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2章 从苦力熬到大老板

  ◎庄永竞

  到了香港,我从苦力做起。

  大陆来的偷渡者,大多是缺少技术又都年轻力壮的青壮年。而香港的工厂里,正好缺少这类的人。经熟人介绍,我跟两个同伴进了一个毛线工厂,专做搬羊毛的活。每天一早去装车,然后卸到工厂里。再装了半成品,到另一个工厂卸下加工。每月工资六百元。没日没夜地干,一天下来,一身像散了架似的,倒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一天,工头跟我们说,谁愿意加班给双倍工钱,我一听马上答应。可没背两趟,就发现体力透支了,腿脚发软,眼里冒金星,“扑通”一声倒在水泥地上。就这样我在小屋子里,自我“照顾”调养了两天,身体好一点,又去上工了。

  这天中午,我回来得晚了些,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食堂的师傅却说:“你们没饭了。”我还以为是我来晚了,但看见后来的伙伴都拿到了饭,便问怎么回事。大师傅没好气地说:“今天饭少,要让他们先吃,你们大陆来的没这待遇!”一盒饭值几个钱?太拿大陆来的不当人了!一气之下,我把肩上的大汗巾摔在地上,不干了!

  说来也好笑,每当别人的侮辱和沉重的劳动使我喘不过气来时,我就偷偷地学唱大陆的样板戏《红灯记》:

  休看我,戴铁镣,锁铁链。锁住我双脚和双手,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

  我一直在找寻自己出头的路子,我知道,高耸的大厦要从最初的第一块砖垫起,要实现伟大的理想,先要做人下之人。

  不久,有人介绍我去一个药店做学徒。我很快答应了。心想,做学徒就可以学到“药”,学到了“药”,说不定将来能开一间大药店!

  老板是潮州人,姓陈名克文。他现在是我的“一洲”公司的顾问。

  做饭、打扫卫生、送孩子上学,像个男保姆。但为了理想,我什么都愿意干。

  晚上铺门一关,架上两块门板,我就睡在药店里。一是解决住宿,二也防盗贼。

  夜晚是我学习的好时候。药店里有不少的药书,我就边翻书,边查对药材。

  我用钉书针钉了个本子,把每天晚上学习的心得记录下来,便于记忆。

  我还有一本特殊的小本子,这本子记的不是药名、用法……而是专门记老板在做生意时的方式方法、言谈举止甚至音容笑貌——

  菖月?菖日:一女人抱着孩子满头大汗,来店吵闹要换药。药已用过,本不应退。但老板毫不动气,亲为女人打扇送凉,并吩咐我换药,还叫我打伞送女人到家。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不敢怠慢,一路上还抱着她的孩子。到家后此人感激不尽,后来成了店中常来的顾客……

  半年后,姑表兄开了一家药店,请我去帮忙。我便从小学徒变成了搞药店进货、推销的……

  又过了半年,我筹了五百元钱,同一位叫张子酋的朋友,租了一间小房,开始做药材生意了。

  全部本钱才一千多元,这个小老板真够可怜的。但这没什么,小有小的做法,只要做好,小生意也可以变成大生意。

  我常常叮嘱自己:别贪多,别求大,赚多赚少没关系。做小生意靠的是起早贪黑,靠汗水来钱。大生意那是人家赚的,别眼红。小生意赚得少,但赚到手了,那就是你自己的钱。

  有时候,客人需要一斤人参,手头没有货我也应承下来,对客人说:“明天即送到府上。”实际上我的货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应承后我撒开两条腿,香港上下,东奔西跑为他找货。千方百计找到货后,买下来,再按时送到客人家里。一天忙得疲惫不堪,也就赚了几元钱。

  但只要钱到手了,我就高兴——集腋成裘。我们潮汕人的小本钱就是这样滚大的。加上我幸运地中了一回“六合彩”,一下有了几万元本钱!

  于是我租下北角英皇道一百二十八号,自己开起了一间“四海公司”,专营高档的营养品。

  我为什么要做高档营养品生意呢,这里也有我的经营之道。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香港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人们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荷包里的钱一多,就考虑两个出路:一个是“玩”,所以,不少旅行社开起来了,娱乐场所、健身房生意火爆;另一个是“吃”,人有钱了,就最想保命。要玩得快活,更要精力旺盛。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弄对身体有益的补品来吃。

  就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推出中国传统的人参、鹿茸、鱼翅等高档补品。但是,这种想法也不只有我一个人有。高档补品店一多,就得看谁能拿到最便宜、质量最好的货,谁能把手上的货销得最快。

  到我这里买货,我会给顾客让利,决不斤斤计较。买少量药材,零头不要;成批量要货的,给人家打折。还搞额外赠送。买过我的人参鹿茸的,过年会突然收到我的拜年礼品。要什么货物,一个电话我就把货物送到家。不满意的,还包退包换。样样为买货的人着想。

  这些招式,现在香港的商家都会做了,但当时在香港都还是新招。“四海通公司”的名气很快打出去了。

  这就是我的经商诀窍,叫做:做生意的人,要先做好人,做了好人,你的生意肯定好!

  经商一年多,我的财产激增了十多倍。

  家在远方,夫妻不能相见。不久,我便在香港重新成了家,开了一家更大的公司,用我儿子的名字取名为“一洲”。

  拿我儿子的名声作保,表示在我店买的货物,绝对可信可靠。不损人利己,不留骂名在世!

  在港的最初几年,虽然有所斩获,但依然是在小的水沟中游来游去,虽衣食无忧,但要想成大器,却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决心冒险,闯出个自己的江山来!

  但是,怎么寻找突破口呢?我不停地思考,终于有了灵感。

  有一次,一个南美的老华侨来店里买一斤人参要带回南美去,问在飞机上怎么吃。我摇摇头:“很难。”他无意中感叹了一声:“咱们中国的药啊,比西药好,可就是方便不如人家哟。”

  老人的话使我灵机一动:中药最大的缺点就是要放在火上慢慢地熬,在惜时如金的现代社会,是个致命的缺陷。如果能把补品制成便于携带的丸粒,坐在飞机上都能服用,那一定大有销路。

  于是我想到了制洋参丸,当时市面上还没有把洋参制成成药出售的,这条路没人走过,可以走!

  但是,制洋参丸要办流水线、大成本,得冒险,得借钱兴业。

  经朋友帮忙,终于借到了四十多万元。

  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我在香港湾仔庄士敦道租了一个气派的门面,光月租就一万八。我像是一个赌徒,猛着胆子上了。

  我同朋友合作,先拿货,后给钱,在他的药厂加工了二千盒洋参丸,取名“一洲洋参丸”,先行投放市场。

  现在,人人都知道我的洋参丸市场打开了,但当年谁知道你这个“一洲洋参丸”啊?要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得花一大笔钱去做广告。负债也得做。

  当时,手上的资金没有多少了,香港的妻子把留着的一点首饰玉器都拿去卖了。我咬着牙,在港澳和国内外的媒体上发动了广告攻势。报纸、电视的广告一齐上。

  钱抛出去了,广告也打出去了,但会有人来买吗?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反应。

  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反应。

  我的心都悬起来了,难道钱丢到了水里?

  有朋友安慰我,广告做出去是要一段时间的,你再等等吧。

  那些日子,我们全家都像是掉了魂似的,盼着有订单飞来。每天到邮差送信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到门口去望。等邮差的时间也一天天提前,最早的一次妻子提前了四十分钟就到门口去等了。

  我一边等广告的反应,一边展开营销的策略。

  为了让市场知道“一洲洋参丸”,我拿着登有广告的报纸,到港九各家药店挨家挨户地问。

  “老板,你这儿有‘一洲洋参丸’吗?就是这个——”我指着报纸说。

  老板摇摇头,他当然没有。但老板很机灵。

  “先生,这个‘一洲丸’,现在俏得很啊,本店刚刚销完,如果你要,请留下电话,明天进了货再通知你。”

  我知道他已经“中计”,心里暗笑。

  回到家里,他要“一洲洋参丸”的电话果然就来了。

  就这样很多人都感觉到:“一洲洋参丸”是市场上的俏货!

  四个月后,我收到了第一封从内地来的要“一洲洋参丸”的信件。那是一位老干部写来的。

  真是一发而不可收。紧接着,内地要洋参丸的信啊,订单啊,不断飞来,接着是台湾的、日本的、加拿大的……都来了。

  “一洲洋参丸”的市场终于打开了!

  往下的路,更是一路顺风……

  一九八九年的国庆节,我以共和国特邀代表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俯瞰城楼下欢腾的人群、海洋似的鲜花,我的热泪突然涌了出来。

  从我偷渡香港算起,十一年后,我又回来了。

  离开他时,我是个衣衫褴褛,一文不名的“投机倒把分子”,现在,我是为祖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政协委员”。

  我一路小跑,奔向埋葬了父亲的小山岗,身后跟着市里的书记、县长、乡长,还有一大批亲戚朋友。

  我跪在父亲的坟前,哭得像一个泪人。

  我拿有限的积蓄,在家乡白石乡办了一所学校,用父亲的名字命名了一幢教学楼,让更多像当年的我那样的穷孩子能上学。大家都赞扬我的义举,说我不计前嫌,谁又知道我的真实内心?

  父母不在了,但还有一个父母在:我的家乡!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