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缉照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府,王夫人对她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甲戍本在这句话的旁边有一批语道:“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这一批语很值得回味。为什么“作者”写下这四字是血泪盈面,要痛哭?这只能有一个解释,这四个字虽说是指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实际上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换句话说,“作者”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孽根祸胎!所以这四字是他的心病,是他的血泪!问题在于,这“作者”是指曹雪芹吗?如果是,曹雪芹又何以是家庭的“孽根祸胎”?他有条件成为这样的“孽根祸胎”吗?回答是否定的。曹家在雍正六年被抄家拿问进京,曹雪芹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当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一七一五年,到雍正六年(一七二八)是十三岁,如果雪芹是曹 之子,其年龄更不足论。)他对家庭的败落,不可能有任何责任,曹雪芹也决不会有自己是“孽根祸胎”这类的意识或感觉,不会以此自责,更谈不上要血泪盈面,失声痛哭!
曹府上下,只有一个人才会有自己是孽根祸胎的感觉,也只有他才会如此痛悔,如此自责。这就是曹府的继承人曹。
曹 本是曹寅兄弟曹荃第四子,从小为曹寅夫妇收养。曹寅之子曹颙死后,康熙“特命将曹 承继袭职,以养赡孤寡,保全身家”。此时的曹 不过是一个黄口孺子,就肩负起”“养赡孤寡、保全身家”的重任,曹府对他自然也寄予厚望。曹家在曹寅时期,真可谓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盛极一时,可寅死后连遭变故,在曹 手里,一落千丈。当然,这并非曹 的责任,败落的根源是曹寅时就种下的。但曹 自己不会这么想。他一定会痛感自己没能保住这个家,一个烈烈轰轰的世代簪缨之族败落在自己手里,有负天恩祖德,自己实在是家庭的罪人!《红楼梦》靖本第五十三回有一段回前长批,其中说:“亘古浩荡宏恩,母孀兄先,无依无能,变故屡遭,生不逢辰,令人心摧肠断。”(原文文字颠倒,稍作整理)“母孀兄先”正合乎曹 的身份。曹 既是曹家最能体会“亘古浩荡宏恩”之人,也恰恰是生不逢辰之人。这段文字正是曹 当时心态的写照,当是他所写无疑。又《红楼梦》的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宝玉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句旁有一批语:“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这一批语,多半也出自曹 之手,在曹家,与元妃身份地位近似的,是嫁予平郡王为妃的曹寅长女,正是曹 的姐姐。曹 从小为曹寅收养,得到这位姐姐的疼爱,领受其“手引口传”,完全在情理之中。批书至此,不由痛哭,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只有曹,才会自称为“废人”。因为他不但被免去织造之职,被查抄逮问,批出至此,不由痛哭,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还曾以“骚扰驿站”的罪名枷号示众。自称“废人”,实在不枉。我们再把这段批语和上引关于孽根祸胎的批语一对照,其情绪、口吻如出一辙。
曹 是不是就是贾宝玉的生活原型?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这里姑且置之勿论。曹 是《红楼梦》的批书人,是“脂评”的最重要的作者之一,这一点恐怕没多少疑问,问题在于,曹 是否还是前文所说的“作者”呢?这个问题十分复杂。要说曹 是《红楼梦》的作者,自然荒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部《红楼梦》,经过曹雪芹十年辛苦,始得完成。这个“著作权”毋容置疑。不过,《红楼梦》开宗明义第一回有一段话还是值得细细玩味:空空道人听了石头的一番话,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这位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因色悟空,遂易各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抄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叙》。
这空空道人往往为《红楼梦》研究在所忽略,以为不过是作者虚拟的一个子虚乌有先生而已。其实不然,请想,这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以“空”始又以“空”终,故自号“空空”也)的过程,不就是青埂峯下的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吗?这石头本来四大皆空,因“凡心偶炽”,乃至“下凡造历”,这不就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吗?他最终“情极而毒”,“悬崖撒手”,不就是“自色悟空”吗?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这书中的石头,即贾宝玉不就是“情僧”吗?而这位“情僧”恰恰又是把石头的故事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的人。说是抄录者,其实就是《石头记》的最原始的“作者”。他不是旁人,就是曹。空空道人、石头、曹,一而三,三而一。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如下猜想:先是曹 把他一生的遭际原原本本的“实录其事”,这就是《石头记》的原始的书稿。书名或叫《情僧录》,或叫《风月宝鉴》。所以甲戍本在“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句上有一眉批云:“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这批语的作者显然就是东鲁孔梅溪。“睹新怀旧”者,他已看到“新”的《石头记》,又因怀念棠村而想到那部名为《风月宝鉴》的旧稿。这部旧稿也许限于曹 的才力,还不足以成为一部传世的小说。他把这部书稿交给曹雪芹,曹雪芹以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对这部书稿作了五次大的修改,也就是说,进行了脱胎换骨的重新创造,才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朽名著《红楼梦》。书中在“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前面加“后因”二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我们这样说,是不是会剥夺曹雪芹的“著作权”呢?当然不会。没有天才的曹雪芹,就没有伟大《红楼梦》,这一事实,是谁也撼动不了的。
正因为旧稿是父辈所作,曹雪芹在创作时一定会尽可能保留旧稿的内容。我甚至怀疑,《红楼梦》开首所说,“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的“作者自云”是旧稿中原有的。因为这段“自云”加在曹雪芹头上实在按不上去,放在曹 头上,到十分合适。所以,对这“作者”二字,实在不可过于拘泥,以为一定是曹雪芹的自白,恐怕难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
我还猜想,旧稿可能已经有批语了。这些批语有一些可能也会被保留下来。上文所引关于孽根祸胎的那段批语,很可能就是被保留下来的原有批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