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手把红旗立潮头——魏牛庚创业经历

  这是一位创造奇迹的人。

  尽管他不是作曲家,但他却用心力谱写了一曲浑厚而有震撼力的建设“富裕湖坊”进行曲;尽管他不是导演,但他却用智慧导演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建设“富裕湖坊”活话剧;尽管他不是书画家,但他却用精美的构思绘就了一幅前程锦绣的建设“富裕湖坊”壮丽画卷。自从他执掌湖坊村帅印25年来,凭着他与生俱来的牛一般的坚韧品质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以航海家的气势,不畏惊涛骇浪,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引领着湖坊人一步一步地渡向黄金海岸。他领导的湖坊村已成为全国十佳小康村、江西省首批“亿元村”、文明村、小康示范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乘江西崛起大潮,他带领湖坊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气魄实施“工业立村,招商兴村,三产旺村,环境美村”战略,续写了“二次创业”富民强村的辉煌篇章,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07年,湖坊村固定资产逾10亿元,年总产值15亿元,上交国家税金52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25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000元。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魏牛庚。

  魏牛庚,1949年4月生于南昌,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湖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江西恒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坊工贸城管委会主任;为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西省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江西省政协委员、南昌市政协委员、青山湖区人大常委,并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农业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富民兴村”百佳领军人物、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省市劳模、省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南昌市优秀党员等称号。

  风雨兼程不畏难〓敢立潮头竞风流

  改革开放前,湖坊村穷得让人斜着眼晴也不瞥一眼,是出了名的穷村,附近人讥讽湖坊村穷得什么都没有,却有两个多:一是茅棚多,二是光棍多。全村几百户人家,十有八九还住在篾片一围泥巴一糊稻草一盖的棚子里,虽然在田里水里辛勤劳作,村民仍过着点不起灯吃不起肉穿不起衣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的艰辛生活,方圆几十里的姑娘都不肯嫁到湖坊村来。有传唱的民谣为证:“湖坊穷又穷,到处是茅棚”。20世纪80年代初,全村固定资产仅有1.3万元,年总产值10余万元,上交税金不足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仅百元。

  1984年,魏牛庚任村党总支书记,他认识到受“左”的思想束缚太深,没有村办企业,缺乏集体收入,是湖坊村的穷根所在;要斩断穷根过上好日子,办企业是必由之路。精明的魏牛庚发现办造纸厂效益好,于是魏牛庚拿出村里仅有的一万元钱开始办造纸厂。

  创业艰难百战多。当时办造纸厂缺乏资金,为节约运费,魏牛庚带领党员干部冒着大雨,连夜从梅岭脚下运来几百立方米的石料,石头运来了,魏牛庚却累得晕倒在建设工地上;为了赊一套设备,魏牛庚8次去河南厂家做工作,厂家被其为集体办事业的执著精神所感动,同意付2万元现金赊账8万元让他把设备拖回去。当时车皮紧张,魏牛庚通过个人关系搞到了车皮,把大大小小的一堆设备拖回了南昌,同时还请回来了一位造纸专业人才。

  未办过工业的泥腿子们对魏牛庚办厂充满了好奇,当魏牛庚把造纸设备拖回村里后,村民们围着这堆不知做什么用的铁家伙看了半天,有的说“牛庚好大的打(南昌话谓有关系有本事为“有打”),拖了咯么多铁来”。造纸厂试机投产时,村民更是奔走相告:“真个是了不得哟,水里面还能捞出纸!”但是好事多磨,造纸厂试机投产当天,由于疲劳过度,精神恍惚,魏牛庚的右腿卷进了皮带轮,造成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这时,对办造纸厂本就有疑虑的村干部开始劝魏牛庚打退堂鼓:“叫你不要搞厂你硬要搞,该现在腿都搞断了一条,再也不要办了。”魏牛庚是个坚强的人,腿伤未痊愈,就拄着拐棍到处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厂里争取到了一笔宝贵的资金,重新改造了造纸厂的锅炉,使造纸厂终于正常运转起来。

  历尽艰辛创办的江南造纸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其产品“白猫牌”高级卫生纸先后荣获江西省、南昌市科技进步奖、全国博览会银质奖,给村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此后,湖坊村以造纸厂起家,在短短的几年里,先后创办了赣江摩托车配件厂、时代印刷厂、味思饮料厂、华泰大酒店等10多家村办企业。

  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湖坊村进军高科技产业,投资2000万元筹建了江西东方制药厂,该厂1991年投产,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达1000万元。其主导产品“东方牌”注射用氨苄青霉素纳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名牌产品和江西省首批名牌产品。1992年,湖坊村又与港商合资4500万元创办了年产值超亿元的江西东方力可生制药有限公司。这两家现代制药企业,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的高速发展。1993年,湖坊村列入江西省首批“亿元村”,村里固定资产增至1.9亿元,年产值3.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600余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850元。

  十载艰辛创业路,一路浩歌奔小康。魏牛庚用他的勇气胆识和无私奉献,率全体湖坊村民顽强拼搏,实现了湖坊的富民强村之梦。

  壮士断臂勇改制〓百业兴村谱新篇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乡镇集体企业机制不活等劣势逐渐显现出来,村集体经济陷入了困境。面对严峻形势,魏牛庚痛下决心,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力图通过资产重组再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

  东方制药厂是湖坊村的支柱企业,承载了魏牛庚及全体湖坊人太多的光荣与梦想,企业曾经红火了一段时期,但也逐步面临重大经营风险。魏牛庚向村民晓以利弊,做了三个月的思想工作,说服村民们支持药厂改制。通过引进民营企业“济民可信”,进行资产重组,成为“济民可信”重要的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魏牛庚根据其他村属企业的资产情况、经营情况、行业特点等因素,采取“一厂一策”的改制办法,以出售、租赁、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多元化经济结构和投资主体,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历改制洗礼的湖坊村,逐渐又恢复了生机。

  新世纪以来,江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在全国中部地区的崛起。湖坊村作为江西省的经济强村,全省乡镇企业的老典型,如何在新世纪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经济再创辉煌,这使魏牛庚陷入了沉思当中。

  经过村党委一班人的集思广益,一个宏伟的蓝图被绘就:实施“工业立村,招商兴村,三产旺村、环境美村”战略,实现富民强村目标;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资本运营,大手笔建设湖坊工贸城,将湖坊打造成江西现代制造业第一强村。

  魏牛庚打出的第一张牌:大力推进湖坊村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转移。魏牛庚科学决策、大胆创新,突破湖坊村过去单靠产品经营打天下的单一格局,以资本运营方式建设了湖坊工业基地,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从而搭建了湖坊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湖坊工贸城占地面积300余亩,投资1.2亿元,共建有标准厂房78幢,总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湖坊工业园整体布局美观新颖,水、电、气、通信等设施完善,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会议接待、餐饮购物为一体,银行、税务机构业已入园服务企业。

  目前湖坊工贸城已形成了轻纺服装、印刷包装、化工医药等主导产业,成为全省村级规模最大、环境最美、服务最优、效益最高的制造业基地,成为被列为全国十佳工业园——南昌民营科技园的园外园。近年来,湖坊工贸城引进企业70多户,安置就业1万多人,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建设文明小康湖坊的强大助推器。

  紧接着魏牛庚又打出了第二张牌:率领湖坊人积极打造村庄里的都市。由于近年来城市迅速扩张,湖坊村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城中村,他抓住机遇经营村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此时他想到:城市既然把道路伸了进来,我为何不趁势改造一番、拿来我用、自我创造商机?说干就干,他和两委一班人商量后,一把甩出4000多万,做起了上海路的大文章,大手笔打造了上海路商贸休闲景观一条街,一气重塑商铺5万多平方米,霎时间形成了城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相辅相成,村里还投出800多万,重整玉带河宾馆,令其达到三星级;他还左右出击,引进了诸如南昌市著名商家洪城大厦、迪欧咖啡等众多餐饮服务企业,以致满街顿时热闹了起来。

  目前,魏牛庚又在启动投资近亿元的高层农民公寓小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并将兴建全省村级首幢30层的高楼,以展示湖坊村改革开放30年、一年更上一层楼的辉煌成果。

  侠义济世善天下〓爱心一片献社会

  笔者曾经就金钱的看法与魏牛庚讨论,魏牛庚如是说——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先生曾说过:一个人挣钱到了一定程度,对钱就是藐视的。我们湖坊村在党的引领下富裕了,更应有自己的良知和品德,并应该以这种良好的品格去面向社会,影响社会和回报社会。”

  这种虚怀若谷的品性总是在魏牛庚的行动中体现出来。他胸怀一颗仁爱之心,每每为灾区群众、失学儿童、特困家庭慷慨解囊。当在电视、报纸、或出差获悉弱势群体的信息后,他总要不留姓名地予以资助。他个人曾四年每年捐出9000元资助遂川边远山区的困难青年叶长水上大学,直至他完成大学学业。1997年,魏牛庚为帮助省内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采取知识扶贫的方式,出资20余万元,为全省百个贫困村赠送全年的《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农村百事通》等报纸杂志,并把100名贫困村的党组织书记接来南昌参观学习,食住行一包到底。同年,新建县猴子脑溃堤,魏牛庚心系灾民,先后两次捐赠药品价值10余万。1998年,我省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湖坊村又向灾区人民捐赠20余万元的药品和资金,魏牛庚本人捐献现金1万元。2001年,湖坊村资助全南县山区的八一垦殖场扶贫办学10万元。2006年,当魏牛庚得知罗家镇霸桥村长期没有解决生活用水和行路难问题,他立即提议,从村里拿出18万元帮助霸桥村实施了引水工程和修通了道路,使全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放心水,解决了行路难问题。

  去年,湖坊村与罗家镇秦坊村和新建县铁河乡结对帮扶,帮扶资金20万元。今年元月,湖坊村又与鄱阳县金源村结对帮扶,出资30万元帮助该村发展经济——

  深情厚谊,不胜枚举。

  魏牛庚深怀一颗救危济困之心,以自己的侠肝义胆乐善好施,向社会敞开了爱的胸襟。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基业,他每次为此添一块砖加一片瓦,这种精神的基业就愈加厚实起来。这何尝不是他的事业的一部分!

  古人云,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诚哉斯言。魏牛庚的人格魅力与此异曲同工。

  创建花园小康村〓和谐文明展新貌

  湖坊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魏牛庚下大力气全面推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村里新修了5条宽敞平坦的村级主干水泥大道,将全村的小巷通道全部硬化,村内街道新装了160多盏新颖豪华的路灯,修建了4个休闲草坪广场,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遍栽各种名贵树木和花卉,重新规划铺设了全村排水系统,严格控制村内噪音和污染,为700余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网络,新建了冲水式公厕及村民活动中心等。

  魏牛庚在改善硬件同时,着力加强秩序整治,在他的倡议下,全村广泛开展了“做文明湖坊人、创花园湖坊村”活动,重点解决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问题,重塑了湖坊村新形象。经过精心规划,用心打造,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文明新村已展现在村民眼前:白天绿树环绕,花团锦簇,晚上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因人居生活环境的彻底改善,加之房屋租售价的直线上升,湖坊村民们由拆迁前的愁眉苦脸变为笑得合不拢嘴。

  魏牛庚认为,只要心里有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跟党走,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要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基于上述认识,魏牛庚在湖坊村推行“保老育小助困”的惠民政策。村民60岁以上享受退休金,对困难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还给予特别补助。村里实行各级入学奖励制度,考取大学的享受奖学金,从而调动了湖坊人好学上进的积极性,杜绝了辍学现象的发生。

  湖坊村建立了医疗保障体系,在为全村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一批特殊群体和特殊情况还充满着人文关怀。如村民吴九龙肝病复发,亲友都怕传染不敢上前抬他去医院,魏牛庚赶来,二话不说,抱起病人上车送到医院,医院提出要救吴九龙的命,做肝脏移植手术需30万元,病人家属无力支付,打算抬回家去等死,魏牛庚果断地说:“湖坊村民的命比金钱更重要,用最好的药,费用由村里出!”病人70多岁的老父亲闻言当即在魏牛庚面前长跪不起感谢不止、魏牛庚忙搀扶起老人,说不要谢我,要谢就谢共产党。

  魏牛庚十分关心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投资建设了4个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购置了电视机、卡拉OK机、棋类、乒乓球台、书籍等,丰富了村民和村办企业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他还积极支持文化和各项公益事业,与江西日报协办“恒华杯”全民创业故事征文,投资20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消防队等,全村文艺活动、体育比赛长年不断。

  在魏牛庚的引领下,湖坊村盛开文明花,杜绝了“黄赌毒”、超计划生育等违法违规现象,被评为荣获全国、省、市普法先进单位,省市的“文明村”和“卫生村”,村党组织荣获了全省和全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和省市“三培两带”优秀集体称号,被授予全市首家五星级党组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造福村民献真情

  湖坊村的灵魂人物魏牛庚,他13岁开始打工,16岁作田,其后挖过煤,修过铁路和水库。艰苦穷困磨炼了魏牛庚,他总是说受党的教育比受父母的教育更多更深,在那个城乡差别巨大的年代,他有很多机会进城当工人,但为了改变湖坊的落后面貌,他毅然选择了留在湖坊。

  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是魏牛庚从未动摇过的追求。20多年前,当他接过村支书的接力棒时,曾向村民们许下过一个庄严承诺:艰苦奋斗20年,让湖坊人奔小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魏牛庚肩负湖坊乡亲的重托,率湖坊村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使湖坊村从一个到处是茅棚的贫困落后村,发展成为年上交税收超过5200万元的全省知名小康花园村,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魏牛庚又是一头无私奉献为民谋利的孺子牛,为村民和集体造福是他最大的心愿。湖坊村民总是动情地说,牛庚书记为了我们是吃了苦中苦的:他任村书记后,全身心扑在集体事业上,连续几年没有领工资,家里仅靠养了几条猪维持生活;当年筹建造纸厂资金不足,他带领村民自己搬运砖石,顶着烈日到国有大厂的废铁堆里,拣可用的零配件,亲自焊接钢梁构件,以至于晕倒在工地上;如今湖坊富裕了,但他仍然保持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讲勤俭不讲排场,讲奉献不讲索取。魏牛庚以其先进表率、在湖坊村民心中竖起了共产党人的一座丰碑。

  魏牛庚领导湖坊村20多年来,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领湖坊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从而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由衷尊敬,使湖坊村保持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见了牛庚都亲热地叫“崽呀崽呀”,小孩围在他身边叔叔伯伯叫个不停,备受群众的尊敬和拥护。牛庚住院期间村民们自发排队来看望他,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还炖了一碗鸡汤,颤抖地端给牛庚喝,说“崽呀你要快些好”。这些让牛庚无比感动,同时更加感受到肩上的职责,因为他认为村民们所表达的是对党的信任和感激。

  笔者曾于当代生活匆匆的脚步中,努力寻找一些引领风气之先人物的足迹,并试图从他们身上发掘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特质,魏牛庚无疑是我努力寻找的其中一员。

  面对他,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