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美丽人生的诱惑

  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作为女性企业家,我都非常欣赏这四位堪称经典的女性人物,在她们的身上,我寄托着玫瑰般明艳灿烂的希望——

  第一节 那个天使般美丽的的赫本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每当我拿出影碟《蒂凡尼的早餐》细细观赏时,总会为这样的女子感到心痛。她就像一只优雅的猫,让人难以捉摸,带着睥睨一切的姿态,露出楚楚动人的哀容,在华灯初起的夜幕中,跳着从容高贵的舞步,跃上镁光灯聚集的舞台,戏谑地嘲笑那些丑态百出的世俗。待到乏味之时,她又扬长而去,仅留下暗香浮动,让人意犹未尽。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即使霓虹是她的妆容,倩影过处,灵魂屏息,也无法遮掩她内心中的懦弱与不安。

  在这个物质时代里,精神依赖财富喘息着,她也不可避免的迷失在了拥挤的人潮之中。她的优雅,是她仅有的美好,美好的让人觉得飘渺。每当她托着手,举止优雅抽烟的时候,细长的烟斗就是一根魔法棒,散出层层云烟,将她的一颦一笑遮遮掩掩,让人猜不透她的心思。这时的她,有一种神秘的高贵,让人迷恋,让人向往。

  也许,优雅便是上帝赐予她的财富,让她在纷繁的世间,得到万千宠爱,得到聚光灯的倾慕,得到永不逝去的美丽。

  奥黛丽·赫本是我最喜欢的女星之一。她将《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戈莱特丽的优雅带到了现实世界里,让为之倾倒的人们继续迷恋、向往。但是,无论经过多少岁月,她的那份楚楚动人的优雅,也不会消散。这种美丽,伴随了她一生,直到星辰陨落的那天,也不曾褪去……美丽的事物对于我们女性来说,有着一种神奇的魅惑。哪个女人不想成为一个像奥黛丽·赫本那般优雅的女子,将美丽永远留下?

  对我来说,生活就像是一场将梦想拉近,把距离打折的梦境。美丽的事物像是生长于茫茫雪山中的一朵优昙花,明知道很难遇见,却又奋不顾身,即使伤痕累累,也从不放弃。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的执着?”

  让我们跟随赫本的脚步一次次穿越这个繁华而又纷乱的世界,望着她的笑影,一次次找回追求美丽人生的自信和激情,因为,她使我们明白:美丽人生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纯真优雅健康的灵魂。

  她是会走路的梦,电影史上永远的纯真女神;她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没有任何人能够再现;她还是落入凡间的圣女、乐于助人的精灵,她为世界儿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使她成为永远的天使。

  ——选自《看电影》

  这是《看电影》杂志对奥黛丽·赫本的评价,对于全球的赫本迷来说,她就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艳丽却又脱俗,永远扎根在影迷的心中。

  每次想到奥黛丽·赫本,我总会记起一句话:

  女人的美丽,要经过一段漫长的修炼过程,才能美到极致。

  作为一个全球公认的美女、影迷心中的女神,奥黛丽·赫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称号与赞誉:“奥斯卡影后”、“人间天使”、“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面对大家对她的爱,她欣然接受,并不负大家的期望,一次次在银幕上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之后,又是如潮的好评与褒扬随之而来。

  也许,这些赞誉放在一个平凡人身上,他会很快被覆盖,自己沉溺其中,忘记最真实的自己。但奥黛丽·赫本不同,她就像一个真正的女神,从不会被任何东西掩盖住自身的光芒,那种“唯一可以盖过珠宝的光芒”。无论走到哪里,出席什么场合,她都保持着自己的那份优雅与高贵,像玫瑰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当然,作为一个优雅的女人,也是需要岁月的磨砺。尤其是赫本这种无时无刻都保持着优雅的女人,必定在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中,不断成熟、完善自己。久而久之,无论是是随意的一个眼神,还是一个微小的手势,都会让人举得她优雅无比。不可否认的是,奥黛丽·赫本是众多漂亮的女星中最富优雅魅力的一位。

  清晨时分,纽约街上的灯光暗去,紫色的黎明出现于天际。空无一人的第五大街上,一个身穿黑色小礼服,颈上挂着珠宝项链,打扮入时的女子,优雅的独自伫立在蒂梵尼珠宝店前,脸颊轻轻地紧贴着橱窗,手中拎着一个牛皮纸袋,边吃着袋里可颂面包、喝着热咖啡,边以艳羡的目光,观望着蒂梵尼店中的一切……

  虽然她戴着深黑的墨镜,但也能让人感受到她对这些珠宝的渴望。她的脸上,镌刻着平静与满足,仿佛只有在这一刻,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是,橱窗里的东西,并不属于她,自己也没有能力去拥有。她只能带着遗憾与不舍,一个人在清冷的街道上走走停停,消失在纸醉金迷的大都会中。

  看过《蒂凡尼的早餐》的人都知道,这是影片开场的几组镜头,没有台词,没有现代的电脑特效,奥黛丽·赫本凭借自己独有的优雅与气质,一开场就征服了所有观众。那身一袭黑色简约的小礼服,总会长存在大家的脑海里。

  许多著名的摄影师都喜欢赫本的优雅,认为这是一种是“无法比拟的美”。曾和奥黛丽·赫本合作过的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过:

  “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曾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她,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笑靥,拍她活跃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即使你离开了影院,但她的音容笑貌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不过,有多少人知道,奥黛丽·赫本背后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只看到女神光鲜亮丽的容貌,却忽略了她背后发生的一切。其实,在拍摄《蒂凡尼的早餐》之前,她经历了女人最痛苦的时刻。当时的她刚生完孩子,满身疲惫,却依然带着天使的笑容,带着自信,重回屏幕,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众所周知,刚生完孩子的女人,身材特别容易走样,气质也会大不如前。但是影片中的赫本,却依旧保持最优雅、最美丽的状态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真的仅仅是因为女神那种独特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还是其中有什么小诀窍?

  其实,一个女人想要将优雅进行到底,是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就像奥黛丽·赫本在她的临终遗言里提到过的一样: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说友善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

  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不只你一个。

  人之所以为人,是应该充满精力、能够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而不是抱怨他人。

  如果你需要一只援助之手,你可以在自己的任何一只手臂下找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女人的优雅,不是外在的动作神情到位就能做到。虽说生活就是一场戏,我们都是里面的演员,但是没有人会将优雅演到骨髓里面,将那份气质完美呈现。不过奥黛丽·赫本做到了,她为人和睦友善,双眼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帮助了那些挨饿的孩子,将大爱无疆传递给每一个接触过她的人。

  不仅如此,女神还是一个很会养生的人。她说过“爱吃的女人衰老早,会睡的女人美到老”,因此她杜绝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睡觉,经常用睡眠休息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消除工作的疲劳,给自己一个健康的的身体。

  奥黛丽·赫本的母亲出生名门,是英国的贵族。因此赫本从小就被严格的要求,跟着母亲学习贵族淑女的风范。无论是站姿坐姿,还是餐桌上的礼节,她的母亲都会言传身教,严厉的教导。不过,在这些规范的动作背后,藏着一颗善良的心。那时,她的母亲就对她说:

  “良好的礼仪来源于内心的善良,你的一切都要基于善……凡事要准时,记住任何时候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总是谈论自己,你不是重点,别人才是重要的。”

  因此,在往后的生活中,赫本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坚持以善待人,与她合作的人都知道,她从来不会炫耀自己、谈论自己,总是肯定和赞扬身边的人,用谦虚、认真的态度与人交往。并且,在她的一生中,她总会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管是事业的高峰还是低估,她都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太幸运了,上帝对我真的很仁慈。”

  奥黛丽·赫本的美,是一种极有内涵的深度美。直到自己老年时,依然优雅无比,充满了女性的魅力。

  第二节 女性知性美的化身——张爱玲

  张爱玲,一个旧上海文坛响当当的名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就像一朵骄傲倔强的玫瑰,浑身带刺,对战火、时局不稳冷眼相看,并用最细腻知性的文字,讲述一段段倾城之恋。

  一提起“张爱玲”这三个字,我们总会想起她经典的作品:《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

  她的这些作品,在这十几年间不断地的刊印、发行,让各个时期都有人为她着迷。还记得有一次朋友问我:“如果张爱玲没有这些作品,还会有人为她着迷吗?还会有人记得她吗?”当时,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朋友的问题,而是讲了一句自己曾在网上看过的一句话:

  每个女人都是特别的。一个女人,本身就是一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女人性”到底独特在什么地方?很简单:用对了,它会让你充满女人味,让男人永远都忘不掉;用错了,它会让你招来男人的厌恶和恨。

  张爱玲就是前者,用对了“女人性”。她的女人味中,充满了知性魅力。如果她没有那么著名的作品,那她仅仅凭着自身的知性,也能让人影响深刻。

  关于什么是知性?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实用人类学》中给出的定义是:

  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并且由于他可能遇到的一切变化上具有意识的统一性,因而他是同一个人,也就是一个与人们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诸如无理性的动物之类的事物在等级和尊严上截然不同的存在物,甚至当他还不能说出一个“我”时就是如此,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毕竟包含着这一点:一切语言在用第一人称述说时都必须考虑,如何不用一个特别的词而仍表示出这个“我性”。因此,这种能力(即思考)就是知性。

  可能大多数人在看康德的定义时,会很难明白知性是什么。因为人们总喜欢用一系列的专业术语或是一些高深笼统的词来叙述。其实,知性并不那么复杂,我可以有,你也可以有,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平时的内涵积淀。

  我觉得,如果一个女人要想做到知性,那么就得拥有三种东西:文化、内涵、修养。因为女人的知性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一种玫瑰香气,这种香气不是来自娇艳的红玫瑰,不是来自感性的黄玫瑰,更不是来自纯洁的白玫瑰,它是来自忧郁却不失妩媚,妩媚而不艳俗的蓝色妖姬。有些神态我们可以模仿,动作我们可以模仿,但惟独心态和内在是我们无法模仿的。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电视剧,叫《上海往事》。这是一部由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她饰演的王惠文孤傲清高、浑身带刺,让人难以接近,但她又对每个人以微笑待之、客气,就像第一次到别人家做客的小女孩,知书达礼,乖巧安静。

  当时,我在看过一集之后才发现,剧中王惠文这个角色,就是张爱玲,这是一部描述张爱玲一生的电视剧。刘若英的演出,将张爱玲的那种知性比较完美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让大家重新感受一次知性美的魅力。

  知性女人感性却不张狂,典雅却不孤傲,内敛却不失风趣。一如娱乐圈中的刘若英、蔡琴、张艾嘉,她们虽算不上天姿国色,但却都很有才情,而且温和、清爽、真实。一如她们的歌声,飘散着温润的芬芳,愈品愈香浓,其中不仅有藏不住的妩媚动人的女人味,还沁出了淡淡诗情……

  上面这段话,是我从网友博客上看来的。跟我想的一样,知性的女人内敛、饱满、丰富,外表从不是去判断一个女人知性与否的标准。

  在看完《上海往事》后,我觉得一个编剧能将张爱玲的知性用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演员去诠释,这实在是不容易。于是,我上网翻查资料,看是怎样的编剧,能写出张爱玲的味道。

  《上海往事》的编剧叫王蕙玲。不查我还不知道,原来王蕙玲是《卧虎藏龙》、《人间四月天》、《色戒》等诸多出名影视剧的编剧。而且,她还写了一本书,名为《她从海上来》,这是一本以自传体的方式来抒写张爱玲传奇一生的书。

  她的影视剧,大多数都选用气质相似的女人做女角,比如刘若英、汤唯、杨紫琼,她们都是“感性却不张狂,典雅却不孤傲,内敛却不失风趣”、“很有才情,而且温和、清爽、真实”的知性女人。

  知性女人的优雅举止,待人接物大方,她们用身体语言来告诉我们,她们是一群懂时尚的、知得体的、尊重他人、爱自己、会生活的女人,让人一见赏心阅目。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

  一个知性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好女人。

  我觉得雨果这话,确实很有道理。从现代社会来看,大多数女性的外在和灵魂都是知性的。尤其是那些职业女性,她们穿着得体、每天画着典雅的妆容,以彰显她们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却不高傲、不张扬,让人觉得很精致。也许,她们有一定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和舒适的办公环境,但在职场上打拼多年后,工作、生活和充电的积累,最终让她们对大多数事物的认知丰富、思想深刻、见解多元、谈吐风趣诱人。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女人。在我看来,她算是当今职业知性女人的代表,她就是国内著名的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

  当年杨澜从央视到凤凰卫视,再从凤凰卫视离开去美国学习,后又回国收购良记集团,并更名成立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自己开始做与文化历史有关的电视事业。这些年,已经年过四十的杨澜,总是以知性女人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我看来,她美丽、自信、大度、聪明、睿智,这十几年的经历,让她有了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就是她的财富,使她少了许多茫然与焦躁,并从不经意间能散发出一种岁月历练后的美丽与智慧,让人感受到她的知性、美丽。

  三十岁女人的美是在各种看似不利的经历中一层层蜕茧而出的。因为痛过,所以懂得,也才能安慰。“历练成精”是精灵的精,精气的精。是比美丽更高的评价。三十岁的女人,眼神中应该流露出沉着、智慧和不刺人的锐利;穿着得体、饰物精致,有一种不张扬的优美;说起话来,嗓门不高,条理清晰、用词精准,同时又充满感性和热情,更重要的是三十岁的女人应该都学习成为很好的倾听者。

  这是杨澜送给女人的一段话。这段话,是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说的也很恰当,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挑战的女人,才是最知性,最美丽的,杨澜做到了。

  如果你问我,知性就是美丽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像杨澜说过的另一段话:

  对于三十岁的女性来说,美丽需要升级。就像高露洁的那句广告词:全面升级到健白。三十岁女性追求的已经不只是外表,而应该更注重内在。健康的理念、健康的方式和健康的身心都会让美丽全面升级。

  美丽不仅仅是指外表,更是指内在的涵养,健康的理念、方式和身心都是增加自我内在素养的方法。杨澜的想法和我这些年玫瑰事业的理念大致相同,健康是让女人真正美丽的方法,并且它还能塑造你的内在,让你成为一个美丽而又知性的女人。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女人都在追求这种知性美,但用的方法太过刻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尽如人意。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女人的内在,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如何用自身的力量去唤醒那种知性美,我的回答是:用健康的理念、健康的方式、健康的身体才能实现这种美好的追求。

  第三节 为一个目标去工作是幸福的——我心中的特里萨嬷嬷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的。我们只有用心来感受,才能知道它的动人之处,这种美丽就是善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善良的女人。在她的帮助下,许多贫困的人能将生命延续下去,能在寒冷的冬天有个抵挡风雪、生存取暖的地方。关于她的故事,还得从二十世纪初说起。

  1901年8月27日,在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一个女婴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她就是用善良传递爱心的特里萨嬷嬷。七岁时她进入一所公立学校读书,不久就皈依了天主教。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她回忆说:“在十二岁时,我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我想做一名传教士。”

  在她18岁那年,加入了印度加尔各答大主教管辖的洛雷托修女会。

  1928年,这个组织安排她到加尔各答的圣玛丽教会学校教书。

  1946年,她搭乘火车去印度东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路过的村庄贫瘠不堪,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随处可见,令她震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的声音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徘徊。最终,她下定决心离开与传统的教会学校,来到社会上,去帮助那些“穷人中最穷的人”。

  1948年,她几经波折,脱离洛雷托修女会。后来,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快速医疗训练,并且一个人进入贫民区,用仅有的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

  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这个慈善机构所有的药品都是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交加的穷人。

  1952年,她又在一座印度庙旁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往生之前,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聚集在收容所外,扬言要杀死她。但她毫无畏惧,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病人平静地去死吧!”说完,她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精神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终于没趣地走了。

  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印度访问期间接见了她,并将一辆高级轿车送与她。后来,她将这部车卖掉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让这里成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中心。

  1962年印度航空公司在甘地的指示下,免费向她提供各条航线的机票,铁路亦如此。尽管她的善良之举,早已让她在国际上声誉鹊起,但她总是对记者说,她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她喜欢说,为一个目的去工作就是幸福。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她,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她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将奖章卖掉,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她却乘机抵达贝鲁特,从击毁的依拉斯美亚医院救出了37名弱智及伤残儿童。

  1985年,她带领28名修女前往受灾的埃塞俄比亚,夜以继日地帮助医务人员料理病人。

  1985年下半年,艾滋病像野火一样在欧美蔓延,人们陷入恐怖之中。特里萨前往纽约,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协助医务人员护理病人。

  1997年9月5日,她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终年87岁。她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加尔各答沉浸在悲痛之中,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含着泪水与她作最后的告别。印度政府于9月13日为她举行了盛大国葬。她的灵柩上盖着印度国旗,放在运送过“圣雄”甘地和印度国父尼赫鲁遗体的炮车上,缓缓驶向举行葬礼弥撒的加尔各答体育馆。逾百万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众沿途跟随护送,向灵车抛掷鲜花并高举她的照片。

  特里萨嬷嬷是我最为尊敬的女性之一,她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人生,并且将这种使命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特里萨嬷嬷将一生都献给为穷苦人谋福利的事业,深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在平常人的眼里,特里萨嬷嬷只是一个身高1米5背有些驼、步履蹒跚的年迈女人,身上只会穿着带蓝边的白色修女袍、头戴蓝边白头巾,脚蹬浅色旧凉鞋,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老太太。不过,在很多人的眼中,特里萨嬷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老太太,无论她的脸上有多少皱纹,有多少风霜的吹打,她都是最美丽的。

  我想,特里萨嬷嬷的美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她的善良,不仅她人是美丽的,就连生活也是美丽的。

  善良本就是美丽的源泉,它能让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很纯洁,成为一个有爱心、心胸豁达、真诚的人,并善待家人、朋友和他人。

  “人之初,性本善”是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头,为什么这句话要来开头写出来?我相信它的作者应该认为:善良是一种人性美,一种道义美,一种良知美。在我看来,真正的美,是从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能使世界充满了爱,是善的代名词。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这句话让我总会想起《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在雨果的笔下,加西莫多是个丑陋的钟楼怪人,城里的人都害怕他,嫌弃他。后来,他奋不顾身的救下了受神父费洛蒙和卫队长弗比斯迫害的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在众多读者的眼中,我肯定加西莫多不再是丑陋的,因为他对艾丝美拉达的那种奋不顾身的善良,让他甚至比任何人都美。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相貌仅仅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镜子,因此心存善良的人,他相貌无论美丑,都会有一种美,这不是衣物、首饰和化妆能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美丽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你品行善良,就能让你塑造出美丽的形象。无论在生活中,你做了什么事,说过什么话,积累起来,就能让你的相貌渐渐地改变,让你透出一种和蔼可亲、动人和美丽的魅力,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善良,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就像《丑女无敌》里的林无敌,总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天真的心态,从人人都讨厌的丑女,最终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美女”。

  美丽,是我们女人一直追求的东西。有些人为了得到美丽,会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见得都是自己当初想的那样。如果说,一个女人总是用衣服、饰品、化妆,甚至整容来让自己美丽,那么就算得到了,也不是真正的美丽。

  因此,美丽不需要借用任何东西来彰显,美丽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心境。

  第四节 像夏奈尔一样,学会诚挚地对待一切

  如果说“美丽是女人一生追求的事业”,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说成是“追求事业的女人是美丽的”。

  从事美容事业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这两句话是真命题,我不敢说自己是多么的美丽,但事业是调节女人生活的一种润滑剂,它能帮助女人找到一种比外在更美的美丽。我觉得香奈儿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用事业找到了另一种美丽。

  1883年,夏奈儿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桑睦尔的一个贫苦的家庭,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但五岁那年母亲便死于肺病,父亲丢下他们,神秘失踪。自此,夏奈儿开始了她那坎坷、艰辛的孤儿院生活并留下了许多永不为人知的秘密。

  成年后的夏奈儿在漠林市的一家针织店当店员,梦想着成为一名明星的她,夜里总会去酒巴里唱小曲。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她踏入了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并结识了众多有权有势的富家子弟和艺术界的年轻名人。之后又与实业家贾柏相爱,并在他的极力支持下走上了自已的成功之路。

  1908年,她开始了自己的的设计生涯。

  1910年,人们送给她了一个可爱的绰号——“COCO”,这个绰号现在已成了夏奈儿品牌的重要识别标志。

  1913年至1924年期间,她的事业便蒸蒸日上,除了开办了著名的法朋街31号店外,而且香奈儿的5号香水的首次问世,并取得了空前成功。随后,又成立了CHANEL的香水公司。

  1939年二战爆发,夏奈儿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除了法朋街3号店依旧营业外,其他的店都被迫停业。

  1953年,夏奈儿在70岁高龄高龄的时候,又重开店面,继续自己的美丽事业。

  1971年,夏奈儿不幸与世长辞。

  如今的CHANEL产品代表着华丽、现代与摩登,“COCO”已是人们提起来朗朗上口的少数名师的名字之一。

  女人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这在夏奈儿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生从事美丽事业的女人来说,年轻时的夏奈儿美丽明艳,引得无数富家子弟为之痴狂,后来她成为了一个有着高品质、高素质、高技艺设计师,一个有坚韧心态、敢于拼闯的女企业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是个美丽的女人。无论年龄大小,依旧美丽,只是这种美丽是带有沧桑、磨砺、生活的坚韧美,不用任何东西来衬托的真实之美。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要负责的。

  就像夏奈儿自己说的一样,一个女人无论是否天生丽质,美丽都需要后天的修炼,而修炼的最佳方式不是美容院的SPA,不是名贵的服饰,更不是浓厚的妆容,而是其过程中迎接挑战和磨难时,那份坚韧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在我看来,如果说坚韧成就了女人的事业,那么事业也成就了女人的美丽。因为,当一个女人在发展自己事业的时候,会遇见许多困难,虽然我们并不像男人一样,天生就具有那种担当大任的魄力,但我们能在后天的经历中,不断的让自己成长、成熟,将路上遇见的一切都转变为自己的动力,坚持、坚强的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到那时,虽然我们并不再年轻,并不再貌美,或许脸上还有许多的皱纹,但是,我们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都丰富了我们的内在,让我们不再是一副空壳,让我们具有某些品质,而这些品质就是最美丽的。

  1947年出生于台湾鹿港的蔡燕萍,中学毕业后开始工作,当过缝纫补习班教师、服装设计师、化妆品公司专柜小姐和培训美容师等。1972年,她找朋友借了3000元台币,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可是,她的事业之路并不顺畅,甚至连接待的3000元也还不起。在当时,若还不上这3000元,她就得负刑事责任。于是,她用自己的魄力说服了债主,让他们宽限还款日期。

  后来,她不断的研究美容产品,从最初的什么不懂,渐渐地学会了如何发展美容事业,并将其发展范围扩大。

  1984年,蔡燕萍终于独创“自然美”美容品牌,成立了自然美国际事业集团,并在大陆和台湾开设了多家店面和工厂,集团上市成功。

  蔡燕萍和我一样,都是从事美容事业的,她的发展史比我更为艰辛。同为女人的我,能体会到她在创业过程中的那种心酸和许多无奈。但是,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事业,放弃过自己最初的坚持。当然,结果也不言而喻,她成功了,将她的美容事业推向了一个更高更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许,这几十年来辛苦创业,让她历经生活的磨练,脸上也出现了许多沧桑,但她在我眼里依旧是美丽的,因为她始终坚持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如果从一个大的方面去衡量,那她从创业中得到的从容、睿智便是一种人生的大美,而这种美丽永远不会消失。

  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董卿曾说过:

  我抓住了每一次机会,不辜负每一次对我的选择。我沉迷于工作。追求事业的女人是美丽的。我生活当中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满足感、所有的幸福感几乎都是在舞台上获取的,当舞台上的灯光亮起的时候,当镜头对准你,当无数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那一刻特别的欣慰。一旦离开这个环境,生活的一切都变得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我可以素面朝天出门,随便吃一点东西。我狂热地迷恋从一个舞台到另一个舞台的感觉,已经到了像飞蛾扑火一样的狂热。每天睡上几个小时,就会精力百倍。我的外表给人的感觉是稳重,但我内心深处的那种力量却生生不息。仿佛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一刻。我喜欢这种压力之后的完美释放,即使精力到达极限。

  在主持人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中,美女主持人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怎么在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继续保持自己的光彩和美丽,成了许多在主持界有一定地位的女主持人的烦恼。但是董卿做到了,她热爱自己的这份事业,并愿意为之奋斗,不断地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与素质。无论是在节目中,还是在春节联欢晚上,她都以一种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准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并带着一份积淀了淡定与自信的美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形象。

  美丽,是一种状态,事业,是一种追求,诚挚的去面对一切,坚持自己的追求,美丽的状态还会离开吗?我认为,事业给了女人太多的成就,无论金钱,还是良好的物质生活,都比不上那份不会消失的美丽。

  事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是自身魅力、价值的源泉,让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万众瞩目,散发出最美丽动人的光芒。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