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
一、他山之石
据《江西日报》2009年3月23日刊登的《江西政府投入为杠杆,农村文化“全覆盖”》一文报道:“经过改造,全省已有7000多个旧祠堂成为健康的农民文化活动场所。此外,农村文化‘一村一品’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形成规模的达到800多个,年产值300多亿元”。“目前江西正在构筑从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到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已经建成1800多个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去年江西省财政又落实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2300个农家书屋。今年,江西还将新建368个集报刊阅览、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和体育活动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据《赣东都市报》2009年6月18日刊登的《百个祠堂变身农家书屋》一文报道:“在我市的广大农村,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老祠堂,老祠堂是用来祭祖的场所,大的有几千平方米,小的也有数百平方米,而且以前老祠堂大多被闲置。一边是农家书屋建设急需场所,一边是老祠堂闲置,于是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各地农村因地制宜,将闲置的老祠堂进行修缮利用,建成农家书屋。据了解,利用老祠堂兴建农家书屋场地有几个有利条件:一是将闲置的老祠堂进行修缮,大大节省了建设农家书屋场地所需的资金;二是老祠堂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的文化之地,建筑颇具文化气息和内涵,三是老祠堂一般建在村中心,门前有宽阔的广场,便于村民聚集。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老祠堂的利用较好地解决了书屋的场地问题……如果新建一个农家书屋,至少需要6万元,而将老祠堂改建成农家书屋,只花了1万元”。“我市利用祠堂建设书屋,以农民自愿为前提,遵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全市已有106个村让出祠堂供农家书屋使用,使一座座古老建筑焕发青春,成为农村的新文化传播阵地”。
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正在积极开展打造祠堂文化活动。据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编印的《打造祠堂文化建设宣传高地》一书指出:“祠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的祠堂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一种文化的起源、发展与消亡,更能从中寻找和反思社会发展的源流。‘祠堂文化’是麻涌历史文化之根,就如同榕树的气根一样,它不仅为今日的麻涌吸收历史的养分,更为麻涌明天的发展提供新鲜的空气!”麻涌镇委、镇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决定综合各种社会力量对现存祠堂进行分批修缮,并对祠堂文化因势利导,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修缮后的祠堂作为历史文物展览,曲艺社、村民活动中心、健康娱乐、集会场所,给祠堂和祠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打造祠堂文化的实质在于把祠堂从姓氏宗族的情感寄托提升为水乡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激励麻涌人民世代相传、同心同德、勤劳拼博、自强不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经济发达、富裕文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新麻涌。因此,麻涌镇提出的口号就是:打造祠堂文化,建设宣传高地,守望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二、可以攻玉
综合各地祠堂保护利用的情况,祠堂保护利用的作用与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主题,即: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阵地;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群众休闲娱乐的园地;旅游观光的景区(重点是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及农家乐旅游)。
可供借鉴的保护利用内容主要有:(1)村史展览:展示村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革命斗争年代的光荣历史,使之成为宣传教育的窗口和培养群众爱国爱乡情感的课堂。(2)民间艺术展览:展示一些反映村风土人情、山乡特色、民间工艺、文明建设等的作品。也可展示一些农村绘画、农民摄影、民间剪纸等。(3)新农村建设展览:利用祠堂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专题展览,让群众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加强群众的爱乡情怀。(4)农家书屋:祠堂的环境古朴典雅、环境清新,可以利用图书普及科技知识,多订阅有关农业的书籍和报刊,使祠堂成为群众获取知识的平台,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的水平。(5)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可以利用修复后的祠堂开办各种知识讲座和职业技能培训班,举办如何提高农业产量,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或生活百科问题等知识讲座。(6)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场所:在祠堂内设置电视、扬声器、座椅等设备,为村民群众提供一个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场地,以使他们接受更多国内国际新闻、政策法制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以及曲艺评弹说书等等。(7)祭祖及喜庆活动场所:许多祠堂自然保留着家族祭祀、节日庆祝、婚丧嫁娶等祠堂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大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可以保留和进行文化展示。(8)老年活动中心:在祠堂内放置适合老年人娱乐的设施,如象棋、纸牌、乒乓球等众多文化活动用品,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活动。(9)健身娱乐区:在祠堂周边场地设置健身路径、健身器材和娱乐场地,为群众提供锻炼身体、全民健身的场所。(10)小游园:根据村落祠堂具体情况,结合周边面积较大的水塘、河岸、空地、凉棚等树林绿地,为村民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11)大景点:结合红色旅游和农家乐旅游的线路,在祠堂内布置革命斗争史展览或设置农家乐项目,有针对性地把祠堂及周边自然风光打造成红色旅游和农家乐游的重要景点。
三、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始建于清代年间,后历经数次损毁又多次修复,是当年画桥革命根据地及周边地区规模较大又较为精美的祠堂建筑,该祠堂建筑面宽16米,进深3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加上二层阁楼其实际面积还会更多些。祠堂建筑为二开二进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抬梁式混合砖木结构,门厅和正厅两进建筑梁柱构架保存完整,建筑用料上乘,做工考究,房屋结构、立柱及屋面的雕刻等保存状况良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门厅及天井的青石板基本保持原状。祠堂内搭建有木质大戏台,可容纳5-6百人看戏,如站立或对二层阁楼充分利用,祠堂总容纳人数应在千人左右。由于杨家历史上曾连续出过三名状元,子孙后代都认为是祖宗在天之灵保佑,故杨家祠堂祭祖的香火鼎盛,方圆百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杨家祠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捷又便于隐蔽,祠堂门前蜿蜒的道路四通八达,右边道路通余江(安仁)老县城,左边道路通万年县,正前方山路可经高公寨到达贵溪周坊及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的漆工镇等地。当年,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都先后来到杨家祠堂发动群众,并对这里室内容可纳五、六百人的条件和可进可退的地理位置非常满意。他们认为这里既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集结贵、余、万三县的力量,又可在遇敌情时迅速撤退分散隐入群山之中,是理想的苏区政权设置地和文化建设地。所以,后来画桥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一、二、三区苏维埃政府,余万区苏维埃政府,余江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心县委、少共县委办公地世地都设在藤林杨家及周边地区,红军印刷厂、红军档案室、红军宣传队驻地都落户在杨家村后的山脚下。杨家祠堂也就自然而然地肩负起苏维埃大会堂与苏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重任。苏区重要的会议,大规模的军民集会以及几乎所有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都在杨家祠堂举行。
据史料反映方志敏曾至少有三次来到杨家祠堂。一次是1929年11月,方志敏亲临余江锦江指导工作,秘密来到杨家检查指导再次暴动的准备工作情况,他在杨家祠堂召开会议,总结了前二次暴动的经验教训,介绍了弋横暴动成功的经验,并整顿了党组织和游击队,布置了下一步的工作。次月,画桥山区爆发了以抗租、抗债、抗苛捐杂税为内容的年关暴动,并取得了暴动的胜利,为画桥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基础。再一次是1931年4月,方志敏亲自率领红十军及画桥苏区地方武装攻击驻扎在画桥横山徐家村敌省保安第四团所部,消灭敌人一个营,缴枪数十支,俘敌20余人,大获全胜,终于拔去了敌人扎在画桥苏区咽喉上的钉子,史称横山大捷。当天晚上,画桥苏区军民在苏维埃政府大会堂(即杨家祠堂)召开庆功会,方志敏在会上以“苏区要进攻的巩固,巩固的扩大”为题做了演讲,并即兴演出了亲自编写的戏剧《年关的斗争》,他扮演的贫农团长张三活灵活现、精彩非凡,获得了台上台下满祠堂的热烈掌声。据杨家群众说,这是方志敏在杨家祠堂最开心、最兴奋的一次。方志敏最后一次来杨家祠堂,与杨家祠堂发生过一起中央文史资料都有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史称《悲壮的战歌》。1933年农历5月7日,省苏维埃政府宣传队来到杨家祠堂演出,主要任务是欢送红军新战士入伍。由于余江县苏维埃的军事部长吴杞等三人“反水”做了叛徒,引来了白狗子。苏维埃政府一区、二区、三区主席先后遇难、红军新战士尚未入伍大多光荣牺牲,最受方志敏喜爱的红军宣传队伤亡惨重(死了七人,伤了二人),方志敏经常扮演的贫农团长“张三”被发现不是方志敏,气急败坏的白狗子竞用枪托将他活活打死在祠堂的戏台上。杨家祠堂的板壁上至今还留有红军宣传队员书写的“日吃千家饭,夜住古庙堂”的豪言状语与“中气冲天——苏维埃陈祖德”的绝笔。方志敏闻听悲状的战歌事件后,痛心疾首。他在率领先遣部队北上抗日的前夕最后一次来到杨家祠堂,向画桥苏区的群众告别,他深情地说:感谢画桥苏区群众对革命的无私贡献,大部队要北上抗日了,敌人将来扫荡,革命将处于低潮,但低潮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村民群众可以不参加革命但决不能背叛革命。方志敏是这样要求苏区群众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北上途中他不幸被叛徒出卖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方志敏坚定信念,英勇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慷慨就义。在方志敏的人格力量感召下,红军走后,不管敌人如何疯狂报复,画桥藤林杨家村民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反叛者,在册革命烈士高达42人,以至于解放时70余户的杨家仅剩30户。可以自豪地说,杨家群众用鲜血与生命告慰了方志敏的在天之灵,也告慰了杨家祠堂里的列祖列宗。
四、保护利用
杨家祠堂的保护利用走向应与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原则应是在革命文物保护中发展红色旅游,在红色旅游发展中更好地保护革命文物,“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结果,是依托革命文物发展起来的新型时尚旅游。实践证明,旅游和文物两者完全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依托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大大促进革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这是杨家祠堂(苏维埃政府大会堂)保护利用的基本走向。
1、以杨家祠堂等革命文物遗迹为重点,积极统筹思谋如何抓住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科学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促进画桥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全面深入、持续协调发展,使红色旅游成为寓教于游,更时尚、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国家在江西省开展革命文物保护试点为契机,结合红色旅游制定出杨家祠堂等革命文物保护的具体方案。杨家祠堂重点要做好编制保护规划、维修方案、屋面维修、墙体加固、墙面保护维修、疏通下水道、修建围墙护栏、防渗水、线路改造、防虫防蛀、构件重新刷漆、安防技防、消防设施、避雷设备、复原陈列展览等内容。同时,对杨家祠堂周边附近的大环境进行保护,以利红色旅游的全面规划与整体开展。如对邻近的画桥大捷旧址,就应同步编制保护规划、维护方案。该桥建于1975年,桥身长6米,宽3.5米,高3米,由于年代久远且多年失修,目前桥基下沉,河道堵塞,濒临倒塌。因此,要及时进行桥体加固、桥面维修、保护、疏通河道、护坡、路面硬化、绿化等保护工作。
3、以杨家祠堂为龙头,将画桥苏区大大小小近百处革命文物和遗址、遗迹串成一条线,连成一大片,形成走得开,聚得拢,有看点,有份量的红色旅游项目。根据《江西省革命遗迹保护项目调查表》和《江西省革命遗迹维修项目汇总表》的统计,主要是贵、余、万中心县委及县苏维埃政府遗址,苏维埃政府大会堂遗址(杨家祠堂)、少共县委旧址、一、二、三区苏维埃及余万区苏维埃遗址、鸿鹤嘴暴动遗址、象湾暴动遗址、横山大捷遗址、十七座红军土炮台、画桥苏区保卫战遗址,“造成红军铁军”、“日吃千家饭、夜住古庙”“中气冲天——苏维埃陈祖德”等红军标语、红军印刷厂、红军档案室、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革命遗址群进行全面保护与利用。初步设想是将以上革命文物遗迹的史料进行总结归纳,集中在杨家祠堂布置一个“画桥苏区革命斗争风云录”的陈列展览,作为红色旅游项目的第一站,今后旅游参观者只需通过参观陈列展览获得总体全面印象,然后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选择下一步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依照需要选择半天、一天、二天不同,山路、水路相异的红色旅游线路。
4、以杨家祠堂为中心,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利用锦北水库等良好的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农家饮食等农业自然与文化资源,满足休闲者对农业体验相关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锦北水库绝美的山水风光及以杨家祠堂为代表的,散落分布在周边的众多革命文物遗迹,打造一条“自然风光——革命遗迹——革命斗争史展览——休闲农耕文化的”红色旅游线路。杨家祠堂位于贵、余、万三县交界处,交通便捷,风光秀丽。可以考虑在祠堂周边农家及附近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活动。如:画桥余江土菜很有名,画桥山区野菜野味资源丰富,可开展农家餐饮活动,又如:锦北水库面积大、风景美,可以开展休闲垂钓避暑度假活动;再如:画桥古桥建于1795年,同时,画桥镇还有很多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可以组织考古游。此外,诸如采映山红的春游,摘板粟的秋游,摘杨梅、摘桔子、摘野果……四季飘香的画桥结合红色旅游可开展的农家旅游活动不胜枚举。
5、祠堂作为古代乡村公共建筑,凡举族大事小事、婚丧嫁娶都是在祠堂举行,很多重要的事情也都是在祠堂颁布,杨家祠堂也不例外。可考虑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祭祀喜庆活动等民俗文化活动和民俗专题展览。另外祠堂内红军宣传队员留下了“日吃千家饭,夜住古庙堂”“中气冲天——苏维埃陈祖德等红军标语,可在每年”清明节国庆“前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请革命老人讲述”悲壮的战歌等革命斗争史故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祠堂内戏台上复原演出方志敏写的戏剧《年关的斗争》等,同时,祠堂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设置村史展览,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曲艺社,举办农业农村专题的讲座和培训班,举办农民书画培训班与作品展览;利用杨家祠堂门前空地设置健身器材改造成健身娱乐区;利用杨家祠堂近边河岸空地种植树木花草改造成绿地供村民、游人观赏休闲……,总之,杨家祠堂的利用走向应遵循切合实际、依需而建、多种功能、适时而变、形式多样、实用为上的原则。
杨后可其人其事
如果没有杨后可,就不会有这次如此重视画桥革命文物保护之事。更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与发行。杨后可确实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杨后可1947年7月出生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靠当私塾老师维持生计,爸爸也当过民国小学老师。他本人是红色画桥中学1961年初中毕业生。其为人性格豪爽、热心,乐于助人,喜欢结交朋友。平时乐于调解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夫妻吵架之事。把集体事当作自己事一样看待。他经常搁下自己家事,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事,自己垫钱坐车往返于画桥、余江、鹰潭。他爱看书,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尤其喜欢听老人讲述革命斗争故事。通过看书、走访、向老年人请教,详细掌握了本村的历史,对画桥藤林杨家的红色革命斗争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9年8月曾发生过杨家农民暴动;1930年5月余江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中共余江县委、余江苏维埃政府及少共余江县委,中共余江第一区委、第一区苏维埃政府均驻扎于此,且周边地区尚有大量的红色遗址。现苏维埃大会堂即杨家祠堂亟需维修保护。杨后可遂产生了保护余江苏维埃政府遗址念头,他自己起草报告,反复修改、誉抄,经常忙到深夜。报告写好后,又请乡镇干部、中学老师作进一步修改。为了核实史实,他多次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县党史办查找资料,通过关系,借来《鹰潭市志》、《余江县志》、《鹰潭乡镇志》、《余江党史》等资料。前后30多次到村、镇、县,找村支部书记、镇民政助理员、镇长、镇党委书记、县民政局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他到市政协找过杨建保副主席,多次到市民政局、两次到市长办公室反映情况,还将有关报告寄给了市委领导。由于村小组没有资金,杨后可都是自己掏钱支付打印费、车费等开支。最后,他找到了亲弟弟杨厚成,弟弟联系了电视台和报社的朋友,邀请他们到杨家采访。电视台和报社分别于2008年9月11日和9月19日出了专栏和专版,全面介绍了中共余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发展过程,最后均呼吁要保护革命遗址。
鹰潭日报和电视台全面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了争取革命文物的保护经费,杨后可又找到了鹰潭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王卫东,恰逢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召开,王所长及时将会议精神和杨后可介绍的画桥革命文物情况向市文化局王辉局长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二次陪同王辉局长到现场视察,觉得很有保护价值。杨后可把要求保护修缮苏维埃政府遗址的报告递给了市文化局长,局长作了批示。责任心强的王所长又按照批示到余江县文管所和县文化广电局,县文化局陈新有局长非常重视,认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同时,与画桥镇党委、政府反复沟通,引起了镇里的高度重视,镇里成立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民政和文化的两位副镇长具体负责此事,此事又得到鹰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在郑慧琴主席的亲自带领下,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部分成员及市电台、电视台和鹰潭日报的记者等到画桥采访,采访期间,由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了画桥镇老革命根据地遗址保护工作座谈会,并到杨家苏维埃遗址、画桥大捷遗址、横山大捷遗址、烈士纪念馆及锦北水库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4月23日,省文物普查督察专家在市文化局分管文物工作的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继红的陪同下,亲临余江指导工作并下到画桥藤林杨家考察指导。对以藤林杨家祠堂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文物遗址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要求市、县、镇要制定详细保护规划。该规划制定后,市文化局王辉局长、县文化广电陈新友局长、画桥镇桂炳开镇长一同前往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向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并请求省给予经费支持,由此正式拉开了保护余江苏维埃政府遗址的序幕……
杨后可的心愿是美好的,行动是神圣的,本书的编者和杨后可有着共同的心愿,在画桥老革命根据地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文物能得到妥善保护,红色旅游能得到积极发展,人们的生活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些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的英灵。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