那些车库里的人”,拉里·佩奇对此应有深切体会。当年正是Google不可阻挡的崛起瓦解了微软不可一世的霸权。而如今,随着Facebook的急速壮大,Google越发嗅到危机的气息。

  科技浪潮自有其生命周期,新生公司因其本业契合了新兴潮流而壮大,反之亦推动着新浪潮,并对旧有格局形成冲击。Facebook便是这样的产物。一方面,它感受到互联网社交的呼应而诞生、成长、壮大;另一方面,它又以创新的方式不断为互联网经济创造着新的市场与需求。

  当社交需求演变为互联网应用主流,Facebook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社交网络。究其本质而言,Facebook属于社交工具,乃是为了交流的便捷,但在不知不觉却推动了搜索革命,而这正是Google的大本营。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资讯泛滥,Google解决了搜索的问题,使信息获取度极大提升,但Facebook又将之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人们日益发现,在Facebook创造的实名社交世界,通过亲友推荐、分享等方式,可以过滤掉许多无效、低质信息,免去传统搜索大海捞针式的低效和繁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Facebook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终于,在2010年,Facebook首次超越Google,成为全球日访问量大的网站。

  在Facebook之前,Google是互联网的信息人口,它通过链接和搜索将成千上万的网页聚沙成塔。人们想要寻找某个网页,只有通过Google搜索这一种方式。然而,随着网页数量爆炸式增长,Google依托机器的传统搜索算法很难驾驭海量的网页,对个人化信息处理能力尤为不足。这时候,Facebook出现了。它以个人作为信息的分类单位,通过人际联系将个人网页串联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在Facebook的平台上,用户提交个人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并通过分享、转发等方式传播网页信息,形成某种投票筛选机制,使得信息检索更为简化,同时过滤掉大量信息杂质,大大提高了传播精度。这对Google代表的搜索机制产生了颠覆性效果。如果互联网用户全部转移到Facebook中,那么Google这个信息入口便名存实亡。虽然面临Facebook的挑战,但Google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Facebook取代,这是由两者的基因决定的。

  Google在搜索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是以社交起家的Facebook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尽管Facebook获取信息的有效度令人眼前一亮,但应该看到,Facebook用户均是被动接受者,当他们想要获取某种信息时,Google仍是多数用户的搜索首选。

  当然,Google并未坐视Facebook壮大。早在2007年,Google启动了一项名为“开放社交”的秘密计划,其核心理念是:将所有社交网站集合到同一平台,以此掌握社交网站的入口。Google曾要求Facebook加入这一平台,但被强硬拒绝,此后这项计划便没了下文。

  Facebook在社交网络领域的迅疾发展再次强化了Google狙击的决心,于是便有了2011年夏天Google+的问世。

  Google+是一个社交网站,与Facebook在结构、功能、形式上大同小异,同时整合了Googl。的在线应用,旨在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研发者对其寄予厚望,“Facebook上分享的东西过多,Twitter上用户分享又太少。如果Google能够做到恰到好处,那我们就可以在社交交互上掀起一场革命。”

  Google+从开始便抓住Facebook在隐私方面的软肋,一面推出隐私管理应用,一面大声招摇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管理。此举多少起到些成效。Google+推出后受到疯狂追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注册用户量便突破2000万,显示出不容小觑的增长性,至今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以Google+为“桥头堡”,Google开始向社交领域战略倾斜,与Facebook频频交锋,一时间火花四射。

  Google+进入的终究是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如果没有革命性创新,仅凭Google在线产品和既有概念很难取得市场突破,很难打败Facebook。尽管 Google+增长迅猛,但就其作用来说,恐怕战略牵制意义更大一筹。不过,Google+的介入为社交网络的未来格局留下巨大想象空间。

  Facebook也不甘一示弱。坊间传闻,Facebook在暗中研发搜索引攀。2012年初,Facebook提交IPO申请后不久,马克上传了一张办公室图片,其中有一合电脑屏幕显示,Facebook页面顶部出现了一个细长的白框,与Google搜索框类似。业内人士纷纷猜测,那可能就是传闻中Facebook秘密研发的搜索引擎的原型。

  马克看似无意之举,所透露的含义引起各方猜测联想。Facebook现有搜索只要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站内搜索,用于搜索用户、品牌等系统内容。如果Facebook研发专业搜索引擎,对Google来说,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实变得有趣起来。Google介入社交网络,意图阻击Facebook。 Facebook似乎也有意涉足搜索引擎,遏制Google的攻势。所谓高手过招,并非招招见血,而在蛇打七寸,以静制动,以攻为守。商业竞争亦是如此。牵制、制衡远比所谓价格战、广告战来得高级,其中所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更是催生创新的绝佳机会。

  现在看来,Facebook与Google蓄势待发,彼此间势必要一较高下,至于战场究竟是社交网络还是搜索引擎抑或兼而有之,社交网络与搜索引擎两种事物的融合将在未来引发怎样的裂变,催生什么样的产品与公司,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Facebook的上市,它与Google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愈发激烈。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未尝不能从过去寻到蛛丝马迹。Facebook的成长路径上,始终少不了Google的身影。这对冤家的恩怨由来已久,透过这些恩怨,或许能更全面地窥视双方。

  2012年Facebook上市消息抛出后,迅速引发全球瞩目。这笔50亿美元的IPO将刷新科技界的IPO纪录。耐人寻味的是,Google恰恰是这项纪录的保持者。

  倘若深入探究不难发现,Facebook总是被拿来与Google比较,Google也逃不出被作为评比对象的命运。潜在的大众心理早已将Facebook视为Google的革命者。尽管表面不动声色,两家公司也将彼此作为对手。

  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合作。商业上的合纵联合,乃是形势所趋、战略所需,更是竞争的必然。Facebook与Google频频交手的同时,微软、MySpace等公司也以各自的方式和姿态参入其中。在商业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基于利益的共同或分化,公司结成阵营或敌手。

  2006年,社交网络风头刚起,各家公司还处于摸索盈利的阶段,网络广告当然是利润大头,谁能获得大广告客户的鼎力青睐,谁就能免于资金困境,从容成长。这时的Facebook尚不及今日这般风靡,它前面还有一个“绊脚石”MySpace。

  MySpace 在2005年被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收购,在新闻集团雄厚的资本、咨询支持下,MySpace有了一段好时光,用户数量疯狂增长,一度达到150万的周增幅度,作为当时的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吸引了大量优质广告客户。 MySpace在2006年公开寻求广告项目合作,谷歌与微软同时入选。最后,风头正劲的谷歌从竞争中获胜,与MySpace签订一笔三年期广告协议。从2007年到2010年,谷歌每年向MySpace支付3亿美元,共计9亿美元,成为MySpac。成为搜索服务和文本广告独家提供商。

  竞标MySpace失败之后,微软转向行业第二的Facebook,双方于2006年8月签订一项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当时Facebook注册用户只有900万,按照访问量排名,位列全美第七位,而MySpace拥有1亿注册用户,差距显而易见。此前,微软曾多次被谷歌以价格优势挫败广告项目竞标,失意之间寻到尚在成长之中的Facebook,成为后者旗帜广告和赞助链接独家提供商。客观而言,Google为了封锁微软广告投放渠道,不惜提高出价,在阻击微软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财务压力。

  到了2007年,Google开始认为给MySpace的出价过高,随着MySpace流量下滑,Google未能从合作中得到预期的收益,开始流露出悔意。另一方面,迅速成长的Facebook为微软带来超预期回报,令广告业务薄弱的微软从Google封锁下打开一扇窗口。

  Facebook的出色表现引发微软、谷歌的竞争。2007年7月,谷歌高层放话出来,表示希望全盘收购Facebook。马克在一年前刚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出价,此时当然不会出售公司,对谷歌高层的隔空传音无动于衷。不料,2007年10月,Facebook竟然接受微软2.4亿美元收购,出让1.6%的股权。与此同时,微软还取得Facebook全球网络广告的独家代理。

  从Facebook碰壁后,Google于2007年底迅速推出“开放社交”平台试图控制社交网站的入口。MySpace在第一时间加入这一平台,在其带动下,Linkedln, Friendster等社交网站相继加入‘开放社交”平台。似乎只有Facebook洞悉Google的深远用意,对其邀请无动于衷。也正是从此开始,两家公司火药味愈来愈浓,最终走上“对着干”的不归路。

  随后发生的事实表明:Google找了一个差劲的盟友,MySpace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微软作出了一项最为聪明的投资,而Facebook则走出了一条明路。

  MySpace把命运交给Google执掌,Facebook则无拘无束地蓬勃发展。到最后,Facebook反而开创了社交网络的新时代,MySpace却步步沉沦,最终在2011年被新闻集团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在硅谷,Google向来以薪水丰厚、福利优异为名,这也是它吸引全球优秀人士加盟的原因之一。不过,随着Facebook的崛起,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Facebook如今是硅谷平均年薪和员工满意度最高的公司,带有新兴公司上升期普遍的积极、正面的公司文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如果说Google拥有硅谷最优秀的人才,那么这句话现在可能要改写了。越来越多的Google员工投向Facebook怀抱,保守估计达数百人,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Facebook现任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正是在她的治理下,Facebook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此外,Facebook搜索部门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Google,这也许会成为Google未来的一大隐患。

  人才是一个公司的基石,当员工纷纷跑到对手那里的时候,Google面临的已不止是外部竞争了。它需要正视机制、文化等内部问题,尾大不掉、官僚主义等“大公司病”是否在伤害自身?与此同时,声誉鹊起的Facebook开始展露其侵略性。

  2011年,一封偶然流出的电子邮件将Facebook推向风口浪尖。 这封邮件显示,Facebook涉嫌雇佣公关公司帮助它在媒体上发表中伤Google的文章,指责Google“侵犯数百万美国人民的隐私”。美国人对个人隐私格外看重,Facebook一直深受困扰,Google在社交网站上的宣传正是保护隐私优势,隐私成为焦灼之处不难理解,但究竟是否确有其事无从得知。不过,可以肯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变得复杂、多样,任何瑕疵、缺陷,都可能为对手提供可乘之机。

  Facebook为什么让Google感到紧张?这恐怕还要从互联网浪潮的推演递进说起。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商业空间,但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如何利用它去赚钱,就好比一座宝藏等待开发。这也正是互联网经济的迷人之处,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从而激发出形形色色的创新互联网发展史上,那些真正得其门而入的公司都曾辉煌一时,并被视作某个时代的象征。

  AOL开启了互联网商业化大门。它提供网络宽带接入服务,类似电信运营商,赢利渠道主要是流量费,属于原始的接入时代。接下来,Yahoo开创了互联网门户时代,提供资讯吸引流量以广告赢利,相当于媒体公司,只不过将载体变成了网页。

  Google的兴起代表着互联网搜索时代到来,它提供搜索服务,对海量信息进行检索,不过在商业模式上,仍是依靠广告盈利。Google从本质上讲属于广告公司。其高明之处在于,利用搜索引擎将整个互联网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用户使用搜索服务的同时,通过搜索抓取网页关键词,达到广告传播效果。Google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自动化广告发布平台,根据用户键入的搜索词汇,自动提取相关广告内容,传播精度、效率获得极大提升。这个过程中Google不需要售卖、制作广告,只需提供算法、维护和技术服务,广告效果自动达成。因此,又被称之“自动印钞机”。

  显而易见,Google将散乱的网页链接为一个世界,它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者,一切都听命于它。然而,Facebook却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创建了一个互联网世界。这个世界不对Google开放,不论Google搜索能力如何出众,始终无法突破限制进入其中,Google的商业模式在此失灵了。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清楚新的潮流何时兴起,只有当它变为现实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改变早已发生。 如果说Facebook代表着互联网经济的新时代,那么这个时代则将是社交网络的天下。在此之前,从AOL, Yahoo到Google,几乎全都是基于已有事物的商业创新。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本身就是一座富矿,只要找到合适的开采方式,那么这个公司便可能屹立于浪潮之巅,AOL, Yahoo, Google分别用各自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所代表的潮流开始被习以为常,并渐渐褪去光环。这时候,Facebook踩踏着社交网络的鼓点飞驰而至,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宠儿。

  社交网络并非新兴概念,在Facebook之前,早就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社交网站。它们固然有各自可取之处,作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但并未有真正的革新,它们对人际交互的理解和开发始终停留在感性层面,就如同面对巨大的宝藏无从下手。

  Facebook第一次深入理性地分析人际关系,将其量化为一种可控的人际关系模型,并将之从现实社会移植到网络世界。这正是Facebook的高明之处,它没有跟在某个领先者身后亦步亦趋,或迷失于既有概念无法自拔,而是自成一统,建立自己的规则。幸运的是,Facebook抓住了人际交互的身心渴求,让用户心甘情愿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提交给它。在人际关系的推动下,用户呈现爆炸式增长,于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世界渐次浮现,而Facebook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的主宰。

  在Facebook之前,几乎所的社交网站都停留在社交层面,它们将自己牢牢锁定在工具属性上,甘愿做搜索时代的配角,甚至对Google的“开放社交”平台趋之若鹜,却从未想过再造一个世界。与它们不同,Facebook从一开始便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它要开启互联网经济的新时代。通过社交网络,Facebook重塑了互联网格局,在Google链接的世界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世界。

  在Facebook创造的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能找到现实社会的个体对象,Facebook用互联网延长了人们的联系触角,它不仅成为现实世界的真实影像,也极大推展了时空纵深。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星球上每个人都拥有一个Facebook账户,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势必与社会产生密切关联。人们希望在互联网上与真实社会中的个体建立关系,而不愿漫无目的地冲浪,或者将精力花费在不切实际的虚拟交往。于是,我们看到,人们纷纷加入Facebook,它所创造的那个世界日渐膨胀壮大,而传统的互联网世界日益黯淡。对于Google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被取而代之的隐忧,数据库资源萎缩、流量下降、广告客户转投他处……如果听任事态发展,Google帝国终有一天轰然倒塌。

  一切迹象表明,后起之秀Facebook与今日霸主Google之间的战争已经打响,而且,前者企图取后者而代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Facebook的不屑一顾,他强调:“赢家在哪里都会赢”。可是,事态的发展并非如施密特所期待的。

  据ComScore的数据显示,Google目前是美国最大的网站,覆盖了81%的美国入口;Facebook仅覆盖了53%的美国入口,落后于Google、雅虎和微软。但是,Facebook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oogle,访问量已经超过Google。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Facebook的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为7.07%,位居美国第一;其次为Google,访问量所占比例为7.03%。一年之后,Facebook在访问量方面仍然领先于Google,而且优势越来越大。到2011年5月的第一周,Facebook占据美国网络访问量的10.4%,而Google只有8%。这让Google倍感压力。

  Facebook与Google之间的战争随着Facebook的不断壮大而逐渐升级并备受关注。双方首先上演的是人才大战。在Facebook迅速成长的几年间,马克从Google挖走了好几位重要人物,包括Google在线销售与运营副总裁桑德伯格,Google地图共同创办人拉斯·拉斯穆森等。

  《纽约时报》的一份统计表明,约有200名Facebook员工曾任职于Google,占到Facebook员工总数的10%以上。甚至有人戏称,Facebook的大厨都是从Google挖来的。为了抵御Facebook的挖脚,施密特不得不为全体员工加薪10%,部分高管的加薪幅度达到30%,希望以此来鼓舞士气,防止人才外流。但是,在一家已经发展壮大并走上平稳发展轨迹的企业,显然缺少创造奇迹的机会。而在Facebook,这样的机会却唾手可得。谁小时候没有一个成为“英雄”的梦想,加入Facebook,他们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况且,Facebook还抛出了吸引人才的杀手锏,那就是为他们提供未上市股票,一旦公司上市,他们可以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施密特曾经在公开场合否认过Google与Facebook之间正在发生冲突。他的理由首先是两家公司在广告市场上并不存在竞争,其次,Facebook正在带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这对Google而言也并非坏事。

  施密特发表这番论断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Facebook的成长速度会如此令人惊叹。当Facebook把核心业务“社交服务”打造得无与伦比后,它下一步当然是要提供互联网用户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就像马化腾所宣称的,要像互联网上的“水和电”一样变得不可或缺。当Facebook拥有了亿万级用户,进入Google的领域仅仅是时间问题。正如《21世纪经济报道》所说,Google和Facebook之战没有悬念,这是一个Facebook如何悄悄成长并逐渐对Google形成威胁的故事。

  Facebook与Google的正面对抗首先表现在Google具有绝对优势的搜索领域。2009年8月,Facebook宣布收购FriendFeed。这是一家由4名前Google员工创办的新兴社交聚合网站。就在收购FriendFeed的同一天,Facebook推出了经过不断改进的搜索引擎应用,以方便用户在网站上搜索实时消息。分析认为这是Facebook有意提升搜索功能的例证。同时,在Facebook网站上,其推荐的是Google的宿敌微软的搜索业务必应。

  在广告市场,双方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2010年11月,Google宣布将禁止Facebook及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商访问Google用户信息。这一举措致使Google。与Facebook两大互联网巨头的矛盾不断升级。2011年3月,Facebook开始封杀由Google公司推出的AdSense网络广告,并挖走Google公司并购部门的高级管理人才。

  在电子邮件服务领域,2010年12月,Facebook开始用Fmail来抢占Gmail的市场份额。Fmail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短信于一体,它的强大在于通信的简便性,只要点击好友名称,选择通讯方式,就可以和好友通讯。电子邮件市场数Google的Gmail和雅虎邮箱的竞争最为激烈,多年前开始,Google就对Gmail做出了多项改进,包括整合了聊天工具、阅读器,并进而利用Google Buzz为自己的用户搭建社交圈,但成绩并不理想。对于Facebook推出的Fmail,业界指出,这将是Gmail的杀手。

  众所周知,并购是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Facebook在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下,已经具备并购创新互联网公司为其所用的实力。2011年5月,Google网站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突破10亿,而Facebook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已经达到7.14亿。当很多中小互联网公司看上Facebook社区的人数时,是否还能对Google如此忠实?一旦Facebook上的信息达到足够数量级,Google的信息搜索价值是否还重要?这些问题是Google高层迫在眉睫需要认真对待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Facebook的信息不对Google搜索公开,这使Google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Facebook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拥有8.45亿月活跃用户,日平均活跃用户达到4.83亿。用户每天平均发表27亿次“Like"(中文版为“赞”)和评论,平均每天上传2.5亿张照片。Facebook平台上的朋友联系次数超过1000亿次,用户每天安装超过2000万次应用。超过700万个应用和网站已经与Facebook进行整合。作为全球最强大的搜索引擎,Google的爬虫却不能进入Facebook的领地。这让Google宣称的“组织全世界的信息”变成了公开的笑话。

  深入分析就能发现,Facebook与Google的竞争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更是一场入口大战。

  Google出现之前,用户使用的是雅虎,把到雅虎上看新闻当成一种习惯。此时,雅虎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中枢功能成为互联网用户的第一入口。Google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习惯,人们通过Google来处理自己的信息,得到想要的资料。Google简化了人们对众多繁琐信息的搜索,使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凭借强大的搜索功能,Google取代了雅虎的地位。就像开始一场新的轮回,现在Google的互联网第一入口的地位也不再稳当,逐渐被Facebook的SNS(社会化网络服务)模式所取代。互联网正在从大众化入口转成个人化入口。在互联网上,人们越来越关注个性,特立独行,也更愿意了解身边人的新闻、趣事。有很多人开始把Facebook当成进入网络的入口。一旦人们形成这种习惯,Facebook也必然会像当年的Google一样掀起一场网络革命。

  如果说Google是一个工厂,那么Facebook就是一个农场。无数的“农夫”在这里自我雇用、相互免费雇用,形成了一套自组织、自管理、自成长的机制。Google从事的是找信息的生意—所以它必须不断地耗费大量的资源来采集信息;Facebook从事的是找人的生意,它只需提供作为“半成品”的场地,剩下的事情让用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Google在不同领域分散投资,例如投资手机系统开发、新能源GPS遥控。它正在逐步减少互联网单一业务的风险,开始挑战微软、苹果,有意效仿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模式,但这让它看上去只是一家冷冰冰的互联网公司。而Facebook不仅仅是互联网服务的工具,它还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安家的社区。熟悉Facebook的人从来都不会把它称为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把自己的页面称为个人网站,他们将Facebook称为“国家”,而把自己的页面称为“家”。金钱可以购买房子,但不一定能够买来家。Facebook这一社交网络,是趋于帮助网民在社区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家庭,Google仅能提供一种让网民寻找信息的工具,却无法让网民有家的感觉,这一点足以让Google失去对新一代网民的吸引力。

  Google关注的从来都只是数据,而Facebook的活动却与人息息相关,这让它颠覆了雅虎时代及Google时代那句名言“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Facebook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也是Facebook的独特之处,它正在开创一个具有人情味的美丽新世界,就像一位Facebook的高管所描述的:“Google的模式认为,组织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与Facebook的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Facebook认为,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自己组织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按这个模式来看,人们使用Google,只是把它当成了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用完就会离开,而当有其他公司推出更为先进的搜索工具时,用户多半会倒戈,用户对Google不存在任何感情。但人们用Facebook,是为了与朋友沟通,这中间存在情感、互动,尤其是对于自己崇拜、喜欢、关注的人,人们更是会不断刷新页面,不愿意离开。

  Facebook与 Google的竞争,从幕后到台前,一波三折,无不映射出商业竞争与潮流大势的离合。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但结局似乎没有太大悬念。尽管在2011年全球品牌价值Top500强公司中Google以443亿美元的价值排在第一位,而Facebook只是首次入榜,排名281位,品牌价值37亿美元;也尽管与Google相比,Facebook还有很悬殊的差距,管理团队还没有很强壮,经验没有Google丰富,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但是随着全球资本的追逐,人们已经津津乐道于Facebook何时能超越Google,登顶互联网新霸主。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