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认为送礼只是一种形式,随便花点钱应付了事。这种出发点是对自己的一种嘲笑,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玷污,这样做不仅没有正面意义还会落得个负面影响。其实,礼品是一种门面,它直接决定了我们以何种面目示人。既然要送礼,就一定要送的好,与其损害自身形象,不如给人留个好印象。@@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有一个关于送礼的经典案例。@@
话说史湘云来到贾府小住,之前,她已经派下人送了几个绛纹石的戒指给林黛玉等人,这次,她又亲自带了四个戒指来送给丫鬟。林黛玉就说了:为什么不一起送来。史湘云说,送给小姐们的礼物,下人送进来后,一看就知道是送给谁的。但是,送给丫鬟的,还要告诉下人这个丫鬟那个丫鬟的名字,记错了就麻烦了。所以,她亲自带来。@@
这绛纹石的戒指也不算什么厚礼,只能算是个挺别致的小礼物。史湘云的技术含量体现在她的送礼对象,她把这四个戒指送给了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袭人是宝玉屋里的“临时女主人”,鸳鸯是贾母房中的“行动小秘书”,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贴身副手”,平儿是凤姐办公室的“特级助理”。这四个丫鬟的主子是荣国府权力体系的塔尖人物。这一回中史湘云送礼,并不代表她有意拉拢这几个当家人,只是表现她除了天真之外,也有通晓人情世故的历练。@@
史湘云不愧为送礼的高手,就连给丫鬟送礼这点小事,她也考虑周全,做的无可挑剔,又怎能不给人留下好感呢!所以说,礼品就像一面能够折射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出送礼人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一个人人品的外面表现。@@
俗话说:“境由心生。”受礼者需要什么样的礼品,只要是会送礼的人一般都能看出来,这些礼品恰恰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因为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无法掩盖的,就好比一个人的人品最终会暴露在大家面前一样。 所以,我们应该在赠送礼品时多用心,这样才能用礼品来改善人们对我们的看法,从而达到最佳的送礼效果。@@
潘祖荫是咸丰时期的进士,在他军机大臣任上的一个节假日里,诸多官僚到他家里玩麻将,边玩边扯白话。扯到了某地方的提督,潘祖荫对这人满口称赞,说此人忠肝义胆,德才兼备。@@
同僚李文田听了有些好奇,就问潘祖荫:“此人有什么功绩?”潘祖荫说:“不太清楚。”李文田又问:“此人的长相如何?”潘祖荫又说:“没有见过。”这就奇怪了,不知其功,不曾见面,却说这人德才兼备。潘祖荫为何会赞美此提督呢?潘祖荫自己说出了原因:“此人送我的鼻烟很好,我就知道此人不错。”@@
仅凭一个鼻烟,潘祖荫就对没有见过面的地方提督作了这么高的评价。暂不说官场上的潜规则,但从送礼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礼品定人品,礼品是人品的延续。@@
一般来讲,送礼是不会得罪他人的。因为它有利于增强他人对你的好感及自身的形象。但有时也会有例外。人的感情既有无私的优点,也有自私的优点。有人希望你只喜欢他一个人,只想他一个人得到你的礼品。如果别人也得到了你送的同样的礼品,他就觉得不满足,就会对你有意见,也就不太珍惜你的礼品了。@@
有一位推销员谈到他一次有趣的经历时说:“那是我到某大客户拜年时所发现的一桩事情。当时我看到对方负责采购的经办人员手里拿着打火机说:‘嗯,我豁出去了,买上了进口货。还是都彭的呢!’对方得意洋洋地回答我(其实是否真的是他本人花钱买的鬼才知道)。我到隔壁科长办公室,科长也拿着个都彭打火机。真奇怪!整个采购部门几乎每人拿一只。@@
“后来我才知道,甲公司的推销人员得知乙公司送给这家客户负责采购的经办人员一个都彭打火机后,为了使这家客户不被乙公司拉走,他回公司立即采取对策,也同样送了些都彭打火机给该部门所有的有关人员。@@
当该客户的有关人员看到彼此间都拿着同样的打火机后,心照不宣,但心里都很不舒服。当我下次再去该客户访问时(尽管相隔时间不太长),就没有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都彭打火机了。”@@
送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主观意识上重视送礼这一活动,谨慎送礼,方能送得好、送得巧,让收礼者满心欢喜,对你产生好感,否则就会费钱费力不讨好。@@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在送礼的时候,送上一份能够拿得出手的礼物,不但能够提升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而且还能让这个礼物不白送,这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