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马克·扎克伯格
2009年,“这将是严肃的一年。”当别人问起马克时他都这样回答。他说自己这一整年都会打领带,以显示他非常重视那些Facebook发展到达高位时面临的种种问题。到8月下旬,Facebook的活跃用户人数总计已突破1亿。但公司内部的目标雄心勃勃,将要在2009年底达到2.75亿。
但仅仅只是用户增长并非马克认为需要提请同事们严肃对待的原因,这样做也不是出于货币化的需要。真正的原因在于Facebook面临推出交流平台的挑战,因为这个平台虽然已经拥有了海量受众,但还要能适应快速的发展。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固然很好,但同时这也使公司的灵活机动性受到限制。
马克仍然将Facebook看作是一个在不断完善的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用户基础接受必须经历的持续改变,”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在发布任何主要的新产品时,总会遇到一些强烈抵制。我们需要保证在继续强势地发布先进产品的同时,管理好这个巨大的用户基础。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打破种种极限。”
当时Facebook还未满5岁,但用户们已经历了一系列几乎是划时代的改变。其中包括:添加照片功能、引进新闻订阅、通过许多应用平台及其各自的翻译工具实现Facebook的扩张。这些变化都以其特有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Facebook的产品,使用户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现在,扎克伯格和他的工程师们正酝酿着进一步大刀阔斧地变动,他不会放弃这样做。即便不需要十年八年保持严肃态度,至少这一年也要严阵以待。
2008年下半年,在坦言对Facebook的不断进步感到担忧之时,马克也已经着手推行一系列改变,用户们可以由此相互交换更多的信息。2008年9月,庆祝Facebook用户到达1亿的变装派对仅仅2周之后,Facebook更换了个人信息页面,而很多人觉得新页面很别扭。和往常一样,大量的用户对此表示抗议。但在公司内部,这次改动有个绰号叫“FB95”,颇具讽刺意味地向Windows95致敬,而正是Windows95操作系统使得微软的Windows系统无可争议地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装有Winows系统的PC机也成为通行世界的垄断产品。他们以此命名,希望Facebook也能像Windows95那样走遍世界。
改版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用户间信息交流的速度,用Facebook的术语讲就是“分享”,同时也简化了网站设计,使网站更易于消化越来越大的信息量。最重大的改变是个人资料页面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合二为一,,这两个此前独立的部分分别是:显示朋友发来的即时消忽的“墙”和显示用户本人信息的个人化新闻“迷你订阅”。这两者在一起组成了新的墙,用户或用户的朋友可以从中看到仅仅与该用户有关的信息,该用户个人的所有动态都会在一处显示。这样做的核心目的是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
现在,在个人信息页有一个叫做“发布器”的发布框,它改进了之前用户仅仅发布个人状态的文本框。现在的“发布器”可以发布任何种类的信息,所有的样式—从“我现在要去冲个澡”这样最典型的状态更新到照片、视须和网上所有有趣的文章或站点的链接。此前,状态更新框的提示语类似于“某某正在……”,而现在发布器里是一个更开放的问题:“你在想什么?”而在主页上,显示朋友动态的初始登录页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但加入了更多的好友动态更新内容。
为了使越来越挑剔的用户适应Facebook的新版设计,他们在所有用户正式使用升级版的大约前两个月推出了一个试用版,试用版中既有新版也有旧版。正如马克所说,“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管理Facebook逐渐变成了对人群心理的一场实践演练。然而,他们体贴用户的举措只到此而已。许多用户很讨厌改版,虽然人数没有当年反对新闻订阅的那么多,仍有数千人成为抗议者。在改版推出的几天之后,连迈克尔·戴尔都加入了一个叫做“反对新版Facebook的请愿”的群组。年轻人对于从2004年底开始用的墙更是表现出特别的支持。
2008年7月,正当Facebook开始展示其改版设计时,著名的科技记者迈克尔·阿灵顿在他影响很广的新闻网站上写下一篇预言性的文章,标题是“Facebook的Friendfeed化”。Friendfeed是几个前Google公司的顶级工程师于2007年10月开始做的小网站,阿灵顿说他们“非常专业地将由Facebook首创的活动动态信息流和Twitter网站引领的微博潮流结合在一起”。现在,阿灵顿认为改版中的Facebook正在模仿Friendfeed,一方面延续着自己传统的新闻订阅信息,一方面推出了类似于Twitter上所谓“推”的加强版,让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这是Facebook自诞生以来第一次被迫、或者至少是部分被迫对别家的创新产品作出回应。新版看起来有点像规模依然很小的Friendfeed,其实新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源于Twitter。 Twitter诞生于2006年,它为用户提供的发布平台只能发表不超过140个字的状态内容。对许多人,尤其是没有同时使用过这两种服务的人来说,Twitter和Facebook看起来很像,因为两者的重点都是个体之间快速的信息共享。但在Twitter上,你并不与其他人成为“好友”,注册以后你可以向任何人发表的推,“推”是用户们给这种电报体信息起的名字。Twitter使用者甚至不一定是个人,相当一部分Twitter帐户是化名或是公司。与Facebook不同的是,Twitter的联系是单向的。Facebook传统上是以身份识别为基础的平台,用以和线下认识的人们交流,而Twitter是一个传播平台,对公司、品牌、博客作者、名人或任何想将信息传播给大量受众的人来说,Twitter都是一个完美的媒介。
不可否认,两个网站之间有类似之处。状态更新是两者共同的核心功能,而且像Facebook一样,Twitter也早已向其他程序开放。许多用户通过例如Twitter这样的独立网站来阅读和发布推文。Twitter比Facebook更不计盈利。2009年,Twitter已成立3年,仍无任何盈利。增长是Twitter的唯一目标,而且也在这方面大获成功。之后的几个月里,Twitter的用户持续累积,媒体也对它关爱有加。
Facebook现在规模大了,名声在外了,在媒体眼中就有些过气了。Twitter正是下一个潮流,很快成了“最潮”的技术公司,而这个地位在2007年和2008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由Facebook占据。坊间关于Twitter将取代Facebook的预言广为流传。马克及其团队也密切关注着Twitter,他们最留意的莫过于媒体有多少热情投向了Twitter,
Facebook新设计发布两个月后的9月初,在Web 2.0会议的公开采访活动中,马克说Twitter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称它的服务有“出色的模式”。与此同时,Facebook也参与了并购Twitter的秘密谈判,报道称交易股票值达5亿美元。交易最终未获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Twitter高层对Facebook的股票价值并无太大信心。
Facebook在2008年末还经历了另一个巨大的转型。那时马克已经开始准备将Facebook嵌入到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中。在这次对Facebook平台的根本性改变中,他们推出了一种叫做Facebook联谊会的服务,其主旨在于吸引应用者们以新的方式打造Facebook,联谊会使得在任意网站上用Facebook帐号登录成为可能,这样就实现了一举多得:无论在哪里登录互联网你都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同时还可以将你在其他网站上的活动信息回馈给Facebook好友,并将这些信息像其他Facebook内部的活动信息一样存入信息流。这也借助了Facebook在病毒式传输信息方面的优势,即信息由一个人传递给许多朋友的高效途径,可以将这种优势应用于任何想利用的网站。
对于用户们来说,Facebook联谊会使统一的互联网登录帐户成为可能。超过10万个网站正赶时髦起用联谊会,其中包括诸如CNN、华盛顿邮报、Gawker, TechCrunch等媒体网站。使用Facebook联谊会的读者们在上述任一网站登录评论或互动时,会自动显示出他们的Facebook头像照片和真实姓名。对于博客和新闻网站而言,相当一部分读者会匿名发布极端、有侮辱性的内容。联谊会的应用也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它们的一个问题,因为当讨论者使用联谊会实名登录时,他们的对话会变得十分文明。外部软件也可通过联谊会与Facebook链接,例如iPhone的应用程序和Xbox中的游戏都可以用来与Facebook好友互动。
“Facebook联谊会足交流平台未来运作的方式,”马克说,“我认为将来的趋势并不足在Facebook里应用小程序,而是所有的网站使用Facebook的用户信息,以共享更多的信息。”他认为Facebook内部用以让程序在服务范围内运行的平台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训练步骤”。
尽管各界对联谊会的热情高涨,认为它提供了能够利用Facebook亿万用户的机会,一些潜在的合作者却持怀疑态度。“这是个特洛伊木马策略。”纽约一位媒体公司的CEO说,他没打算使用联谊会。在他看来,联谊会是一个挡在自己与客户之间的程序。他还预测,当网站开始依附于Facebook的用户接人量时,他们就会开始有所图谋。到目前为止,使用联谊会是免费的,但他认为这个政策今后会变。
联谊会也很有希望成为发布广告的手段,但迄今为止这个方法没有受到企业管理者们重视。然而,因为如今已经离开公司而言论不受拘束的莫斯科维茨认为,使用联谊会同时也能够展示Facebook提供的广告。“你会知道哪些Facebook用户登录你的网站。”他解释道,“所以你同时也可使用Facebook所有针对信息的广告。这一点绝对是联谊会的核心战略。”分享在其他网站上投放这类广告的收益可能会成为Facebook的一项重要业务。联谊会的另一个功能是Facebook将会拥有更多的用户信息,他们能够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已经不仅仅限于Facebook一家网站。
1月份,当马克正在整理领带时,Facebook内部爆发了一个性质将很严重的危机。刚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在组建内阁和顾问团时将拉里·萨默斯聘入白宫,让他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主席。萨默斯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财长时,谢丽,桑德伯格曾担任他的办公室主任,而现在萨默斯再度鼓励她加入他的团队。这时已是马克二把手的桑德伯格也觉得自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一连好几个星期里,她是否会加入新政府都不甚明朗,最后她还是选择留下。对于马克来说,她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伙伴。
到了2月,这一年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Facebook的法务部对“服务条款”做出了一些改变,他们加入的法律措辞主要为了让公司能从容应对提起诉讼的不满用户。每个新用户注册时必须声明自己已经阅读且同意这个规定,不过通常他们并不这么做。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新版的规定。然而在2月15日,一个星期日的下午6点,消费者联盟在他们“消费者至上”的博客上仔细地分析了这些改动,并发表一篇文章,题为:“Facebook新的服务条款: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你的信息、永远都是。”
这篇文章针对这些条款提出了警告,并引用了一段对用户发布内客的规定:“你将授权Facebook不可改变地、永久地、非独家地、可传递地、有偿地在世界范围内(同时有权分许可)使用、复制、发布、传播、储存、保留、公开发布或播放……”等。事实上,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这些听起来很恐怖的言辞没有大量改动,只是一个关键性的后续条款被删除了,即用户将其个人内容从Facebook移除时,这个许可将失效。在“消费者至上”看来,删掉这个后续条款就改变了一切。在文章中他们建议:“不要上传你觉得只是适合阶段性发布的信息,因为它们一旦发布,所有权就是Facebook的了。”
这篇文章很快被其他许多博客和主流媒体转载,一时之间,马克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压力之中。世界各地涌现大量质疑的文章,它们质问:他能够宣称自己拥有Facebook用户发在上面的信息吗?不,他不能这么做。而马克认为自己并未这样做过。与他此前对类似事件的反应不同的是,这次他很快就准备好了回应。到周一下午的5点,他就在Facebook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长长的、深思熟虑的回复,标题为:Facebook的用户拥有并且管理自己的信息。“事实上,我们不会用你不希望的方式传播你的信息。”为使用户消除疑虑,马克这样写道。然后他接着解释自己正在运营的这个网站遭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用户们希望保护自己的信息,但他们有时也希望控制和转移其他用户授权给他们的信息,例如手机号码、照片等。“这两种情形无法协调。”他这样写道。
但这样做仍然不够。很快,洛杉矶的一位叫朱利叶斯·哈珀的25岁用户组建了一个名为“新服务条款反对者”的群组,并很快与来自挪威奥斯陆的用户安妮·凯瑟琳·派特洛组建的另一个抗议群组合并。到星期二时,这个组已经集结了3万个成员,到周三增长至10万。Facebook提供给用户的迅速交流平台又一次地成为遭到攻击的痛脚。同时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和其他25个消费者保护组织也在周三准备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投诉。
最初那篇回应文章发表仅仅3天之后,马克就迅速妥协了。周三凌晨1点,他在官方博客上宣称,Facebook在未决定今后走向以前,会暂时重新启用旧版服务条款。在之前的文章中,他也提到自己认为服务条款中的语言过于正式,应该更简化一些。于是,在这篇深夜发出的文章中,他邀请Facebook的用户们加入一个新建成的公司群组,讨论服务条款应该怎么写,并且承诺说:“制定新条款时将有很多用户参与。”
接下来的一周,马克宣布Facebook制作出了两套新文件:一套是Facebook基本原则,用于设计公司政策的“指导框架”;另一套是“权责声明”,用于取代旧的服务条款。他邀请大家评论这些文件,并宣布用户们将在文件生效之前受邀投赞成或反对票。在公布的声明结尾,他说了一番你很少能在CEO口中听到的豪言壮语:“历史告诉我们,当决策者和受决策影响者之间形成能够公开、透明的对话时,才能最公正地管理国家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经营公司,历史也终将证明这一点,我们期待着与你们共同走向这一趋势。”
在接下来的几周之内,Facebook信守承诺,邀请了抗议群组的发起人哈珀和派特洛帮助评价和整理关于这些文件的评论。马克宣布进行投票,如果有至少30%的用户参加,这个投票将具有约束力。在他做出此决定的前一周,Facebook的活跃用户人数已经高居2亿,这就意味要有6 000万用户投票。虽然实际可行性不高,但至少理论上,他在顺从用户们的意愿。
最后,仅有66.6万用户参与其中,并且74%的压倒性优势支持修改过后的新权责声明。“消费者至上”表示非常满意,互联网活动家也对此深有好感。哈佛法学院教授乔纳森.兹特兰为此写了篇褒扬的文章,称马克鼓励Facebook的用户们将自己视作Facebook公民。
3月份,Facebook又做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变,而这一次明摆着就是冲Twitter来的。这次改版最明显的部分不是在个人资料页的“墙”上,而是在刚登录Facebook时显示朋友信息的首页上。在那一页的顶端,现在也设置了一个与个人页面相似的发布框,而提示口号变得更加响亮了,分享!在发布框之下,新闻订阅已经演变为Facebook所说的“流”,成为显示朋友们的更新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连续列表。在信息流中,你订阅并成为“粉丝”的页面动态,也会显示在上面。这样一来,在Facebook上成为一个商业页面的粉丝,就几乎和在Twitter上跟随一个人或公司一样了。
与老版不同的是,新的新闻订阅页面做出了两大基本改变—首先是实时更新(像Twitter一样),另外就是不再以计量为基础(也和Twitter相似)。之前的新闻订阅依靠软件观察用户之前的行为,试图猜出其可能感兴趣的东西,但用户永远不能确定接下来会出现什么。相比而言,新版的流被Facebook理论家们称为“可自我决定的”,用户完全能确定出现在眼前的东西。Facebook还在左边框加入了过滤器功能,以便你能够掌控自己的信息流里出现的东西。例如,用户可以用过滤器功能浏览视频、照片、状态更新,也可以将好友与页面放入不同的群组,订制不同的个人化视图。例如可以在设置后只看到用户的家庭成员,或者高中同学、Facebook员工,或者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个让人着急同时又迷惑的混合体。首页上仍然保留了一小部分基于算法的区域,称为“亮点”,这个列表位于页面右下方,毫不起眼,有一些项目和微型图片,但没什么人觉得有用。这一次,Facebook放弃了此前改版时引进新版过程中的温和作风,并没有设置试用期或是新旧版并行以使读者适应改变。这一切来得显然太快,以至于1.75亿的Facebook用户中很多人都对此没有好感。
防备心渐重的Facebook员工也不喜欢这次改版。就在Facebook刚刚开始推行新版时,有人就组建了一个群组,名字嘲讽地叫做“我自动地开始仇恨新版Facebook主页了”。其许多组员就在Facebook里工作。小组描述中写:“我讨厌改变及其带来的一切。我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静止下来。”有雇员甚至激进地说:“让Facebook重归往日荣耀,只要哈佛时代。”“我会一直讨厌这个改版,直到下一次折腾到来,到那时我将热爱这个版本,并且激烈反对下一次改版。”另一个人这样写道。
这次改版两周后,另一个仿Twitter的功能在Facebook上线,即增加了新的隐私设置。它能使你向Facebook上的所有人完全或部分地公开自己的信息。其中的关键是,他们还在计划使用户能够成为个人的“粉丝”。这种个体之间单向性的联系功能一旦添加,Facebook大致上就变成山寨版的Twitter,基本的功能都与Twitter相像。马克最早2009年9月就开始计划添加这样的功能,而直到11月他也没有正式决定。
2009年年中,Twitter拥有了5 000万个活跃用户,Facebook则继续处在恐惧的阴影下。“每次我和Facebook雇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都会问我对Twitter有什么看法。”
5月时,莫斯科维芙这样跟我开玩笑说。他多少仍然保持乐观,但他担忧的是,高级工程师们开始更倾向于在Twitter的工作机会,而不是选择来Facebook。“在Facebook,我们觉得只要能重视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能赢。”他说,“然而如果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留意,Twitter又做了些我们搞不懂的项目,并且因此赶超了我们,那就真的感觉糟糕了。”Facebook的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Twitter的投资人马克·安德里森几乎在同一时期告诉我,两家公司在角力。“任何想在Facebook的领域与其竞争的公司都生不逢时,”他说,“所以一旦出现Facebook的威胁,这威胁就必定是破坏性的。破坏性的威胁一般来自底部,他们不是直接冲你本人来,而是弄坏你的排气管。所以Twitter这样的对手正是Facebook要格外留心的。”
与Facebok产品决策保持一定距离的肖恩一直支持让新闻订阅成为看上去更像Twitter的信息流,可实际上马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拒绝这种改变。后来,来自Twitter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肖恩和亚当·德安杰罗等其他同仁的游说也攻势强大,最终马克被说服了。“马克总对我说他不想这么做,”肖恩说,“但马克典型的工作方式就是会听取各方面意见,然后在某个特定时刻得出自己的结论,那就是他要走的方向。”
对于Facebook需要怎样发展,肖恩有个特别的想法,为了解释自己的理论,他列举了自己对Facebook好友关系的分类。“当你在Facebook上与某人成为好友,你基本上会做三件事情,”他开始说,“你公开宣布你认识这个人,你默许了朋友能够看到你的所有动态,并且你自动订阅朋友的所有信息。然而在未来,Facebook会把这三者分开,形成更易于用户定制的服务。”
Facebook长期以来自我定位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朋友保持联系的空间,而这个理念正稳步地慢慢失去了核心地位。成为“好友”需要双向的互动,你和你的朋友都必须同意,帕克这样解释说。但现在Facebook上也出现了其他有用的关系类型。
马克承认“好友”这个概念已经承载太多,他说好友这个说法有效地“让人们跨过一系列障碍”。最重要的是,这个词语让他们开始习惯于分享关于自己的信息,在只有朋友能看到的情况下。但Facebook仅提供了两种关系:好友或非好友。将来网站会提供更巧妙的手段逐渐调整用户的人际关系。结交好友不再完全是双向选择,并且更细化、更谁确地反映我们与他人不同层级的关系。于是,当我们遇到不太认识的人发出好友申请,为是否应该接受邀请而苦恼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但同时,网站的其他方面也正在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Facebook所涉及的方面不仅仅是朋友关系。第一个改变的表现就是他们添加了粉丝页面,并将这些页面的更新与其他的个人信息更新一起融入你的新闻订阅中。马克许多年以来都在说Facebook的“社交图表”,事实上与人建立关系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曾经的Google老员工,现在Facebook平台的市场部负责人,同时也是马克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伊森·比尔德说:“在开始改进自己的想法时,我们意识到,可以用图标表现的不仅仅是人,也可以是任何和你有联系的物体、项目、组织、想法等所有的东西。当展示出这一切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地了解某人的个性。”换句话说,你是U2乐队,或是你家附近的咖啡馆,又或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小说家艾恩·兰德的粉丝,在形容你是一个什么人时,这就会比“你与去年某个会议上认识的人是朋友”更有说服力。
Facebook未来为人们提供的工具能根据共同的兴趣或行为而与他人建立关系。其中的一大风险就是这个新方向可能会让Facebook变得更像是一个自我推销的场所,而不是建立友谊的地方。对马克和他的团队而言,如果要使这两类关系在Facebook中共存,就是在考验他们设计的敏感度。
当Facebook开始规划所有这些新增的关联,并且关注每个用户使用它们的互动时,马克就预测到用户分享的信息量将愈发增长。“把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流,”他说,“这几乎包含了人类的所有意识和交流的信息流,我们的产品只是它那些不同的侧面。你的档案信息反映出这个信息流中你的活动,而你订阅的新闻是你朋友的动态中最有趣的部分。社交图表这一理念已经是个非常有用的架构,但我认为,以汇聚用户个人信息而形成社交信息流这一概念将同样重要。”
计划信息流的改造时,马克将其与摩尔定律做了对比,该定律由英特尔公司的高登,摩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摩尔认为,计算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随着时间实现指数增长,在社交网站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指数增长现象。“比如说,社交信息流中的项目数量也许会每年翻倍。”马克推测道,“这就意味着,十年之后,信息流中的信息量将是今天的上千倍。”这个推断出的结论让他心醉神迷:“你可以想象,要展示这些信息,就必须得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人们将不得不随身带着能够自动分享信息的设备,你可以预料到这些。”
Facebook一直在驱使人们更多地将自己的动态和其他形式的更新公开发布,而且它也在试图让人们把自己的商业行为和与朋友的互动混在一起。马克在这样做的同时也在赌博,赌人们会随着时间增长而越来越不重视自己的隐私。
潜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规模逐渐增加的信息,还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够容忍自己的信息在网上不受控制地流传。随着世界各地大量人口的涌入,Facebook可能已经成了一场巨大的个人曝光实验。马克说自己依然承诺让用户能控制他们想保留的隐私。他能否通过改进拥有3亿用户的软件来解决这些矛盾,人们拭目以待。
4月底,Facebook悄悄地完成了一项创立以来最激进的变革。他们推出了开放式信息流API,为转变用户使用方式这一工作奠定了基础。信息流API伴随Facebook联谊会而生。如果说联谊会在整个互联网的范围内延展了Facebook的平台,信息流API则提供了在Facebook服务站点之外运用Facebook功能的体验。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起码现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用户们都是在Facebook的网页使用Facebook信息。
信息流API允许任何网站取得订阅的新闻并且在其他地方发布,甚至有可能允许他们以在Facebook站内不可能实现的方式转换和添加内容。这个功能会让其他的服务商建起外观和感觉上都更像Facebook的站点,然而信息流仍然由Facebook的服务器掌控。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网站,让所有的Facebook用户可以在上面查看到他们订阅的新闻,用户们在Facebook站内所做的,在其他网站也能做。而用户在其他网站的活动数据也会传回Facebook站内好友的新闻订阅。
肖恩说:“这是公司最大的战略赌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整个世界开放信息流可能会破坏Facebook的网络效应。作为一个封闭的网络,每一次转型都耗资巨大,而且每个人都必须在Facebook的沙盘模型中进行游戏。但是当信息流对外界开放时,其他的可能性也同时出现,即出现更精明的Facebook客户,他们能够与Facebook网站一样处理信息内容。”
但马克并说:“我们最该做的就是与周围的世界一起平稳前进,要不断有竞争,但不能筑起藩篱。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大部分的分享无论如何都将要在Facebook站外出现,所以衷心鼓励这样的发展。我不能够保证我们会成功,只是觉得如果不这么做,最终我们是会失败的。”
Facebook主管公司发展的查玛斯·帕里哈皮提亚说,“在我认识的人里面,马克是眼光最长远的。这个家伙总是非常、非常、非常关注长期前景。”
让Facebook的发展走出网站这一想法还需要时间来适应,但公司的高管们已经开始这样描述。Facebook会超越“网站”本身,其服务会在大范围内运用。它将成为一个信息的大宝库,像银行一样,同时也是一个票据交换中转站,类似于邮局或电话公司。
一个包含你所有联系方式的软件,或者至少是一种持久而潜在的实时在线联系方式,它能联系到你的任何一位朋友。你将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他们的情况,并且只要你选择告诉他们,就能让他们得知你的动态。当我们在线做任何事情或是碰到问题,无论何时我们都能求助朋友,并且通过Facebook库中的数据学习他们的经验。我们也可以通过聊天工具、音频或视频与他们实时联系。
在现实世界,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拥有这种体验,因为我们已经越来越常见地携带各种连接互联网的工具。Facebook的iPhone、黑毒和GoogleAndroid以及其他许多的移动电话上的应用程序已经在全世界拥有几千万用户。在某些国家,手机上网已经成了人们登录Facebook的最主要方式。
这是一个可能的图景:想象你正在一个足球比赛的现场,而你的移动设备显示你的那些朋友也同样在这个体育场里,甚至具体到他们的座位位置。或者它也可以显示谁曾经在所在的看台看过同样的比赛,或者谁和你一样是某支队伍的拥趸。这对于某些人来说很酷,然而对于另一些人,他们会觉得这像是在失去人性的机器专制社会。
在线购物也可能被这种趋势改写。当你在准备花一大笔钱购置汽车,或者是冰箱、相机时,难道你不想知道你的哪个朋友曾经买过,或者仅仅是考虑过购买同样的东西吗?开发者们最终会想出怎样在Facebook上实现这种功能,当然,这些信息的传递也会建立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
Facebook甚至可能具有类似于辅助存储器的功能。走在一条街上,你可以从自己的档案中了解自己什么时候、和谁一起曾经到过这里,或者你的移动设备可以提醒你已经靠近了在Facebook上的好友,并且告诉你如何与好友相会。
2009年8月初,Facebook用5 000万美元收购了Friendfeed,这是Facebook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并购。这下它真的成了Friendfeed化的Facebook。著名的博客作者和技术评论家几乎一致认为这次并购给Facebook带来了Friendfeed的科技以及Friendfeed的创始人,同时也是Google的前员工。这些明星级程序员会在Facebook与Twitter的竞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为了与Facebook越来越弹性化的概念相适应,9月份,Facebook启用了清新版的Facebook。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品牌延伸,清新版本对于原版的Facebook来说就好像健怡可乐之于可乐一样,是为了没有宽带网的用户,或是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而提供一个更小的、资源不太密集但要求带宽更少的Facebook窗口。这是一个Facebook的简化版本,剥离了视频类的服务,摒弃了许多最新版Facebook的复杂工具。正当Facebook冲向5亿用户大关时,马克却开始细分用户。他知道,随着用户的数量如此剧增,对网站的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化。
Facebook在不断改变着,用户也在不断地作出反应。8月份,Facebook已经实现了当年的发展目标,活跃用户达到了2.75亿人。从2008年秋天到2009年秋天,Facebook策划了一系列惊人巨变,而其用户总数仍在飞速增加。只要总体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站提供的服务中找到了价值,马克就会开始顺从于人数相对较少的反对派。他开始说快等不及2010年的到来了,到那时自己就不用打该死的领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