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巡抚府私下生疑 按察使公堂验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赞美西湖的名诗。

  西湖,是诗,是画,是酒。

  西湖,以她天下无双的美景而著称于世,为历代文人墨客倾倒,他们为西湖留下了千万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书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趣闻逸事。

  早在南宋时期,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便已经形成。无论是莺飞草长的阳春,还是碧莲接天的盛夏,无论是清月映潭的中秋,还是雪衬红梅的隆冬,西湖都有她不同的风韵,都能向人们展示她令人惊叹的景致。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

  而天下美景则应当是官占多了。

  浙江巡抚、按察使、学政府、提督、总兵等诸多官衙,均在西湖边上。

  巡抚清安泰的官邸在西湖北岸,它依山而建,是座典型的园林建筑群。在这个典雅的府邸里,有茂林修竹,回廊凉亭,绿阴红楼,曲径通幽。假山与真山衔接,池水与泉水相连。与其他衙门比起来,这里的儒雅多于官气,清秀多于肃穆,处处都显露着主人的书卷气。

  清安泰在书房观赏一盆碗莲,小丫鬟在一边为清安泰轻轻打扇。

  石敬山走进来:“大人找我?”

  清安泰说:“没什么事,朱理叫人送来一盆晚莲,挺可爱的。”

  石敬山:“的确难得。”

  清安泰轻摇折扇,说:“这盆碗莲真叫朱理养到家了,难得朱大人能把这种碗莲调理得这么好。来,坐吧。”

  石敬山坐下,说:“是啊,朱大人的确是个雅人,我听说,他府上收藏的还有不少好砚台,是吗?”

  清安泰哈哈大笑,说:“哈哈,那是虚名,我告诉你,他有几件瓷器还可以,但没有什么能上得了台面的砚台。他喜欢砚台,家里收藏的砚台倒是有不少,但能称得上珍品的却不多。不是我寒碜他,我随便拿出哪一方砚台,我敢说,都比他最好的还好。”

  石敬山:“那是,清公的砚台都是皇上赐的啊!”

  清安泰开怀大笑:“哈哈!”

  石敬山吸着他的长烟袋,话题一转,说:“我就奇怪,平阳‘民变’这个惊天大案,在阿林保这位权倾朝野的大总督手中,怎么开始雷声大,后来雨点小,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但不知奥妙何在?”

  清安泰挥挥手,示意小丫鬟回避,小丫鬟连忙退下。

  清安泰说:“是啊,这也不像他阿林保的做派。他好像对自己以前‘平乱弹压’的举措,感到了失策心虚,他像是在纠错啊?可依我看,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置没错啊?”

  石敬山:“是啊,根据四月间庄以莅、赖丙辰等生员递来的揭露平阳县私加田粮款的呈子看,这件事应该是平阳县私加田粮款,激起了百姓愤慨,庄以莅、许鸿志等人利用众怒,煽动了民变。那么,严处首恶,究其从犯就没错。何况皇上已经有了上谕,这位总督大人为什么突然发起慈悲,不予追究了呢?是否因为温州知府是他门生的原因吗?”

  清安泰:“管他呢,只要是他的事情,我一概不插手。他只是靠祖上的功德才跻身于封疆大吏,其实并没什么真才实学。”

  石敬山:“那是,大人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靠政绩、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顶戴。若论才华,他阿林保怎么能比。”

  清安泰:“哼,人家是皇亲国戚啊。”

  一书吏手拿一份公文走进来:“启禀大人,温州道台陈昌齐,转呈一份平阳民妇状告温州府经历朱宇泰的诉状。”

  清安泰:“哦,平阳?为什么事?”

  书吏:“状上说,温州府经历朱宇泰,在六月带兵到平阳搜捕庄以莅时,因对她家敲诈勒索未遂,就叫兵丁哄抢她家财物,还对她和她家的幼女滥用非刑,用烧红的铁钳把她和她的孙女烙烧至昏。”

  清安泰:“哦……”

  石敬山:“对平阳的事情,我们所知甚少啊。”

  清安泰:“嗯,嗯,是的。按察使朱理大人不日要去温州巡视,请他顺便问问这件事。平阳——平阳是四月发生的民变,六月尚在平乱,阿林保派百龄来后,我曾派遣按察使朱理前去协助,却被百龄婉辞。现在,这么大的事情,一下就风平浪静了?有意思。”

  清安泰可以肯定,阿林保对平阳事态态度的变化,说明他对自己以前“平乱弹压”的举措,感到失策,他是在纠错。

  清安泰以为,这件事是平阳县私加田粮款激起了百姓愤慨,庄以莅、许鸿志等人利用众怒,登高一呼,煽动了民变。那么,严处首恶,究其从犯就没错。为什么“不究”了呢?何况皇上已经有了“查清事由,惩首抚众”的上谕?这可不像阿林保的性格,也不是他的做派。他感到这位不可一世的封疆大吏似乎有点儿心虚,有点怕。

  他怕什么呢?清安泰苦苦思索着其中的奥妙,久久不得其解。

  清安泰若是知道真相,以他的资历、胆识,特别是以他打心眼里瞧不起阿林保的心态,他必然会以“平阳县私加皇粮,温州府草菅人命,阿林保谎报民变”的大罪,向嘉庆皇帝上本参劾阿林保。

  在清朝满人的高位官员中,清安泰是较为精干廉明的能员之一。他出身寒门,以科举入仕,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由政绩显著而一级一级把官当大的。因此官声颇佳,也享有清名,故而深得嘉庆皇帝的信赖。

  石敬山:“大人,平阳林家这件案子,我们应该问问。”

  清安泰:“是啊,不过我出面不好,叫朱理去问问这件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他决定派按察使朱理去温州查查此案。

  朱理是汉人,官居浙江按察使,在满清的汉官中当属清流。他五十来岁,不苟言笑,为人谨慎。朱理勤政博学,懂音律,喜古玩,尤其酷爱古砚。

  朱理接到清安泰委命后,不敢怠慢,于八月中旬即赶到温州,在臬司驻扎在温州的衙门里,发签传唤了原告林温氏及另一被害人林咏莲。

  林钟英八月十四日晚在家中接到了臬司衙门的传票。

  他心中十分惊喜,因为他们家没有人到按察使衙门告过状,如今按察使大人竟意外地问起此案,这说明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已经引起省府衙门的重视!

  苍天有眼啊!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虽说明天八月十五中秋团圆节是个大节日,家家户户都十分重视,但林钟英也顾不得了。他迫不及待地稍作安排,连夜雇船带领老母林温氏、小女林咏莲匆匆上路,于八月十五早晨就赶到了温州。这次,他多了个心眼,临行前将诉状所述的情节与被抢掠财物的清单,都付上证人的名单、证词,以免在枝节上再出现纰漏。

  来到臬司驻扎在温州的衙门,林温氏与林咏莲被传唤进去。因林钟英事发当天不在家,故不是当事人,作为苦主的直系亲属,他也不能作为证人,故不准进堂。

  朱理在堂上照例查问一番林温氏与林咏莲的身份后,因她祖孙二人都是女身,即命随员毕仵作在后堂为其祖孙验伤。

  虽然事隔两个多月,林温氏与林咏莲身上的伤口早已结疤,但系烙烫所至,可以确信无疑。毕仵作验完伤,在笔录上具结后即交案归档。

  随后,朱理连状纸和清单都没看,即宣布退堂。

  林温氏大惑不解,忙问:“大人为何退堂?我家飞祸奇冤,财产惨遭洗劫!全仗大人主持公道,大人亲见,我乃古稀老妇,孙女乃十岁孩童,遭此非刑,天理难容。望大人为民除害,伸张正义,以正国法。”

  朱理道:“叫你儿子林钟英自己到省衙来递呈子,到时我自会受理。”

  林温氏不解地问:“大人,我是冤主,为何不能告状?”

  朱理笑了笑,道:“我这是为你好,你应该知道,这场官司也不是立刻就能了断的,你偌大年纪,如何禁得起来回奔波折腾?再说,这越诉告官,按律要‘笞五十’,就是要先打五十板子,你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能禁受得住吗?你儿子是有功名之人,可以免打。”

  林温氏想想有理,觉得这位按察使大人到是心存慈善,心中十分感激:“是是,多谢大人美意。”

  朱理见林温氏言谈举止,不是一般农妇,似是大家闺秀出身,便随口问道:“听说那个煽动民变的庄以莅是你侄子,是吗?”

  林温氏坦然回答:“回大人话,庄以莅是我姐姐的孩子,但他没有煽动民变。这孩子从小就知书达理,安分守己,为人良善。他只是心怀不平,出头上告了平阳县私加皇粮的枉法之举。说他煽动民变是冤枉栽赃!”

  “那我问你,既然他没有煽动民变,那这平阳民变谁是主使人呢?”

  “回大人,平阳没有民变。”

  朱理深感诧异:“哦?平阳没有民变?你听谁说的?”

  “回大人,这件事灵溪人人皆知,还要听别人说吗?这是平阳县与温州府瞒上假报的。上个月闽浙总督派个叫百龄的大人来灵溪复查此事,听说在勘察时,白龄当众愤而言道,平阳民变,纯属无稽之谈。”

  朱理猛然想起那次受清安泰委派,来协助百龄复查平阳“民变”的事,后来反而被百龄婉转推辞了。

  当时百龄曾说过“不要大惊小怪”的话,现在看来他倒是知道一些底细的。怨不得庄以莅、许鸿志落网后,平阳“民变”这样大的案子,就偃旗息鼓,再也没人提了。也许,平阳“民变”这天般大的事,压根就是个假案!

  但这件事是闽浙总督阿林保亲自过问的,官场上的凶险朱理是深有体会,这里面的莫测变化与玄妙最好是敬而远之。

  想到此,他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持沉默。

  于是,他对林温氏说:“庄以莅的事另案处置,与本案无关,退堂!”

  林温氏带着小咏莲出来后,等在外面焦急不安的林钟英急忙迎上去,急切地问:“娘,按察使大人怎么说?”

  “朱大人要你以你自己的名义到杭州上呈诉状,他说越诉按律要鞭笞五十,你有功名,可以免打。”

  “哦,是孩儿疏忽了。”林钟英确实忘了这一挡子事。

  林温氏说:“看样子,这位按察使大人倒是个通情达理之人。”

  林钟英当下与老母小女即乘船回家,对朱理甚为感激。同时,他决定按照朱理的话去做,自己到杭州按察使衙门去告状。

  温州城南进士街,因历史上前后有二十多位进士在这里居住过而得名,现在住的也大多是官宦与富商之家。穿过进士街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夫第”牌楼,有一个叫三眼井的巷子。

  巷子里,有座两进的四合院,整日紧闭着的黑漆大门边,有两个圆形石鼓上马石,配着大门上那两个兽头铜环,煞是气派。只不过门楣上方装的那个照妖镜有点煞风景,微微透着宅子里有一种不祥与凶险。

  这是温州府经历朱宇泰的家。

  这天,朱宇泰在家中后厅的柜子里找出一方砚台,把它拿到窗边恋恋不舍地仔细把玩着。他的脸上,露出一种无奈与担忧。

  那是一方歙砚,质地为金星水坑石,七寸见方。砚面右边利用石头的自然斑驳,刻有一棵老柳树,左下雕着一叶扁舟。刀法简洁老辣,寥寥几刀,煞是传神。此砚底部有句行草铭文,文曰:“如是不如是不如如是如是文受之题”字样。

  朱宇泰对此道虽然是门外汉,但一眼也能看出这是个好东西,他只能认得铭文上的字,但看不懂铭文的意思。

  有一天,他拿着这方砚台来到温州有名的“兰竹斋”古玩店,他要找个行家来看看这铭文的意思,同时也要估一估这方砚台的价钱。

  那天在“兰竹斋”古玩店当值的是二老板苏胖子,在浙江温州一带的古玩鉴赏行里,他算是一流的行家。

  苏胖子从朱宇泰手里一接过砚台,那双小眼睛就一下又发直又发亮。翻来覆去反复看了好几遍,又叫伙计找出几幅晚明文坛领袖钱谦益的书画出来,与砚上的铭文仔细对照。

  半晌他才说:“朱大人,你得先告诉我这东西是从哪来的,然后我才能给你个数。”

  朱宇泰心里有鬼,以为朱胖子以前见过此物,认得这是林钟英家的东西。因此,他犹豫不决地说:“我是受朋友委托,拿来请教的。听他说,他也是受人之托,是他另外一个朋友家里祖传的。”

  朱宇泰自然不能说这东西是自己在林钟英家抢来的。

  “哦。”苏胖子微微点点头,没估价钱,却问道:“这砚台他卖不卖?”

  朱宇泰怕一说卖,苏胖子会压价,就说:“人家不卖,只是想请你这个行家给估估价的。”

  “哦。”苏胖子甚为失望,但仍不甘心,“朱大人,告诉你朋友,我愿意出大价钱买。”

  朱宇泰眨眨眼,狡猾地问:“你肯出多少银子?”

  苏胖子伸出手:“五千两。”

  “甚么?你不是拿我寻开心吧?什么砚台能值这样大的价钱啊?”朱宇泰惊得跳起来。

  “我说真的,他要卖,我就给他五千两现银。”苏胖子很认真,一点也没玩笑的意思。

  “这个,这个我可以给你问问。可你也要告诉我,它怎么能值这样大的价钱呢?”朱宇泰心中暗喜,自然要知道究竟它何以如此珍贵。

  “这个砚台本身不值这么多钱,但也值上百两纹银,值钱的是它上面的字。”

  “你给我说说,我也好长长见识。”

  “这是柳如是的砚台,铭文上的字是钱谦益亲笔,所以值钱。”

  “你怎么知道的?柳如是是谁?这钱谦益又是谁?砚台铭文上面落的款,明明是个叫文受之的人题的呀?”朱宇泰问。

  苏胖子大笑:“不,不,你看,这铭文应当这样念:‘如是不如是?不如如是。如是文,受之题。’意思是: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呢?都不如现在这样。如是文,即柳如是作的文,受之题,就是受之题的字,受之就是钱谦益的字。”

  朱宇泰乃一不学无术之辈,哪里懂得这些学问?他也不知道柳如是与钱谦益是何许人,于是就问:“这柳如是是个什么官?钱谦益又是什么人?”

  他这一问,把苏胖子与柜台边上的两个伙计笑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半天方忍住乐。

  “柳如是不是官,是前明南京城里秦淮河上的一位名妓。”

  “一个娼妓用过的砚台也能值这样高的钱?”朱宇泰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笑,只感到大惑不解。

  “前明刑律,犯官内眷家属,不管你是太太还是小姐,包括丫环使女,一律打入教坊司为娼。因此,当时的娼妓中,有些人却是大家闺秀出身,才华学识自然非一般风尘女子可比。当然,她们怕有辱祖上先人,一入风尘,都不用真名实姓了。这柳如是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娼妓,流落风尘那是她命运不济,不是她人品不好。当时,南京秦淮河上有八大名妓,柳如是为八艳之首,她才貌双绝,书画双绝,弹唱双绝。同时,她还是个坚贞爱国的女英雄,曾多次援手襄助东林党人,深受当时文人士子敬重。她侠骨柔肠,一生经历,相当传奇,后来从良嫁给了钱谦益。而钱谦益则是当时中原的文坛领袖,东林党的首领,是个大史学家,大收藏家。曾经任过南明宰相,后来归顺大清。一方砚上,同时有这样两大名人的字、文,何其难得?五千两银子,说实话,不贵。朱大人若能说动你的朋友把它卖给我,在下另有重谢。”苏胖子滔滔不绝,一一向朱宇泰说了个清清楚楚。

  这下,朱宇泰终于明白了个大概。所以,他如获至宝,没事就把这方砚台拿出来爱不释手地把玩。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