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
流亡在东北数月,受尽了痛苦磨难。好不容易得以回家,却又病魔缠身,辗转榻上',一躺就是半年。直至1930年暑期,我借用别人的文凭考入了国立青岛大学(后改名为山东大学),生活才相对安定了下来。
在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国文出了两个题目,一为((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为《杂感》,任选一题,我两题都作了。当我入学报到时,听说闻一多先生给我的《杂感》判了98分,而闻先生看卷子极严格,一般只给六七十分。
这样,我解开了数学吃了"鸭蛋"还被录取的疑团。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三句杂感,虽然短小而内容却不简单。它是我尝尽了人生的苦味,从中溶炼出来的哲理,也是我在政治大革命失败之后,极端苦痛而又不甘心落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痛消沉心情的结晶。
闻先生欣赏这三句杂感,看透了我的心,从这面镜子中,也反映当时他的人生观和思想概况。
我原来进的是梁实秋先生作系主任的英语系,因为记忆力差,吃不消,想转中文系。我走进了闻一多先生的办公室,看到不少和我抱同样目的前去的同学,全被拒绝了,心中有点胆怯。不想闻先生听到我自报姓名时,却高兴地对我说:"你来吧。"从此,我成为闻先生手下的一名中文系的弟子。从此,我成为闻先生门下的一名诗的学徒。
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我读了许多新诗人的诗集,但并没有接触到闻先生的诗,只知道他的名字。现在受业于他,识其人,渴想读其诗了。我向他借来了((死水》,一读就入了迷,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像对于一位令我心折的人物,相见恨晚的心情。读《死水》,一遍又一遍。有些诗,不是一下子就懂透了的,这需要咀嚼、琢磨、品味,一经完全懂了,好似看名山的奇峰,云雾消尽,它的悦目赏心的容颜便显现在眼前,而且越看越美,永远永远在心中保持它动人的青颜了。
读了((死水》,我烧掉一本子我过去的习作。
读了《死水》,我又向闻先生借他的《红烛》,一种特殊的神色在他瘦削的面庞上一闪,然后意味深入地说:"别提它了,它是我已经过继出去的一个儿子。"我向闻先生和他的诗学习,学习着怎样想像,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个字!在以前,我不知道什么叫想像;知道了,也不会用它,抓住第一个跑到我心上的它的浮影,便宝贝似地不放松,把它用到自己的比喻、隐喻、形像上去了。
不知道打开心门,让千千万万个想像飞进来,然后,苦心地,比较着好坏,像一个吝啬的穷女人和一个小气的小贩子把一个铜钱作为这场买卖成败的关键那样认真地争较着,然后,用无情的手把所有的想像赶出去,只留下最后的一个。
因为,形容一个东西,只有一个想像最美。没有扎着翅膀的想像,永远把你的诗拖累在平庸的地上,而诗,却和文一样,最忌讳"平"的。
下字也难,下一个字像下一个棋子一样,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用处,决不能粗心地闭着眼睛随便安置。敲好了它的声音,配好了它的颜色,审好了它的意义,给它找一个只有它才适宜的位置把它安放下,安放好,安放牢,任谁看了只能赞叹却不能给它调换。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不容易呵。
这时候我创作的兴致很高,用心也很苦。每有自已认为值得一看的诗便跑到闻先生家中的书斋去找他,吸着纸烟,喝着茶,浓郁的诗的气氛充满了斗室。
我们像朋友般地谈着,他指点着我这篇诗的好处,缺点,哪个想像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同时,他又立即到书架子上去(书架子做了他的四壁)抓过来一本西洋诗,打开,找出同我的想像字句差不多的字句来,比较着看,有时,一个句子,一篇诗,得到了他的心,他古井似的心上(他久已把诗心交给一堆故纸了)立刻泛起澎湃的热流,眉飞色舞地读着它,同时,把一个几乎是过分的夸奖给了我。他,时常在他喜欢的句子上划个红圈,而那句子恰好是我最得意的,于是,我们的心和眼睛全叫诗连在一起了,而闻先生也顿然从一位严肃的学者回到了热情诗人的境界。
记得有一个暑假,我把((神女))这篇诗的底稿给他看,其实是在做一次试验,其中有一个句子我最喜欢。复信回来了,我心上的那个句子:"记忆从头一起亮起",果然得了红圈。我高兴得狂跳起来。
除了向闻先生学诗,我还把其他一些诗人的诗读了不少。徐志摩先生的诗写得精彩,才气超脱,我喜欢他的潇洒,像一位象牙之塔里的诗仙,穿一件纺绸长衫,在海滨夏日的阴凉下,天风吹绸衫和人一起飘飘然欲凌空飞去。但他眼里的宇宙和人生与我距离得太远,他"云游"在天上,而我生命的根却扎在泥土里。
陈梦家追随闻先生,从武汉大学到了我们学校做助教。他年轻,才高,信仰宗教,但缺乏人生艰苦的磨练。虽然我和他对人生的看法恰恰相反,但他耀眼的才华,美丽的诗句,也着实打动过我的心。当时社会上传说我和梦家是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二家",这话倒也事出有因。我曾问过闻先生:"您应该写诗呵,为什么不写了?闻先生带点感慨地回答:"有你和梦家在写,我就很高兴了。"王统照先生是我的同乡,也是我十分尊敬的前辈和老师,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他的住处一一观海二路49号,是我和吴伯箫同志常去的地方。对于我的新诗创作,他给了我许多有益的意见。他为人诚朴、平易、言行谨慎,但诗人气质浓厚,诗兴一来,妙语如流,眉飞色舞。他学识渊博,爱好美学,曾自费游历欧洲数国,带回许多佳作。他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发现一个新作家,以为至乐。吴伯箫、端木蕻良和我等一些青年作家,都是在他及其他几位前辈作家的帮助扶持下登上文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