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17世纪荷兰绘画

  1609年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促进了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使17世纪的荷兰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7世纪的荷兰。没有其他国家那样强大的宗教势力,是宗教信仰和学术思想比较自由的地方,新思想、新文化广泛传播,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数学、天文学、生理学和光学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在美术方面,由于荷兰人民信奉新教(加尔文教),使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新教荷兰艺术,与旧天主教的佛兰德斯的艺术形成对照,所以17世纪的荷兰画派独具风貌。荷兰人生活简朴,工作勤奋,在艺术上不爱巴洛克那套过分华丽的东西。由于新教仪式主张简约,不准在新教的教堂内设置雕塑和绘画,所以人们不再需要壁画和大型绘画,于是小型而精致的油画就普遍地发展起来。在荷兰绘画中很少有宗教题材的巨幅壁画,而大多是描写家常小景、眼前风光的小幅油画。这种油画最适于发挥“焦点透视”的长处,也适于表现目光所接的明暗和色彩,所以在荷兰画家中那些善画小画的人,被称作“荷兰小画派”。

  就荷兰17世纪的艺术风格来说,它是现实主义风格。其形成期是3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物画家哈尔斯;40年代到60年代是荷兰绘画艺术的全盛时期,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的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和风俗画家维米尔的艺术活跃期;从70年代开始,荷兰绘画艺术由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影响和几位现实主义大师的去世,已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而走上了脱离生活的学院派道路。

  由于17世纪荷兰的主要画家代表是伦勃朗,因而有人称其为“伦勃朗的时代”。

  荷兰画派的奠基人——肖像画家哈尔斯

  弗朗斯·哈尔斯(1581年—1666年)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和风俗画家。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他生于一个服装工人家庭。早年从师卡·凡·曼德尔学画。1601年或1611年他加入哈勒姆圣路加公会。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荷兰的港口城市哈勒姆度过的。当他作为画家开始独立创作时。正是荷兰人民革命斗争获得胜利之初,荷兰共和国正处于蓬勃向上繁荣发展的时期。

  哈尔斯一生主要从事于肖像画创作,在他的早期和盛期的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从20年代到30年代,他广泛地描绘了荷兰各阶层的人物,如军官、市民、音乐师、酒徒、少女、孩子等各色人物,优秀代表作品有《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的小丑》、《吉卜赛女郎》,《扬克·兰普和他的情人》等。

  哈尔斯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画面生动活泼,决不矫揉造作。虽然多为单人半身肖像,却常常使人联想到画面之外还有其他人物,构成一个情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哈尔斯除了画单人肖像外,还创作了一些团体肖像画,除了同样体现他荷兰人健康快乐的一面外,还表现出他善于打破团体肖像画的拘谨、呆板的局限,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场面,如《哈勒姆圣乔治市民卫队军官们的宴会》。

  哈尔斯晚年几乎被人们所遗忘,十分孤寂。甚至连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也对他是陌生的。1666年9月1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贫困和寂寞中离开了人间,被埋葬在哈列姆的巴波大教堂里。

  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1606年—1669年)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17世纪整个欧洲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和风景画大师,几乎擅长于绘画艺术的一切表现形式、油画、版画、素描尤为精到。他在艺术技法上的探索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方面对欧洲的绘画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时空范围。他与鲁本斯和委拉斯凯兹一起被称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绘画的承前启后的大师。

  伦勃朗于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莱登市的一个磨坊主的家庭。最初在莱登大学学习法律,后转而学画,曾先后向画家斯威楞伯格和拉斯特曼学习绘画,后吸收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方法加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早期画了一些以《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为题材而加以世俗化的油画和腐蚀版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铅笔素描、鹅毛笔结合着毛笔的素描。1632年他迁居阿姆靳特丹,因创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而一举成名,并和一个贵族女儿莎士基亚结了婚,过了10年幸福的生活。这个时候他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创作了《画家和他的妻子》、《基督受难》、《圣家族》、《基督被抬下十字架》和《丹娜依》等一系列作品。

  到30年代末期,伦勃朗的艺术追求与荷兰权贵阶层的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在1642年,伦勃朗的妻子去世了,这使画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艺术追求与荷兰权贵阶层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出来,他的巨幅作品《夜巡》遭到了订件人的反对。然而这幅油画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画性质,并引起人们对于不久之前的荷兰人民解放斗争的回忆。在这个时期,伦勃朗的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0年代的创作,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丧失了早期作品的生机勃勃与激动人心的特点。伦勃朗画那些非常安静,人物画得很小的《圣经》故事画。同时继续创作他的肖像画与风景画。这一时期伦勃朗的油画特点,是明暗调子的丰富与微妙和温暖的色彩。

  50年代伦勃朗创作了许多他所创作的最出色的心理描写的肖像画,擅长以概括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60年代是画家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由于订货日益减少,画家几乎毫无收入。尽管几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一幅画已经是价值连城,一幅版画也值三百万美元,但是在当时,他的画有时只能卖两盾一幅,有的只能换取一罐水酒。1662年他的后妻斯托费尔斯也逝世了,六年后他的爱子蒂士斯也离开了人间,年过花甲的老艺术家已是心力交瘁,在生活的不断打击下日趋衰弱了,由于视力的衰弱。也几乎完全放弃了铜版画的创作。伦勃朗在这个时期里喜欢用芦苇笔画素描。但是,此期生活和事业的不幸遭遇,并没有摧毁伦勃朗的坚强意志和无限的创造力,相反地。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创作出来的。如《呢绒商同业工会的理事们》、《大卫在索罗门前弹琴》、《浪子回家》等。

  在伦毂朗一生的作品中,他的油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只是画家艺术创作的一个方面,因为他的版画和素描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几乎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版画作品,他的著名的版画作品有《三棵树》、《三个十字架》、《浮士德》等。

  伦勃朗给予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17世纪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一生勤奋,创造性的劳动从未间断。虽然他的很多作品已经遗失,但今天仍保存了他500幅左右的油画,将近300幅蚀刻版画和1500多幅素描。

  风俗画家维米尔

  维米尔(1632年—1675年)是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也作肖像和风景画。维米尔与哈尔斯、伦勃朗被认为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维米尔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客店并兼做卖画的生意。1653年维米尔加入德尔夫特市圣路加公会成为正式画家。1663年和1669年两次被选为该会会长。他在美术史上曾被称为“谜一样的画家”。自从他去世后,他的名字一度被人们遗忘,直到19世纪中叶的马奈一代人,才重新发现了他,此后,他的名声在20世纪越来越高,被人比喻为“沉睡了两个世纪的司芬克斯”。

  维米尔一生只留下35幅油画作品。但是在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却有不少精品之作。维米尔的油画作品以风俗画为主。最初,他主要从事宗教和神话题材的大场面的绘画制作,后来才从事肖像画和风俗画的创作,并在风俗画上显示了特别的才能。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倒牛奶的妇女》、《包头帕的少女》、《做花边的女子》、《画家和他的画室》等。

  维米尔的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他是表现宁静生活的诗人。描绘光影变化的大师。他不用明暗法去强调戏剧性效果。而是减弱它的对比强度,用以造成微妙的光影变化和空间感,达到抒情的目的。他的作品多以市民家庭妇女为主角,描绘她们的日常生活,富于生活情趣。但他又区别于当时盛行的荷兰风俗画,无意于情节上引人入胜,而是着力通过生活场面发掘诗意,颇能以朴实真挚的抒情风格打动人心。他是一个生活恬淡、安贫乐道、乐于绘事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喜欢表现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它使画面不仅充满空间感,而且给狭小天地上抹上一层抒情的色彩。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给人以宁静和愉悦之感。除光线和色彩外,他的造型也有独到之处,他注重用大色块描绘近于几何形的大形体,而不屑在细节上作纤毫毕露的刻画,给人以浑成大器的印象。可以用“简洁洗练,朴实凝重”八个宇加以概括。和荷兰小画派的画家相比。他在艺术成就上显然要高得多。荷兰风景画家路伊斯达尔和霍贝玛路伊斯达尔(1628年—1682年)是荷兰卓越的油画家和版画家,17世纪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

  路伊斯达尔出生在哈雷姆城,曾受过叔父萨洛蒙·路伊斯达尔(1600年—1629年)的熏陶。曾游历德国和荷兰等地。1665年到阿姆斯特丹,在艺术上深受伦勃朗的影响,一生创作了约500幅风景画,但这并没有改变他贫困的境遇,晚年死于救济医院。他的死几乎无人知晓,他的作品也直到18世纪才得到应有的承认。路伊斯达尔在他早期的风景画中。就已经显示出他是荷兰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的继承者。他喜欢描绘海洋、平原、农村等景色。在一些采取低透视构图的作品上,生动地表现出荷兰田野的优美,他的作品以构图气派宏伟,描绘精致而凝重著称。代表作品有《风车》、《爱格孟特乡村风景》、《犹太人基地》等。画家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自己乡土的自然景物的深厚感情。

  路伊斯达尔的风景画上,光具有银灰的稍冷的色调。这种光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一种心平气和的情绪。他虽然不描写古代题材,但他的作品却体现了古典作品的美丽。他的作品在形成西欧的现实主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霍贝玛(1638年—1709年)也是荷兰风景画家,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是路伊斯达尔的学生,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生前不受当时上层社会所赏识,死后名气很大。对其生平所知寥寥,只知道他30岁时才结婚,后半生境况不佳。因为生活贫困而放弃绘画改作税收人,还在一家酒店当过差,最终赤贫而死。

  霍贝玛的风景画在技法上受其业师的影响。但与老师不同,画风朴素明朗,善于真实地表现自然界多变的景象,洋溢着一种较为明快的气氛,散发出一种淡雅的泥土气息,展示了荷兰田园风光的丰富多彩。代表作品有《磨坊》、《村舍》、《林间小道》等。

  《林间小道》是霍贝玛为后世留下的风景画楷模。它不仅是霍贝玛的不朽杰作。也是荷兰风景画的杰作。这幅作品是在写生的基础上根据严格的古典结构在画室里完成的。在这幅画上,乡间的宁静景致,别有一番情趣,令人心旷神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