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从孩子出生起,他是一个自然的独立的个体,你可以指导他,但不能主宰他。他有自己的志趣个性和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他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会随着自己的成长,与父母产生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他们对自我成熟的关注及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表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与自己的家庭开始产生一些隔离,他们会喜欢花费更多的时间独处或者和朋友一起分享喜悦。父母会对这种分离的趋势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总想探寻孩子在思考什么,内心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学校的表现究竟如何……
父母往往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举动,让孩子存在戒备心理,感到自己的个人天地受到了严重侵犯,使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这不但失去了引导和帮助孩子的机会,更不利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未成年的子女放任自流,但问题是如何去介入他们的世界,使孩子愿意向我们敞开自己内心的大门,而保持双方的交流。
父母需要让孩子了解,我们尊重他们的世界,承认他们对事物有相当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哪怕与父母的观点完全抵触,家长也希望倾听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思想是开放的,并愿意接纳全新的思想与潮流,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听取一下父母的意见与观点,汲取上一代人的经验与教训。只有如此,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向父母吐露心声,在有问题时自动来找父母商讨,而非躲躲闪闪,迫不得已时才吐露一二。
尊重孩子是身为父母应该学会的最基本态度。这种尊重不仅要表现在语言表情上,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尊重他们,尊重孩子表现在很多小事之中,比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新思想与新观点,尊重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明智的父母应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表明,自己相信他们的自我把握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力,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忠告,这种态度是与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
孩子被认为是一个权利主体。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种法律法规的保护。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从法律角度讲,无论孩子是否有这种“能力”,他们都应该受到尊重。
从另一角度说,孩子获得自尊,离不开得到父母的尊重,并由此可能学会尊重别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即是自尊和尊重他人。孩子在年幼时,孩子的自尊应该受到保护,这是因为孩子的自尊意识处于稚嫩状态,很容易受到伤害。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这会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曲折还是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