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我的父亲名永锡,字伯蕃(小名景崧),1872年生,比我母亲大三岁。父亲十六岁中秀才,那时曾祖父经商顺利,很希望儿孙辈能从科举出身,改换门庭。
他知道长孙少年中了秀才,十分高兴,严厉督促我父亲攻读八股,希望他能中个举人。但是我的父亲订了婚以后,却想到丈人那里学医。此时父亲十九岁,下过一场乡试,没有中。他知道老一辈(祖父一辈)三房全靠曾祖父挣钱养活,而自己的父亲也是吃现成饭的,自己连弟妹有六人之多,食指繁多,来日大难。
即使曾祖父有几万家当,老三房分后,轮到他这一辈,还能分得多少?没有一技之长,将来如何过活?这是他要学医的根本理由。
我的外祖父此时身边已有五个大弟子,早已声言不再收门生。但对未来的女婿却不好拒绝。问题在曾祖父能不能同意。祖父为此向曾祖父请示。曾祖父不许。祖父不敢再请示。于是我的父亲自己写信给曾祖父,宛转说明学医与举业可以并行不悖,又举古代及清朝若干有名官吏都兼通医道为证。这样往返再三请求,曾祖父才勉强同意。
我父亲到岳父家学医时,我的外祖父身边的五个大弟子,都比我父亲年纪大,也都已结婚生了子女。他们在外祖父处学了五六年,本来可以自立诊所行医了,但他们都想从这位年事已高的老师那里多学些临床经验,都不肯走。那时,外祖父正在写一部医学书,这些大弟子也争着要当助手。外祖父规定:每天门诊不超过五人,诊(本镇)不超过二人。外地来请,一概谢绝。那时,外祖父的堂弟渭卿也在镇上行医多年(他小于外祖父十岁,但也有五十来岁了,有一独子粟香,也学医,已娶妻,生二女),医道也不坏,但因我外祖父名声太大,所以到渭卿那边求诊的就比较少。我的外祖父既然规定自己每日门、出诊的数目,凡额外的病人,他就介绍到渭卿那里,并且诚恳地对病家说:我这堂弟,本事和我一般好,而比我年轻,精力充沛,请他诊治,比请我可靠。从此陈渭卿的名声就蒸蒸日上,外祖父故世后,他成为杭、嘉、湖、苏一带的名医。陈渭卿这一家是外祖父家唯一的近族;也是外祖父家在江南唯一的同族。据我的母亲说,陈家在江、浙两省也许还有本家,但早在太平天国军兴以前就不通音问,无从查考了。
外祖父如约在女儿十九岁办喜事,为此,他化了一千五百两银子;他对女儿说,从前他自己娶钱氏(即女儿的生母),只化二百两,现在情况不同,他手头有钱,女儿女婿都是他所喜爱的,而且听说沈家老太爷出手阔绰,他不能显得寒酸相。后来,听说我曾祖父汇来两千两银子给长孙办喜事,外祖父临时添了五百两,那是现金(银元),给填箱用的。(填箱,旧时婚姻,女家办嫁妆,一般的只是橱两箱,外加桌、椅、春凳、瓷器、铜锡器用具等,富有者倍之。这是我的家乡的风俗。至于首饰,不在这成规以内。箱里除装满四季衣服外,每只箱子底置制钱二三千,谓之填箱;富有者填箱不用制钱,而用银元。外祖父为女儿治的嫁妆,是两橱四箱,四箱者,一个矮橱,上堆两大一小三只箱子,共四叠,计大小十二只箱子,每只箱填银元一百,共八百,约合银五百两。至于当时的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办喜事,要奢侈得多。)
我的父亲因为学医未卒业,故结婚满月后仍到外祖父家居住。外祖父叫我的母亲也去,仍旧管家。我的父亲早已知道我母亲知书识字,婚后就考问她读过一些什么书。考问以后,我的父亲又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我母亲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朱熹)等书,而且能解释。不高兴的是:这些书,在父亲看来,都是不切实用的。于是他首先要母亲读《史鉴节要》,这是一部以《御批通鉴辑览》为底本而加以增删的简要的中国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清朝末叶,太平军兴以前。
这书自然是文言,而且直抄《资治通鉴》者也不少,幸而母亲有《诗经》、《唐诗三百首》等基础,读时并不困难。虽然她这时还管外祖父的家务,但因早已管惯了,驾轻就熟,不费气力,尽有时间静心读书。不比在沈家,上面有一大辈的婆婆、婶婶,下面有一大堆的叔叔、小姑,房屋小,挤在一处,乱哄哄地不得安宁,何论读书。
我的父亲接着叫母亲读的,是《瀛环志略》,是他到杭州乡试时买来的。他自己很喜欢这部书,也要母亲读。这是一部浅近的关于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
文言,没有什么典故,但母亲却感到困难,因为书内讲到的事,太生疏了。
外祖父的医学著作,写成了初稿,名为((内经素向校注新诠》;校注者谓对前人注释有所取合也,新诠者谓于旧注之外复就自己临床经验有新的发挥也。
外祖父的大弟子有一二人对此书感兴趣,各抄了一份,我的父亲也抄了一份。
直到三十年后,我的表兄陈蕴玉(以后还要讲到他)从我家借了这书稿去,说是打算私资付印,可是后来这个花花公子既未付印,连原稿都遗失了。
我的父亲、母亲婚后住在外祖父家直到我的曾祖父告老回家。那时我已满周岁半。我出生的时候,曾祖父还在梧州税关上,家里给他打了电报,因为我是长房长曾孙,他来信给我取个小名叫燕昌,大名叫德鸿。按照沈家排行,我父亲一辈的名字中间是永字,下边一个字是金字旁。我父亲名永锡,这是用的《诗经》上的一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我这一辈是德字排行,下面一个字要用水旁(按照五行,金下应是水),所以我的名字叫德鸿。小名为什么取燕昌呢?因为这一年梧州税关来的燕子特别多,迷信认为这是祥兆,就取了这个小名。但是我这小名从来没有用过,家中人自祖父母以下都不叫我小名,而叫我德鸿。
从此以后,我的母亲算是正式离开娘家住到婆家来了。我的舅舅(外祖父的老来子)此时有十来岁了。他一向是我母亲照管的,他怕姊姊(我的母亲)甚于怕他的父亲,虽然我的母亲从没骂他,更不用说打他了。
回忆父亲(二则)
一父亲的抱负
外祖父逝世后,母亲回家,我亦跟着回家了。两年后,曾祖父去世,老三房分家。又一年,我五岁,母亲以为我该上学了,想叫我进我们家的家塾。但是父亲不同意。他有些新的教材要我学习,但猜想起来,祖父是不肯教这些新东西的。他就干脆不让我进家塾,而要母亲在我们卧室里教我。这些新的教材是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以及《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后两者是父亲要母亲从《正蒙必读》里亲手抄下来的。母亲问父亲:为什么不教历史?父亲说,没有浅近文言的历史读本。他要母亲试编一本。于是母亲就按她初嫁时父亲要她读的《史鉴节要》,用浅近文言,从三皇五帝开始,编一节,教一节。
为什么父亲自己不教我,而要母亲教我呢?因为一则此时祖母当家,母亲吃现成饭,有空闲;二则,一一也是主要的,是父亲忙于自己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做学问的计划。
父亲结婚那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清朝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在这一战争中丧师辱国割地求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对于富有爱国心的士大夫,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变法图强的呼声,震动全国。乌镇也波及到了。我的父亲变成了维新派。亲戚中如卢鉴泉,朋友中如沈听蕉(呜谦),都与父亲思想接近。父亲虽然从小学八股,中了秀才,但他心底里讨厌八股。他喜欢的是数学。恰好家里有一部上海图书集成公司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那是曾祖父在汉口经商走运时买下来的)。父亲从这部大类书中找到学数学的书。由浅入深自学起来。他还自制了一付算筹(用竹片),十分精致(母亲一直保存着直到她逝世)。但当时,曾祖父尚在,父亲只学偷偷学习,而且结婚以前,父亲没有钱,不能购买那时候已在上海出版的一些新书。
当时(曾祖父尚在梧州),老三房各房的用度,都由曾祖父供给,家中称为公账开支;这公账包括了老三房各房的一切费用,外加零用钱,每房每月五元……统归祖母掌握,如果父亲向祖母要钱买书,祖母就会说:家中有那么多书,还要买?
但在结婚以后,父亲知道母亲有填箱银元八百元,他就觉得他的一些计划可以实现了。这些计划,除了买书,还有同母亲到上海、杭州见见世面,到苏州游玩等等(父亲那时也没有到过上海、苏州),甚至还想到日本留学。当时母亲笑道:“你没有当过家,以为八百块钱是个大数目,可以做这,做那。我当过家,成百上千的钱常常在我手上进出,我料想这八百元大概只够你买书罢了。”
事实上,当时曾祖父尚在,除了到杭州乡试,是不许父亲到别处去“见世面”的,何况到日本!曾祖父自己三十岁过上海,后来走南闯北,是最喜欢新环境,新事业的,不料他管教儿孙却另是一套。
父亲暂时只能满足于买书,求新知识。他根据上海的《申报》广告,买了一些声、光、化、电的书,也买了一些介绍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书,还买了介绍欧洲西医西药的书。
曾祖父告老回家之第二年,四月问,光绪帝下诏定国是,决定变法维新。
几个月内,接二连三下了好些上谕,例如试士改八股文为策论,开办京师大学堂,改各省省会之书院为高等学堂,府城之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皆兼习中西学术……突然,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再出亲政,将光绪幽拘于瀛台,杀谭嗣同等六人,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至此遂告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政变。
我的父亲空高兴了一场。当维新变法正当高潮时,我的父亲计划到杭州进新立的高等学堂,然后再考取到日本留学的官费,如果考不上,就到北京进京师大学堂。而今都落空了。
庚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秋,曾祖父病逝。接着是老三房分家。这些事接着而来,父亲的出游志愿,自然要搁起来了,何况母亲第二次怀孕,次年生下我的弟弟。
戊戌政变后的第四年,即壬寅(1902年)秋,举行乡试,废八股,考策论。
父亲本来不想应试,但是亲友们都劝他去。卢鉴泉自己要去,也劝父亲去。于是结伴到杭州应考的。有五、六人。沈听蕉素来不想应乡试,但想趁热闹到杭州玩一次,也同去了。
父亲下了头场,就得了疟疾,他买了金鸡纳霜(即奎宁),服下后疟止,没有考第三场,自然“中式”无望。但这次到杭州,未入场前,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买给母亲的一些旧小说(《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和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洋名著。父亲还拍了一张六时的半身照相。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卧室内靠近大床的墙上,直到父亲逝世。
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出门,一年后他病倒了。
壬寅乡试是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也是清朝举行的倒数最后第二次的乡试(最后一次即癸卯科),卢鉴泉于壬寅中式第九名。同镇另一个中式的是严槐林。
父亲的三年之病
前已说过,父亲在杭州乡试时得了疟疾,用奎宁治疗,回家后又生过小病;
接着是长寿舅父的去世,父亲同母亲在外祖母家住了将近一个月,父亲先回家,就有低烧,盗汗,他自己开个方子服了几贴,也不见效。接着是母亲也回家了,她看见父亲脸上气色,觉得不妙,问是什么病,父亲自己说,也还在摸索。
总之,不是什么伤风感冒之类。这就见得问题复杂了。父亲自己开方,用的是温补之药。母亲认为此番的病是考试时服了西药,把疟疾遏止,余势未清之故……母亲见父亲不听,便写了几封信,请外祖父的门生(包括姚圮塘)来给父亲会诊。来了七、八个人,倒有一大半是和母亲的看法大致相同。姚医生的看法却和我父亲差不多。最后,取了折中办法,仍用原方,加一二味表药。服了三、四帖,不见坏,也不见好。父亲还是天天起来,只是觉得容易疲劳而已。
渐渐地,母亲也不那么着急了,觉得这不是急病,拖个把月,慢慢打听有什么神医,大概不会误事。
因为母亲说要打听有什么神医,祖父、祖母却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原来父亲幼时(大概九、十岁)曾患一场怪病,也是经常有低烧,有盗汗,那时也是众医束手;拖了半年多,忽然听说本镇到了一个和尚(他是镇上某富户托人请来看病的),精于太素脉,善治疑难病症。当时托人请这和尚来诊视,开了个方子,说可以长服,一个月后当见效,否则,也就不必再服,可到杭州某寺找他。
照方服了一个月,果然有效,守着这个方子服了半年,病完全好了。这个方子当时藏在一方大砚台下。
父亲服了那方子,果然有效。盗汗止了,低烧时有时无。母亲认为这和尚真有本事,更加盼望能找到他。
但就在这时候,我的弟弟(那时虚数三岁)忽然病了;父亲开方,吃了没有用。而弟弟之病来势甚猛,三、五天就不进饮食。母亲又通知了外祖父的那些门生。于是又来会诊,改变前方,另拟新剂,服了二帖,仍然无效,病儿却渐呼吸都很微弱。母亲决心请他的六叔(渭卿)来治。考虑到老人家久已不诊病,母亲就自己去请,说,好歹拉他来一趟。母亲坐了船去……从午时等到太阳西斜,方见粟香进来,大家都心里说,“这回连师妹也请不动了么”,可又见母亲扶着渭老慢慢进来。这一下,登时热闹起来。茶点早已摆齐,渭老上坐,听父亲简单明了地报告弟弟起病及医治过程,问了句“到今天是第八天了”,然后细看了前后各方,就由母亲扶着,父亲与粟香相随,都上楼去了。看过病儿,渭老下楼来立即开方,寥寥几行字,搁笔,对父亲和母亲说:“死马当活马医罢。”
父亲等一看方子,都大惊失色,原来这方子同他们连日的方子全然不同,其中用量最重的两味药是东瓜子,东瓜皮。
渭老走后,父亲的师兄师弟们都还不走,议论纷纷,可是母亲已经叫人抓药,煎好立即服下。客人们都佩服这位“师妹”真有决断,也都告辞,说明天来听好消息,一一其实他们心里是怀疑的。
那晚上,弟弟居然睡得安稳。半夜醒来,又吃二服,天亮后醒来居然说肚子饿了。连服三帖,病已痊愈。母亲连忙写信,与父亲连名,感谢渭老。正想派人送去,忽然阿秀进来了,随后是宝珠扶着外祖母。原来外祖母结伴到杭州烧香,主要是找那和尚。事隔多年,杭州所有寺庙都访过了,都不知有此和尚。
外祖母坐定,才把找不到和尚的事,告诉父亲。父亲说:果然那和尚云游不知去向,不要再水中捞月了。
大概是我八岁的时候,父亲病倒了。
最初,父亲每天还是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坐在房中窗前读书一、二小时,然后又卧。他那时还是对数学最有兴趣,他自习小代数、大代数、几何、微积分(那时新出的谢洪赉编的),其次是喜欢声、光、化、电一类的书,又其次是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也看那时留日学生所办的鼓吹革命的报刊。
又到年关了。这个时候,在乌镇通常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常常下雪。乌镇一带地区的房屋构造是不保温的,也没有取暖设备,因此显得特别冷。父亲此时只好整天躺在床上,盖着厚的丝棉被;他常常支起双腿,躺着看书。不料腊月既过,天气渐转暖和时,父亲的两条腿不能放平,好像因为长久支起,筋已缩短。如果别人帮着用力拉,是可以拉平的,但因父亲脸上有痛苦表情,妈妈不忍,就让这样支起。
在父亲卧床不起的第二年夏天,祖母亲自到城隍庙里去许了个愿,让我在阴历七月十五出城隍会时扮一次“犯人”。这是乌镇当时的迷信:家中有病人而药物不灵时,迷信的人就去向城隍神许愿,在城隍出会时派家中一儿童扮作“犯人”,随出会队伍绕市一周,以示“赎罪”;这样,神就会让病人的病好起来。
乌镇那时每年阴历七月十五至十七要连出三天城隍会,其盛况不下于元宵节的闹龙灯。出会的费用由镇上的大小商号摊派(名为“写疏”,)“节目”则由各街坊准备。所谓“节目”就是各种彩扎的“抬阁”和“地戏”。“抬阁”是由四个精壮汉子抬着一块平板,上面由童男童女装扮成戏文中的各种角色,如白娘娘、吕洞宾、牛郎织女等等,四周挂着琉璃彩珠,打上灯彩。“地戏)”比较简单,挑几十个汉子(不再是儿童),穿上做戏的“行头”,在地上走着,有时也舞弄一下手中的大刀和花枪。
出城隍会,照例由一队人马在前面鸣锣开道,然后就是各街坊的“抬阁”和“地戏”,在喧天锣鼓声中慢慢地依次走过。队伍的中间是一台十六人抬的大轿,里面坐着城隍的木像,面施彩漆,身穿神袍,轿前有“回避”、“肃静”的大木牌,前呼后拥,十分威风。但是大轿在经过我家旁边的修真观时,却突然锣鼓息声,抬轿的人要一齐跑步,飞速穿过观前的那一段街道。这是有名目的,叫做“抢轿”,因为修真观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城隍是玉帝手下的小官,当然不能大模大样地经过修真观,只能跑步通过。城隍大轿的后面,又是“抬阁”和“地戏”,最后就是“犯人”的队伍。“犯人”仍穿家常的衣服,但一律围一条白布裙子,戴一副“手铐”;所谓“手铐”其实是一副手镯,有金的也有银的,用一根带子系牢,挂在“犯人”的脖子上。整个出会的队伍要在乌镇的四栅(东南西北栅)周游一圈,“犯人”也要跟着兜一周。
祖母让我去扮“犯人”的那一年,我九岁,正是最爱玩耍的年龄,对于能够亲身参加出城隍会,自然十分高兴,随队伍绕着四栅走了十多里路,竟一点不感到累。不过事后想想,又觉得不上算,因为“犯人”只能跟在出会行列的末尾,一路所见只是前面“抬阁”的背影和两旁围观的人群,实在没有扒在我家老屋临街的窗台上看下面经过的队伍来得有意思,而且在窗台上连“抢轿”的场面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另外,我虽然当了一次“犯人”,父亲的病却未见有一丝的好转。
母亲现在不得不日夜守着父亲。白天,她经常替父亲拿着翻开的书籍竖立在父亲胸前让他看,而在看完一页以后翻过新的一页。父亲此时连举手捧书也觉得困难了。他自己叹气说:“怎么,筋骨一点一点僵硬了。”当真,他巍颤颤地举起手来时,五个指头拿东西显得不平稳,而且举了一下就觉得“重”,不得不放下了。
那时,弟弟住在外祖母家,宝珠(宝珠一一作者的舅妈。)管他。我每天到隔壁的立志小学读书。我每天下午三时便放学了,回家来,母亲便教我坐在床沿,执着书,竖立在父亲胸前让他看。而乘此时候,母亲下楼去洗衣服,因为父亲大小便都在床上,衣服得一天换一次。
有一天,我正在执书让父亲看,父亲忽然说:“不看了。”停一会儿,又说:
“拿刀来。”这是指我们房中的一把剖切瓜果之类的钢刀,长方形,长有半尺,宽有寸半,带一个木柄,我拿了刀来,问道:“做什么?”父亲说:“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那时我原也觉得诧异,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还是把刀给了父亲。父亲手拿刀,朝刀看了一会儿,终于把刀放下,叫我拿走。父亲也不看书了,叫我去看看母亲洗衣完了没有。我下楼,看见母亲已洗完衣服,就对她说:“爸爸欲剪指甲。”
母亲就上楼去了。后来我再进房去,看见母亲坐在床沿上,低着头,眼眶有点红,像是哭过。到晚上,等父亲睡着了,母亲悄悄告诉我,父亲叫我拿刀给他,他想自杀。原来母亲听我说父亲要剪指甲,进房后就要给父亲剪指甲。
父亲自己却把刚才想要自杀的事告诉了母亲,他说。“病是一定没有好的希望了。这样拖下去,何年何月可了,可不把你拖累了么?”而且他自己也一天一天不耐烦了,一举一动都得人帮助,这也不好受呀。父亲又对母亲说,虽然暂时不缺钱,但明知病不能好,每天化不少钱弄吃的,这不是白化了吗?还不如省下来,留给母亲和我们罢。父亲又说:教养两个孩子成人,没有他,母亲也会办得很好,只要有钱,母亲什么都能办好。这都是父亲想自杀的原因。
据母亲说,父亲终于答应,不再起自杀的念头了。但是母亲仍不放心,切实叮嘱我:以后把刀子藏好,剪子也要藏好,都不许再给父亲了。
隔了一天,外祖母带了宝珠和阿秀来了。外祖母对母亲说:“你说暂时瞒着姑爷,我却要推开天窗说亮话。”父亲摸不着头脑。外祖母又说:“请郎中瞒着病人,不好。”父亲听这样一说,便猜着几分了,说:“又有什么和尚道士会医的罢。”外祖母说:“不是和尚道士,是东洋鬼子。”于是就一五一十都说明白。原来是母亲听说南浔镇(离乌镇约二、三十里,太平天国后许多暴发户都出在这个镇上)有个西医院,医生是日本人,请外祖母设法打听。外祖母派陆大叔去了一天,打听明白,这个医院的日本医生可以出诊,诊费每日十元,外加伙食费每日五元,药费另算,到乌镇来回作三天算,如请来诊,合计大概要五十余元。
父亲听了摇头,说:“何必化这笔冤枉钱。日本人未必有本事治这怪病。”
外祖母说:姑爷,管他能治不能治,请来识识也好。五十多块钱,我还不算一回事。
母亲和宝珠也帮着说。父亲最后只好同意。于是母亲写了封信给那个医院,请于五天后派医生来镇,并付定洋四十元。
大约十点钟,医生来了,却是个女的,三十来岁,带个翻译,四十左右,还有个女看护(中国人),二十来岁。外祖母问那翻译:“医生呢?还在船上?”翻译指那日本女人,说她就是医生。外祖母很不高兴,正想发作,幸而母亲下来了,对外祖母说:“女的也一样,请他们上楼罢。”于是都上楼去,挤满了一房。
女医生倒很大方,脱了木屐,爬到床上,开始诊病。此时正当初夏,气温较高。
翻译说,病人该脱上衣。母亲和宝珠,那个女护士,三人一齐动手,才把父亲的上衣脱下。照例听、敲以后,医生按着父亲的胸脯,问“痛不痛”?又使劲捏住父亲的手臂关节,问“痛不痛”?父亲都摇头。医生向翻译叽哩咕噜说了几句。
翻译说:该脱裤子看看。外祖母听着笑了。宝珠有点害羞,站远了点儿。母亲便同那女护士替父亲脱裤子。医生按着父亲的支起的两腿,又向翻译说了几句。
翻译问:病人的腿能不能伸直?老是这样支起的吗?母亲叹气回答:一年多了。
医生又把听诊器按在病人肚上,这边,那边,听了好一会,又要父亲侧卧,把听诊器在背脊从上到下都听过了。蹲在床上一会儿,看着病人全身无肉,摇了摇头,这才下床来,向翻译说了句。翻译说:诊断完了,下楼去罢。母亲拿一条夹被给父亲盖好,留阿秀在房,便一同下楼。
到了客堂,外祖母请医生等吃茶点,一边问:这病有办法治么?翻译同医生商量了好多时候,然后回答:老太太明白,病人全身肉都落尽了,又听说饮食照常,这个,你们小心照管,不会马上出事。外祖母又问:这是什么病?翻译又同医生讲了几句,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写了两个大字:骨痨。
母亲看是“痨”,就有点吃惊,问翻译道:“骨痨是什么?”翻译回答:这是痨病的虫子钻到骨头里去了。
母亲便不再问。外祖母和宝珠也不出声,神色都变了。
女护士打开一个大皮包,医生从中拣出两三个玻璃瓶,瓶内有药丸,也有药粉。医生各取若干,分别包成二十多包,向翻译说了一通。翻译便说:这药丸和药粉每天各吃一包。
外祖母又同母亲、宝珠上楼去,祖母也出面了,同到父亲房里,母亲把医生的诊断简短说了一说,便问父亲:“你知道什么叫骨痨?”父亲想了半天回答道:“中国医书上没有这个病名。痨病虫子是土话。我看过西医的书,说肺痨西医名为肺结核,这结核是菌,会移动。想来是移动到骨髓里去了。这病是没法治了。东洋医生给的药,吃也无用。”
父亲说话时心气平静。外祖母和宝珠都哭了。父亲笑道:“原来说是来看看,弄个清楚,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活几天?我有许多事要预先安排好。”
从此以后,父亲不再看书了,却和母亲低声商量什么事。一、二天后,父亲口说,母亲笔录。我在旁虽然听得,却不解其意义。母亲一面笔录,一面下泪,笔录完,母亲重念一遍,父亲点头说:就是这样罢。但是母亲想了一会儿说:这桩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应当请公公来写。父亲听了,苦笑道:你想得周到。于是叫我去请祖父来。祖父来后,父亲不把母亲写好的底稿给他看,而自己再念一遍,请祖父写。最后二句,我却听懂了:沈伯蕃口述,父砚耕笔录。还有年、月、日。后来我知道这是遗嘱。要点如下:
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的变法维新,便要被列强瓜分,而两者都必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外到处可以谋生。遗嘱上又嘱咐我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平等的意义。立遗嘱后的一天,父亲叫母亲整理书籍;医学书都送给别人,小说留着,却指着一本谭嗣同的《仁学》对我说:“这是一大,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从此以后,父亲不再看数学方面的书,却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常常讲日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强国。还常常勉励我:“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并反复说明这句话的意义。母亲要我做个有志气的人,俗语说“长兄为父”,弟弟将来如何,全在我做个什么榜样。
第二年夏季,气候酷热。母亲见从前预备给曾祖父住的两间楼房(家中称为新屋)此时空着,便找人背着父亲住到新屋的靠西一间楼下。安排我和弟弟住在靠东一间楼下。这年夏末秋初,父亲去世了。父亲死时并无痛苦之状,像睡着似的永远不醒来了。当母亲唤父亲不应时,还以为父亲睡酣,但脸上血色全没有了,摸摸脉搏,才知道父亲真个离开爱妻和娇儿,到他常常想念的第二次变法维新国富兵强的中国去了。
我和弟弟正在写字,听得母亲一声裂帛似的号眺,急忙奔去,却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换衣服,我和弟弟都哭了。一会儿,家里人都来了。七手八脚想帮助母亲。但是母亲摇手,泪如雨下。母亲亲手用热毛巾把父亲全身擦干净,换上殓衣,很小心地仍让父亲的两腿支起。
父亲的遗体移到楼下靠东,平常作为会客室的一问。母亲始终只是吞声呜咽。直到外祖母和宝珠哭着进来时,这才放声大哭。
因为天热,第二天就殓了。丧事既毕,母亲在父亲逝世的屋内设一个小灵堂,只供一对花瓶,时常换插鲜花。父亲的照片朝外挂着。照片镜框的两侧母亲恭楷写的对子是: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父亲终年三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