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谷歌的雄心勃勃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到处遭遇抵制和诉讼麻烦,特别是那些作家,好像他们的权益真的受到了什么侵犯,读者们都将不买他们的书而到谷歌网站去白看了。这实际上是神经过敏了,没有先搞清谷歌的数字图书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规模宏大的数字图书馆本不是为普通读者服务的,一般读者不能在谷歌上读小说或散文集,不管是畅销的还是另类的。谷歌的这个数字图书馆是为研究者服务的,和这个图书馆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学术界特别是大学的学术研究。
这并不是说谷歌的数字图书馆就不会带来问题,谷歌的图书馆只是文本数字化大潮中最具规模最有名的一个,文本载体的变化给学术界带来的影响要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深刻,因为目前学术界的运作完全是建立在纸介质的文本上。大学里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以发表在纸介质期刊的论文形式出现的,对研究者的评估也完全看他们在什么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如果没有了这种评估,学术界赖以运转的整套学位制度和等层制度就没有了基础了。
学术的数字化会威胁目前的这种评估制度的正常进行,纸介质期刊的有限篇幅必得要求有严格的编辑筛选,这样即便不懂行的人,知道论文在什么期刊上发表,就能知道这篇论文有什么样的水平。
学术期刊的昂贵费用已经开始使许多期刊走数字化道路,这导致了重大的变化,网络的无限空间使得论文能够附带音频和视频的材料,能提供各种相关的链接,能让读者搜索。这都是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但是,问题是发表论文的空间也随之无限地扩展了,对质量的选择和控制没有了必要性。很显然,学术界发表成果的数字化将给学术界的运转带来重大影响。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问题要更复杂。因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更多是以专著形式出现,这些专著的出版本来是亏本的多,将它们数字化是一个解决办法,但是谁来编辑,谁来在屏幕上读呢?
最使学者们担忧的是维护问题。纸虽然脆弱,但是保存的时间还是相当长的,研究者总能在图书馆里找到他们需要参考的书的,但是数字化后,思想的成果变成了一串电子流,瞬息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读学术论文和专著的人总是非常少的,谁能保证谷歌或别的虚拟世界的公司会永久地花钱维持他们的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