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曲

  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此时群贤荟萃,“星光”闪耀,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聚集于此,整个大厅里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位老人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闵恩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在概括闵恩泽的科技成就和贡献时写道:“他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正是“他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技术的奠基人”的评价,令笔者顿生崇敬。“奠基人”,这是多么厚实神圣的字眼。《辞海》中对“奠基”的解释是:奠定,乃建筑物之基础。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地基最为重要,地基不牢,大厦越高倒塌的危险性越大;而对于某个学术领域,打下基础者的功绩亦大而不可灭耳。然而,在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后的发言中,闵恩泽却说:“这个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科技人员的亲切关怀。这个奖凝结了几代石油石化人的心血,这是大家的荣誉,我只是他们的代表……”这番肺腑之言,令人肃然起敬!

  感动接踵而至。一个多月后的2月17日晚,“200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约有15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厅里鸦雀无声,主持人用富有磁性的声音读道:“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闵恩泽的颁奖词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热烈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淹没了短暂的宁静。主持人也被台下观众的情绪感染了,以更加洪亮的声音朗读道:“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对闵恩泽是这样评价的:青春投学,爱国有志;耄耋赤子,报国有恒。成就卓著,贡献卓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掌声竟然持续了近一分钟。

  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了,只见一位个头不高、满头银发的老者稳步走上领奖台。他就是“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闵恩泽。

  主持人迎上闵老,两人落座后,主持人不无幽默地问道:“闵老啊,四十多年前的癌症被您给弄哪去了?”闵老答道:“实际上啊,我身上还有一个癌,叫前列腺癌。但是别人告诉我,这个癌症是发展最慢最慢的,将来出问题不是它,不要担心,所以我就没担心。”

  主持人又追问:“我听医生说,癌症患者中一部分人是被吓死的,您从来没有害怕过吗?”

  闵老笑笑说:“主要是心态,要放得下,不要老去想它。我女儿说,我的爸爸脑子很单纯,成天就想他那个催化剂。我成天想催化剂,癌症我也就不大想它了,只要它没有影响我的生活就行了。”

  听到老人如此豁达的回答,主持人满意了,转移了话题:“好多人说您就是他们的催化剂,我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闵老?”

  闵老略一思量:“那当然应该指跟我周围工作的人,这里面关键是要把他们催化在一起,形成团队,形成活力,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他们的才华!”

  闵恩泽那浓重的四川口音在大厅里回响着,掌声再次淹没了会场。

  而感动却依旧在继续。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奖杯放在了闵恩泽的办公室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元奖金将如何分配?

  那是得奖后的一个夜晚,闵恩泽对夫人陆婉珍说:“我们商量商量,国家给我这500万元奖金,450万元是用于科研项目的,50万元是奖励给我个人的。你看这50万元奖金怎么处理?”

  “你不是早就有设立原始创新奖的想法吗,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夫人陆婉珍干脆地说道。

  闵恩泽见夫人表了态,会心地笑了,他接着说:“50万创办一个奖项少了点儿,我还想再捐出50万,100万就可以设立‘闵恩泽原始创新奖’了,你看行吗?”夫人又同意了!接着他们拨通了在美国的女儿闵之琴的电话,说了这件事,闵之琴也表示支持。

  这是个美好的夜晚,是一个足以令后人铭记的夜晚。就在这个晚上,闵恩泽郑重地给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尊敬的龙院长、刘书记:

  今年1月8号,我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凝聚了我国几代石油石化人的心血,更是我院各届领导和所有同事共同奋斗的结晶。获奖后,我与妻子陆婉珍、女儿闵之琴商量,并一致同意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中奖励我个人的50万元奖金,再加上我个人的储蓄50万元,共计100万元捐献出来,在我院设立“闵恩泽院士科技原始创新奖”。龙军院长在收到闵恩泽的这封信后,在全院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说:“我们都是科技工作者,闵恩泽院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不但捐出了国家奖励给他的50万元奖金,还将个人储蓄的50万元也捐献出来,共计100万元设立‘闵恩泽院士科技原始创新奖’。这是我院科研工作的福音,他为鼓励我们石油石化战线科技人员大胆创新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人格上学习的样板。这让我想起《论语·泰伯》中曾子说过的话,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要走的路很长。闵恩泽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对社会赋有责任,并热心支持与鼓励后辈的感动中国的科技人物。”

  200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作出了“关于在全行业掀起向闵恩泽同志学习的决定”。在这份文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攫住了笔者的目光: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还是一片空白;60年代,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80年代,国产新型催化剂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21世纪,我国首创的几种绿色炼油和石化新工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工业化。这几个质的飞跃,闵恩泽院士功不可没!

  (一)

  闵恩泽院士归国50多年,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

  1

  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笔者来到位于北京学院路上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这院子真美,大树成荫,小草成片,花儿艳丽,鸟语欢声。前来迎接笔者的曹主任说,“您是不是觉得我们这院不像是搞化工的?”

  的确,这里不但没有任何化工试验传出的难闻气味,而且鸟类品种颇多,绿化得很好,在北京能有这样环境的场所不多,看来“绿色化工”的理念真的植入到每一位化工人的心中了。

  人的情绪往往被感官所左右,满眼的翠色,绿茸茸的草坪,朝你微笑的花儿,向你投来欢迎似的鸟鸣,扑鼻而来的青草味儿,如此种种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置身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我们的科研人员能不心情舒畅吗?

  闵恩泽院士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一路上笔者暗自思忖着。当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这位两院院士、耄耋老人,已经在等候我们了。

  笔者打量着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身上没有任何让我感觉到阔绰的物件。尽管操一口笔者很难听懂的“四川普通话”,但老人可掬的笑容和慈祥的目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长者。几句寒暄,闵院士儒雅的谈吐,和蔼可亲的笑容竟与普通老人无异。

  有人告诉笔者,在石科院,只要谈起闵恩泽院士,无论是他的学生、同事、领导还是朋友,无不流露出钦佩之情。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都做好事。同样,一个科学家令人钦佩不难,难就难在让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为之钦佩。

  闵恩泽就是这样的科学家。

  “我这一生只做了三类工作,第一类是国防急需,石化发展急需;第二类是帮助企业扭亏为盈;第三类就是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

  我们的访谈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开始了。

  2

  67年前的1942年,当时正是中华民族蒙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苦难岁月,江山破碎,民不聊生。

  这一年秋天,18岁的闵恩泽怀着科学救国的美好理想,从成都来到重庆,被保送进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大二开始转学化工。1946年,闵恩泽毕业回到家乡成都,在一家自来水厂做分析化验员,后来又去重庆一家肥皂厂实习。

  不久,闵恩泽的舅父、银行家吴晋航告诉他,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要招收一批印染技术人员,经过培训,以后还有出国的机会。这让闵恩泽眼前一亮,他很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1946年10月,闵恩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中国最大的印染厂——上海第一印染厂。通过一年的培训,他当上了漂染车间的技术员,然而工作却十分劳累,每周工作7天,每天值班12小时。更让他不安的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家的前途在哪里,自己的前途又在哪里?

  1945年闵恩泽已通过考试取得了自费公派留学的资格。通过舅父的帮助,加上自己的积蓄,1948年3月,他来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留学。当时的想法是去攻读硕士学位,一年之后就回来。没想到这一去竟是八年,更未想到去时只身一人而重新踏上故土时却有了家眷。

  1948年12月份,闵恩泽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但这时中美关系突变,美国国会立了一个法,不准中国学理工农医的留学生离开美国。美国政府让这些留学生读博士,提供奖学金,毕业之后只允许在美工作。

  闵恩泽靠着奖学金在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未婚妻陆婉珍也从伊利诺斯大学转来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陆婉珍与闵恩泽是中央大学化工系同班同学、上海第一印染厂的同事,他们1948年订婚,1950年结婚,1951年博士毕业。1951年7月,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闵恩泽,开始在芝加哥纳尔科公司担任副化学工程师,一年后升为高级化学工程师。闵恩泽进入了美国的企业,看到了企业的工业研究是怎么做的:将市场中发现的问题,怎样拿到实验室研究;研究成功后,又如何在工厂生产和到市场去销售。这些对闵恩泽后来的研究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在美国学校里是很难学到的,闵恩泽一直认为这是他在美国最大的收获。

  在当时的美国,凭两位博士的薪水完全可以过着非常优裕的生活。闵恩泽跟爱人都在企业里工作,花一个人的钱就足够了。论生活条件,在美国他们什么都有了。

  这时,祖国不断传来好消息,四川人民期盼多年的成渝铁路已经建成,父母也都盼着他们回国。闵恩泽开始盘算:原来准备去美国读一个硕士学位的计划早已超额完成,现在不仅获得了硕士学位,还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学到了美国企业实际开发技术的经验,是该回去报效祖国的时候了!

  闵恩泽和夫人陆婉珍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归心似箭,恩师和朋友知道了他们的心思后,都来挽留。但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去意已定。虽说祖国还是一穷二白,可那是他们的根呀。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封锁,归途无路,让他们非常着急。

  这时闵恩泽想到了在香港中国印染厂的好友,也许他能提供帮助。于是朋友与其公司董事长商量,向闵恩泽发出聘书,请他担任研究室主任。

  闵恩泽拿着研究室主任的聘书,向美国移民局递交了申请。移民局官员接见了他,说:“我们知道你的真实意图,你是想回到你的国家。”

  闵恩泽不语。

  移民局官员说:“回国,共产党是不会信任你们的。为什么要把脑袋往花岗岩上撞呢?”

  闵恩泽仍然不语。

  移民局官员望望他,确信他去意已定,然后摇了摇头,叹息着在他的申请上盖了印章。

  1955年8月,闵恩泽和陆婉珍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在香港呆了三周,就离开香港回到了祖国大陆。

  闵恩泽夫妇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夫妇俩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多年的游子,像浮萍一样,没有找到扎根的土壤,现在,当他们踏在自己的土地上,那兴奋,那满足,那种踏实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闵恩泽身上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胸中跳动的是忠诚于中华民族的炽热之心。他回来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他们先是回到上海,后来到了北京。不久,闵恩泽被安排参与筹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身)的工作,从此开始了催化剂研究,这一干就是50多年。

  3

  闵恩泽1955年开始在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时,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进行铂重整催化剂中型试验,为国防急需的炸药提供甲苯。后来又让研究磷酸硅藻土催化剂,期望不再从苏联进口。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因而他又承担了生产航空汽油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研发。大庆油田开发后,他更有了用武之地,为250万吨/年炼油厂建设中的流化床催化裂化研发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闵恩泽由此走上为中国石油炼制催化剂奠定基础之路。

  笔者问他:“您不是学催化剂的,为什么敢于承担这些任务呢?”

  “我既然要回国来报效祖国,我的信念和决心就是: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学什么,请教什么,组织什么!” 他爽朗地回答说。

  就这样,闵恩泽在从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借来的几间简陋的小平房里,和他的同事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开始了从催化剂研发中学习催化剂的探索。

  1959年,苏联援建的兰州炼油厂投产,核心设备是一套使用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它82米高,是为螺旋桨式飞机提供航空汽油的装置。

  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要用3至5毫米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这个催化剂一定要质量过硬,不能有丝毫的裂纹。但从1960年开始,苏联把次品卖给我国,次品的裂纹多,催化剂从塔底一下吹到82米高的塔顶,有裂纹的催化剂就会破碎,在塔顶上冒白烟。当时炼油厂的工人都知道,只要远远地看到塔顶冒白烟,就知道在加催化剂了。这时装置运转也不正常,催化剂的消耗也很大。到后来,苏联连次品催化剂都完全停止了对我国的供应。

  1960年,石油工业部决定建设自己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让主管基建的副部长找到闵恩泽,让他负责这项技术,无论如何也要建成我们自己的催化剂厂。这让闵恩泽感慨万分,备受鼓舞。他不禁回想起了回国前美国移民局官员说的话。如此委以重任,谁说党和政府对他们这些美国留学生不信任呢?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建在甘肃兰州炼油厂,组织任命他为副总指挥,负责工厂的整体技术,包括工厂设计、开工方案、操作规程等等。闵恩泽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

  当时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早上吃的东西四川话叫粑粑,实际上就是黑不溜秋的一个东西,生活环境也相当艰苦。余秋里在回忆录中写道:“闵恩泽同志……他们吃在车间、睡在办公室,和工人一起爬装置、钻高温干燥箱,一心埋头搞研究、搞攻关。”

  1963年春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建设尚未结束,余秋里在石油工业部宴请石化领域专家,闵恩泽夫妇作为重要客人坐在第一桌。席间,余秋里又对闵恩泽下达新的目标:“老闵,你一年之后给我把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交出来!”时值大庆油田开发,要建设250万吨/年的炼油厂。炼油厂要建设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将重油裂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这就需要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然而,这种催化剂制造技术为美国所垄断,技术买不到。听了余秋里的话,闵恩泽连酒都不敢敬了,坐在那儿半天没有吭声,那是一件难事啊!

  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陈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宴会,闵恩泽又和余秋里坐在一桌。这次他主动向余秋里汇报:“余部长,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一年之后开始设计。”这时坐在同桌的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接着说:闵恩泽的允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是有信心的。于是他们一起举杯向余部长敬酒。

  为了缩短研制时间,闵恩泽带领科研小组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选择把握较大的“原料易得硫酸四步法、间断成胶、先干后洗”的工艺流程,并把“喷雾干燥器”这个难题拎出来提前攻关。

  可以说闵恩泽确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制造的技术路线,不仅原料易得,而且使用可以采购到的化工单元设备,因而减少了研发工作量,有利于加速建设,符合石油工业部尽快建成投产的要求。

  当年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制造筛分组成和机械强度均符合催化裂化装置中流态化要求的微球,必须让喷雾干燥器有合适的喷嘴结构。于是,闵恩泽一边研究催化剂制造方法,一边打破常规,提前建设中型喷雾干燥器来研究喷嘴结构。他们很快开发成功了一种目前仍在使用的专用喷嘴。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从实验室研制到工厂建成,仅用了5年时间,而这个周期通常是8年至10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急需。

  在兰州建设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和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的同时,闵恩泽还参与指挥了在抚顺和锦州建成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生产芳烃的铂重整催化剂、烯烃叠合的磷酸硅藻土催化剂车间。1964年5月,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正式投产,国防和民用航空汽油供应终于得到了保障(当时我国库存的催化剂仅够用两个月),而且产品质量优于苏联进口催化剂,价格只有进口剂的一半,每年节省移动床催化剂裂化装置运转费用上千万元。到1964年,我国主要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生产均已依靠国内,并奠定了石油炼制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基础。

  会战结束后,闵恩泽的过敏性鼻炎很厉害。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肺里长了肿瘤,必须立即做手术!手术切除了肿瘤,同时也切除了闵恩泽的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后来化验证明是腺癌。在手术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闵恩泽上楼都只能慢慢走,走一层要喘一会,但这从来都没有影响他对工作的投入,这实为常人难以想象。

  4

  1965年,中苏关系紧张,全国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进行“三线建设”。石油工业部决定在湖南六铺口建设长岭炼油厂。这项工程先后两次开山洞,要把炼油装置放进去,后来发现将来开工后洞内温度太高,装置无法检修,于是才把炼油装置放在山沟之间。当时虽然对炼油装置进山洞,已有不少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怀疑,但无人敢提。

  闵恩泽当时被派到这里负责制订催化剂工厂建设方案。催化剂厂虽然未想进山洞,领导却要求以工序为单元建设催化剂厂,要做到从飞机上往下看,厂房分散得像农民的住房一样。这显然不符合科学生产的要求。闵恩泽的研究生谭经品当时在场,他回忆说:在方案论证时,闵先生冒着被批判的风险,大胆指出按工序建厂,物料传输路线长、投资大、能耗高,同时还容易混入杂质,影响催化剂质量。闵先生的话音刚落,在场的同事都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但闵先生仍然镇定地说:“我也和大家一样着急,这个催化剂厂是出于战备需要才上马的,如果我们建成的是一个不能正常开工的厂,那我们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所以,我们必须,也只能以车间为单位对厂房进行设置。”

  令闵恩泽高兴的是长岭炼油厂接受了他的建议。大家都在心中默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家要发展,不能再做以政治代替科学的荒唐事了。闵恩泽提出的以车间为单位建设长岭催化剂厂的方案,为我国多品种催化剂工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闵恩泽何尝不知道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唱反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在科学面前,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的利益和安危!“扼困之际,不忘国是,临九死而不悔;无私无我,历经磨难,矢志不改报国之心。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这是李大东院士在中国石化闵恩泽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一段话。(二)

  闵恩泽院士是用99%的努力,抢抓1%的机遇,为社会创造100%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财富,他是让企业扭亏为盈的圣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

  1

  什么样的人叫人才?为官者、有学历者、有资历者不一定就是人才。唯有他人处理不了的事,你能够处理好;他人没有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关键时刻你能够挺身而出解决问题;突发性事件面前你有应对的办法;他人没有抓住的机遇你抓住了——这样的人方可称之为人才!

  闵恩泽就是这样的人才,大才。经过他指导一共建设了四座催化剂厂,这四座催化剂厂生产的各种品牌的催化剂,完全可以支撑中国炼油工业的整座江山。因此,闵恩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之无愧。因为他的努力,使我国石化科技早在30年前就形成了自主创新模式,并尽占先机,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依赖国外炼油催化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炼油催化剂实现了自给,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闵恩泽是一个心中装着国家、装着人民的人,他几十年所走过的科学道路,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立功、立德、立言。

  闵恩泽曾帮助山东周村催化剂厂、长岭加氢催化剂车间、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和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的己内酰胺引进装置扭亏为盈,走出困境。我们不妨透过长岭加氢催化剂车间和石化纤己内酰胺引进装置这两个事例,来探寻他为企业扭亏为盈的艰辛之路。

  1975年,燃料化学工业部生产组副组长任向文派闵恩泽带领一个专家组,前往长岭炼油厂新建的加氢催化剂车间,了解车间不能投产的原因。他们到后发现除技术原因外,加氢催化剂车间工人士气低落,工人们认为车间里不仅粉尘多,每天要把物料搬来搬去,还有难闻的NOx等。专家组回北京向燃化部汇报后,1976年4月,燃化部决定在长岭炼油厂开展加氢精制催化剂会战:研制新型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参加会战的单位有:长岭炼油厂、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荆门炼油厂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研究所。

  关于那次会战,时任长岭炼油厂副厂长兼会战总指挥的周皓有这么一段回忆:“闵恩泽带着一批科技人员来到了长岭,帮助我们工作。我要他当总指挥,可他非要我当。我把他看成上级领导、学长。在会战中,组织各部力量、协调各种关系是我的事,而技术上则完全听闵先生的。当时会战的口号是:拼命学大庆,跑步超‘两兰’(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会战领导小组人员经常加班。到了放大试验时,连轴倒班,闵先生也跟着倒。”

  为了尽快解决各种难题,闵恩泽带领会战组成员,盯在现场,加班加点。厂里招待所离现场较远,厂领导考虑到闵恩泽身体不好,要给他配专车。闵恩泽坚决不肯,坚持和大家步行上下班。晚上,他还把工人们带到招待所,用小黑板给大家讲课。参加会战的职工由衷地说:“闵总和咱们心连心哪!”

  在加氢催化剂会战中,新原料路线的Al(OH)3干胶中杂质洗涤困难,喷雾干燥器中烟道气SOx引起的Al(OH)3干胶粉污染,单螺旋挤条机挤条成功后又设计双螺旋挤条机以提高效率,采用田菁粉助挤剂,贮存的浸渍液配制等难题的解决,使长岭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品种、质量从40年代的水平迎头赶上世界70年代水平,使我国加氢催化剂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一步跨越了30年!这次会战,不仅仅是一个催化剂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多学科联动的协作模式,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2

  2004年的冬天,石家庄一连下了几场雪,气温降了又降。闵恩泽一行冒着雪,来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化纤公司,考察企业生产运行情况。闵恩泽每次到厂里来,都是住在厂里的招待所。招待所里的暖气一直不太好,屋子里比较冷,厂领导怕冻着老先生,每次都劝他住在市区里条件好一些的大饭店,可闵恩泽总是笑笑说:“这里挺好的,去工厂方便。”

  这天闵恩泽同往常一样,从车间查看装置后,回到了化纤厂的招待所。随行的同志怕闵恩泽冷,找服务员又要了一床被子,当他把被子送到闵恩泽房间时,闵恩泽却说:“我这床暖和着呢。”同事们纳闷:“天这么冷,床怎么会暖和呢?”说着有人用手一摸,果然很暖和,这是怎么回事?掀起褥子一看,原来是一床电褥子。可是这电褥子是哪来的呢?一问值班员才知道,是一位老职工送的,他说这里的暖气不好,闵老先生快八十的人啦,还在为企业做事,他和老伴、儿子、儿媳妇都在化纤厂工作,当年要不是闵老先生挽救了企业,他们这一家子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呢。三千多人的大厂呀,有多少双职工要下岗,闵老先生是我们的大恩人。

  在场的人听了都很感动。事隔几年,石科院的同志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依然感慨良多,“闵先生的形象在化纤厂职工的心目中真是高大呀!”

  石家庄炼化公司董事长毕建国说,“闵恩泽”三个字,在石家庄炼化,特别是在石家庄化纤公司,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闵老先生”。为什么闵恩泽在石家庄化纤公司会有如此高的声誉,受到如此尊敬呢?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有人说闵恩泽是研究催化剂的专家,与催化剂相比,生产己内酰胺的难度要大得多,而得知闵恩泽要涉足己内酰胺时,许多人为老先生捏了一把汗。因为己内酰胺在化纤中是制造工艺最复杂、质量要求高的单体。己内酰胺用途甚广,被广泛地用于纺织面料、地毯、汽车部件、包装薄膜等制造业,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一种紧缺而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一套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的装置。但1999年这套装置开工时,世界上的其他三套国外装置均已停产,连出口这套装置的意大利,也停止了用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的装置。甲苯法主要存在下列缺点:(1)流程长,其中产品精制就有10道工序,不仅操作难度高,而且消耗大量能源并损失己内酰胺产品;(2)副产硫铵多,每生产1吨己内酰胺副产38吨硫铵,不仅增加制造成本,而且面临严重销售困难;(3)需要使用和消耗大量昂贵的钯/碳贵金属催化剂,一次纯钯的加入量710公斤,大量占用资金;(4)收率低,同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液、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开工后每生产一吨己内酰胺的成本为11000元,而当时市场上进口的己内酰胺售价为每吨8000元。

  石化纤被迫停产了,技术骨干流失,大批职工只好在家待岗。望着装置停转、厂房闲置、陷入死一般沉寂的厂区,职工们绝望了:“完了!石化纤没救了!”

  2001年元旦刚过,时任中国石化集团高级副总裁的曹湘洪组织召开了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委会议,部署2001年科技委活动计划,提议对石化纤己内酰胺动“大手术”。

  按照中国石化科技委2001年活动计划,科技委组织股份公司科技发展部、化工事业部、发展规划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巴陵分公司、巴陵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到石化纤公司进行现场诊断,由闵恩泽担任组长。

  这一年,闵恩泽77岁。专家们去现场诊断的消息自然传得很快。在许多人看来,石化纤已如病入膏肓的患者,即使华佗在世,也无力回天。许多人劝闵恩泽:“这样的年纪,身体又不是太好,就不要再干了。石化纤这家企业能救活吗?别把您一世英名毁了。”

  闵恩泽听到这些话,不是没有想法,从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角度他们没有错。可是闵恩泽一生的志愿就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就是我冲锋陷阵的时候。他的学生回忆说:闵先生对企业的难题始终挂在心上,他态度坚定地说,第一,国家投资35亿,钱不能够白白丢掉;第二,如果企业倒闭了,几千名职工怎么办?他们怎样生活?这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社会稳定;第三,我们是科技工作者,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解决谁来解决?名声比几千人的生活保障还重要吗?

  27位专家学者来到石家庄化纤公司己内酰胺现场,大家讨论后,认为当前的任务是尽快将装置“达标降本,开稳开满”,然后将化纤与有机化学品生产结合,充分发挥装置特点,增加经济效益。闵恩泽和专家们带领各单元装置技术人员和工人,一套一套研究技术改造项目,共提出技改项目八项,此外还研究了科研开发课题,也是八项。这些技改项目和研发课题主要是:针对甲苯氧化单元甲苯氧化收率低、苯甲酸质量差的问题,尽快优化工艺和使用抗氧化结垢剂以解决当前问题;将副产品醛醇分离工艺的技术改造立项,以尽快抽出高附加值的醛、醇产品增加效益;将目前高转化、低选择性的单釜氧化工艺改为低转化、高选择性的多釜富氧氧化工艺,以提高甲苯氧化收率和苯甲酸质量;对“高选择性甲苯氧化生产苯甲酸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低副产硫铵工艺的探索”和“甲苯氧化副产物苯甲醇分离技术研究开发”等科研开发课题进行立项;针对苯甲酸加氢单位苯甲酸加氢催化剂钯/碳消耗高、活性低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目前已进行的非晶态合金镍取代钯/碳催化剂的实验;进行增加磁分离器等技术改造,以进一步增加非晶态合金取代钯/碳催化剂的力度;提出开发以双金属、钌等其他的新型苯甲酸加氢催化剂体系及固定床加氢工艺的设想,形成“苯甲酸加氢新型催化剂体系和工艺的研究”课题;同时对甲苯法己内酰胺副产硫酸铵高和己内酰胺精制工艺复杂的问题,也均作了技术改造和科研课题安排。

  曹湘洪高级副总裁听了石化纤己内酰胺装置现场诊断的汇报,决定立即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课题立项。石家庄炼化公司震动了!董事长毕建国看到了再生的机会,迅速进行机构调整,大胆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使装置改造进行得快捷而又顺利。

  2002年5月,改造后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机器发出了欢快的轰鸣,高质量的产品闪耀出洁白的光泽,石化纤职工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职工社区犹如节日一般,鞭炮声此起彼伏。两个月后装置产量达标,产品优质率大幅度提高,石化纤公司起死回生啦!

  但这时,石化纤的生产还存在另一关键,当时每生产一吨己内酰胺要副产38吨硫酸铵,当硫酸铵堆满库房销售不出去时,就限制了己内酰胺生产。攻关会战再度拉开。有关单位提出了把甲苯法和苯法集成的方案,各协作单位攻关也在稳步进行。然而这时却突然发现,原来意大利提供石化纤甲苯法工艺的公司早在1996年就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这个专利权限宽,完全覆盖了甲苯法和苯法集成方案攻关内容。按照专利权法,如果开发使用,将可能造成严重的侵权。于是闵恩泽组织有关同志对意大利的那项专利进行了法律状态查证,查证的结果让他喜出望外:原来这个专利只交了三年专利费,然后就没交了。根据专利权法,不交专利费,就意味着专利失效。听到这个消息,闵恩泽非常高兴,他说:“他们失效了,我们可以自己做了。”

  2003年,经过闵恩泽和他的团队的努力,改造后的石化纤己内酰胺装置,年产量从5万吨一跃提升到65万吨;从2005年起,石化纤一年一个台阶,连年盈利。职工们发自内心地说:“闵老是我们的福星啊!”

  2009年,石化纤公司已建成年产16万吨的甲苯法与苯法集成工艺装置,它在生产己内酰胺的同时还生产有机化工产品,这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这种特色的装置。

  面对多方赞誉,闵恩泽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为企业扭亏为盈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三)

  他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自立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对闵恩泽的评价

  1

  提及绿色化学,首先要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闵恩泽拿出三本书给笔者看。一本是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首次揭露了杀虫剂对生态的损害性,第一次向世人敲响了生态破坏带来严重后果的警钟,揭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第二本是1972年美国丹尼斯· 米都斯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这本书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保运动的开展,是环境理论的奠基之作。第三本是美国的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所著的《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闵恩泽说:这三本书被称为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对于环境保护,人类经历了觉醒、奋起和飞跃三个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废物排放量小,所以可直接排放到空气和河流中,不会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危害,这个时期,是环境保护的稀释阶段;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工业发展,废物稀释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于是人们开始限制废物排放量和浓度,并着手整治环境,进入了“先排放后治理”阶段;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终于认识到要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不排放废物,这导致了绿色化学的兴起。

  绿色化学是用化学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及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根治污染的化学。

  闵恩泽为笔者在纸上绘制了一个绿色化学的示意图,他说这一看就更清楚了:

  笔者看后问他:您怎样去做到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和产品的绿色化呢?“这就要依靠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闵恩泽将他2008年的新作《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一书赠送与笔者。这本书讲了自主创新的三原则:原始创新来自科学知识基础的转移;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各尽所能,发挥团队精神,克服挫折失败,坚持到底。然后列举了国内外的多项创造发明加以论证,其中也有绿色化学的案例。根据这本书的线索,笔者进一步了解了自主创新与绿色化学的关系。

  1991年,闵恩泽从《催化科学与技术》上首次看到一篇文章引用福斯特的“技术进步S型曲线规律”,即技术进步通常经历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发展阶段;当某一技术达到或接近发展极限时,技术进步将通过“非连续式”——即转移到一个全新的和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上来实现。1930年至1980年间化学工业的重大新技术开发就遵循了这种S型曲线规律。

  闵恩泽有一位画家朋友,告诉他作为画家需要两项基本功:一是临摹古今中外的名画,学习其中的精髓;二是广泛写生,收集大量的山水、人物、草木等信息,然后将这些所见美景加以联想,进行创作,所以画家说创新来自联想。这几句话,画家不知道跟多少人说过,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或者说没有产生共鸣。可闵恩泽却从画家的话里得到了启发。他认为,做科研何尝不是如此:一是熟读古今中外有关的书籍、论文、专著;二是广泛收集各种需求,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需要知道国家今天、明天需要什么。闵恩泽的体会是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一个人能在一生中,担当一次国家的重托,已经实属不易,可闵恩泽却在一生中,时时刻刻都把国家的责任挑在肩头,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这种神圣的使命精神,使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肃然起敬,为之深深感动。他常常拿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角作比喻:“作为领军人物的唐僧,目标明确,坚韧不拔,知人善用;身为中坚骨干力量的孙悟空,赤胆忠心,能征善战;负责助攻的猪八戒,是团队中的第二梯队;沙和尚则负责后勤支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闵恩泽绘声绘色地说道,“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柱是各尽其能的团队精神和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闵恩泽向笔者介绍了在上述三条自主创新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原始性创新实现绿色技术的三个实例。

  第一个是喷气燃料RHSS新工艺的成功开发。喷气燃料是民航和军用飞机燃料,其中的硫醇不仅使油品发出臭味,而且对飞机材质有腐蚀作用并影响燃料的热安定性。国外普遍采用液体碱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加以脱除,但同时产生废碱排放,污染环境。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国外开发成功固体碱催化剂,但只能缓解污染,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996年年底的一天,闵恩泽下班回家路上跟人讨论过去开发喷气燃料加氢脱硫工艺,灵感突现:喷气燃料中的硫醇最易于加氢脱除,可否利用这一原理另辟捷径,在比常规加氢脱硫工艺更缓和的条件下加氢脱硫醇?思路开了,闵恩泽立即组织有关研究室投入试验,由于方法对头,得来全不费工夫,短时间内开发成功RHSS新工艺,与碱催化氧化工艺相比,不仅不排放废渣,而且显著降低操作费用,能从多种原料油生产合格的喷气燃料。目前我国已建成7套15万~100万吨/年规模的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420万吨/年。RHSS技术占国内新建或改建装置80%的份额。

  第二个是在巴陵石化苯法引进装置中,开发了绿色的环己酮氨氧化制环己酮肟新工艺。以环己酮、氨和双氧水为原料,使用新型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在连续式搅拌釜中一步“原子经济”反应代替引进装置的“四步法”反应合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转化率和选择性好。与引进装置相比,省掉了氨氧化、NOx吸收、PtPd/C催化剂加氢等工序;不需要循环压缩机、空压机等大型辅助设备,设备投资和能耗大大降低;反应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环境友好。如今7万吨/年工业装置已建成投产,投资为引进的211%,每吨己内酰胺可变成本降低644元。

  第三个是在石家庄化纤有限公司甲苯法己内酰胺引进装置中,以磁稳定床己内酰胺加氢精制新技术代替高锰酸钾氧化精制工艺,从源头上根治了引进装置中高锰酸钾氧化生成的二氧化锰废渣、废水。原来地面上常成片地泛着泡沫污水、污物,现在都不见踪影,还降低了己内酰胺产品的损失。

  讲到这里,闵恩泽面带笑容地告诉笔者,他觉得十分欣慰的就是,这些绿色化学成果很受企业欢迎,不但给工厂带来了更大的效益,而且使得车间环境更好,操作更安全方便。

  2

  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植物资源来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

  2000年,闵恩泽在其编著的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绿色化学与化工》一书中,提到了“菜籽油也能用来开汽车”,简单介绍了欧洲利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及其推广使用的情况,后来又在2001年《世界石油工业》的“21世纪的炼油工业——多样化的炼油厂”一文中,把“从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炼油厂”列为一类炼油厂。2002年,闵恩泽参加了中国工程院主办的“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座谈会”、“生物柴油植物原料发展讨论会”;2003年10月,受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委托,他主持鉴定了海南正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和产品”,还亲自去河北邯郸考察了生物柴油厂和黄连木培育基地。这些活动使他进一步认识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决定进入这一科研新领域。

  生物柴油是通过可再生的天然油脂资源生产的一种柴油组分。天然油脂多由直链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后,生成分子量与石油柴油相接近的脂肪酸甲酯,具有接近于石油柴油的性能。欧盟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启动性能与石油柴油无区别,而且润滑性能好、闪点高、十六烷值高、硫和芳烃含量低,因而燃烧性能好,使用安全,尾气排放可满足欧Ⅲ或欧Ⅳ的标准,是一种优质的清洁柴油。

  发展生物柴油,关键看有什么原料。欧盟以双低菜籽油为原料,美国采用大豆油为原料,而且这些原料油均经过精制,他们从国情出发,开发了碱催化的酯交换法。

  我国虽然是一个油脂生产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油脂食用消费数量巨大,每年需要进口千万吨以上的大豆来榨油,同时也大量进口植物油。因此,我国生物柴油采用可食用的植物油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国也不缺乏生物柴油的原料,如废弃油脂(餐饮废油、酸化油、废动物油)及一些正开发利用的麻疯树、黄连木等木本植物油。由于原料来源途径多,品质差别大,所以必须开发适合多种来源原料的技术。

  在闵恩泽的主持下,从导向性基础研究入手,我国开始开发超临界酯交换工艺。除成立专题研究组,闵恩泽还先后指导博士生开展了“超临界醇解生产生物柴油动力学和工艺过程研究”、“近临界状态下甘油三酸酯醇解反应应用研究”。最后通过小型实验和中型实验,终于开发成功了这一新工艺。这个工艺的突出特点,就是可适用于劣质高酸值油脂原料。在超临界状态下,无需催化剂,即可使油脂与甲醇发生醇解反应,而且反应时间短,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平衡;同时不产生皂类,产物分离容易,产品精制。

  通过开发成功这一新工艺,闵恩泽得出几点深刻体会:

  首先,研发生产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开发生物柴油的关键是价廉、稳定原料的供应。我国油料作物首先要保障全国食用油的供应,用于生物柴油的油料作物还不能与食用油的生产争地。因此,我国不能走欧美各国以精制油为原料的液碱催化剂酯交换生产路线,只能选择餐饮废油、榨油厂下脚料、猪皮油等价廉、劣质油为原料,同时还要实现原料油供应多元化,以保障全年生产。开发超临界酯交换工艺,正是从国情出发的选择。

  其次,确立了自己的生产路线后,在研发生产过程中要通过技术创新扬长避短。比如选择超临界酯交换工艺后,他们除认识其优越性外,同时也认识到其不足,即压力高、温度高。于是他们从基础研究入手,从相图认识到具有降压、降温的潜力,从而开展研究,探寻降压降温的途径,终于发明了诱导技术,达到了目的;在中型试验装置上长周期运转中,发现换热器管线等结垢,压降增大,又以换热器、管线的流速等工程设计加以解决,同时对于反应器的内部结构也采取了措施,使这一工艺又增加了一个创新点,整个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

  从长远看,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资源终将枯竭,碳氢化合物时代将走上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碳水化合物时代。微藻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原始植物,与农作物相比,单位面积的产率高出数十倍。微藻也是自然界中生长最为迅速的一种植物,通常在24小时内,微藻所含生物质可以翻倍。微藻的优势还在于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它可以生长在高盐、高碱环境的水体中,可充分利用滩涂、盐碱地等进行大规模培养,也可利用海水、盐碱水、工业废水等非农用水进行培养。微藻的培养需要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其生长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微藻的综合利用价值高,生产微藻生物柴油的同时,还可生产相当数量的藻饼,进一步获得蛋白质、多糖、脂肪酸等高价值产品,有效降低微藻生物柴油的成本。

  闵恩泽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一直在想,如何在战略性、前瞻性的新能源领域中选择课题来研究。他想微藻生物柴油正是这种课题。

  2008年2月间,机会来了!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石化和中科院正在商讨在新能源领域开展什么课题研究。中石化总工程师曹湘洪院士、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与闵恩泽一起讨论,决定开展“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的开发”,并由闵恩泽负责筹备。2008年5月,“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研讨会” 在京召开,专家们对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国内外进展、能源微藻藻种库建设、光生物反应器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闵恩泽又组织双方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考察组连续考察了中科院的武汉水生所、武汉植物园、南海所、过程所以及云南丽江施普瑞微藻生产基地,也考察了中国石化石科院工程研究中心、石家庄的生物柴油中试基地等,最后编写了开题报告,安排了微藻、光反应器、生物柴油生产等几个重要的课题。该项目为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计划在2009年到2011年进行小试研究,2015年进行户外中试装置研究,2020年建设工业示范装置。

  闵恩泽认为,要让普通交通工具都“喝”上微藻生物柴油,还必须跨越三道坎:首先是成本。微藻燃油项目的产业链很长,藻类的培养成本很高,制成品的价格是目前石油的好多倍;其次,微藻生物柴油项目要投产,规模要很大才能做,而现在各个研究机构的生产规模都很小;再次,难以找到合适的生产场地。在藻类培养中,藻类的密度只能是1%~2%,太密,藻类就无法吸收阳光。微藻生长对阳光和水的高要求,需要大型的场地。

  闵恩泽在八十高龄时再一次向生物柴油发起了进攻。虽然这个科研项目任重道远,但他对此充满信心;虽然今天的他荣誉满身,但他从未停止在科研领域的耕耘与播种。探寻他半个多世纪的创新之路,不得不让人惊叹:他就像一株枝繁叶茂、活力充沛的老梅,创新之花常开常艳。

  是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在科研方面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则国家重视科学研究,鼓励创新,二则我们的科学家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先进国家已经走到我们的前面,他们的绿色化学、生物柴油概念在实施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已经开始造福于人类。我们的科学家们看到了绿色化学和生物柴油的美好前景,他们正在奋起直追,因为他们当中有像闵恩泽这样从不畏惧艰险的开拓者,在绿色化学的海洋里,在生物柴油的茫茫大漠之中,正以创新精神为原动力,以国家利益和民生为己任,为造福子孙后代而不懈地钻研与探索。科学,何愁不兴?国家,何愁不盛?人民,何愁不富?!(四)

  闵恩泽的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卓越的科研成果,更在于他带出了一支勇于攻关、团结协作、勤奋踏实的科研队伍,为石化研究建立了一个人才库。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龙军

  1

  2008年1月8日,当闵恩泽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老人平静地说道:“这是几代石油石化人的心血,这是大家的荣誉,我只是一个代表。”闵恩泽院士开阔的心胸,为人师表的襟怀,让他的弟子、他的同辈、他的领导对他更加敬重。

  从1987年至今,闵恩泽先后带了50多个学生,其中硕士生16名,博士生20多名,博士后10多名,目前他还在培养博士生。如今,他的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催化剂厂厂长、总工程师,石油化工厂的经理、副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高等院校的催化专业教授……

  闵恩泽在中法博士论文答辩会上石科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就是闵恩泽院士门下的高足。他深情地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在闵恩泽先生培养和教诲下的学习、成长历程……

  1985年,宗保宁从北京大学考入闵恩泽门下读硕士研究生。当年,闵恩泽敏锐地意识到,将金属催化材料的科学基础由晶态转移到非晶态,可能开辟一个新的催化材料领域,于是闵恩泽给宗保宁选定的课题是“非晶态合金新催化材料的研究”。

  闵恩泽的女儿有句话:“父亲脑子很单纯,整天想的就是催化剂。”对此,宗保宁也深有体会,跟老师在一起,无论坐车、吃饭、还是散步,甚至在医院打针,他的话题往往不离催化剂。他还把国内外重要催化剂的发现案例,编成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这些故事,强烈地激发了宗保宁的兴趣,从一个受教育的学生,成长为主动思考的科研工作者,这正是得益于闵先生多年潜移默化的引导。

  然而,经过三年的研究,宗保宁在即将硕士毕业的时候,认为非晶态合金用作实用催化材料必须克服热稳定性差、比表面小等难题,困难重重,他想打退堂鼓,不想继续下去。闵恩泽和蔼地对他说:“认识到难点就是成功的起点,我们做科研工作就是要把问题转换成课题。”看到宗保宁仍然愁眉不展,他突然口气严厉了起来:“科研工作就是要挑战自我,要成为一流的专家,就必须卧薪尝胆。”导师的话深入五内,那一天让宗保宁记忆深刻。于是,他在老师门下继续刻苦攻读博士学位。

  在闵恩泽的鼓励、指导下,宗保宁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中,一头钻进了迷宫般的科学殿堂。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日复一日的昼夜轮回,多少次的山穷水尽,多少次的柳暗花明。迷茫与憧憬相伴,懊恼与欢笑共生,而每每在他失去方向的时候,闵先生的指导和鼓励就像一把火炬,为他照亮前行之路。

  1991年,宗保宁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在闵恩泽的严格要求下,一连改了六遍。那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3万多字100多页的论文要一字一字地抄写。改到第七遍的时候,宗保宁忍不住跑到闵恩泽家里诉苦:“老师,我改不出来了,我和您的写作风格不同。”闵恩泽严肃地说:“不是风格问题,是水平问题。在我这里做学生,有标杆,跨不过去就不能毕业!”凡是闵恩泽带出来的学生,毕业论文都是经过了再三修改,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渐被大家认同。闵恩泽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的文章从来就没有定稿的时候,总是一改再改,常常是出手前一刻,仍在修改中。

  为了让宗保宁开阔视野,做好非晶态合金催化材料研究工作,1995年,石科院领导和闵恩泽安排他到德国著名的马普研究所读博士后。这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所,这里的科学家曾有6名获得过诺贝尔奖,宗保宁的导师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宗保宁在学习期间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当时,宗保宁的妻子、女儿也都去了德国,工作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一年后的一个晚上,宗保宁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了,老师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到他的耳边:“保宁,你的研究进展如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已到了关键时候,你是否考虑回来?”听到老师的话,宗保宁既惊喜又矛盾,几句简短回答后便放下电话,陷入了沉思,无法入睡。坐在大得能打羽毛球的客厅,望着熟睡的妻子和女儿,他心潮逐浪高。想起在国内那总共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斗室和赴德之前三百多块钱的月收入,既要赡养父母又要抚养女儿,常常是捉襟见肘,而第一次在德国领工资时,高出国内几十倍,让他吃了一惊。一方是生活条件优越的德国,一方是自己的祖国,很明显,老师的电话就是催促他回国的战鼓!何去何从?是留是回?他的内心开始翻腾不已。

  两天后,宗保宁犹豫地拨通了闵先生家的电话,想说的话咕哝着还未出口,师母陆婉珍院士的声音传来:“你老师上午去开会,一散会就去了机场,说是到复旦大学研究非晶态合金材料的事。”师母接着“埋怨”:“这些天,一天到晚,他满脑子都是非晶态合金材料,这不,连药盒都忘带了。”听到这里,宗保宁心里说不上啥滋味,想起闵先生年逾七旬,身体又动过大手术,仍南来北往为祖国科研事业奔波,他的心头不禁一热,犹豫顿消:我要回国!与老师一起干事业!

  宗保宁回来了,提前半年回到石科院。闵恩泽非常看重自己这位学生,他说,保宁,你要把从德国学习来的经验尽早尽快用于非晶态合金研究上,并向院里推荐他任非晶态合金研究领域的带头人。

  2005年,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大家也许不会相信,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申报书上,闵恩泽的名字排在了学生宗保宁的后面!因为他认为,这一成果的原始创新点都是宗保宁在自己的硕士、博士论文中发现的,宗保宁还从基础研究中阐明了非晶态合金活性高的机理,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明了将抽铝废液用于生产分子筛,实现了整个制造工艺的绿色化,而且后来宗保宁成为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组织领导了这一项目迈向工业化的艰难过程。闵恩泽认为自己的贡献主要在于选好非晶态合金这一领域,所以宗保宁应为第一完成人。当然宗保宁认为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鼓舞和鞭策,更是一位导师的风范与品德。在宗保宁心里,真正的第一完成人应该是闵恩泽老师,没有老师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就不会有这项自主创新成果的诞生;没有老师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这项技术就根本无法完成。

  在回答媒体采访的时候,宗保宁借用了牛顿的一句话:“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我站在了老师的肩膀上!”正是因为闵先生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和长者的风范,正是因为他有着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理念,有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范,才有了以非晶态合金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成果的产生,才带出了一支团结奋进、敢冲敢闯的科研队伍!也正因为有了很多优秀的科研导师和科研队伍,我们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步入世界前列!

  2

  闵恩泽带出了一支朝气蓬勃的研究团队,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润化着与他合作的每一个人。

  闵恩泽有一口头禅——“集体智慧”。其实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集体里,闵恩泽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他面对荣誉时,总喜欢引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说这就是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嘛!“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需要找来土地神了解当地情况,还要向如来佛、观世音求救。我自己也是这样,碰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给同事、朋友打个电话请教;遇到困难,还要向中国石化总部求救。”这就是闵恩泽,一位院士、一位博士生导师、一位科学家的坦荡襟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回忆说:1984年我出国学习回来之后,正赶上石科院筹建基础研究部,闵先生让我担任主任。他当时对我讲,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首先是要帮助别人出成果,而不是自己出成果。当团队头儿,就要学会吃亏,如果只想占便宜,就无法让大家心服口服。他还告诉我,作为领导,对于开展的每一项基础研究,应争取多开展原始性创新的研究,要充分调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弄清自己起点的高低,弄清是详人之不详、补人之所缺,还是开拓创新。我和闵先生共事20多年了,从闵先生身上学到好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做好一个人。在这方面,闵先生一直以身作则。一项成果出来之后,往往第一位署名的不是闵先生,而是具体负责的同志。在他的影响下,基础研究部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这样就激励了团队的整体作战精神,有利于发挥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采访闵恩泽院士的弟子的时候,他们任何一位都能够说出闵先生传给他们的“六大法宝”:第一,无论做什么事,方法很重要,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应该有科学的方法;第二,要有奉献精神,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不能只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第三,要勤奋,花工夫,勤能补拙;第四,要执著,要坚持,不轻言放弃;第五,要创新;第六,在集体中要发扬团队精神。

  闵恩泽经常向大家强调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对做好科研的重要性,告诫弟子们要懂得合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要诚信,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二要宽容,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三要平等待人;四要热情。一位已85岁的老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求知创新,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着弟子,毫无保留地把一生的成功经验都告诉弟子们。难怪石科院的人都自豪地说道,闵院士是我们院里的一面旗帜!

  谈起敬爱的闵老师,学生们无不露出崇拜的神情。“‘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闵老师经常用毛主席的话来激励我们,鼓励大家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要找出研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试验,失败了再试验,在探索中摸索前进,一直到成功。”一位科学家竟然熟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学生之中,这正是闵恩泽的令人钦佩之处。

  “导师经常跟我们说,一个人不可能会十八般武艺,不妨交十八个各怀绝技的朋友。所以导师遇到化学反应工程方面的问题,就找中央大学时的师兄、中科院过程工程所陈家镛院士;遇到膜分离方面的问题,就找他的师弟、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徐南平院士;遇到超临界反应工程方面的问题,就找化学所的年轻研究员韩布兴……有了这些智力支援,他的许多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这既是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也是在教我们如何运用情商——学会交往,人脉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同样重要!”

  闵恩泽的兼职秘书谢文华博士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