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不差钱””
公元684年,冬夏已不可考。在岭南潘州,刺史冯君衡的府邸里,下人们往来穿梭,他们的脸上都挂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表情。就在刚才,潘州城最好的稳婆(接生婆)已经进了夫人的卧房时间就这样在紧张与刺激中静静流过,也不知过了多久,产房中突然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接着便是稳婆和丫鬟们开心的笑声。冯君衡悄悄出了一口气,因为从这笑声里,他已经听出了新生命的性别,那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孩。擦擦额头的汗水,又朝左右下人微微一笑,冯君衡迈步走到书案旁边。那里早已铺就好了一张宣纸。他提起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下了两个大字——“元一”。
这,是他送给儿子的第一件礼物,一个响亮而大气的名字!一个人的人历史就这样开始了,在多年以后,每当史家写到这个孩子时,第一句话往往是这样——冯元一,潘州刺史冯君衡之子,曾祖冯盎乃开国功臣,虽为隋朝降将,却颇受器重,被封为为广、韶十八州总管。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从生下来那天起,他所面对的就是锦衣玉食,没有柴米油盐的隐忧,没有衣不遮体的烦恼,也就是从不差钱。他的老师是潘州文人的翘楚,教给他四书五经,同时也告诉他这个帝国的种种变迁。
在当时,武则天已经手握天下,中国的历史正翻开绝无仅有的一页。边远的岭南没有长安的繁华,是天然的流放地。在这里除了地方豪绅之外,还有很多被发配而来的官员贵族。这些人大多都是李唐时期故臣,武周女皇登基后,他们便因为种种原因被发配到了边远地区。由于在潘州,冯家是其中首屈一指的大户,因此一些落配官员到此之后,多会前来拜访。冯君衡也明白,自己的家族历受李唐恩典,因此与这些故臣自然相交甚欢。而此时,他并不晓得,在自己幼子的心中,国家该是如何一个复杂的概念。
是李唐还是武周?冯元一在父亲与宾客的谈话中慢慢寻找着答案。长寿三年(公元694年),冯元一十一岁,史料中从未有记载这一年他的心情有着怎样的起伏变化,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猜测——这一年的二月,远在长安的女皇武则天接到密报:流放在岭南的一些人企图造反。得到消息之后,武则天立刻派司刑官员万国俊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去查处。万国俊到广州后,二话不说,便将岭南的流人300多口驱至水滨全部斩杀。接着又坐镇广州,彻查流放人员的日常交往。由于冯君衡和流放到岭南的一些前朝官员过从甚密,因此便成了罪状之一。万国俊一道奏折上去,冯君衡被叛了一个死罪“裂于冠冕,籍没其家”。父亲的死和家族的突然衰落让冯元一迅速失去了所有依靠,不久,他便被送到了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那里。
按照过去的关系来讲,冯君衡和李千里算是同僚加朋友,因此孩子送到这里应该是最安全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元一虽然乖巧顺从,但对于李千里来说却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一来元一是钦犯之子,二来和自己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就这样,没过几年,李千里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他把冯元一净身送进了皇宫,并且将名字改为冯力士。
冯力士进宫的时候,女皇武则天已经66岁了,此时的她已渐渐没有了年轻时的豪情、魄力。从高宗时代操纵政柄,至今她已当政四十余年。在这些年里,她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皇帝,百般操劳。在她的这一生中,她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中国历史的奇迹。甚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把她简单的当作一个篡权者。因为说实话,以能力而言,她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屈指可数的一流好皇帝,虽然她是个女人、虽然她饱经非议。年轻时的过分劳累,让六十多岁的武则天几乎耗尽了精力。因此,在繁杂的政务之余,她非常希望有人能够给她去除孤独,解脱烦忧。冯力士入宫后,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家教,很快就在宦官中获得了个不错的人缘。一些同僚之间的倾轧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而与之相反的是,他很快就获得了一些老宦官的喜爱,继而得到了接近皇帝的机会。在与女皇的几次接触中,冯力士以其行事聪慧、口齿伶俐很快博得武则天的喜欢,让他留在身边,给事左右。
在皇宫里,冯力士凭借良好的表现为自己打开了升迁之门,但他的好人缘却险些把自己送进了地狱。在一次不大不小的祸事中,冯力士因为被同僚牵连而惹恼了武则天。结果,女皇一怒之下,将其鞭挞后逐出了宫城。
冯力士被驱逐之后,过了好一阵子悲惨的生活,到最后,一位曾经在宫中颇为看好他的老宦官高延福收养了他。作为螟蛉之子,冯力士只好摇身一变,改去姓氏成了高力士。在当时的宦官群落中,高延福的能量虽不冠绝,但也不小,他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交情颇厚,常相来往。因此作为高延福的干儿子,高力士便有了与朝中高官接触的便利条件。在当时,武三思凭借与武则天的姑侄关系,在朝廷上权势熏天,高力士抓紧机会,竭力投靠。在与武三思的数次接触中,颇懂得待人接物的他获得了武三思的好感。
就这样,转眼又过了一年多,通过武三思的活动,武则天消了怨气,又把高力士重召回皇宫,隶属司宫台,负责宫内事务。高力士二进宫之后,脾气秉性有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对待皇帝更加殷勤之外,他也开始懂得小心谨慎的真正意义。自此之后,在他的人生词典里,“观望”成了最最重要的词汇,而“选择”则成了他决定自己命运的法宝。他开始认真的观察朝中的王公大臣,以及李、武两家的王子王孙,此时的高力士已经渐渐懂得了一个宦官的真谛,那就是——见机行事。
武则天之后、唐睿宗统治时期,高延福给自己找了一个肥差——为帝国养马。在他眼里,这是一个表面上有些低贱,但其实大有甜头的活计。因此他面奏唐睿宗,请求派他去掌管养马的差事。后经皇上准奏,高延福便离开朝廷来到高州府,专管养马的差事了。高延福到了高州之后,一待就是数年,这中间帝国风云变幻,他的干儿子高力士也成了斗争的主力配角。等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以后,就派宰相姚崇到高州府找高延福,一来慰问功臣之爹,二来顺便检查一下马匹的情况。
高延福知道姚崇要来高州后立刻吓得魂不附体,整天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高力士见养父如此闷闷不乐,便问是什么原因。
高延福左思右想,知道如今能救自己的恐怕只有这个儿子了,于是便把自己的担心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原来在高州的这段时间,高老头花钱无度,每天美味佳肴、大肆挥霍,结果把养马的粮草都卖光了,弄得马匹个个都骨瘦如柴。高力士听后,心中虽然有些看不起养父的所作所为,但一想到老人家的收留、养育、提携之恩,便不由得跟着担心起来。听完父亲的话之后,他想了一会,最后计上心来。
姚崇奉命来到高州府,安顿下来之后,便直奔高延福的住所,然而他找了个遍,也没摸到不高老头的影子。姚崇以为高延福在野外放马未归,于是便来到城郊山坡上观望,结果依然不见高延福的踪影,见到的只是一群拴在大小树上的瘦马和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怀着满腹的狐疑,姚崇又走近一点,一细看才发现,原来玄宗皇帝的大红人、高力士正累得满身大汗、在割草喂马。
姚崇见状,急忙上前问道:“为何你孤单一人在割草喂马?如此割草喂那么一大群马,何时才能把马喂饱?”高力士便哭丧着脸说:“大人有所不知,家父高延福患病数月,而且病情一天天加重,无钱医治,连马粮都卖光了,至今尚未能把病医好。朝廷派家父管养马,如果马养不好,皇上怪罪下来,家父丢官丧命是小事,朝中有战事时没马用那才是大事啊!”高力士的这番话,表面上只是一番托词,但聪明如姚崇还是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可以这样说,高力士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父亲的开脱,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自吹自擂。他算是一个孝子这不假,但孝顺到替干爹养马就有些离谱了。
姚崇回到京城之后,添油加醋把高力士的种种仁义大大美言了一番,最后果不其然,高延福免罪不说,高力士还获得了一番皇帝的口头嘉奖。从高力士处理父亲贪污这件事来看,其避实就虚的手段可谓了得。整件事情,他不光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甚至还通过言语上转折获得了皇帝的嘉许。从这点来讲,年轻的高力士虽然还没有达到人生的顶峰,但却已经找到了那条属于成功者的攀援之路!
假如我们细数高力士的一生,一定可以发现,除了眼明心快,善于见机行事之外,其果敢、坚决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初入皇宫便侍奉中国历史上最最威风、同时也最最复杂的女皇帝武则天,这让高力士得以急速成长。而童年和青年时代的遭遇、挫折也让高力士体会到宫廷生活的险恶。第二次进宫之后,高力士待人处事更加谨严、慎密,遇事三思而后行,果然再没有出什么纰漏,最终重新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力士在宫中一点点的长大,同时也飞速的积累着政治智慧。和远大的志向相匹配,高力士的外表也愈发成熟起来,按照史料记载,以容貌而论,高力士可谓宦官之中的极品,他体健貌伟,身高六尺五寸,如果不是下半身缺了部件的话,他真可谓翩翩佳公子、一个花样儿的美少年。由于说话办事越来越漂亮,同时又有养父高延福的指点,高力士的宦官之路走得愈发顺利起来,并被破格提拔为宫闱丞,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高力士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他时刻观察着政局的变化,决定自己的每步行动。此时已经步入晚年的武则天日渐糊涂,早就没有了年轻时明察秋毫的劲头儿。在后宫之中,女皇更喜欢的是张宗昌和张易之这对儿活宝兄弟。
由于此时的“二张”之于武则天已经从宠臣进化到了老年人的爱情寄托,因此这哥俩儿的本事也是水涨船高。二张的种种作为很快激起了朝臣的不满,这让原本就很脆弱的武周帝国更加风雨飘摇。
面对这种政局的动荡,高力士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刚入宫时的教训让此时的他沉稳了许多。他意识到了武则天驾崩之后,帝国的政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李家的年轻一辈之中必然有人重建大唐。
忠臣非弄臣
基于这种准确地判断,高力士开始把目光对准了那些李姓的贵族、王子。垂珙三年(687年)李隆基被封楚王。长寿二年(693年)又改封临淄郡王,历官右卫郎将、尚辇奉御。高力士看出这个小李王子将来必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人物,于是全力奉迎,倾心附攀。
武则天死后,大唐顺利“复国”,乱七八糟的政事一股脑摆在了新皇帝中宗面前。然而此时已经五十岁的李显实在是一个糊里糊涂的窝囊废,完全没有其老娘武则天的手段。登基之后没多久,帝国的大权便再次旁落到了另一个女人——韦皇后的手里。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元月,韦氏和安乐公主指使下人,将毒药放进李显喜欢吃的馅饼里,致使李显中毒身亡。
正在韦氏集团谋划杀害李旦、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的时候,一直静观事变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抢先发动兵变,率领万骑兵从玄武门攻进皇宫,把韦氏一派全部消灭。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睿宗登基之后,李隆基论功行赏,奏请皇帝任命高力士隶属内坊,在左右侍奉,并授以朝散大夫,内给事。自此,高力士开始逐渐走上了帝国政治的大舞台。
李隆基的“玄武门政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埋下了一条祸根,这个祸根就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唐睿宗延和元年(712年)李旦退位,皇帝宝座禅位给了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李隆基的提前即位,对于太平公主而言,不异于提前敲响了丧钟,两个人的决战也变得迫在眉睫。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月,太平公主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意,决定立刻动手。收到密报之后,他立即与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及高力士紧急磋商,决定先发制人。按照定好的计策,高力士和王毛仲率三百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诛杀了参与政变的太平公主党羽常元楷、李慈、肖至忠等人。太平公主本人得知消息之后,立即仓皇出逃,结果刚刚跑了三天,就被高力士和王毛仲捕获,押回宫中。她的皇帝侄儿赐来三尺白绫,命她上吊自尽。
太平公主集团的覆灭,代表着唐朝前期政治乱象的全面结束,李隆基消除了身边的隐患之后,大唐帝国也正式走上了一个平稳中兴的道路。公元713年,唐玄宗封赏群臣,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元”。至此,大唐帝国开启了黄金时代的大幕。而此时,高力士也不再是那个当年被赶出宫去的小杂役了,从政变中成长起来的他已是三品大员,因功擢授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正式走上了帝国政治的最前台。
军事政变的历练让高力士明白了政治的残酷,帝王的充分信任则让他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在小的时候,高力士也曾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帝国的肱骨之臣,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家庭的变迁却让他一度失去了这种建功立业的可能,如今一切美梦都已实现,高力士的心里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权利、正直,这原本相辅相成的东西如今已经成了天平两端的砝码。高力士明白,自己必须小心翼翼才能不负少年时的梦想。内心的正义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不能当一个误国的坏人!而作为一个宦官,他也很清楚,自己第一要干好的事情就是当一个尽职负责的传声筒。开元十年(772年),管理朔方地区的使官王睃为了邀功朝廷,竟然诛杀了本已归服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引起当地九姓少数民族的骚乱。李隆基知道后派老臣张说持节前往,召见当地土著首领,好言慰安。张说到了朔方之后,立刻会见了少数民族领袖,并与其达成了充分的谅解,朔方九姓也渐渐安定下来。
然而虽然此行立下了大功,但在朝中张说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评价。究其原因自然是有人从中作梗。原来,在长安时张说就和权臣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关系不睦。他刚到朔方没多久李林甫和宇文融就联名上书弹劾说:“张说招引术士僧侣,刺探国家机密,又暗中与朔方九姓勾结,图谋不轨”。这份奏章写得煞有介事,内容危言耸听。玄宗见奏后勃然大怒,急派高力士去察看实情,以便处理。高力士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启程前往朔方调查。在这里,他所看到和李林甫等人所说的完全相反。面对这种情形,他立刻明白了其中奥妙。
然而,面对李林甫这样的权臣,高力士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回到长安后,他马上向唐玄宗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对李隆基说:“张说蓬头垢面,睡在破席上,用瓦器盛着粗饭淡茶,惶惶终日,正在悔过,等待惩罚!那有一点造反的迹象?”玄宗听完高力士的汇报之后,虽然还没有明白事情的真相,但怒气也渐渐的消了许多。高力士见机又进言说:“张说一向忠于国家,在平定太平公主叛乱时又立有功劳,望陛下三思”。玄宗听完高力士的话,沉思良久,最后终于从宽处理了张说。处理完朔方的民族纠纷之后,张说回到了长安。然而此人秉性耿直,并没有因这次事件而多加提防,反而与宇文融、李林甫的关系更加恶化。
开元十四年(726年),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又上书弹劾已官居中书令的张说,说他引术士占卜、贪赃受贿。玄宗接到奏折后命令宰相源乾曜等人审讯。源乾曜审讯了两天之后,玄宗觉得心里不大踏实,于是又派高力士去看望张说。高力士知道这次事情又是奸臣诬陷,因此到牢里转了一圈之后,回来立刻上奏曰:“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罚忧俱之甚。”
听完这番描述,原本就很念旧的李隆基顿觉心中不安。高力士见皇帝有了怜悯之意,马上又感慨道:“张说少年时曾经也是陛下的陪读,而且朔方民乱,张说平定有功啊!”这句话虽然看似随口一句,但其实却有着双重功效,一是提醒皇帝别忘了往日的情谊,而是把张说的功劳又晒了一边。李隆基听完这番话之后再不思量,立刻拿定了主意,将张说无罪释放。
事实上,从力保张说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而且所作所为堪称“正义”二字。虽然在过程中也少不了要动一些心思计谋,但其出发点却都是好的,从这一点来讲,高力士不光很好的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同时也为唐玄宗擦亮了眼睛。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高力士随玄宗谒拜桥陵和昭陵。在太宗昭陵寝宫,高力士发现一个小梳妆箱,内有一个柞木梳,一个黑角篦和一把草根刷子。看着这些太宗留下的简朴家什,又想到如今皇宫里的锦衣玉食、铺张浪费,高力士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叹曰:“先帝首建义旗,新正皇极十有余载,方致升平,随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回到皇宫之后,高力士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此事上奏,同时又把这个梳妆箱献给了玄宗。拿着太宗的遗物,李隆基一样百感交集,虽然他知道高力士此举颇有讽谏的意味,但是面对着梳妆箱他还是肃然起敬,感叹道:“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以喻此,曾何足言!”
唯一的陪葬者
安史之乱平息以后,改朝换代。唐玄宗被迎接回朝,并尊为“太上皇”。肃宗李亨不希望太上皇管朝政,于是肃宗的皇后张良娣及太监李辅国就暗中配合,常常挟制迫害玄宗,一般旧臣,早就人走茶凉,跑到新主子那里邀宠去了。倍感人生凄凉的唐玄宗,左右只有一个人陪伴,那就是高力士,一个多年来对他不离不弃的宦臣。
上元元年(760年),太监李辅国强迫玄宗迁居西内太极宫,玄宗骑马行至武门,五百名禁兵手执雪亮的兵刃挡住道路。玄宗受了惊吓,掉下马来。高力士勃然大怒,走上前去面斥李辅国:“上皇四十年太平天子,尔欲作弑军贼乎?”他的气概把李辅国镇住了,语塞而退。玄宗握住高力士的手流着泪说:“今日若非将军,朕几不保!”
高力士的行为,深深得罪了李辅国,不久李辅国就勾结张良娣私下诏书,将高力士强行从玄宗身边拖走,流放到了巫州(今湖南黔阳县)。这时候的高力士已是77岁高龄。高力士在流放中,写了一首诗,这是世上仅存的一首高力士的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他托物言志,表明自己无论在哪儿,无论是什么处境,都对玄宗忠心不改。
两年后,高力士遇赦赐还,回京城长安途中,得知玄宗已经去世,大为悲痛,痛哭不已,绝食呕血而死,终年79岁。应当说,这个荣与辱大起大落的著名宦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做到了一个古代忠臣的所能做的一切。
肃宗死后即位的代宗皇帝依照唐玄宗的遗诏:令高力士死后陪葬泰陵。
陕西关中有18座唐帝王陵墓,其中蒲城县就有5座,唐玄宗的父亲睿宗李旦的桥陵就坐落在蒲城的丰山。有一年玄宗皇帝祭桥陵,途经蒲城金粟山,“睹冈峦有龙盘凤翔之势”,于是对左右说:“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唐代帝王陵,沿袭了汉代功臣贵戚陪葬的习惯,并进而确定为制度。陪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和皇亲贵戚的一种恩典和待遇,能够为皇帝陪葬,也是这些文武官员和皇亲贵戚巴不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在关中18座帝王陵中,高祖李渊的献陵(位于三原县)的陪葬墓就有67座,墓主个个都是名声显赫的人物,如李靖。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礼泉县)陪葬墓多达160多座,如名臣魏征、秦琼、李绩等人的墓。
而开创“开元盛世”盛唐辉煌的唐玄宗却只有一人陪葬,那就是高力士。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可以说把人世的冷暖炎凉,繁华丧乱都经历了,也许他看清了所谓君臣父子的关系的实质,不过是赤裸无情的利害关系而已。朝廷上下的冷暖切换、人事更迭,让他感到,能够与他荣辱与共的,也许只有远在流放之地的宦官高力士了,因而做出了这个千古绝唱式的悲痛遗言:让高力士一人陪葬。高力士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其宽厚之量,艺业之尤,宣抚之才,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
墓志铭多是对死者生平事迹的记述。从这个墓志铭上看,对高力士的评价是很高的,高力士一生对唐朝有贡献,但也对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动荡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各方面文献资料都表明,这个聪明的宦官,有时候头脑倒比皇帝还清晰,站在封建正统的角度分析,他倒没有专权祸国、图谋废立等不轨的行为。
而《新唐书》上说他:“生平无显显大过”,也算是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