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军人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取胜。
——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
苏德战争进入第一个秋季的时候,苏联红军的战略形势仍然极其紧张。总参谋部认为,战争进入第一个秋季时,前线军事行动的紧张程度将不亚于战争初期。
1941年7月16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然而,希特勒却令中央集团军群暂停东进,并抽调其主力去支援对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的作战。
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
1941年9月底,德军基本上完成了夺取莫斯科的战略部署。希特勒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会议上说,在这次战役中必须对莫斯科实行合围。他把该战役命名为“台风行动”,规定10月2日突击。
同时,希特勒还发出了灭绝人性的指示:在这次战役中必须对莫斯科实行合围,不致使“任何一个俄国士兵,任何一个居民不管是男人、妇女还是儿童逃出城外。突围的任何企图,必须以武力镇压之。”
莫斯科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军对掩护莫斯科方向的苏军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苏军所有的三个方面军都在顽强的浴血奋战。莫斯科大会战开始了。
莫斯科形势万分危急。10月5日,斯大林致电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要求其火速返回莫斯科,商讨首都的防御问题。与此同时,国防委员会作出保卫莫斯科的决定。决定号召全体莫斯科市民,不惜一切代价,协助苏军保卫祖国的首都。
当天,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代表,与国防委员会委员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及马林科夫到了西部前线。华西列夫斯基此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冲出敌人重围,从西部撤下来的部队,火速派往莫扎伊斯克防线一带,并在这一地区组织防御。
总参谋部还派出了一批军官和两个汽车纵队,协助他的工作。炮兵少将戈沃罗夫和一批指挥官也归华西列夫斯基调遣,他们的任务是接收从前线和后方来到这里的部队。
早在总参谋部学院学习时,华西列夫斯基就认识戈沃罗夫,他在学习小组中是年纪最大的,受到了大家普遍尊敬。
1941年10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到达设在格热茨克以东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部。
经过与该方面军首长的共同努力,用了五天的时间,从尔热夫、谢切夫卡和维亚兹马方向撤下来的部队中,抽调出五个步兵师的兵力,派往莫扎伊斯克一线。
华西列夫斯基每天都用电话,向最高统帅报告工作进程和前线的态势。
10月9日晚,当华西列夫斯基在向斯大林做例行工作汇报时,斯大林决定把朱可夫从列宁格勒方面军调来,继续担任西方方面军总司令,并准备把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合并到该方面军以加强力量。华西列夫斯基和西方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中将,全都同意这种安排。
10月10日上午,华西列夫斯基与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的代表一道,返回莫斯科。
当天,大本营就作出了国防委员会关于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以及任命朱可夫为合并后的西方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为副司令的正式决定。
10月12日,国防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研究有关莫斯科防御的问题。当时,参加会议的人都呈现出紧张而又疲倦的面容。关于加强莫斯科接近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国防委员会决定直接在首都地域建立第三道防线。为了保卫莫斯科,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忘记了睡眠和休息。
10月下半月,德军继续向莫斯科进犯。首都的各主要方向都在进行激战。
由于战线已经逼近莫斯科市区,国防委员会在这严峻的日子里,通过并实施了将一些政府机关、外交使团、大型国防工厂,以及首都的一些科学文化机构,撤出莫斯科的决定。
只有国防委员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以及对国家和武装部队实施有效领导所必不可少的党政军机关留在首都。
沙波什尼科夫负责另外设在新地点的总参,迁至新地点的总参必须与大本营之间保持牢固的、可靠的经常性联系。留在莫斯科的总参第一梯队,由华西列夫斯基领导,工作人员不超过十人。
该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全面地了解和正确估计前方的形势;经常地、准确地但不过于烦琐地向大本营提供前方形势的情报;如果前方形势发生变化,则要及时而准确地拟定自己的建议,向最高统帅部报告;根据大本营作出的战役战略决定,迅速准确地拟定具体方案和训令。
总的来说,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这个为大本营服务的作战参谋小组的任务还是很重的。
10月16日,总参谋部撤出莫斯科。
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给斯大林,请求准许他去车站为沙波什尼科夫和总参的其他人员送行。但是回答却是让他到大本营去。在大本营,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工作至深夜。这样,他就未能与沙波什尼科夫告别。在以后的几天里,华西列夫斯基几乎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大本营。
在这些极其艰巨的日子里,政府还表彰了在作战方面为大本营服务的总参工作人员。
1941年10月29日凌晨,斯大林在一次电话通话中问华西列夫斯基:“喂!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是否可以起草一项关于向一位将军授衔的决定呢?”
华西列夫斯基表示完全同意,于是问授予什么军衔、授予何人时,他根本没有想到最高统帅会提到他的名字。当他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请求斯大林不要让他承当这项任务。
于是,斯大林开玩笑地说:“好吧!干你自己的事情去吧!在这件事上,无论怎么说,没有你我们也能对付得过去。”
华西列夫斯基感谢政府对他的工作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随后,华西列夫斯基接着询问道:“是否可以也表彰一下跟我一样,在如此艰巨的时刻工作的我的直接助手的功绩?”
斯大林表示同意华西列夫斯基的提议,并要他直接通知自己的办公室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应当向哪些人、授予何等军衔。
10月28日,根据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作战部留守小组的4个人,分别被授予下列军衔: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中将,卡尔波诺索夫、库拉索夫、谢夫钦科分别晋升为少将。
斯大林对下属的这种关怀,使大家深受感动。因为斯大林动辄暴怒,而且往往失去理智。因此,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对下属表示这种关心,尤其令人感到惊讶。
在特别紧张的日子里,斯大林不止一次地对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这些总参的负责人员说:“你们自己和手下的工作人员,每昼夜必须至少要挤出五六个小时来休息,否则就无法有效地工作。”
在莫斯科会战10月阶段的日子里,斯大林亲自规定华西列夫斯基每天凌晨4时至上午10时休息。
有时,斯大林还亲自检查他的这个指示是否得到了执行。如果违反了他的指示,就会遭到极其严厉的、非常令人难堪的训斥。因为他坚信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有效地工作。
有时,华西列夫斯基凌晨近4时从斯大林那里回来后,他需要立即向执行人员或各方面军下达必要的指示,以贯彻大本营作出的决定,这往往要拖到4时以后。
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便不得不耍花招,让上尉副官格里年科专门留在他办公桌旁,守着克里姆林宫的电话。一旦斯大林来电话问的时候,副官就报告说副总参谋长10时以前在休息。听到的回答总是“那好”。由此也就瞒过去了。
1941年10月11日,德军已经到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这对于首都乃至全国都是困难而又危险的时候。
但是,11月7日,苏联政府仍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传统的十月革命节庆祝大会和阅兵式,全副武装的苏军在阅兵式过后,直接开赴了前线。
在总参谋部里,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也感受到了某种特别隆重的节日气氛。斯大林在庆祝会上的报告和在红场的讲话,表现了苏联领导人对首都命运是放心的。
庆祝会上的报告,是政治局的几位委员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起草的。有一次,政治局开会讨论这个问题,华西列夫斯基也参加了。在讲话中,斯大林发出的共产党要求拿出全部的力量保卫祖国、战胜敌人的号召,以及红场阅兵本身,激发了全国人民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加强了人们相信战争一定会发生转折和国家一定会战胜法西斯的坚定信心。
就在战事十分紧张的时候,在1941年11月底,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病了。
大本营决定让华西列夫斯基暂时代理总参谋长一职。因此,12月1日3时30分发布给加里宁方面军司令的训令,是由最高统帅和华西列夫斯基签署的。
训令指出,11月27日至29日,该方面军在各个方向进行的局部冲击是无效果的。命令该方面军集中突击集团的力量,在两三天内于加里宁市以南,对图尔基诺沃实施突击,以便协助库兹涅佐夫中将的突击第一集团军歼灭楔入之敌。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为此目的,可以使用5个战斗力最强的师、1个摩托化旅、大本营预备队的大部分炮兵、全部火箭炮和坦克。
根据最高统帅的指示,12月1日清晨,华西列夫斯基同科涅夫就这项训令进行了一次通话。科涅夫借口缺乏坦克和兵力不足,建议实施一次攻打加里宁的局部战役,而不去支援西方方面军。对于这个建议,华西列夫斯基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计划追求的是局部利益,同总的目标相背离。
因此,华西列夫斯基对科涅夫说:
司令同志,您是否了解罗斯托夫附近的形势?只有目标坚定、行动积极,才能粉碎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从而不仅拯救莫斯科,而且为重创敌军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不在最近几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将来就晚了。加里宁方面军在这方面处于极其有力的战役态势,所以方面军是不能置身度外的。
您必须全力以赴,对敌实施打击,而你们当面的敌人兵力是薄弱的。请相信,胜利将是有把握的。
然后,两人便对大本营提出的作战方案进行具体的讨论。但是科涅夫仍然要求加强他的方面军,但是他保证将按照大本营的要求行动,对图尔基诺沃实施打击,以“坚决突破敌军的防御,前出到敌人的后方。”
大本营非常关心这项命令是否能够得到贯彻。于是,12月4日,身为代理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前往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部。在那里,他当面向该方面军司令传达大本营关于转入反攻的最后指示。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加里宁市东北40公里的库沙利诺村。在15年前,华西列夫斯基在担任步兵第一四二团团长时,曾在这个库沙利诺村检查过役前军训的情况。
大本营规定反攻在12月5日至6日。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在航空兵突击和炮火准备之后,开始执行反攻计划。
6日,西南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开始执行反攻计划。大规模的交战展开了,苏军节节胜利。主动权转到了苏军的手中。
苏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使德国统帅部极为震惊。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第三十九号训令,规定莫斯科附近的德军全面转入防御。
苏联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并随着部队的推进,向各个方面军提出进一步的任务。
1941年12月12日,最高统帅在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场时,通过专线和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通话,斯大林说:“我们对你们左翼集群的行动不满意。你们没有用全部的力量攻击敌人给自己造成绝对优势,而只是投入部分部队,让敌人把他们弄得筋疲力尽。我们要求你们放弃零碎敲打的战术,而是代之以真正的进攻战术。”
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企图借口冰雪解冻、渡伏尔加河困难重重、德军得到增援等来为自己开脱,但是他最后说:“一切都明白了,坚决执行,全力以赴。”
1942年1月初,苏军西方方面军以及前出到纳罗弗明斯克—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卡卢加以西的市镇苏希尼奇和别廖夫地区,并在那里完成了反攻。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第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进攻战役。由于这次战役,德军在莫斯科附近的突击集团被粉碎了。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发展成了苏军在西部方向的总进攻。
莫斯科附近的胜利和冬季攻势,提高了红军指挥人员、政工人员和战士的士气。他们亲眼看到,在他们英勇顽强的打击下,侵略者在如此广阔的战线上是如何狼狈不堪的逃窜。希特勒军队遭受了战争中的第一次严重失败。全世界把这个胜利看成是进步力量对法西斯的共同胜利。
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福斯特评价说:“红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标志着人民从此对法西斯开始了大反攻的转折。”
莫斯科人不仅在战场上打击敌人,而且在工厂里辛勤地劳动。首都的劳动人民把莫斯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他们不仅在莫斯科大会战期间,而且在以后的日子向前线源源不断地供应了冲锋枪、迫击炮、机关枪、炮弹以及其他许多种武器。
在华西列夫斯基最为珍贵的纪念物中,有汽车厂工人在1943年9月27日,在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一张喜报。喜报中说:
荣获列宁勋章的莫斯科汽车厂全体职工,在1941年10月的严峻日子里,根据党的指示,开始生产1941年型冲锋枪。党交给我厂职工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向红军供应尽可能多的冲锋枪,我厂已经完成了。
我厂月月超额完成国防委员会交给的任务,至1943年9月27日,已实现了生产100万支冲锋枪的保证。这种冲锋枪已经成了红军普遍使用的武器。
同喜报一起送来的还有那支有纪念意义的第一百万支冲锋枪。
每当华西列夫斯基回忆起莫斯科城下取得的胜利时,总是不由得想起列宁说过的一段话:
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
士兵们相信战争的正义性,并且意识到有必要为了自己弟兄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会提高斗志,并且肯忍受空前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