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德国的文艺复兴发端于15世纪。从15世纪开始德国美术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而15世纪中期以前。德国美术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德国的封建割据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在14世纪到15世纪,德国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在个别部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德国仍处在封建割据的状态。300个诸侯国与帝国的自由市都使戴皇冠的统治者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国家的不统一阻碍了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德国缺乏富有的艺术赞助人。为了满足廉价的宗教艺术的需要,德国的版画艺术作为伟大的图画艺术中较廉价的一种画种得到发展是不足为奇的。

  德国15世纪至16世纪间,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政治上仍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教皇、主教、上层僧侣等特权阶层竭力用他们的职权增加收入,生活奢侈淫逸。因此德国的社会矛盾便集中地表现在反教会的斗争上。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首先向教会展开了斗争。

  16世纪初,德国以宗教改革运动的声势,掀起了大规模的思想文化的变革要求。德国的人文主义者针对经院哲学进行发难,予以无情的批判。他们用现实主义世界观去解释《圣经》,并依实验科学为依据,抨击神学的反科学性。这种把基督教思想与古代世界的哲学联系起来研究的结果是,给各地的宗教改革运动播下了种子。1518年,德国终于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和伟大的农民战争。在强有力的社会风暴冲击下,德国的文艺复兴从开始形成而达到极盛时期。肖像画与风景画开始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尤其是版画艺术达到了当时欧洲的最高水平。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不仅是油画家,还是版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都有著作出版。丢勒1471年出生在德国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的中心地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城市——纽伦堡,他的父亲是纽伦堡的一个铁匠。丢勒从小喜欢绘画,后随画家胡尔盖莫特(1434年—1519年)学习绘画。他曾两次去意大利旅行,又去过德国各地和尼德兰一些著名的城市。在意大利,丢勒极为佩服曼坦尼亚的强有力的艺术。回到纽伦堡以后成为一个画家,画了《自画像》,创作了《启示录四骑士》、《死神和骑士》等木版画。他的《自画像》上的很浓密的头发的画法,使威尼斯的大师乔凡尼·贝利尼大为惊叹地说:“丢勒那个人画头发,大概是用特殊的画笔吧!”

  丢勒的画,坚实、缜密、严肃,他把中世纪为印刷《圣经》而延续下来的木刻图画,提高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版画艺术。为此,丢勒在艺术史上获得了崇高的荣誉。丢勒一生创作的版画众多,最著名的是他的14幅版画《启示录》。

  《启示录》是基督教《圣经新约》中最后一卷。它充满了恐怖的奇想,大概是为了告诫信徒如不笃信基督就会遭到惩罚。丢勒利用这个题材暗示基督教会和15世纪德国封建统治阶级给人民造成了饥荒和灾难。其中的《四骑士》便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那4个象征着胜利、战争、饥饿和死亡的骑士,正无情地践踏着倒在他们铁蹄下的人群。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丢勒对待封建统治和基督教会的态度。

  在油画方面,《四圣徒》是丢勒晚年的杰作。这是一幅为他的家乡纽伦堡市政厅绘制的作品,描绘了耶鲜的四个门徒:约翰、马太、保罗和彼得。这幅作品赋予这些人物以极其庄重有力的造型和强烈的个性。

  格吕内瓦尔德(1460年—1527年)是与丢勒几乎同时期活跃在德国画坛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艺术家为职业开始。并成为美因兹大主教的宫廷画家。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依塞哈姆祭坛画》。其中的《耶稣被钉十字架》、《受胎告知》、《圣母子》和《耶稣复活》等宗教题材的绘画,渗透了人间的爱和悲痛的情感。格吕内瓦尔德的绘画色彩强烈,尤其善于对画面中的光进行处理。他并不强调一个光源,而是根据画面的具体需要,灵活地使光在画面上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对光和色的处理对17世纪欧洲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16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画坛上唯一可以与丢勒的艺术成就相提并论的绘画大师是汉斯·贺尔拜因(1497年—1543年)。他生于奥格斯堡,父亲也叫汉斯·贺尔拜因,为了和父亲区别,因此加上“小”宇,称小汉斯·贺尔拜因。他像丢勒一样,具有思想家的风度。他是16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肖像画家和装饰艺术家之一。其中以肖像画的成就最为后世推崇。1526年,贺尔拜因经过著名学者埃拉斯谟的介绍,到英国结识了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并受英王亨利八世的赏识,成为宫廷画家。在那里他画了傲慢残忍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廷臣们,画了王后贵妇及宫女,还画了幼年时期的爱德华六世。贺尔拜因一生肖像画作品很多,他的肖像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16世纪各种人物形象、服饰和性格。在众多的肖像画中,以《托马斯·莫尔肖像》和《埃拉斯谟肖像》以及画家在第二次去英国前为妻子儿女所画的肖像画《艺术家的妻儿》最为著名。在《埃拉斯谟肖像》中,画家突出了人物沉着含蓄、亲切庄重的性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的典型。在《艺术家的妻儿》中,他非常敏锐地抓住了对象的性格特征,所有次要的部分都被处理在大块暗色调中,使人物的形象显得更为突出,充分抒发了他对妻子和儿女的真挚感情。

  另外,贺尔拜因作为英国的宫廷画家,对于英国的绘画,特别是肖像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543年秋,英国伦敦瘟疫流行,年仅46岁的贺尔拜因染病而死。

  总观德国文艺复兴绘画,共形成了两个高峰,一个是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前后的以丢勒和格吕内瓦尔德为代表的高峰,一个是16世纪中期以贺尔拜因为代表的高峰。自贺尔拜因以后,德国画坛由于封建势力的加强和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沉重打击,开始进入了低潮阶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