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8.魅力无限

  Facebook的创新,跟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样的。美国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并使科学在人们眼中是时尚而有吸引力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Facebook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数亿人对其痴迷?有些Facebook用户甚至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这个网站,然后一整天泡在上面,哪怕在上班时冒着被老板训斥的危险。曾有网友在讨论区贴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Facebook难道比Sex还流行?有人回复说:“我上Facebook的次数比做爱多,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Facebook不仅仅在全球流行开来,而且网民对Facebook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每天一有时间就上Facebook,爱不释手,甚至忘记功课、约会、吃饭、睡觉。由于网民对Facebook的依赖是如此严重,心理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病症叫“Facebook上瘾症”。难怪许多网民戏称Facebook为“非使不可”;而Facebook的竞争对手或利益受威胁者对它恨之入骨,将其称为“非死不可”。

  在商业世界里,很多人都在利用“人性”赚钱,比如史蒂夫·乔布斯。苹果推出的iPod, iPhone, Wad之所以能红遍全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人们心底对独特、叛逆、完美的定义,就像思科中国前总裁林正刚所说的,苹果满足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个人化”欲望。苹果平台上的40多万个软件,可以塑造每个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个性手机。

  同样,Facebook也能满足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自己喜欢的照片、新闻和资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用户可以发布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图片,以满足自己对自身所期待的个性的塑造。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是一个不会喜形于色的人,有着介乎害羞与傲慢之间的冷漠。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乏善可陈的人,在网络世界里却是处处有着小幽默、吸引无数人成为其“粉丝”的万人迷。社交并不是个新鲜词,从动物世界中蚂蚁之间的“突触传播”到人类的“口耳相传”,社交活动无所不在。只不过网络出现后,在网络世界里的交流变得比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得多,在网络的世界里,有很多在现实中害怕交流但渴望和别人交流的人,Facebook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大学教师们可以用Facebook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在政治领域,候选人可以通过Facebook传达自己的立场,实现与选民的互动。

  2008年美国大选时,奥巴马)和希拉里曾在Facebook上角力,各自大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当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第一届“网络总统”,《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

  小布什也会利用Facebook的影响力来推销自己的新书。已经八十几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为了表现自己的亲民及与时俱进,也在Facebook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而且定期更新,让民众了解自己的最新生活。甚至有媒体报道,英国安全部门已经利用Facebook进行反恐活动。总之,在Facebook上,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地”。

  另外,人们都从心底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者找到与自己志向相同的人,Facebook提供了实现这一想法的平台。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当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人们需要获得一种存在感。在物质世界里,这种存在感可以通过拥有房子、汽车等有形资产来体现;而在精神世界里,这种存在感无非是在别人那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同,找到自我的归属。Facebook上的无限链接满足了人们心底对存在感的急需。比如,当用户贴出一个活动,很快就会有感兴趣的人参加,这会让活动发起者获得一种认同感。又比如,用户发布的电影评论或者书评得到朋友的认可时,这种认同感会鼓励他们继续发布评论。

  当人们问起Facebook为何如此关注人性时,马克说:“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我相信人们总是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Facebook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利用了人们的“表现欲”与“窥视欲”等人性“弱点”。从马克搭建网站Facemash时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对于人性欲望与人际互动的特殊敏感。而Facebook在成立之初,也更侧重于满足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的交友需求。在网站上,用户会明确写明自己的状况,如单身、渴望交友等信息。而“捅你一下”的功能,则带有强烈的性暗示。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恰恰给那些具有好奇心的人们以偷窥的机会。一名曾使用过Facebook的大二学生,后来成为《纽约客》执行总编的阿米莉亚曾写道:“Facebook没有把用户集结在一起,结成浪漫交友的圈子,而是表现出其他很多本性: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一种虚荣的冲动和重重的偷窥心。”

  年轻的马克之所以对人性如此了解,这和他大学学习心理学有很大关系,他充分了解人性,将其与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人人从心底向往、满足人们内在需求的网站就成了必然之举。

  在Facebook用户数量突破500万后,增加了一个新功能,转化了它们服务的性质。到此时,Facebook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简单到傻瓜都能操作”。用户能做的就是填写自己的个人简介,以及浏览别人空间的信息。但是有一种方法逐渐变得很流行,那就是定制和修订个人空间。那时,Facebook的用户只被允许粘贴一张简介图片,学生们却会频繁地改变那张图片,有时一天要修改好多次,可以看出,用户迫切希望粘贴更多的图片。

  在发现这个问题后,Facebook的经营者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议题是Facebook开发图片存储功能是不是明智。以前Wirehog应用程序曾开发了让用户观看彼此电脑上的图片的功能,但效果并不佳。马克也担心调整Facebook的功能,让它变复杂,会使它简易的形象受到挑战,影响扩张。不过,帕克和另外一些人却支持开发这个功能。最终帕克等人说服了马克。“将图片功能用在Facebook上比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软件的用处更大。”

  决定下来后,Facebook里最优秀的雇员承担起了开发工作。亚伦·西锡格负责监督用户界面和设计,斯科特·马利特负责编写软件,赫什管控设计流程。几个星期之后,西锡格、马利特和赫什制定出了一个精心设计又略微有点死板的图片存储业务。它允许用户上传图片,把这些图片收入在线影集中,让别人能对图片展开评论。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个方案不完全正确。赫什说他们应该采取一套不同的方法,让它成为Facebook独有的形式。后来他们决定Facebook的图片采用一种方式标记,那就是图片中人物的名字。一个用户只能标记那些已经被证实是他朋友的人,被标记的人会收到一条信息,提醒他们被标记了,而在彼此的好友列表中,他们的名字旁边也会显示一个图标。

  还有两个决定。一是用户只需要点击正在查看的图片的任意一处,而不需要点击一个小的“下一张”,他们想保持人们不断点击浏览服务页面,这样会使查看图标简单方便也容易上瘾。他们还决定压缩图片为小得多的数码文件,当图片在Facebook上呈现时,会比原作品的解析度低得多,不过这样做的好处是图片上传速度会更快,用户能够从他们的个人电脑上选择大量图片,而且在几分钟内就能在网上看到他们。

  Facebook的团队在开发出这一图片功能时,都很紧张,他们不知道用户的反应会怎样。第一张图片上传上来了,那是含有一只猫的卡通画,他们担心地互相望着对方。一分钟之后,他们看见了女孩的图片,这是派对中的女孩给其他女孩拍的照,而且这些图片都打了标记。女孩们不停地发图片,因为图片数量没有限制,不久她们就上传了很多。马克他们松了一口气。

  图片被打上标记给了人们一种新的意识,那就是谁的好友列表中打上标记的人多,就表明他拥有更多的朋友,人们分享这些图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与朋友有多亲近。这时,Facebook上有了另一种方式让用户感觉自己有多受欢迎,那就是看自己的图片被标记了多少次。

  Facebook的图片功能上线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用来拍下每天的生活快照,拍下来后放在Facebook上,并让自己的好友知晓。在Facebook上,图片不再是业余者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不久,Facebook就成了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图片网址。图片功能也成了Facebook最受欢迎的功能。开通一个月后,这项业务85%的用户至少有一张图片被标记过。很多用户在别人标记了自己的图片时,就会收到邮件,这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想去看看自己被标记的那张照片。

  这时用户已经开始更频繁地访问Facebook,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去看,马克很激动。那时有70%的学生每天访问Facebook,有85%的学生每周至少访问一次,这是绝对了不起的客户忠诚的体现。2009年底时,Facebook上总共上传了300亿张图片,成了世界上拥有图片最多的网站。

  图片功能的成功,使得马克认为应该在服务上做出更多生动的改变,他因此需要高水平的新编程人员。他想找在哈佛时那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列了一个表,交给公司负责招聘的罗宾,罗宾给这些人打电话,后来他们雇佣了4名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前任助教,其中有三位在微软工作过,一位则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这些人的加入使网站的图片功能更加强大起来。

  社交图表的应用成功,让马克和他的同事们都在思考,是什么让社交图表变得如此成功。也许是因为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朋友上传的新照片吧。因为每个人的空间都有一个信息中心,会提示朋友最近更新的照片,用户迫切想知道的就是新信息。另外,用户的空间也能根据朋友的信息更新时间来排序,这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当一个用户更新了他的个人头像后,他平均能得到25次的访问量。

  马克得出结论,用户很愿意去看朋友们最新的信息,想知道在自己上次点击之后又有了什么变化,因而频繁地在空间里去点击。最后,马克有了构建一个新页面的想法,那就是在这个页面上,不光显示朋友最近更新的照片,同时也显示他们最近发生的变化,“我们想构建一个能显示所有事情的屏幕,所以产生了动态新闻的概念。”

  这个新工具可以让用户随时找到自己设定的最关心的事情,信息显示的顺序取决于用户的喜好。马克曾对此解释说:“一个在你家门前濒死的耗子也许都比在非洲死去的人让你更感兴趣。”

  德安杰罗听到这个设想后很兴奋,他认为这是用户们所需要的,用户每天醒来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或许就是:“我关心的那些人在做什么呢?”

  不过,设计“动态新闻”并不容易,Facebook的员工工作了8个月,新员工克里斯·考克斯设计了一个算法软件,用这个可以分析用户们生成的信息,选择最让他们朋友感兴趣的活动和个人主页上的变化,然后用逆时序把这些信息显示给他们的朋友。这样,每个人的首页都会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朋友是谁。帕克称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那个时候,一名Facebook的用户平均有朋友100个,软件会监视他们的朋友的任何活动。接着,当你点击这个服务的时候,它会根据你的喜好来给朋友们的活动分级,算法主要依据你先前的行为。Facebook的软件监听到你以前提到过什么,然后决定是否把这个发给你的朋友,这会根据你的朋友的喜好而定。软件会把这个逻辑应用在网站的所有信自、和活动中,每隔15分钟重新计算一次。可以想见,这个工程有多浩大。“动态新闻”的出现必将是一个重大的改变,马克称这是个重大的产品升级,他说这会让Facebook面貌一新。

  2006年的夏季快要结束时,“动态新闻”的开发到了收尾阶段,一天晚上,考克斯看到了第一条“动态新闻”的消息,他的主页上出现了“马克更新了一张照片”,考克斯为此感到惊奇。

  “动态新闻”快上线时,苹果的一位雇员戴夫·莫林加入了Facebook,在“动态新闻”上线前一晚,他与肖恩和莫斯科维茨交流。肖恩称:“明天将是决定Facebook到底是无足轻重还是比谷歌更强大的日子。”莫斯科维茨则更有信心:“明天你会无比喜欢这个新首页的。”

  2006年9月5日凌晨,Facebook启动了“动态新闻”,创业者们按下按钮的那一刻,大家都在紧张地盯着监视器。但是,好像Facebook的用户们并不买账,940万用户中传来的第一个回应是“把这垃圾关掉”。大家的高兴劲立刻泄了下来。

  Facebook随即面临了一场最严重的危机——关于“动态新闻”的评价,只有1%是正面的。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大三学生本·帕尔对Facebook新页面很不爽,他甚至创建了一个名叫“学生反对Facebook动态新闻”的小组。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学生反对Facebook动态新闻”的成员就达到了1.3万,那晚两点,人数飙升至10万,次日中午已经有了28万,再过了两天,成员数突破70万。除了这个小组,其他的还有大约500个,什么名称都有。至少有10%的网站用户都在积极抗议这次改版。

  综合下来,对“动态新闻”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它把太多自己的消息发给了太多的人。《亚利桑那野猫日报》发文称“学生用户说Facebook的动态新闻就是偷窥”。很多人开始用“盯梢者”来称呼这个服务。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偷窥的同时也成了一个被偷窥者。

  “动态新闻”开放的当天晚上,Facebook方面就做出了回应,马克写了篇博文“深呼吸,冷静下来,我听到了你们的呼声”。他说,“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Facebook上的小组对这个服务的反应。我们同意,偷窥并不酷,不过,如果能够知道你的朋友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那还是很酷的。以前人们每天都在发掘这些信息,我们把它们重新组织和整理后发给用户,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们所关心的人最近发生的情况,对任何之前就看不到你信息的人来说,有了这个他们也不会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变化”。

  次日,各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聚集在Facebook的大门外,还有几所大学的学生们在那里大声抗议。这让Facebook的员工们有点恐慌,“动态新闻”的产品经理鲁奇·桑维甚至疑惑是不是该关闭“动态新闻”,但马克不允许这样做,切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违背了他创建网站的初衷。考克斯也表示赞同,他说:“如果这个功能没有效果,那就证明人们为什么会对Facebook感兴趣的整个理念都是错的。

  在一浪盖过一浪的抗议声中,马克察觉到抗议小组迅速膨胀的规模其实也证明了“动态新闻”的有效性。人们之所以纷纷加入抗议小组,那是因为他们从“动态新闻”中了解到了有这样的小组存在。马克解释说:“动态新闻的重点在于它能够浮现出你周围发生的态势,它浮现的态势之一就是这些反动态新闻小组的存在。我们要让这些小组在我们的系统里真正地成长起来。”

  不过,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人们的抗议,马克不得不发动公司的软件工程师用了48个小时来编写新的隐私设置功能,将一些控制权还给了用户,由用户指定自己有哪些新闻能被“动态新闻”发布出去。

  马克为此写了一篇新的博文,向用户宣布新的隐私设置功能上线了。马克承认:“我们真的把这件事情搞砸了。在解释新功能的作用上我们做得很糟糕,而在给予隐私控制权方面,我们做得更糟。我们没有马上构建一个隐私控制功能,这是我们犯的一个巨大的错误,我为此向你们表示歉意。”

  同时,马克宣布会在几个小时内在一个名叫“互联网信息自由流通” 的小组上参加一个实时公开讨论,主题就是“动态新闻”。那天,学生们的示威活动没有了,隐私控制功能的上线平息了抗议声。此后,“动态新闻”平稳发展起来,很多大型团体开始冒出来,这要放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与“动态新闻”上线前相比,人们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又增加了,用户开始在上面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动态新闻”预示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它彻底颠覆了“正常”的交流方式。在这之前,一个人想把信息传给别人,必须采取自主的方式启动一个沟通过程,比如打电话、发邮件、MSN等都是主动的。但“动态新闻”出现后,人们只要在Facebook上暗示一点和自己相关的事情,网站就会根据你的朋友的偏好程度计算出对你的主题也许会感兴趣的朋友,然后向他们发送这些信息。作为信息的接受方,只要查看他们的Facebook主页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自动沟通的方式,可以让人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与最多的朋友同时保持联系,它让这个世界变小了。Facebook创造的是“订阅”朋友信息,而不是等待朋友发来信息。

  马克在这次事件中的反应是“先干后道歉”,在后来的危机公关中,他也反复采用这一方式。当然,结果才是回应质疑的最佳手段,而不是动听的言语。

  在开发“动态新闻”的同时,马克也将“开放注册”的项目纳入了计划中。“开放注册”的项目负责人决定引进一种让用户的朋友加入Facebook的新方法。即用户可以从任何大型电子邮件供应商处下载自己的电子通讯录,只需点击几下就能知道自己有哪些朋友加入了Facebook。用户也可以向别人发送电子邮件,邀请他们加入Facebook。因为这个功能,有些人开始用“通讯录导入”来代指开放注册。

  “动态新闻”虽然起步艰难,但马克认为Facebook扩大用户群很有必要,他不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钱,而是认为Facebook做大了才会变得更有用。马克说,“只要我们扩大社交网络的规模,这个网络就会变得更为健壮。”

  其实,“开放注册”的设计在“动态新闻”出现时已经完成,他们只是在想要不要等“动态新闻”事件过去后再上线。最终他们把“开放注册”的上线时间推迟了两个星期,到9月26日才推出。马克利用这段时间添加了更多的隐私设置,以免学生们觉得成年人的加入会抢了他们的风头。马克不会连续犯这样的错误。

  “开放注册”推出后,公司的六人小组一直密切关注着数据的变化,包括马克、布雷耶、泰尔、范·纳塔、科勒和莫斯科维茨。9月的最后几天,数据很不稳定,但马克在坚持着,他相信事情会越来越好。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大声喊道,Facebook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这是公司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那之后的一个星期,成年人不只是单纯地在加入Facebook,他们还会像活跃的学生用户一样,在网站上邀请朋友、发布照片、更新自己的信息。“开放注册”之前,网站每天注册的新用户是2万,但是在“开放注册”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5万。学生们也没有起来反对年长用户的加入,一切进行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2006年12月,公司举行了庆祝仪式,全部150名职员乘巴士去大美洲主题公园玩了个够,这时公司已经有了1200万用户。其中的用户包括英国女王、美国总统,如果没有实名制与一些真实的信息,那么谁会知道他们是谁呢?

  比尔·盖茨也曾是Facebook的使用者,当他注册成为会员后,大量追随崇拜他的人,开始疯狂申请加他为好友,因此盖茨每天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去区别申请者是否是他认识的人,最后不得不被迫放弃了使用Facebook。

  Facebook的账号基础是实名制,推动实名制政策的实施有它不小的功劳,而每一名使用Facebook的用户也都是实名制政策的响应者。在“墙”上留言的每一名Facebook用户,都会有一张照片、本名与一段简单的描述,这样就代表着你对你的言论负责。假设一下,倘若Facebook中出现一篇针对某某网站应该如何如何改进的文章,底下有个留言出来回应,留言者正是此网站的某某经理,而有了这样的留言,这篇文章想必就会有趣也有用许多。

  在国外很热门的实名制Quora社交问答网站上,常会有各式各样精彩的问题是由当事人亲自回答的。曾经有人发问说,他想知道知名购物网站Etsy(美国一个在线销售手工工艺品的网站)是如何管理开发团队的?结果,Etsy的首席技术官竟然亲自在线上巨细靡遗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Etsy是全球排名200、全美排名50左右的网站,有很多人对他们的产品、营运、开发等各方面充满了好奇心。能够让Etsy的首席技术官亲自出来回答你的问题,绝对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而且答案一定是真的,这就是实名制的好处。

  在Facebook上,如果你对某个人有兴趣,你们可以立即成为好友,持续讨论、交流。在留言的下方,会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这是Facebook的给赞按钮。它提供了很棒的扩散机制,每当读者给了个赞,你的商品网页、你的文章就有机会在Facebook上流通,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愿意与你交流,给你极大的成就感,体验被重视的乐趣。

  Facebook出色的留言系统,提供了更完整的互动性,让留言者、留言者的朋友都有机会再次留言在你的“墙”上。而留言者,在留言的同时,自己的Facebook“墙”上也会出现这个留言的动态。 特别的是,假如其他人看到这个动态,并且在Facebook站内直接回应了这则讯息,其留言也会在原本的网页上出现,而回应留言的这个动态又会被其他人看到,这样不断扩散,效果肯定会出人意料。如果你的留言内容很棒,说不定真的会一传千里,成为Facebook的红人,那可是被几亿人瞩目的事情。即使不考虑扩散问题,在这样的机制设计下,有机会让文章本身的留言看起来比较踊跃,调动起用户的热情,也是挺不错的事。

  杜绝垃圾留言也是Facebook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Facebook必须要在登录后才能留言,并竭尽全力地处理垃圾留言、过滤脏话、机器人自动留言,这些服务都会帮助用户减少烦恼。

  Facebook中还有一款让人心动的应用——暗恋功能。如果你暗恋一个人,不敢面对面向对方示爱,这种感觉一定很痛苦。有了Facebook的暗恋应用,你就可以直接将他(她)标记为暗恋。如果你所暗恋的人也向你做了同样的标记操作,那么系统将会同时发消息给你们两个,一对完美的恋爱就会由此展开,暗恋便瞬间转变成为明恋了。这种应用光是想想,就叫人激动不已,或许已有无数单身男女被这项功能牵线搭桥了呢。

  2009年,马克在一次采访中,曾在一分钟内强调了三遍 “你只有一个身份”。马克说Facebook的用户向这个世界表露的应该只有一个身份,他说:“对一个人来讲,双重身份是不诚实的表现,今天这个世界的透明程度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马克的意思是,一个人就算想把私生活和职场生活分开,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你的信息正在互联网和其他的各个地方传播。

  马克的朋友们也相信,在网上公开承认自己的身份,做到表里如一,会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让人们公开自己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到。”马克这样说。

  Facebook认为这个世界正在朝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马克一直在坚持实践让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的理念。“动态新闻”的上线就是个例子,它在一夜之间几乎让人们把自己都暴露在了别人眼中。

  其实,Facebook上也确实有很多用户愿意自己被曝光,他们会在个人简介中详细地填写他们的所有信息,希望别人能关注到自己。Facebook的首席隐私官凯莉说,“通过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使用真实的身份,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我们认为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不过其他的专家们并不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Facebook的做法正在让用户们的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隐私权活动家罗滕伯格说:“我们想要控制权,而不是让Facebook来控制。”

  年龄大些的用户会对Facebook过度暴露个人信息感觉不太好,他们认为只用一个简介栏来涵盖他们的私生活和职场生活并不合适。有些人只把它当作私人生活交流的工具来用,而不是对职场伙伴。另外有些人则把个人内容压缩到最小,来与同事和客户交流,甚至包括他们不认识的人。有的人上Facebook,其实只在乎推销他的产品,而不是社交。

  即使是马克的某些同伴也与他看法不同,霍夫曼说:“马克不相信社交和职业生活是两回事。”资深程序员查理·奇弗也说:“马克不怎么相信隐私,或者至少是把隐私保护看成是一块踏脚石。但也有人欣赏马克,德勤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约翰·黑格尔就说:“如果你只透露你的一小部分信息,那会让别人很难信任你。”

  对于马克表露的“你只有一个身份”和曝光隐私的想法,社会上正有两种看法。但是马克也有底线,他好像也不喜欢无限制的曝光,比如他就从来不会在Facebook上披露一些他认为是隐秘的事情。有家长说:“如果我要批评我的女儿,我不会在Facebook上讲。但是,让别人知道我有两个女儿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暴露隐私也是有选择性的,至少大多数人这样 认为。个例当然也有,纽约的高科技创业者杰弗·鲍尔夫就乐于全面曝光,他把自己的很多业务都放在Facebook上进行,并且坚持把真实生活放在上面。另一个叫赖克尔特的专家为此创造了一个“跨时空接触”的术语,她对此解释说:“能够在一定的经常性和亲密性程度下,与通常由于时空阻隔而无法接触的人们保持接触。”《纽约时报》称赞说:“这种新的认识让人们回归到了小镇生活,在那里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

  马克着力让用户在Facebook上没有秘密,公司的隐私策略就是这样的,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公开,他们称“我们不会也不能保证你所发布的信息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看到”。这句话虽然主要是用来防止公司面临的潜在的诉讼,但是也说明了公司的一个主旨。

  当然,公司还是会设置隐私保护的,只是有的隐私保护用户并不注意,因而会出现让自己很不爽的事情。比如,你向公司请假说你病了,而你却去参加了派对,当有好事者在Facebook上公布了你派对的照片时,你的同事、领导可能都会知道你撒了个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美国有35%的公司曾因为在决定应聘谁之前查看到他们在Facebook上的不雅照片而拒绝过他们。以至于很多公司都开始这样做—Facebook成了他们雇用员工的一个参考工具。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说:“我觉得你们在Facebook上发布内容时应该慎重,因为在Facebook和YouTube的时代,你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在你今后的生活中被挖掘出来。”

  Facebook的透明度还会对亲密关系造成影响,如果有谁发现了你的恋人和另外一个异性在一起的照片,那这下麻烦就大了。英国有一个痴汉杀害了和他分居两地的妻子,据说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他妻子在Facebook上的个人简介由“已婚”变成了“单身”。

  在Facebook上大肆公开自己信息的人被称为“表现癖”《财富》杂志职员布伦特·施伦德把这称为是一种寻觅“网络名气”的渴望。人们在Facebook上跟踪朋友们的点点滴滴,这就好比现实中人们对明星的私生活也感兴趣一样。在Facebook上,不是一个人能出名多久,而是这个人的名声能传多远。有可能你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有名气,有人据此称:“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圈子,至少会有十五个人对他很熟悉。”

  那么,Facebook应该鼓励用户披露多少信息呢?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伴随着马克和他的团队。公司市场部的戴夫·莫林说:“从创建的第一天起,我们的使命就是让社会更加公开。”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桑德伯格则说:“马克确实很相信透明化,相信一个公开的社会和世界,他在把人们朝那个方向推动。不过我认为他也知道实现那个目的的方法就是给人们精细控制和舒适感,他希望你能更加公开,而他也是那种乐于帮助你走到那一步的人。”

  Facebook还具备一个能力,就是能帮助用户控制自己的信息流动,不过这个功能需要用户在满足了Facebook的严格要求,使用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如果你对人们在Facebook上的身份不能确定,你就不能通过成为他们的朋友来有选择地允许他们访问你的数据,其他Facebook还有很多保护隐私的功能,特定的人群能看到特定的消息。但是,很多用户却不怎么应用这些功能,他们总觉得这些功能实在是过于繁琐。

  个人信息最透明和公开的是Facebook的相册功能,用户不能控制别人发布关于自己的照片,虽然用户可以删除一张照片上有关自己名字的标记,而实际上,在删除这个标记之前,这张照片已经跟随Facebook的“动态新闻”传播了出去。默认设置下的相册是公开的,所有人均可以访问,除非你精心调整了自己的隐私设置,但实际上很多人没有这样做。

  虽然Facebook在隐私设置上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却没有影响到用户对它的信赖。2009年9月,一个民意调查将Facebook列在全美国最受信赖的公司的第十位。现在,关于Facebook该不该极端透明和公开的争论还在继续,支持者宣称,尽管Facebook会让人很容易地找到你的照片,但互联网还存在其他许多站点允许人们上传照片,而不仅仅是Facebook,所以把这些归罪于Facebook,是让Facebook很无辜的。反对者当然还是那一条,隐私太过公开,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职场,毕竟由于人们在Facebook上暴露隐私而招来严重后果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如果你能将Facebook几亿用户的资料整合在一起,那你就不仅能了解他们住在哪儿,有些什么朋友,还能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在线上做了些什么。那么,你就不只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而是在打造“互联网的基因工程”。这种基因工程会做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Facebook的俄罗斯大股东说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签发护照”,这种护照指向的是一种全球公民身份。可见,Facebook其实正在超越一个“网站”,它把自己看成是全球村里的城市广场,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周遭的认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