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适夷任先生
开始坐镇我们东自修室的是任先生,也就是写信向我探问蒙铁的任昌火斤同志的祖父,我的学校的老校长,他那时还不到三十岁,已是一位严肃的老先生。清瘦的脸上架一副铜丝边近视眼镜,灰布长袍黑布马褂,一面照料我们自修,一面自己捧一本线装书,同样在用功。他严肃可是和善,一个特点是两手指甲养得很长,手掌特别发红。这种手叫朱砂手,打起人来特痛,可他从不打人。有的老师因为我闹,用戒尺打过我的手心,痛得火烧火辣,小手心发肿,但任先生没打过我。
他教国文、修身,教低班,也教高班,是我真正的开蒙老师。有一天在自修室里,他叫我站在他身边,教了我一首唐诗,骆宾王五岁的处女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读到的第一首唐诗。我一念就能背,放学回家便念给祖母和母亲听了。后来我一辈子爱上骆宾王,特别是念到他讨武则天的檄文。七十年代最后在干校管图书,还特地抄了一本骆宾王的诗,而想起任先生教我的第一首。
因为朱家两位校董燕生(七先生),鄂生(九先生)天天来校,他们不上课,也巡视我们的学习,还有一位八先生(湘生),他来得少些,听说家里作大股东开的酱园、木行归他管。七先生很严,学生见了害怕,九先生总是笑嘻嘻的,翻翻我们的作业本。大家以为他们有一个准是校长,后来才知道,校长就是任先生。不过他和别的教师一样,一天要上几堂课,从不对人发号施令,大家当他只是一个老师了。
他讲课顶认真,反复讲读,指定一个学生要他回答问题,或是背一段书。
这教法使学生人人自惕,恐怕点上名回答不出来,便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他很少疾言厉色,说话和和气气,却使学生见了又害怕,又亲切誉记得出过那样一件事,我已经是高小了,同学中有一个叫许志铨,是绍兴人,父亲是一个大胖子,有许多用脚划桨的小乌篷船,在多水道的家乡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家叫它脚划船,划船的全是绍兴人,他父亲当然也是从绍兴迁来的。自己不动手,船都租给伙计去做买卖,由他收取一定的租费。像《骆驼祥子》中的老丈人一般,生活是富裕的。这志铨有特别的爱好,常从街头的小书摊买来小本有光纸石印的小说书,偷偷掩盖在课本底下,连上课时也迷在里面。什么《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彭公案》、《施公案》全有。自然地传染了我们,特别是武侠小说,仙道、剑客。记得看((七剑十三侠》、《五鼠闹东京》,读到白玉堂误陷铜网阵,还掉下了眼泪,硬说这书没完,一定还有续集,写白玉堂死里逃生的。
同学们武侠迷发展到行动的实践。我们经常在后院树上吊一只沙包,用小拳头打沙包,练习武功。特别钦佩有道术的剑仙,口吐一道白光,能叫人头落地,披发仗剑,口吐真言,喝声道:"疾!"顿时天昏地黑,飞沙走石,看敌军败阵而逃。于是大家都有一个小葫芦,装满黄沙,喝声道"疾!"向对方喷出一道砂子,说不定迷了对方的眼睛。
这玩艺儿还不算危险,更糟糕的学起飞檐走壁来了。后院正楼两厢,一座楼厅是够高的,三边朱漆雕花窗棂,窗外屋檐通着栈道似的檐道,大概是供工人油漆打扫用的,我们就走檐道练功,要是站在院子里向上望去,已成险峰,偏还有大胆同学,从正楼窗角架上一条长跳板,直达偏楼的檐道,成了一座天桥,居然走起天桥来了,要是腿儿一软,直摔到石砌的院场,保证会跌得粉身碎骨。几个人挨次比赛,把旁观者骇得毛骨悚然。这天后院正门是开着的,这壮举便落在顺便经过的任先生眼里,他不出面干涉,悄悄躲在一旁,把自己隐蔽起来,不让同学发现,直到那位同学平安度过天桥,他才突然露面,严厉申斥,这样危险的游戏,是绝对不允许的,立刻叫大家把跳板拆了,他声明他早已望见,没有立刻出面禁止,是怕桥上的人,发现老师,心里一惊就会摔下来了,所以当场就回避了。任先生临危若定,是这样爱护学生的。
这件事留在我记忆里七十多年了,因从小叫惯任先生,竟记不起或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这回是特地写信去问了他孙子,才知道他的名字叫任友曾。
任友曾先生是前清末科的秀才,在家乡颇有才名,而科举废止,他不能进一步再考举人,应朱氏实获小学之聘,担任我们的校长,这学校虽系私立,规模不大,但教学质量较高。县立小学的毕业生,也有再到这儿来进修一二年才去上海、宁波考中学的,我自己从六岁至十四岁呆了将近八年,不是留级,而是毕业了高小,又进修了一年才离校的。
我家族三房五个堂兄弟,几乎全在这儿上学,我父亲长年在外,对我的学业仍很关心。第一次收到我写的"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的家书,喜得他一直藏在口袋里给人看,还特地买了四部有光纸石印小字线装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寄给我,还特地叮嘱,"《水浒传》先收藏起来别看!"这叮嘱得了反效果,我第一部读的竟然是《水浒》。父亲对任先生很敬重,每次回家,必首先拜访,问我的功课怎样,任先生向我父亲做了总评:"人还有点聪明气,就是太贪玩,不爱用功。"现在我八十五岁了,回想先生总评,第一句大概正符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后两句实际评定了我的一生。任先生是我的老师和知己。
任先生,虽当了校长,可一生清贫,他家住离学校不远,我每次上学必经那条小巷,放学过年,照例上先生家拜年。他有女子八人,全靠一人的束惰养育一大家人,显然是压得透不过气来的生活,后来失踪了的同学善祥,是他长子,高小还没毕业,就出门上汉口当学徒去了,当然为了减少一个食口。
我自出校门,离家去上海,再也不知道任先生的消息,直到八十多岁的今天,从他孙子的来信,才知道他于1930年已经呕血去世,享年55岁。我这辈子以写字读书为生,真正的第一个老师,不是那位擂鼓墙门收了父亲贽仪教过四旬《三字经》的俞举人,而是这位贫病谢世的任先生。
我们家乡夸称"文献名邦",末科秀才很多,我小时见过的,有的当米店伙计,有的提着一只篮筐叫卖"焦饼、油炸鬼",都是秀才。像任先生这样,以书卷终身的,已经大不容易了。
老先生我的第二位恩师,是沈九香沈老先生。那时我在校已经是文章满篇的高年生了。并不知道全县有数的名儒的名字,只知道我们的校董特别郑重地礼聘一位三山书院的老先生来教学,大家只叫老先生而不名。
老先生听说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是末一科的举人,科举废除断了上进的道路,一辈子以教读为业。他年龄比谁都大,嘴上颏下留着长须,蓬松中开一个黑洞,是缺了几颗牙齿的大口,对顽皮捣蛋的我们大声吆喝:"啊……嘻!"大家连忙闷着脑袋窃笑。
校董对他特别优待,他起得迟,每天上午第一课都抖不到他。他起来了,校役端了洗脸水到他屋里,然后独坐中厅会客室兼教师餐厅的独立金鸡的花梨木圆桌上首,吃他单独的早餐,一碗白米粥,两条油炸鬼,一个咸鸭蛋,这是别的教师不能享受的。
因为他上课老对我们"啊……嘻!"开始我们都不大喜欢他,同班同学朱振钧,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老胴头",大家背着他就叫"老胴头"。
我们这个小学,除按照新学制规定的课程,外加一门读经。老先生来的时候,我们已读完了《论语》。我们对"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都没有什么反感。老先生一来就开始讲《孟子》,第一课就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我们听到有腔有调念出这"叟"字,都偷偷地笑了起来,这叟不正是这位老先生了。特别不喜欢孟子的"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讨厌他老是爱和人顶杠,还骂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子为我,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开口就骂人禽兽,太没有道理了。他还教我们宋儒吕祖谦的《东莱博议》,是专门驳斥左丘明的《国语》的,反正是跟人唱反调,不使我们欢喜。
但他念古文的声调却把我们迷住了。开头他一念,我们就忍不住笑,慢慢地,体会到高低轻重,抑扬顿挫与内容密切结合的变化,感染到文章的所谓"气势",而发生了美感。我们每月两次作文课业,很快地有了进步。从此不仅仅做"人生于世……"的新八股,而且能用满格的红卷子写出自己的意思来了。
记得校董家的一位姓张的亲戚,在乡下遭了盗劫,把家搬进城里,九先生陪他来参观学校,忽然发生奇兴,由他主持来了一次作文比赛,出的题目是《试、述诸生之志》,头奖是十个铜子,却被我捞到了。我只记得内容:"为人臣则鞠躬弓尽瘁,死而后弓,为武将则执千戈以卫社稷,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那样的话,拿都是从诸葛亮、马援那儿抄来的,居然得了这样的批语:"冠冕堂皇,袍第登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老夫将拭目以俟之。"幸而这位老先生年龄大了,没见到我没出息的经历。只是吹吹牛,骗到了每一笔稿费。
总之,那时学校和家庭的定评,我的功课正在上进。偏偏我姐姐从小得了羊痫疯,动不动突然厥倒,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而我父亲是特别爱女孩的,为了给她治病,决定全家迁居上海,去时我在学校请了几天假,初次遨游了向往已久的洋场,然后由我舅父带我独自回乡,继续校课,而且成了寄宿生。寄宿生很少,就在西小院西厢的平房间,和留校的教师合住一起。他们大都是与朱家有点亲戚关系的乡下地主的子弟。受我父亲的重托,学校安排我住在东房南室,一室三床和老先生同房,正是老先生的床。左右两床是我和同学叶宗泰,恰巧这叶宗泰是老先生的外甥,也是受到特殊待遇的。
我生平第一次离家,生活自理,只在周末到叔父家去,让叔母照顾我的冷暖,吃顿好的,换换内衣,可我还是爱上学校宿夜。寄宿生平时还有夜自修,黑漆漆的窗外,有时也有先生来巡视。可每天下午一放学,学生都走完了,教师们也有自己的事,整个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吃过晚饭,天色尚明,后院更成了我们大吵大闹的乐园。这儿两侧楼上全是藏书,霉天得搬到院里晒书,晒书时把外边木行的木材,搬几条细小的架上木板,到晚再把书搬回楼上。架就空留着。
于是木材就成了我们游戏工具,架在树杈桠上成了跷跷板,两个人一上一下地蹬起来。细木材经不起压力,咔嚓一响,断了一条。这可闯了祸了,明天发现查问起来怎么办。有人出主意将断木头塞进楼梯下的地板洞,再出去到广场偷一条相同的木材。这旅程不算近,还得过几个关口,不让校役和老师发现,偷窃居然顺利成功,就是不知道地板洞的断木,后来是否发现,还是永远烂在地下了。
当我们干这鸡鸣狗盗的行为时,老先生一个却在宿舍里点了一支红烛,在审批我们的作业,他一边用朱笔改动我们的文稿,一边用挂在大襟扣子上的小玳瑁梳子梳理着胡子。我们出了一身大汗,一点不敢作声轻轻脱衣上床。他用一套三叠不及一尺高的小屏风,三面遮住了烛光,免得妨碍我们的睡眠,继续批改我们的作文。我们一觉睡到天亮,是起床的时候了,便坐起来穿衣服,撩开帐子,临窗的书桌上,红烛依然点着,老先生的朱笔,仍在继续的工作。
"老先生,你为什么还不睡觉呀?""这,这就完了,这就完了。"原来为了我们高年级的一堂作文课,他整整地熬了一个通宵。
那回坐镇我们自修室的正是老先生,他给我发还作业本,并不在桌上一放,让学生自己领去,而是一个个地把我们叫到身边,把你的本儿打开来,指着朱笔修改的行格,一句一行的向你说明。为什么这句用错了,这个字要那样改动,为什么这儿前后句,画上勾勒,颠倒过来,语气便顺了。然后说明他的总评,指出哪点有了进步,哪点上次已经指出,这回又犯了老病,下次必须改正,最后批了一个行书的"然"字,是他的阿拉伯数字:85分。
正是这位老先生,给一辈了以文字为生涯的我,打定了最初的基础。我不用功,读书最是粗心大意,到今天仍写错别字,让人指摘。可从小爱上了书,直到无书不读,在暑假里,室内石板地上摊一张草席,津津有味地读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和这位老先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读完高小,又在学校进修了一年,一直到离开学校,还是爱舞文弄墨,这兴趣也是老先生感染了我的。
后来我去上海当学徒,回家探亲,上学校拜访老师,老先生已经回家养老去了。不久,知道他无疾而终,说他一辈子没害过病,生活挺有规律,在家里也一样,那天还高高兴兴和一家人共进午餐,独自回房午休。为什么今天到时候还不起床呢,媳妇进房探望,他已经一瞑不醒,安然地享受了真正的安乐死。
龚先生老师在自修室的坐镇,使我们在下课以后的自由仍受一定的限制,同时作为老师也增加了教课以外的业务负担。但他的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学生们与老师的亲近,每学期开学后,自修室总有变动,坐镇自修室的老师也变了。
现在我记得印象较深的是龚先生,老师中年纪较轻的,可能师范毕业就来我们学校了,不过教龄也不短了。他是家乡北部近海的小路头人,说话硬声硬气,有一股海头味。留着长发是正中分开的,经常一件鼻烟色的小溪呢袍子,个儿瘦小,教我们算术课和音乐课。
我们那时用一本厚厚的有光纸线装的((笔算数学》,什么开方、乘方呀,常闹得我蒙头转向,我别的功课不怕,怕的就是这一门。但他兼教音乐,其实只是唱歌,却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在后院西侧那个小课堂,就是各班的音乐室,有一架风琴。虽然我五音不全但跟大家齐声唱,滥竽充数,我还是喜欢大声唱歌的。
男儿志在四方,"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就是龚先生教的歌,现在回想,这首歌影响了我的一生。
龚先生在自修室自顾写作,不大管我们,他编了本《(乡土地理)),因为他也担任高年级的地理科,这自编的讲义,记述我们这个县的乡区方位,山脉河流,民情风俗,乡土物产。一个小孩成长在一个小县城里要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没有那么多实践的机会,别说环游世界,走遍中国,就是把自己出生的那个小县,各乡各区,都小小走遍的,除了特殊职业者,又有几人呢?
多少年后,抗日战争的后期,我才有机会几次穿行家乡南山北海的土地,还记起了龚先生的那门功课。
龚先生在自修室上首的桌上,望望我们,我们都是高年级了,放下书本,自由谈话,他不大干涉。天冷了,外边刮风,我们叫冷了,龚先生就批评:"小伙子嘛,身上有三斗三升火,怕什么冷。"不怕冷的同学是有的,坐在我前面书桌上的朱振钧,他整个冬天不穿棉裤,两条单裤就过冬了。他精瘦,但身子骨结实。也不是穷,而是家庭教育的锻炼。他父亲好似在肖山什么地方当厂长,又像一个教育家,听他做过青年修养的演讲,叫朱嘉琳(?),三个孩子,大的洪钧,号伯银,比我们高一二班,按照读来的武侠小说,我们叫他洪钧老子。同班的叫振钧,号金声。后来看社戏,舞台背景左右两道"出将""入相"的绣花门帘,各写上"金声""玉振''的门额,他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这金声,功课好,数学精,说话不多,一说就打在人家点子上,很厉害。我们算是要好的同学。上学、下学,有时见他母亲站在门El正盼儿子回家。下面还有一个小弟弟,不知什么钧,叫铁珊,还没有上学。后来振钧不知哪里上中学,又考上南京的东南大学,去美国留学。听说到四十岁还未结婚,回家总跟母亲睡一个房,四十岁后在美国与一华侨富女结婚,成了什么物理学博士。中美复交后,不断有华裔学者回国,我在报上留意着,总没有发现他的名字,不知后来怎么样了。
再讲老师龚先生,他一个人留校住宿,到寒暑假才返乡探亲,还带了一个侄子来校,寄宿随读,恰巧是我寄宿时代的玩伴,玩得可够凶的,一张嘴很脏,满口都是粗话,当时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知识,可多少已有向往之心。我记得他一句口头话叫"王升",王丹个上下拼在一起,就是"弄"字。这"弄"字是一个动词,在家乡话中,用处很大,什么动作都用得上,好比现在我们惯用的''搞,,字,当然也包括到异性之间的事,于是引起小同学们大大的兴趣,一说"王升"就想到那里去了。而这位海头小伙子,一天到晚是"王升""王升"的。
这些全是插话,别了学校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龚先生的消息了。虽然他那里是我一位嫂子的老家,后来我跟着部队行军,也到过他的故乡,可只有他在校的印象,深深留在今天的记忆里。默默无闻的旧时乡间的知识分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