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力举南昌为起义地点
九江,不是水域的名称,而是一座城市,古称浔阳镇。坐落在滚滚滔滔的长江与青绿凝碧的鄱阳湖汇合处,遥望著名庐山。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就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来做始句的。白居易曾任过江州司马之职。《水浒》中的宋江刺配的江州,就指这里。
没有一丝丝风,只有一阵阵热浪。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九江城最热的一个七月了。树叶、野草和人都热得垂头丧气,憔悴不堪。就连树梢头的蝉儿也在拼死拼活地哭喊:“要死啦!要死啦!”
在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变本加厉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在这关键性的抉择时刻,中国共产党终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九江城的一栋普通房子里,正在举行一个会议。屋里的空气随扇拂动,仿佛成了飘过来荡过去的火苗,每个人的身上如果没有那层密密麻麻的汗珠保护,可能老早就要燃烧起来了。
屋子里为首的那位,浓密的剑眉稍稍上挑,两眼极有神,初看上去,觉得他潇洒英俊,一经接触,更能看出他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就是由陈赓陪同刚从武昌赶来的周恩来。
周恩来从中共中央受领的任务是:“准备于必要时,在南浔起义。”此时,武装起义的大计中共中央已定,但起义的时机与地点的选择,中共中央却没有最后确定,这一重要使命落在了周恩来的肩上。
这时,在他的旁边坐着李立三、邓中夏、恽代英等中国共产党的一代英杰。
周恩来压抑着嗓子,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历史终于把国共两党推到了面对面交锋决战的地步,我们党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静坐待毙,不能做釜底游鱼,等人家在下面加薪吧。一切革命都是逼出来的,我们现在要用革命的枪杆子对付反革命的枪杆子!”
周恩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嗓门放得更低地说了下去:“武装暴动计划,中央完全同意。根据目前敌我形势来看,在全局,我们是处于劣势;但在南昌,我们却可以掌握绝对的优势。”接着,周恩来把到达九江之后,对起义时机和地点进行周密考察分析的情况全盘端出:
九江,濒临长江,交通发达,为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从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帝国主义的商船和军舰在中国的长江水面横行霸道,包括九江在内的长江沿岸港口都变成了各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据点,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点地区。当北伐战争向长江流域推进的时候,英、日、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感到其在华侵略利益受到革命战争的威胁,各国侵华舰队司令聚集在一起,策划武力干涉中国革命。自1926年9月上旬起,各国频繁调动军舰来华,其中集结在长江水面的军舰就达64艘之多。假如把武装起义的地点选择在九江,必然会立即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围攻。不仅如此,当时,国民党新军阀的军队也云集长江沿岸。如果在九江举行武装起义,国民党新军阀极有可能共同进攻新生的革命军队。
与九江相比,南昌各方面的条件则有利得多。南昌地处赣江之滨,北距长江130余公里。一方面,周围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部队机动范围广,回旋余地大,有利于部队起义后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不甚发达,陆上的交通要道是唯一的一条铁路南浔线,与九江相连,铁路在南昌方向的终点与南昌城之间,还隔着宽约千米的赣江。水上交通,虽有纵贯江西腹地的赣江紧挨南昌城西流过,经鄱阳湖可直通长江,但其航道水深不足两米,通航能力有限,敌人难以快速向南昌大规模运动兵力,因而可以大大减轻起义军的敌情顾虑。从当时敌人的兵力部署看,汪精卫集团的主要兵力部署于长江两岸,南昌城及其近郊兵力空虚。与南昌守敌相比,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足以形成兵力上的优势。此外,南昌及其周围地区共产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
一种希望在屋子里油然而生,听了周恩来的分析,每个人都很兴奋激动。
“同志们,现在我们不能再为他人作嫁衣裳,必须坚决地、自觉地来干我们自己的事,来扩大我们自己的地盘和壮大自己的武力。这次暴动,我们党的口号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革命的枪杆子对付反革命的枪杆子!”
“这次暴动,我们有叶挺和周士第的部队,已经运动了第二十军贺龙与我们一致,暴动完全有把握取胜。现在我们大批同志还得随第四军行动,张发奎目前虽比较明显倾向汪精卫,但对分共还有些犹豫,如果我们行动迟了,那我们在四军中的同志,很有被一网打尽的可能。”周恩来继续分析道。
“恩来,南昌暴动后的下步计划,我们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是不是也先考虑一下。”李立三此时更为激动,他尽力抑制心潮的奔腾起伏,急促而又悄声说。
“对,这些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南昌不易立足,我们暴动之后,可考虑移师广东去,以广东东江为根据地,中央曾有过这个设想。我在潮汕一带工作过,对那里的情况较为熟悉,而汕头这个海口,可以与国际联系,只要我们打到东江,就能争取到莫斯科的接济。”
“我们今天先碰下头,通报一下情况,具体的到南昌再详细研究。大家看看还有什么要提出来的。”周恩来用谦逊的目光征求各位同志的意见,“好,大家既然都同意,我们分下工,立即抓紧时间行动。”
闷热的斗室里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比自然界高百倍的潜在热能。那震撼中外、在青史上留下重笔的南昌暴动计划终于形成了。
共产党难以翻身,这不过是意志薄弱者的一孔之见而已。今天的太阳浴在血红的晚霞中,明天呢?她又将红彤彤地在朝霞中升起,那将是一轮充满生机的更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