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八章体验父亲

  阎纲

  父亲死了,不满一周年。1994年元月20日,腊月初九,再一个多月,正月十四,就是他寿诞之日。父亲死了,终年八十八岁,虚岁90.“人活多少是个够!”祖父在世时这么说,父亲在世时也这么说。

  在我们这个血脉上,只有父亲长寿。曾祖父活了四十多岁,曾祖母还要年轻。祖父活到七十出头,祖母不到六十,姑姑先于祖母而殁,二十挂零,她是祖母最为疼爱的人。他们没有看见重孙,有的连孙子也没有看见。可是父亲,去世前还抱过孙女的孙女。

  1986年,父亲满八十岁,早已是我们阎姓空前的长寿冠军,而且饮食适度,生活有节,思维敏捷,气色好看,内脏没有查出一点毛病,家人之喜也。所以,正月十五,在他生日的第二天,我们给他做寿。一辈子不愿人提做寿的父亲,这回格外的痛快,一说即通。我们一大家子,不论老的小的,都爱清静,不事张扬,反对铺张。按父亲的意思,只通知子子孙孙、女子女婿和他们的地上跑的、怀里抱的哪怕鼻涕娃们,其他人一概保密。他说:“我出钱待客,算我的心。我用县政协年终给我的二百块钱在馆子包上几桌席,大家美美吃上一顿,高高兴兴一场,尽兴为止。”我们谁也不同意。老人“为儿孙作马牛”的年岁早已经过去,儿孙们还要成群结队地吃老人,这算啥麻!我提议新事新办,拿出不流俗套的可行性方案,如此这般地比划了一番。既朴素又绚丽,既新潮又念旧,简陋而不乏雅兴。大家说:“此计甚好!”

  那天一早,前脚后脚,蜂拥而至,满园春色。不摆宴席,免去酒仪,但不能让嘴闲着。糖果、麻糖、甘蔗、花生、瓜子一大堆,这是为孩子们预备下的,充分供应,各取所需。把一群毛孩安顿住,事情就好办了,大人们图个安生,从容自如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庄典开始。长孙之子长重孙担任司仪。第一项是鸣放鞭炮,噼哩啪啦响个不停,满院子的浓烟,火药的气味使人陶醉。“长子阎振维为阎公拜寿!”大哥上得前来,称“大,给你拜寿!”接着恭恭敬敬站直,九十度弯腰鞠躬,然后,跨前一步,伸手抓一个红纸包包,算是从老人那里领到的“封儿”。礼毕,退下。然后,是大媳妇拜寿,次子的我拜寿;一个一个叫名字,从长子到最小字辈的最小一个后代。每一个拜寿者的出现和他们的各自不同的动作,都博得一阵一阵的笑声,老寿星也是喜不自禁。一大家子人,整整笑了一个多时辰,前仰后合,人声鼎沸,原来怕小孩子们闹,结果孩子们一个个像看热闹似地瞪大双眼,一个劲儿地傻笑,根本用不着人管。他们顾不上啃甘蔗、剥花生,鼻涕口水直流,两只手冻得像两把红萝卜。头一个讲话的是大哥,他举例说明父亲是阎姓家庭唯一的长寿老者,历数父亲缔造这个家庭的艰辛,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我的发言从《满床笏》郭暖拜寿这出戏谈起,说今天四世同堂,也算是“满床笏”了。我说父亲当年抱回家的一台手摇留声机,给全家带来现代艺术,一台“洋戏匣子”培养了一家四代人。要是唱秦腔,我们一家就是一台戏,不管唱的、拉的、打的、写戏本的,可以包揽一切。我还讲到昨天给母亲上坟的事,重读了在母亲坟上即兴宣读的祭文,以及向母亲禀告,的改革开放以来家里的十大喜事,说明逢其时也,人丁兴旺,家业兴旺。我强调地说,我们家的文明治家、勤俭持家的家风,就是由父亲和母亲共同创立的“我提议,老人八十五岁寿诞之日,大庆祝;老人九十大寿时,特大庆祝。这一振奋人心的提议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通过。最后,父亲讲话,大谈富国之道和健身之道。他现身说法,论证富国之道在于改革开放,健身之道在于身心运动,心广才能体胖。他强调地说,一胖”不当肥胖讲,心广体胖之“胖”者,安泰舒适之谓也。“不管一天多忙,对我说来,出门溜达个大半天,和端起饭碗吃两顿饭,同等重要。”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忠孝’二字,还是尽忠为上。孔夫子要继承,但现在看来,孔夫子的孝道和妇道可能要打折扣。你们要经邦济世、与人为善、好事多做,不要因一家之小而忘一国之大。”经久不息的掌声将寿典推向高潮,大大小小几十口子莫不兴奋异常。接下来,拆封儿即拆红包。这个节目最有趣,因为每个封儿的钱数不等,只有一个封儿里的钱数最多(大洋五块)。所以,打开一个笑一阵,笑得只喊肚子痛,笑得房顶往下直掉土。奇怪,拆完所有的封儿不见那五块钱,众人纷纷怀疑根本没有五块钱;但封封儿的人发誓说有,大家一笑了之。下一个节目是吹蜡烛、吃蛋糕。这时,孩子们又活跃起来,一个个吃得满脸奶油,花狸猫似的。最后全家合影,密密麻麻站了三排。快要摁快门时,不知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原来在一个为重孙代领封儿的母亲身上发现忘记拆开的红包,打开一看,不多不少五块整。

  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天的活动结束了。父亲说,今日移风易俗、别开生面,礼泉县城独一份。大家说,老寿星八十五岁生日我们再相会,九十寿辰出奇制胜,来它个更绝的。

  新事新办,不弃孝道;清清静静,热热闹闹;既有老的传统道德,又有新文化的品格,正合父亲的脾气禀性,所以,父亲特别开心,特别满意也特别满足。

  1992年,我亲自动员父亲赴京北上,父亲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肯。后来经我说服,又说:“不买卧铺!我就是蹲着也要上京城!”他说的不算夸张。根据父亲的身体状况,活到足岁九十不成问题。在北京家里。我服侍他的时候,除轻度便秘外,没有其他什么毛病,饮食起居正常,不但每晚必看电视,而且天天必读报刊,还读长篇小说,如三四十万字的《乾隆皇帝》等。但是,来京一年之后,父亲又想回陕西,他不好意思直接对我开口,而是让远在深圳的大妹妹和临时来京的大侄子向我迂回渗透。我表示坚决反对。接父亲来京是我的宿愿,从前没有房子,现在分到宽敞的房子,好容易把他老人家的大驾搬来,这么快让他又走?但是,父亲的情绪稳住没有多久,又稳不住了。去年的现在,暖气将来未来之时,父亲执意要回老家,说他早有返乡之意。这次,他亲口对我说了。我仍不松动,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父亲动感情了,他说了一句至今令我心酸的话。他说:

  “心慌得很……叫我回去吧!”

  “……”

  “心慌得很,叫我回去吧,撑不住了!”

  “天寒地冻,明年开春再说。”

  “一辈子了,也没见把我冻死!”

  还怎么说呢?父亲这人,寡言多思,轻易不开口,一旦开口,铁板钉钉子,绝不收回,而且不说二遍话。

  “那就说好,看看就回来,到时候我接你。”父亲点头。我又强调地说:“说定了,到时还是我去接你。”

  我请咸阳作家程海夫妇将父亲护送回乡。《热爱命运》的作者程海,父亲认识,喜欢他的质朴和耿直。在一个寒气袭人的夜晚,我们赶往北京站。马上就要开车,父亲拄着拐棍一步一个脚印缓慢地朝前挪动。我让儿子背上爷爷快走,父亲不肯,说:“来得及!”我知道父亲自诩身体硬朗,甭说背他,就是走路扶他一把也坚决不让,你伸手搀扶,他会用愤怒的胳膊把你的胳膊用力地甩开。

  我急了:“什么来得及,要是来不及呢……背上!把爷爷背上!”我下命令了。

  刚赶进车厢不久,开车的铃声响了,父亲自言自语叹息道:“老了,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回老家一个多月,人就不行了。1月16日表妹打来长途电话,说父亲水米不沾牙,正在打吊针;1月20日侄儿长途电话,父亲上午逝世。我后悔死了!明知天寒地冻,老迈年高,为什么放他回去呢?“老小、老小”,老人和小孩一样,你不管着他点,能由着他的性子来吗?

  春运高峰期间,我戴着黑纱挤上西去的列车,心跳伴随着铁轨的轰响,一分一秒地向父亲靠近。踏上礼泉地面,已是掌灯时分。

  大门口一张大白告示,上写:

  阻告

  家严弃养痛遵遗嘱

  丧事从俭敬告诸亲朋

  谨阻奠仪父亲上午已经火化,灵堂上置放着他的遗像和漆黑的骨灰盒子。

  我对着父亲的遗像长跪不起,磕了三个响头,眼泪直往肚子里流,万感交集,眼前一黑,不觉天昏地转,出现幻觉,半天醒不过神来。侄子们费力地把我拉了起来,扶着,指着灵堂旁边的幕帐,说:“这是爷爷的遗嘱。”

  遗嘱

  1994年1月10日8时23分泪眼朦胧中,父亲来到我的面前。

  父亲是我们家族最早接受新文化的人,也是“五四”以后礼泉县火所共知的文化人。父亲不迷信、不拜佛、不信教,不语怪力乱神之事。然而,在土葬或火化的问题上从来没有明确的表示,只说过将来要死就死在老家他置的这院庄子里,别的话没有说。新社会、新时期人们享福了,保健条件好,他要在短、命的阎姓家庭,创长寿的纪录,从而以血肉之躯证明“心广体胖”、“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他似乎觉得“死”对于他来说,是个遥远的话题。在土葬、火菱讹的问题上,我以为父亲的心情是矛盾的。按照老规矩,与母亲合葬,入土为安,在重孙们一顶顶红孝帽的迎送下,背上棺材安详地下,也算有个归宿;按照新规矩,不与活人争地,火化升天,飘飘欲仙,鼓盆而歌,移风易俗,保全一生文化人的人文品格,何况自己还是县里的政协委员、人们尊敬的阎老先生。

  我们都没料到,在火化这一尖锐的社会问题上,老人如此明白和果断,这无疑在土葬依然成风、至今连个焚尸炉也没有的礼泉县的平头百姓中爆了一个冷门。

  果不其然,在火化的问题上家里人发生争执。反对者担心本家上百户人不答应,也怕把人架在火上烧对不住地下的老母。“看日外争熊,把他大给烧了!”

  “啬皮!待不起客了我们自己带饭!”话多难听!但是全家老小还是统一在一个重要点上,就是不管怎样,也要按遗嘱上说的办--“勤俭持家厚养薄葬”,“毋违我意从命是孝”。老人家一辈子谨言慎行,只要他说出口,就是他的深思熟虑、务期必成的郑重宣言。现在,轮到学历史的大哥主事,他也是执拗性子,说:“机关单位、朋友远亲、舅家姑家姨家,一概阻奠,秘不发丧;只通知女子,女婿一个不叫来;近百户自家本姓人,齐门通知,一户不漏,泣血顿首,尊之上位。大的脾气我知道,就这么办,埋锅起灶,各执其事。散!”马上派人去了毗邻的乾县火葬场。

  不铺张也不敷衍;盆盆照摔却免去其它缛节陋习;席面照摆但不搞“十里搭帐篷”;守灵晚上烟酒招待,玩扑克、打麻将,但不搭台子唱戏也不演电影;

  既严守遗训又不拂亲情,也是新事新办、新旧结合,想来,父亲冥府里会点头同意。

  丧事办完了,在县上人的心里留下一个世纪老人的完整形象;父亲死了,我们家庭结束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回到礼泉家后,从气氛到气候都是出奇的冷。父亲走了、冷冷清清;天寒地冻,透心儿凉;白天手不敢伸出来,夜里脚腿怎么也暖和不过来,屋里生着炉子呀,怎么搞的!我睡在父亲床上,像是王祥卧冰。在北京时,一个老汉服侍另一个老汉,当儿子又当孩子,晨昏侍奉,作老莱子娱亲状,倒也越活越觉年轻。北京当老莱子,回乡当王祥,始知二十四孝之不易。我在这里卧冰,父亲几十年在这里卧冰,礼泉人包括小时候的我都在这里卧冰,大家不都好好地活过来了吗?可是,此刻,我实在觉得很冷很冷。可怜的父亲,在这张冰的床上,怎么度过你生命最后的一刻?你水米不进,辗转反侧,起来坐下,坐下起来,但是,一个呻吟声唤也没有。你双眼紧闭,顾不上眼前的一切,也来不及回忆过去,也不是全力忍受难以忍受的病痛,而是思考着另一个世界的情景。一次,当妹妹扶你瘫在她的胸前坐起时,你回到眼下现世。妹妹问你:“把我二哥叫回来?”你听清楚了,嘴唇困难地启动:“不咧!”父亲,你和我两地相望时,总是牵肠挂肚地说:“二哥难,二哥背头大。”但此刻,你顾不上了。半响半响,当着两个妹妹的面,你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你妈……可……怜。”

  父亲死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父亲大冷天回礼泉,我们不孝。父亲真的死了,父亲找母亲去了。

  父亲回县后,小妹把他接到她的家里,一次,父亲给大哥发脾气了,责怪大哥动作慢没有把他的房子收拾好,而且十分严厉地说:“难道叫我住招待所不成!”然后。梦呓般地说道:“我要回家过腊八……大年三十以前解决问题。”

  父亲殁于腊月初九,无疾而终,不知不觉地回归到另一个世界,一切似乎都在他的缜密计划之中。

  父亲一生,生性平和,喜爱文艺,热心公益,宁肯吃亏,也不抗争。他的人生哲学是“善”,处世哲学是“忍”,行为方式是“文”。人家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却是胸无大志、有忍无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堵墙,一辈子没有跟人吵过嘴、打过架。他的这套律己箴言,加上母亲勤俭持家和更为和善的行为准则,相得益彰,融汇而成我家的家教家风。父亲不爱教训人,也不习惯堂前训谕,因此,对我无形中一脉相传甘愿接受家教家风的约束,表示满意,但是对我在阶级斗争中一忍、再忍、三忍、忍无可忍,或咆哮公堂,或打笔墨官司鸡蛋碰石头的表现,颇不为然,即便反抗有效,他也很不赏识。在父亲看来,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谁也离不开谁的统一体,所以人和人要相亲相爱,多行善事。他不同意“人性恶”。“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性善”论者,认为以善戮恶,不如以善制恶,以善化恶,尽可能避免以牙还牙,万万不可结下世仇;既然人性善,那么,人的与生俱来的天良,终归会被自己发现,到头来善恶必报,得以善终。他认为国民党其所以不能长久,根本原因就是作恶多端,共产党其所以力克腐败,其原因就是腐败乃政党之恶根。他认为国家领导人说“多给群众办实事”的话说得好,得人心,惟善,能以得天下。他在县上做政协委员时,走街串巷,不厌其烦,大会小会,建议尽快修建环城公路,解决群众行路难这一最为迫切的困难,县上的人都知道,阎老先生三句话不离修路,修桥补路、积德行善。他从小背诵四书五经,受儒家学说影响很大,当然也有些佛家的东西,尽管他不语怪力乱神。

  当我离开家乡时,“看阱争熊,把他大给烧了”的说法已经销声匿迹,但是街上有人问大嫂:“他二哥没说啥?他二哥给钱了没有?”

  回到北京以后,一时很不习惯,觉得父亲还在小屋里正襟危坐,大睁视力加起来只有0.5的双眼,手执放大镜,像在地上寻找绣花针一样地读书看报。

  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像去年此时此刻向他请教学问那样。一次,我问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后面一句是什么时,他顿时兴奋起来,说:“‘帝何力于我哉’,也有人读作‘帝力于我何有哉’,是谬读。孔子日:‘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但人们句读错了,断句断成‘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说他从小喜欢这首《击壤歌》,喜欢得不得了。还有一次,是他自己兴奋起来主动找我。他给我念了张学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谈话。张学良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日本人有‘忠’,但无‘恕’。人应该原谅人、体贴人。这是我的脾气。”张氏此言,父亲激赞不已,言毕,室内立刻荡起他平时少有的爽朗笑声。父亲恪守恕道,绝不隐忍偷生;与人为善,却不抱残守缺。有件事现在想来仍然让人感动。他的大学教授堂弟,我的叔叔,将近70,仍然过着旷夫般牺牺惶的日子。十多年前,婶婶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叔父端屎倒尿、床第守候,年夏一年,岁月催人老_,人比黄花瘦。一天,父亲要我给西安叔父的女儿、儿子,我的弟弟、妹妹写信,让他们着即准备给他父母办理离婚手续,说“此事甚急,万勿延误,造成终生恨事。”他说:“一个活人,从四十多岁到六七十岁,过着不是活人的日子,这不合人的本性。我是哥哥,趁我还活着,就得管管。新社会了,儿女们会替父母着想的,病人照样能够得到精心的护理。”然后问我道:“你看咋样?马上写信,岁月不饶人!”父亲当时很动情,说起话来嘴唇直打哆嗦。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感动……人去楼空,音容宛在。父亲身上,儒家的忠恕、佛家的诚善和墨家的兼爱兼而有之。缺少道家的空灵和庄子的才气,他把“文质彬彬后君子”、道德文章琴瑟和谐的希望,寄托于他的后辈子孙。他代表二个时代、一个家庭、一段历史、一个过程。在他的主持下,这个家庭顺乎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此刻,父亲去母亲那儿将近一年的今日今时,这套房子显得出奇的空旷,总让人感到在电视机前,父亲依然非常投入,摇头晃脑、击掌打拍子听戏的悠然自得的神情历历在目;总觉得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还像以前那样在我眼前慢慢地、轻轻地移动,目光里充满着述说不尽又无从述说的无限情义。“该做饭了!”“还不休息?”吊在他的嘴边,一天到晚就是这么两句。这平平常常两句话,对父亲来说,是诗,对我来说,也是诗,是肺腑之言,是天机自动,是天籁自鸣,是只有我一个人才能读懂的、永远在这套房间里回荡、永远不会在我心中消失的父亲的歌、母亲的吻。

  父亲死了,寿终正寝。家史的一页掀过去了,上接的一代断裂了,一个人所标志的时代终结了,从此,一个大家族彻底解体了。作为人子,不理解形而上的父爱就是不理解传统,就不会形而下地以父爱爱子。现在,一大家人分而居之,天南地北,多少年难得见上一面,大家各有各的家,各有各的一套,田园牧歌式的、宗法森严的“四世同堂”,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所以,父亲对于儿子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即第三代,第四代或者第五代的影响,只能通过我们儿子一代即第二代发生作用。文明社会家庭急遽的兄弟“单过”的走势,使得族权象征的老爷爷的形象,在各自为政的诸侯国里迅速淡化。陌生的寿星老儿在存在,对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在第二代兄弟姐妹之间,老人也不过是维系孝悌忠信的一条可有可无的纽带,各人有各人的系列、各人的摊子。所以,尽管“满床笏”,子子孙孙绵延不绝,属于他老人家这一血脉的大大小小竞有好几十口子,可是,调谁来侍奉堂前都不可能;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不是不情愿,而是动不了。老人感到孤独,老人成了漂泊者、多余的人。老人越是长寿,按世俗的说法越是有福,本人之福、子孙之福;然而,老人越是有福,越感到寂寞,新生代越觉得陌生。所以,老人升天,纽带中断,象征消失,大家庭解体,接下来的,是大哥和我,在子子孙孙、孙孙子子、传宗接代、生生不息的各路诸侯间继续充当族权的象征和亲情的纽带。想来凄然,但未必不是社会的进步。

  父亲沉疴在床时,暗中让二女婿无论如何弄点“安乐剂”偷偷交给他。他怎么知道有什么“安乐剂”?真有“安乐剂”这种内服的药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唉,人活多少是个够呢!”越琢磨这句父亲晚年唏嘘叹惋的老话,心里越觉得不是滋味。

  我决定搬进父亲住过的这间小屋。我现在已经睡在父亲睡过的木板床上。

  我尽量做着同父亲一样的梦,潜心体验一个作为人祖的老人一生的滋味和他弥留期间的复杂心态。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要不辱父教,恪守家风,也要像父亲一样,不与人间争地,不给后代添麻烦。我,一介书生,身无长物,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我也不想叫他们为我奉献什么。再难受、再痛苦、也不哼哼、不嚎叫、不呻唤,免得儿孙们看见难过。眼睛一闭,走人,灰飞烟灭,骨灰也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该干什么干什么。死了拉倒,有你没你一个样,就像父亲他老人家临终时泰然处之,让床边的后辈们自个去琢磨、去理解的那样。

  可怜的父亲,越是长寿,越有零落之感,可是,谁也没有多嫌过他。在这个喧嚣的大家族中,现在想来,他孤独,然而,“吾道不孤”,他已经感到十二万分的满意。

  壶中天地

  司马中原

  情景从记忆里展现出来。色调灰黄沉黯,那条长街上,一共有四爿酒坊。

  东街的东义和酒坊,规模宏大,从前到后十几进房合,据说有九十九间之多。

  但我记事时,它已经歇业了。北街的协和酒坊是我伯父开设的,紧邻着家宅,工人采面时,隔着长墙都能嗅着面粉的香味。这两爿俗称大酒糟坊,都是制造味香色醇的大面酒。另两家记不清招牌名号了,一家在狭巷里,一家在街后,都制造小高梁,俗称小叶子酒。

  父亲也是爱酒的人,这使我自小就闻惯了酒香。但也仅止于伸着鼻尖,在杯口上闻嗅闻嗅而已。父亲爱酒,却从不狂饮或暴饮,而且早餐从不喝酒,唯有在黄昏晚膳时,备几碟精致的小菜,不经心的独酌一杯或是两杯,一边酌着酒,一面咿咿唔唔的吟哦着。好像藉着诗和酒,抒发出闷在心里的一点儿什么。

  到了秋季,霜寒月白的夜晚,西风卷动一庭干菜,蟋洬响着。父亲买得透肥的灯笼蟹,一时兴动,也会傍窗夜饮,喝得脸泛酡红。他半白的头颅,像风里的白菊般的摇晃着,吟声也多了,半分的悲凄。冬季呢?门窗都关严了,还挂上厚重的棉制的帘子。风吼声虽仍隐约可闻,但总隔一层。宽边带架的铜炉里,旺燃着红炽炽的炭火。镂花吊灯把花格形的影子映落在白壁上,轻轻流转。

  父亲会把锡壶里的酒,置在炉边温着,消消停停的浅酌。等我倦得几乎抬不起眼皮了,半醒半睡的艨胧中,仍能听得见他断断续续的低吟声。

  那时我根本没有品尝过酒,却深深迷上了那种安闲自得的独酌的情韵。父亲端着杯,仿佛并不是在饮酒,而是在饮着窗外的黄昏和金鳞般的霞云,饮着一楼悄然而来的瞑色,饮着寒夜乳色的月光。也许酒就是那样的罗?风声,檐沥,画里的山水,诗中的章句,红红的炉火,明亮的灯色,都仿佛能注入酒盏,一仰而人肺腑,转化为一片咿唔的吟哦。

  如此看来,我也非品尝品尝不可了。头一回尝酒不是用杯子,是用筷端蘸着一点儿,点在苦尖上的,哦!辣得人眼泪直淌,好半天张不开嘴来。尽管如此,却使我好奇的探究心更加强烈了。为什么乡野上的人们会喜欢喝这种辣水呢?每遇逢集,酒坊的柜台外面,挤满了沽酒的人,有的用方形锡壶,有的用圆形锡壶,有的用玻璃瓶子,有的用乾黄葫芦。街两边的饭铺里,凡是有的座头上,几乎无一不抓着酒壶,猜拳行令,喝得不亦乐乎的。看来酒虽辛辣,也辣得有些道理了。

  正因如此,我便常跑到伯父开设的酒坊里去,痴痴的看着酒师傅们制酒。

  酒坊后屋里,有八个青砖砌成的发酵槽,北面大仓里,装满从各地搜购来的高梁。大仓傍有磨坊,四盘磨整天碾着麦子。粗粗碾过的碎麦是做曲用的;先把它调成厚糊状,拌人曲母,经很多人赤足踩踏,然后倾进长方形的木模,经过曝晒,晒乾后脱出来,一块块像是古老的青砖,一般称它叫曲饼。曲饼被叠放在曲屋里,紧密的封严门窗,使它发酵。

  高梁新蒸出来,趁热摊放在制酒作坊的地面上,师傅们用木扰为它翻拌进适量的曲粉,把这些用以蒸酒的原料倾进发酵槽里去,面上覆上麦草,再用泥浆封妥,经过一段发酵的时间,便能启封,用以蒸酒了。

  蒸酒器是很巨大的;最下层是灶膛,烧着旺炽的劈柴火。灶,膛上燉有一口极大的特制生铁锅,锅上围着一人多高的木甑儿,甑里放着酒糟。甑顶是密封的,嵌进一双全由锡质打成的酒锅,酒锅的形式像一把巨大的长嘴壶,壶口下面就是酒坛子。

  灶膛的火,使铁锅的水沸腾,高梁制成的酒糟被蒸透了,蒸气聚到锡锅里,顺着锅嘴流出来,那便是酒了。酒坊里有五六个制酒的师傅,他们都是伯父从北边很远的地方礼聘来的。据说他们都具有多年制酒的经验,对于调曲、发酵、火功,都控制得宜,蒸出来的酒才会宽和浓郁,别有一股芬芳。他们工作时,都穿着青布衣裤,更用青巾包着头;领班的大师傅,脑袋上还盘着一根细长而且怪气的辫子。坊里很闷热,他们口渴时,喝的不是茶水,却是热气蒸腾的酒,一仰头就是一大碗。

  “喝喝看,小把戏,热的酒不辣的。”

  我真的用手指蘸着尝过,新淌出来的酒,果然不很辣,还带点儿淡淡的沁甜。

  酒蒸妥了,一部份零售的酒,经过掺花分等,分别装入酒瓮、酒糟,通常都要经过三次蒸馏,每次出槽后再行加曲。头一次蒸馏的味烈,不算上品;再次蒸馏的味醇,称二锅头,深为酒客所嗜;最后蒸馏的酒尾,味道淡薄,售价也便宜得多。所谓掺花,实在就是渗水。据大师傅说:大曲酒性烈,酒劲十足,一般酒客要是过量放饮,能够醉死;适度掺水,去中和酒的烈性是必要的;掺水若干,他们只要用竹制的酒端子把酒旋动,舀起一杓来,看酒面泛出的泡沫,俗称数酒花,就知道了。通常酒里掺花,以中和酒性但不影响酒味香醇为准。

  除却少数零售的酒,大部份都装罐装篓,等待分销到外地去。不论是罐口或篓口,都要用猪尿泡封扎起来,据说这样才使酒香不致外溢。邻居有位较我年长的孩子,教我一个方法,他说只要把蒙住篓口的猪尿泡边缘扎出一个小洞,插一截麦管伸进酒篓里去,便能吸着酒了。

  经不得他用激将法的怂恿,一个男孩子,每人带着一支麦管,潜进酒仓去啜酒去了。我记得那一回,所有偷喝酒的都醉成软骨虫,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被扛酒工发现,分别扛着送回家去的。从那一次大醉之后,镇上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孩子会喝酒了,酒量尽管谈不上,至少有喝酒的胆量。善饮的汉子们赞许我的勇气,带着一半调侃一半怂恿的意味,故意让我喝酒。逐渐的,酒液在我舌尖感觉上,不再像当初那么辛辣了。

  我相信喝酒很容易上瘾,一般酒客们提壶卖醉,也许就是要买得一份醺醺欲醉的陶然之感呢?饮酒饮至初酣时,那种飘飘然的感觉,是我所尝受过的极为奇妙的经历。一些的物体、灯光和人脸,都好像生了翅膀,飘浮起来,腾舞起来,一些原本灰黯的意念,也都焕发出无穷的希望的光采。无怪乎古人说是藉酒消愁了。

  按理说,在消闲的太平岁月里,贪杯买醉并不是一宗坏事。但一般人饮酒,都难以自我节制,纵饮无度的结果,呕吐狼藉,或是醉得人事不知,所见皆是,有许多发酒疯的醉汉,歪斜踉跄着,不是胡乱喳喝,就是毁物伤人。人说酒能乱性,一点也不错,它会把好端端的一个人,在醉后变成一匹狂暴的野兽。由此可见,一个饮者和一般酒徒是不大相同的。

  人塾后,习诵李白的将进酒一诗,诵至“千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章句时,真的心响往之,希望自己成长后,能够和父亲一样,和诗酒结缘,能够低斟浅酌,饮而有度,使酒受役于人,而非人受役于酒。

  也许是本身性格太粗豪的关系吧?或是多年浪迹生涯的影响呢?!我逐渐嗜好饮酒了,却始终不能像父亲那样的有节制。有时遇上文友,举起酒杯,完全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那种饮法;若是遇上军中袍泽,回首当年,饮法更豪,全部显露不醉无休的气概了。近年虽已体弱鬓斑,酒兴仍浓,量却短浅起来,每饮必醉又自夸海量,常使朋友及妻儿腾笑。醒后自惭喝了半辈子酒,虽没沦入暴饮的酒鬼之籍,却距离知酒的饮者之境远甚。

  偶尔也学着父亲那样,弄几碟可IZI的菜肴,凭窗夜饮,饮着饮着,在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触外,另有太多忧国的沉愁。酒入愁肠,一盏未竟,已先醉了。不过,我总不愿承认本身量浅,只怪此间的高梁,由于土坚水硬,酿制出的酒液,性过亢烈。世间有水土不服之说,用说于酒,也是想当然耳!

  既不能做一名真正的饮者,戒酒的意念也确会偶然兴起过,但当默诵到“梦里乾坤短,壶中日月长”的诗句时,戒意又复打消了。事实上,戒饮并不容易。早些诗,闻说我戒酒,一位朋友便对我说了两个笑话。一个笑话是说:早年有个酒鬼,终年抱着酒瓶,沈在醉乡,乃妻无可忍,请其在妻与酒间择一,酒鬼发誓舍酒而就其妻,妻说:“你若再喝怎么说?”酒鬼说:“我赌了咒的,我要是再喝酒,叫我醉死!叫我跌进酒缸淹死!塞进酒瓮闷死!死后和刘伶拜把子,只要阴间有酒,永不为人就是了!”说着,伸l出手去。其妻说:“你想干什么?”

  酒鬼说:“我每次赌咒发誓,你都不相信我,我活在世上,实在没什么意思,这回你不妨大发慈悲,多给我几文,让我痛痛快快的应誓--醉死算了!”

  另一个笑话发生在现代,大意是说:一个胖先生嗜酒如命,屡戒不成,中年后,患了心脏病加高血压症,经医嘱,入院戒酒,一天,护士为其打针,转眼问,药棉不见了,遍觅无着,最后才发现被含在病人的嘴里。护士说:“先生,这是酒精,不能吃的。”那位胖先生说:“我知道,我只是暂时替你唧一唧罢了。”

  我虽然嗜饮而未得更上层楼的门径,也会纵酒烂醉过,但藉之体悟人生,冀做一名饮者的心,却始终存在着,未敢或忘;若果顺乎流俗,作酒肉的徵逐,或是纵情声色,以醇酒美人与俱为图,那就更忘其初心,违其初志,深陷进去,难以拔脱了。尽管我嗜酒还没有像朋友所讲的,笑话里的人物那样,我也该感谢朋友的用心,世间得酒之益的人,为酒讴歌,蒙酒之害的人,责酒为毒物。

  其实,酒之为物原无益损可言,好坏全操之于人,真正做一名饮者,那境界仰之弥高,以我愚钝的资质,恐怕终生求取,也难登堂奥了。

  能把壶中天地,当成一门修养性情的学问,倒也顿合养生旨趣,至少能领略一点意不在酒的情怀,不以大声呼吼喧闹而仅求一醉为乐罢?这样,即使醺醉了,也能觉得一番解释一一酒配以诗,醉也醉得优雅,它和酒配以肉的伧俗之醉,究竟是判若云泥的。

  遗憾的是:在山荆眼里,两者都是一样。只是还没到两者择一那么严重的程度而已。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