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老兵返乡

  毛剑杰

  近些年,台湾海峡风平浪静,两岸关系愈来愈趋于正常。回顾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许多细节令人唏嘘。一九八七年,去台的老兵终于可以返还大陆探亲,这是两岸关系变化的重要一步。《看历史》刊登的《一九八七“小兵”推动“老兵返乡”》(毛剑杰)一文介绍了具体经过,现摘录如下——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是去台老兵们盼望了近四十年的大日子。

  从这天起,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预定当天上午九时开始登记,老兵们在凌晨就已经从四面八方拥来,“门口挤不进去,楼梯挤不上去”,当天办妥手续的共一千三百多人。一个月后,第一批老兵终于踏上返乡路。

  这一天的到来,原本或许还要晚上许多时候。是一群老兵用歌声,用标语,用故事,用亲情令整个台湾动容,甚至引发香港、大陆媒体同气声援,连主政的蒋经国也被打动。

  台湾“老兵返乡运动”的主要操盘者姜思章自己是被“抓丁”到台湾的。一九五○年五月十五日,浙江岱山县十三岁的初一学生姜思章,在回家路上被一群国民党兵拦下,强行押上了去台湾的航船。与姜思章一道被送去台湾,有一万三千名年龄从十三岁到五十岁不等的“壮丁”。这只是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年间,二百万人去台大迁徙中的一幕。

  此后是长达三十多年的戒严,国共双方长期隔着台湾海峡对峙,这对数百万从大陆来的台湾的“外省人”来说,意味着回家的大门彻底关闭,甚至通讯都绝无可能。

  姜思章无时无刻不想回家。因为“和大陆那头通信”,被同事告发,成了部队里的“不稳分子”,不久后,姜思章又因不甘忍受军营折磨而开小差,被军法处置,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到一九八○年代,当年追随而来的“外省人第一代”大多已临近暮年,怀乡思亲之情愈益强烈,进而将眷念之情写成文字,胆大者常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通电话、写信等细腻感人的情节。

  走得更远的,甚至已经有了半公开的行动,姜思章就是一个很早的“积极行动派”。一九七八年,为恢复与大陆那头家人的联系,他甚至去舞厅通过一位舞女转托香港客人捎信给大陆。

  一九八二年,他以到香港去看舅舅的名义,转道广州、上海、宁波,七十二小时舟车劳顿后,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老家舟山。母亲早已在码头等候,姜思章一眼认了出来。船刚靠岸他就跳了出去,连爬带跪地冲向母亲,不顾旁人的惊诧,抱着母亲的腿纵情嚎啕大哭。

  得知姜思章归来后,几十里外都有人赶来打听、请他带信。

  返回台湾后,如何让数以百万计的“外省人”自由返乡,便成为姜思章的心头所系。他要把这些信息尽力一一转达。可是,当年仅舟山群岛被抓丁的年轻人就超过两万,从何找起?看着老乡们一脸遗憾地离去,姜思章决心站出来,为更多的老兵们争取权益。

  此时,岛内著名杂志《前进》的总编辑张富忠,也在疾呼民主改革中,注意到了老兵有家归不得的辛酸,他决定做一件惊动台湾的大事——与姜思章协作,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协助老兵转信。

  一九八七年,是去台老兵思乡情绪总爆发的一年,此时,国民党离开大陆已近四十年,许多老兵将近四十年没有家里的任何消息,而自己也已到花甲之年,且不说能否见到八九十岁高龄的父母,就连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故乡向父母磕个头,都成了问题。

  四月,姜思章等人共同组织成立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员六百多人,成为台湾最引人注目的返乡探亲团体。那以后,姜思章的身份就曝光了,于是被供职的中学解聘。姜思章去各地“荣民之家”发传单、感动许多人的同时,却在彰化的“荣民之家”挨了军警的拳脚和电棍,头破血流,他们被目为“共匪”、“台独”。

  老兵们的举动惊动了蒋经国。老兵返乡运动已对国民党形成莫大压力,当时国民党在不久前已宣布了解严、开放党禁、报禁,整体政治氛围空前宽松。实际上,“荣民大家长”自居的蒋经国,面对老兵的呼号也没法无动于衷,“退役官兵难能可贵,犹忆横贯公路预算不足,荣民们说没有钱也要修好公路,余亦说荣民如没有饭吃,愿把我的一碗饭分给荣民”“政府始终和荣民在一起,讲明白,说清楚,照应做的去做。”重病缠身的蒋经国,在病榻上决定立即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

  十月十四日,内外共推、各界压力,终于使得蒋经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

  十月十五日,《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即告颁行。允许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亲属的民众皆可以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三个月:长达三十八年的两岸隔绝状态的坚冰,终于被打破。

  十月十六日,大陆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当时,两岸根本没有协商管道,但是在双方都有意开放之下,便有了惊人的默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