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不待扬鞭自奋蹄——余立生创业经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曾先后使三所薄弱学校逐步成为省市闻名的窗口学校,并各自形成了具有特色教育的余立生,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是用这样的奇迹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的创业故事。

  余立生,男,1962年1月出生,系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联合村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物理教师,研究生学历。从基层的一名普通教师、班主任成长起来,先后担任了校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三校”的校长,现任安义二中校长。

  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的校长,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余立生个人先后曾获得南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昌市优秀青年教学骨干、南昌市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南昌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第一届南昌市青年科技奖、南昌市宣传文教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南昌市首届干部创事业“十大”标兵、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南昌市政府特殊津贴。

  “治穷先治愚,治愚先治教。条件差,搞不好教育,这不是理由,贫穷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教育。”

  1981年7月,余立生从江西宜春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偏僻落后的石鼻中学任教。当他满怀豪情,背着行囊来到学校时,看着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处境,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和心酸。

  他暗暗想:这里虽然贫穷落后,但毕竟是暂时的。治穷先治愚,治愚先治教。条件差就搞不好教育?这不是理由,贫穷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教育!

  静下心来抓教育是一名教师的头等大事。他如痴如醉深爱着他的事业,爱着他的学生,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教书育人上。尤其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以火热的激情感召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一个学年下来,他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在镇里名列前茅,深得校长、同行和家长的称赞。

  他的一个学生王强,因不慎被树枝划伤了左眼,伤势严重,学生及家长十分痛苦、悲观。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有空就去看这位同学,鼓励他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同时抽空帮他补课,最后王强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南昌师范。拿到通知书的那天,王强同学激动地说:“我之所以报考师范,就是今后要做一个像余老师那样富有爱心的好老师。”

  因为余立生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工作一年后就提拔为校团委书记。

  由于他的教学工作出类拔萃,不久又被提拔为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学校教务工作。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工作,使得石鼻中学的教学质量高歌猛进。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搞教育就要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虚的。”

  有志气的人是勤奋的,而勤奋是有出路的。1987年,由于余立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突出表现,受到了上级教育领导的重用,被提拔调到城郊的鼎湖中学任校长。当时鼎湖中学是一个“烂摊子”,学生流失严重,教师人心涣散。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他既没有怨言,也没有退缩,毅然挑起这副担子。

  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余立生暗下决心,要做一个教育改革中的弄潮儿,要做一个破解困难的能人。他深入教学第一线,跟师生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在了解学校现状后,很快燃起了“三把火”。首先抓好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精诚团结,凝聚人心。其次,狠抓制度建设,制定一些相关管理制度来加强学校的管理和师生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在抓学生学风上,他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重在抓落实,见行动。着力抓学习常规,促学风,一年下来,学风有了根本的好转。第三,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到层层抓落实,个个见行动,且常抓不懈,步步到位,使其日见成效。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在8年担任鼎湖中学校长期间,连续6年蝉联全县中考质量综合评比第一名,市、县多次在鼎湖中学召开教学管理现场会,使鼎湖中学成为全县教学管理的一面旗帜。

  1995年,是他工作中的转折点,也是新的起点。当时的安义中学高考正处于“低谷”,组织上决定派一名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到该校担任教务主任一职。做了八年校长的余立生没有半点怨言,来到安义中学后,他信心依旧不减当年。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在什么职位上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工作的需要,这是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上又一次鞭策。他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对教学业务工作更加不懈追求和探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为此,他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钻研各门学科,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他还加强业务学习,博览群书,认真搜集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做法。在搞好教务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着高中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为了做到管理和教学两不误,他经常把备课、作业、试卷批改带到家里完成,一干就是晚上一两点钟。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总结了一整套物理教学、物理竞赛指导的成功经验,所教的班级成绩屡屡居于全县前列,辅导学生参加物理学科竞赛中,周冬冬等9人分别获全国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10人获省级竞赛奖,35人获市级竞赛奖,自制教具两次参加省市展出并获奖。余立生多次被评为“县级教学优胜个人”,1997年被评为“南昌市优秀骨干老师”,1999年被评为“南昌市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南昌宣传文教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

  教学之余,余立生还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论文。1996年撰写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求异思维的训练》荣获华东地区第七届物理教研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被吸收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1997年参加编写了《考点、考典与同步测试》丛书并担任编委;1998年编写了《物理解题技巧手册》并担任副主编;1999年参加编写了《物理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并担任副主编等。多年的教学体验使他深知:领导只有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并和教师一起探讨,研究教学策略,改进教法,共同进步和发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安义中学的教学出现了喜人的面貌,1999年打造出了全市理科状元。

  “要‘高楼’更要‘高师’,要‘奖牌’更要‘品牌’,这是实现学校教育腾飞的双翼。”

  1999年8月,被领导和老师共同推上安义二中领导岗位的他,接手的是一所古老而破旧的学校,校园面积仅有6000平方米,教职工92人,学生1300多人。“重出江湖”的他,这时,心里萌发了更宏伟的梦想。为了打造“二中”这个品牌,他潜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遍访名校,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见,最终确立了“特色兴校、科研兴校,打造教育品牌”的办学思路。

  1999年,余立生根据本地外出经商、打工人员子女偏多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提出创办寄宿制教育班的构想。同年8月得到安义县委、县政府的认可,招收了寄宿制初一学生210人,2003年发展到每学期2000多人,既解决了外出父母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又为学校硬件建设筹集了资金。

  从1999年至2006年,安义二中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层次相应增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短短几年里,共争资、引资30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江中教学楼、寄宿教学楼、文峰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引资300多万元装配的多媒体报告厅、双向闭路电视控制系统、微机房、高标准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电控彩灯喷水池、“空中玫瑰”探照灯、功能用房、实验室及其配套设备,均达全省一流水平,各类图书、杂志种类齐全,宽带网络畅通,运动场及器材完备,路面进行了硬化,实现了“美化、绿化、亮化”的建设目标。省政府副省长胡振鹏、原南昌市委书记钟家明、省教育厅厅长漆权等领导到校参观后赞不绝口。

  但余立生对此并不满足,他说:要“高楼”更要“高师”,这是实现学校教育腾飞的双翼。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教师的竞争,为安义二中在更高的平台上占领教育制高点,培养一支德业双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为此,在打造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他更在“软件”上下工夫。身为中学高级教师,他依然刻苦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他向全校教师提出并坚持倡导“创学习型学校,做学者型教师”。为此,他身体力行,坚持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率先垂范,带头参加教育科研,做“研究型”、“专家型”领导。2003年主编出版了《物理高中新教材目标与检测系列丛书》,在《小康社会建设论坛》中发表论文《以德治校之我见》等论著;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省级的近10项科研课题,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余立生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带动下,安义二中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已蔚然成风,科研之花盛开。安义二中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市、县骨干名师。有南昌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的付行俭老师,有辅导学生胡荣蔚夺得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市优秀教师刘萍老师,有荣获江西省师德标兵的沙丽萍老师,安义县首届“十佳”名师的左小金老师等。

  余立生坚持依法治校,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学校推行“教师竞聘制”,引进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一着棋活了全盘,营造了一股你追我赶、干事谋业的良好氛围同时,余立生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并不断引进外地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广大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大大地促进了安义二中的素质教育。通过一系列创新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组织纪律变好了,读书学习的氛围更浓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办法多了,学校办学的知名度提高了,领导、老师、学生的心里也乐了,教育教学的劲头更足了,课改的步子更大了,真可谓一花引来万花开,万紫千红美景来!

  辛苦耕耘,终获丰收。2002年,安义二中被评为南昌市初中物理“沪科版”教材实验教学先进学校;2003年荣获全省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沪科版”教材教改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到重点学校深造。2005年安义二中中考质量综合评比蝉联全县“九连冠”,共有111人被安义中学录取,其中重点高中53人,占全县录取总人数的1/2;在全县学科联赛中,王力同学总分居全县第一。2005年,在各科竞赛中共荣获国家奖33人次,省级奖78人次,市级奖197人次。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黄卉同学夺得一等奖(居全市第二名),填补了安义县初中化学竞赛无全国一等奖的空白;2006年安义二中中考再创辉煌,共录取116人,其中重点高中59人,普通高中57人,以绝对优势8人进入全县前十名,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居全县第一;尤其是熊宏同学以总分583分夺得全县中考状元,同时获得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二等奖;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雷文波同学再次夺得全国一等奖。学校曾荣获“南昌市新世纪第二届中小学学生、幼儿体育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县(区)中学组第五名”“南昌市新世纪第二届中小学学生、幼儿体育节健美操韵律操比赛县(区)中学组二等奖”“中小学学生广播体操比赛县(区)中学组一等奖”,在“江西省金色童年小歌”比赛中荣获南昌市第一名,并代表南昌市参加了省半决赛;杨文彦、万青青等6位同学获得江西省电脑绘画类制作二等奖。2006年学校被评为“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实验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昌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先进集体”“十五”国家课题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7年荣获南昌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评比活动团体一等奖、南昌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南昌市文明单位和南昌市德育示范学校等称号。安义二中已经成为全县初中教育的“领头雁”。

  在余校长的领导下,安义二中不但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辉煌成绩,而且始终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除平时与家长广泛联系,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外,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印发一份《关于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公开信》。由于这些工作抓得到位,抓得及时,学校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2006年学校被评为“省优秀保卫股”。近年来,“二中效应”、“二中品牌”已家喻户晓,学校招生已出现异常火爆的局面,周边各地区的学生纷至沓来,问学生家长为什么把子女送到二中就读,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把子女交给余校长,交给安义二中,我们家长放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是最好的诠释。《江西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记者争相报道安义二中的事迹,其中《中国青年报》称赞“安义寄宿教育班托起了明天的太阳”。余立生已经成为安义当地教育界的精英,犹如一颗镶嵌在潦河岸边的闪亮明珠。

  “办教育不能等,替政府分忧,促学校发展,还要有创新精神才行。”

  2000年初,组织上又“相中”了他,委派余立生兼任当时发展滞后的安义职校校长。安义职校是安义县办学力量最薄弱的学校,有11名教师,几十名学生。1995年由峤岭山区迁入县城,无办学场所,欠外债12万元。面对这种状况,学校许多领导灰心丧气地说,政府不拨款下来,这学校怎么办下去?而身兼两职的余立生没有被困难所屈服,他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教育不能等,替政府分忧,促学校发展,还要有创新精神才行。”他彻夜不眠、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一条起死回生之路,职校应与二中两校“联姻”,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之路,为此,2001年,作为县政协委员的余立生在政协安义六届五次会上作了题为“让职教与普教齐飞,与发展共舞”的中心发言,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经多方努力,2001年与华东理工学院联合创办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班,即大专直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226人,综合高中班135人;2003年又与私立凤凰中学联合招收学生106人;打破了几年来生源枯竭的状况,为启动安义县的职业教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4年又与南昌汽车机电学校联办,为职校的发展再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2001年全市职教综合评比中,首次进入全市先进行列。2002年职校被评为全省示范性职业高中。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干好教育这一行,要有奉献精神。”

  1985年1月余立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群众在看着我,教师在看着我,我必须忠于职守,尽心尽责,不计较报酬,勇挑重担,不让不正之风在自己身上打开口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老师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深深地懂得,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干好教育这一行,要有奉献精神。20多年来,他以他的实际行动,确实做到了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真正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自从担任校长以后,余立生把一切精力都放在学校工作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推在了爱人身上。有一回,乡下老母亲生病住院,余校长正在为毕业复习而忙碌,顾不上照顾母亲,他将母亲住院手续办好后,十多天后母亲出院了他都不知道,为这事还被兄弟狠狠地骂了一顿。两个孩子读书,他没有时间顾及,妻子有抱怨,孩子也有怨言。她的女儿常常说他:“你关心学校、学生比关心我还多。”是的,女儿的学习他很少过问,对女儿亏欠了太多太多。余校长心里也颇感愧疚,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孩子,没有办法,谁叫我是校长呢。但看到学校发展了,学生进步了,他无怨无悔。所以大家常说:“余校长是个合格的校长,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无数个早晨,他总是顶着风霜雨雪,迎着朝露霞光最早一个到学校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无数个傍晚,他总是伴着灯火,带着欣慰和倦意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连传达室师傅都说,余校长工作从来不计时间,节假日、寒暑假都很少休息,几乎天天到校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天天早出晚归。就连他自己喉咙做手术期间,医生要求他静养一个礼拜,不能说话;可他仍然天天坚持到校工作,喉咙不能说,用笔“说”。教师、家长、学生都被深深感动了,老师们心疼地劝他“工作要注意身体,像你这样工作,到退休身体就彻底垮了”。他总是笑着说:“不会的,你们看我现在的身体不是很棒么?”

  面对事业的成功,他却经常对家人和学校教师说:“学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努力拼搏的结果,它属于学校全体教师的功劳。”

  他做校长从来不摆领导架子,自从他当校长那天起,每当遇到教师生病住院或教师父母去世,他都亲自登门去慰问;每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主动想尽办法为老师排忧解难。老师都说,安义二中是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个事业的温床,有着无形的磁力。

  更可贵的是,他对学生也是这样,他利用有限的时间经常找学生谈心,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成绩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毕业学生写信给他如是说:“我爱我们的余老师,我更爱我们的余校长。”

  余立生在教育改革中健康成长,安义二中在教育改革中崛起腾飞。1978年,安义二中仅有学生632人;1987年上升到1100人;2001年发展到80个教学班,4200人;2004年已发展到110个教学班,5000多人,3个校区。有教育专家赞言:作为初级中学,安义二中不仅是江西省最大的学校,而且是亚洲最大的学校。

  “探索有佳境,奋斗无止境”。面对这样一所迅猛发展的学校,余立生信心更足,气魄更大,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华。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