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宗冯友兰
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学者态度"的话,冯芝生先生的态度可说是十足的学者的了。我向来迷信学者。我以为凡是号称学者的,一定都是具有虚心、和蔼、浑厚、严肃等德性的人物。可是自从北来后,眼中所见的,耳中所闻的一些所谓学者,却都多半与此相反。他们依然同我们不学无养的青年人一样的轻浮、躁急、尖刻、儇薄;有时且较我们为甚。其能完全合乎我的理想的,芝生先生要算是第一人了。
我和芝生先生初次见面是在考入清华那年。那时,我因为很羡慕他的学问,所以大学一年外国语文系选修课程中大家所最喜欢选的中国文学史,我倒不选,而选他的中国哲学史。但那时我的理想中的芝生先生,却还不是我后来见到的芝生先生。我的理想中的芝生先生是一位穿西服革履,态度很活泼,说话很流利的"摩登"先生。因为那时我所能梦想的芝生先生,还不过是出过洋,得过哲学博士的人物啊!然而我后来所见闻的芝生先生,却大大的与此不同了。
记得那日一一我和芝生先生初次见面的一日一一哲学史班快要上课的时候,我坐在三院五号教室里,目光时常往外望,静候着和我所多年渴慕的学术界名流冯芝生先生一亲丰采。可是铃声后,走进来却是一位我所想不到的人物。他,冯先生一一四十上下年纪一一穿的是褪了色的自由存大褂,蓝布裤,破而且旧的青布鞋一一毫无笑容的登上了讲台一一坐下二一对架着戴玳瑁边眼镜的眼睛无表情地呆望着我们约有一二分钟,(按:此系冯先生的习惯,每次上课皆如此)开始说话了。他一一这时略带笑容一一教我们先把注册部里领出来的选课学程单交给他,然后满口河南腔的告诉我们:这学期用的课本是他自己编的《中国哲学史》,堂上并无讲演,大家可选把指定参考书看好,如有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中讨论。不像别的教授立即宣布下课了,他却翻开他的大著一一《中国哲学史》上卷一一的后面,把金岳霖先生所做的"审查报告"念了一遍,又解释了一遍。按此文前面尚有"审查报告"一篇,系陈寅格先生做的,其中多赞许冯书之语,冯先生从未对我们念过。然后随着铃声下课了。
这一次的见面,芝生先生所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具有朴素静穆和蔼等德性的学者的印象。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那就是芝生先生口吃得厉害。有几次,他因为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把脸急得通红。那种"狼狈"的情形,很使我们这班无涵养无顾虑的青年人想哄笑出来。我常想:像芝生先生那样的严肃端正的人,会有这样的可憎恶的毛病,真是太不合适。因此,便也时常想到《论语》上的一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以上说的,不过是芝生先生的外表而已。其实,芝生先生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大部分还不在于他的严肃端正的仪容,而在于他的审慎公正的态度。我跟芝生先生上一年的课,敢十二分负责的说一句,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不大合理的话,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很随便地说出来的话。他说话时,老是那样的审慎,那样的平心静气。他,我可以说,才算是完全的理性的人物。一一我平生只看见过两个完全的理性的人物,其一是我的母亲其他便是芝生先生了。芝生先生因为教的是中国哲学史,所以有时也批评胡适之先生。但他的批评胡适之先生和时下一般人的批评完全不一样。时下一般人的批评,不是恶意的攻击,便是盲目的谩骂,很少会使我们旁观的人为之心折的。芝生先生不是这样。他是站在学术的立场来批评的。他说:"适之先生的病痛,只是过于好奇和自信。他常以为古人所看不出的,他可以看得出;古人所不注意的,他可以注意。所以他常抬出古人所公认为不重要的人物来大吹大擂,而于古人所共认为重要的,则反处之漠然。这是不对的,因为人的眼光不能相去那样的远啊!"一一他的话大概如此,我不敢担保有无记错一一这个批评对不对,不必我来断定;但我相信芝生先生的态度是公正的。有一次,他竟替适之先生当起辩护人来。他说:"现在批评适之先生的人真多,有的竟著起一部书批评他。但他们的态度多欠公允,因为他们常把适之先生二十多年前说的话来攻击。这如何可算是公允的呢?"我在清华所听到的批评适之先生的话,可算不少;但大概都带点酸性。其能完全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出之者的,芝生先生,真的,要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写到此处,我又想起芝生先生严肃端正的面容来了。我很抱憾:我和芝生先生虽有一年的师生关系,却从来没有和他说过一次的话:因为我第一年来到北平时,一句话也不会说,所以只好静坐在班里听他们一问一答的议论了。但我相信,校内许多教授中影响我最深的,还是芝生先生。每回,当我看到他的寂寞沉重的脸孔时,我常常感到人生的严重和苦恼。有时我也想:像芝生先生那样的人生,实在太枯燥了,太无趣味了。然而从他的严肃端正的面容上,我感到人生的伟大和高尚的时候,却也不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和一位忘恩背义的朋友闹了决裂,心中烦闷,好几天不能念书。有一个下午,我独自在化学馆前散步,徘徊脑海中的还是那件事情。正在难以排解时,迎头看见芝生先生从对面缓步而来。我那时看见他安闲恬适的样子,深深地一感觉到我自己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东西,为了一件小小的事,纷扰到这样田地,真是不值得。这一次芝生先生给我的印象,直到现在,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