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壁
被称为我国学术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今年一月十一日是他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刘开渠所作全身坐像于是日在上海静安公园揭幕。三十年代我刚跨出大学校门,在良友图书公司当文艺编辑。蔡元培当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长我四十岁,与我既无师生之谊,又素不相识,却曾五次应我的请求对我编辑的书有时亲题书名。有时写一二百字前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一套大系写了万余言的总序;几乎有求必应,从未拒绝。至今回忆,他对我这个青年编辑的信任、培养、教育,对学术界素不重视的良友公司如此大力支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蔡元培先生的音容笑貌,对出版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也是我一生热爱出版事业的最大推动力。
最初一次是l927年。这还是蔡建国在整理他曾叔祖遗物时找到了那年十一月四日郁达夫写给蔡元培的一封信才发现的,信中说:
孑民先生:前恳题字之"迷羊",想已挥就,当即前来拜领。刻又有志摩学生赵家璧先生托为介绍,欲乞先生为伊所编书上题一书名,若蒙俯允,则编者读者皆受赐无量。屡渎清神,迟日当来面谢。肃此敬请冬安后学郁达夫顿首。十一月十四日据研究郁达夫专家陈子善的考证,《迷羊》出版于1928年1月,此信估计写于1927年。这第一本请蔡元培题字的书,是我第一次踏上编辑道路主编((中国学生》月刊后,把三年里先后介绍国内四十七所公私立大学的资料汇编成图文并茂的精装大画册一一《全国大学图鉴》,出版于l933年。
1932年,介绍苏联的书刊要冒一定的风险,我由"左联"的汪仑介绍,出版了"左联"成员韩起编译的一部二十万言附有大量插图的精装书《苏联大观》,胡愈之写了序,我自己去信请蔡元培先生题写书名,他答应了。此书全面介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成就,获得读者的好评。此书现在旧书店也极少见,我自己留有一本。
1936年秋,苏联版画展览会首次在上海举行。我通过当时交大校长兼任上海中苏友协会长的黎照寰的推荐,向主办单位苏联驻沪领事馆无条件取得全部展品的出版权。这本精美画册由鲁迅亲自选编,他还抱病写了序文。画册付印前,我征得鲁迅的同意,去中央研究院请求蔡元培在书前写几句前言,他一口答应了。蔡元培的前言是这样说的:
木刻画在雕刻与图画之间,托始于书籍之插图与封面,中外所同。惟欧洲木刻于附丽书籍外,渐成独立艺术,同有发抒个性寄托理想之作用,且推广为铜刻、石刻以及粉画、墨画之类,而以版画之名包举之,如苏联展览会是矣。
鲁迅先生于兹会展览品中精选百余帖,由良友公司印行,并以见版画进步的一斑,意至善也。廿五年六月廿五日蔡元培题。
我记得当我把这本鲁迅编序的《苏联版画集》样书送到蔡元培先生手中时,他极为欣赏。可惜这种豪华本印数不多,此次特向上海鲁迅纪念馆借用豪华本,才得复印了一份作为纪念。
1935年我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辑(1917-1927)》,由蔡元培写总序的事,大家都已知道了。他当时曾鼓励我续编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这个使命在解放前我无力完成;但前几年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续编了第二辑(1927-1937),共二十卷,今年即可出齐;第三辑(1937-1949)二十卷也已上马。最近听说上海还有一家书店准备把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八十年间文学成果进行总结,编辑一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数十卷,这是蔡元培先生生前没有想到过的。但这套大系中包含了专收《翻译文学》的一卷,倒使我想起半个世纪前,我把《新文学大系》全十卷送给蔡元培先生留作纪念时,他一边抚摸着烫金布脊的灰面精装本时,一边用沉重的语气,向我提出了一个愿望。
他说,"五四"时代如果没有大量的西洋优秀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来,新文学的创作事业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当时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他们所留下的种子是同样值得后人珍视的。他建议可续编一套翻译作品的结集,也编十卷,可以成为《新文学大系》的姊妹篇。
我在蔡元培的启发指示下,向文学翻译家前辈请教后,把编选范围限制于短篇小说,因为短篇小说是近代国外开始风行的文学品种,中国短篇小说受外国的影响很深,介绍来的外国作品数量也很大,值得做一些搜集、整理、总结的工作。因此于1936年决定出版一套《世界短篇小说大系》,书分十卷,约定郭沫若、黎烈文、曹靖华、郁达夫、巴金、傅东华、耿济之、戴望舒等十人分别担任各卷编选。仍由蔡元培写总序。约稿工作完成后,准备发售预约时,按前例出版一种预约样本。大局已定,我又去中央研究院谒见蔡元培先生,请他先在这部新大系的预约样本上写几句话,将来出书时,再写长序。他欣然同意了。隔了几天,我就收到他写在二十行宣纸上的一篇前言。文中说到:
短篇小说的译集,始于三十年前的周树人(鲁迅)、作人昆仲[弟],但好久没有继起的。最近十年始有"世界短篇杰作选"……等出版。但各从所好,不相为谋。一良友图书公司新编一部"世界短篇小说大系",取已译的本,重加审核,选取合格的译品,并补以新译的代表作,又加以各国短篇小说发展历史,名家传记与最近十年的译本索引,不但对以往的短篇小说界作一普遍的介绍,并且对将来的短篇小说定有良好的影响。
上述摘录的最后一节,蔡元培实际上已代替我们把具体的编选要求都--缕述了。可惜这部大系文稿收到一半,预约广告也已刊出,"八·一三"抗战炮湫把这个编辑梦完全轰散了。
解放后的1957年5月17日,我把这个未完成的编辑计划写成了《编辑忆旧》为题的短文,刊于《人民日报》第八版,三四天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来电表示愿意接办这个计划,要我等待他们派人来沪面议。当我正在庆幸三十年代的一个编辑梦,有了实现可能时,反右斗争突然开始,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负责同志靠边检查,我的梦想又一次告吹。
"四人帮"粉碎后的1979年11月,北京《读书》杂志创刊不久,我借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为名,写了一篇《想起蔡元培先生的一个遗愿》的文章。
当时我身边保存的译稿资料,经过"文革"早已一无所有,却还是希望能有什么出版社来投资出版。记得当时主办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周晔曾向我谈起过,不久,周晔离开了译文,随后又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转眼,又过去了近十年,但我对蔡元培的这个遗愿还是念念不忘。
蔡元培这一极有远见并富有学术和史料价值的建议,在比较文学受到国内文学界重视,全国出版社多达四百余家的今天,如果我们能按蔡元培的遗愿,扩大范围,延长下限,聘请对不同语种的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专家担任编选,把"五四"以来直到最近已翻译的世界数十个国家的翻译短篇小说,进行搜集、整理、挑选、补充,每卷加上一篇有质量的导言,出它二三十卷,我敢说,这比今天出版界一哄而起,竞相出版社会科学方面的系列成套丛书,对文化积累,整理史料,开拓眼界,提供国外信息方面,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也一定会有市场的。那时蔡元培的短序。略加说明,仍可署于卷首。出版界的仁人志士,如能采纳,这将是对蔡元培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的最好的纪念,蔡老先生地下有知,肯定会含笑九泉。
198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