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在造纸业工作的时间长,接触的相关事务也多,许多过去联系较多,参与活动较多的造纸相关单位,除中国造纸学会、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外,还有一些地方造纸有关单位和企业,仍希望我这个尚属健康和热情为纸业服务的退休老人,能继续保持联系,较普遍让我挂名“顾问”、“委员”之类头衔,或要约参加一些有关会议、进行规划讨论、咨询、论证、技术鉴定、成果验收、企业诊断等活动。最近两三年,还有北京伟创发造纸设备技术开发公司聘我担任高级顾问,热心发展造纸产业的河南武陟县政府聘我担任县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联系面多,各种类型的会议等活动也多,使我在这70到90岁的垂暮之年,几乎有机会走遍全国,东北至齐齐哈尔、哈尔滨、丹东,西北至乌鲁木齐、库尔勒,西南至西双版纳、思茅,南至海南三亚,东至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对改革开放政策胜利和祖国强大的信心,许多企业发展成长的动人事迹,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和名胜古迹,让我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随着年龄日增,为了不让约我外出活动单位承担意外责任,我特意在我主编的《纸和造纸》2004年第一期刊登了如下的启事:
“余贻骥启事”:近年国内造纸业的迅速发展,使我这个多年从事造纸业工作,现仍担任《纸和造纸》主编的老年人备感兴奋,对业内出现的新事物,都极愿耳闻目睹,承业内同仁关爱,每年应邀参加京外活动都不下十次,精神体力均能适应而且能看到行业日益壮大,英才辈出,既增长见闻,也有利指导刊物编辑,极感愉快有益。我每次参加外出活动,都充分考虑了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并得到家属支持的自主行为。因此,在外出活动期间,如出现任何意外,都不需由对我热心邀请方承担任何责任。谨启。
这期间,完全与纸业无关的外出活动,仅有1998年的去美国探亲之行。
宣纸之乡安徽行
我是在退休后才第一次有机会参访安徽。大约在1991年应安徽省造纸学会的邀请参加了该学会的一次会议,会后由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营口老同事张震东全程陪同我游览了安徽的旅游胜地--黄山和九华山。黄山景色迷人,九华山也极具特色,该地小镇山区遍布小型庙宇,所供奉的神灵几乎都是据称能管阴间阎王的地藏王菩萨,有关传闻的故事很多,而当地所有庙宇和房舍的外墙都一律白色,毫无例外,这在国内诸多名山中是罕见的,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还参观访问了安徽重点造纸企业--安庆造纸厂,该厂建有国内制造的首台连续蒸煮设备,也生产卷烟纸等产品,但经营管理情况一般。安徽此行比较难得的是参观了对外保密较严的泾县小岭宣纸厂。由省造纸学会特别为我安排的。宣纸是早有名气,为我国乃至日本书画界的珍爱墨宝用纸,据说该厂曾让日本人参观拍照片,为我国重要技术泄密事件,因而外人很难获得参观机会。但经我参观访问后,感到这种制造技术既特殊也很落后,其所用纤维原料为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制浆生产周期长达几个月,手工抄纸劳动强度极高,因而发达国家不可能学样照搬,我们自己也必须认真研究改造,否则,虽特殊却落后的技术是会在现代社会中,如不没落消亡,恐怕也只能成为中国少数书画名家专用的手工艺品。我曾为三位研究宣纸学者所写三本专著作序,都就亲身参观感受,表达了这种观点。这也是此次安徽行的重要收获之一。
参与造纸企业“脱困诊断”
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许多企业都处于转型期,有的企业管理改革跟不上,经营亏损,债务有增无减,企业为解脱困境,要求专业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帮助脱困。当时轻工业部造纸局先后接受了辽宁营口造纸厂和安徽芜湖纸板厂的申请,组织了行业内专家组,到企业具体了解情况,主要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建议。我先受邀参加了赴营口造纸厂的专家诊断组,也是组内唯一自愿参加的退休人员。我在50年代曾在该厂负责生产技术领导工作将近4年,那时该厂是国内商品浆产量最大,经营业绩在同类企业中最好,闻名一时。我对该厂历史情况与人员比较熟悉,也深有感情。但到厂初步了解一些生产数据,却令我十分吃惊。例如,50年代,我在该厂时,苇浆蒸煮每锅装芦苇32吨,可出苇浆16吨,约2吨芦苇产1吨苇浆;而当时厂内苇浆蒸煮每锅仅能装芦苇22吨,每锅仅出苇浆8吨,约2.75吨芦苇产1吨,而且每锅产8吨苇浆用的蒸煮药液、蒸汽和人工却与过去产16吨苇浆基本相同,这种主要产品成本几乎成倍上升的情况,厂内主要领导几乎无人过问研究,技术与经营管理形同虚设,经济能不困难吗?我问该厂过去较熟悉的退休技术人员,情况何以至此,他们多叹息而不愿分析,偶有人对我说,您可以到我厂采购员和某些化验员家里看看,他们过得都比其他人好。我理解采购员可以拿回扣,但化验员能多挣钱靠什么?他们说,能将不合格原材料提出合格的化验报告,是大有收益的。他们还指出,接触不到钱的生产工人,工作干好干坏都一样,眼见这些情况、生产上能认真吗?有些浪费现象如纸浆池冒浆无人管,造纸机纸幅断头无人接,就可能是故意的生气行为。参加工厂的生产调度会旁听,维修车间报告,坏电动机因缺乏绝缘胶带无法修,供销部门却表示,营口造纸厂这样的大厂,现在没有现金采购。我想欠芦苇公司几百万,欠煤矿几十万,可以得到谅解,但买两三千元的胶带也要赊欠,只好暂时不买,这让人不可理解。资金缺乏是实情,但管理不善,生产成本高导致亏损这个基本原因,却似乎无人过问。厂内领导觉得工厂主要问题是缺资金和设备陈旧,并提出一系列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求诊断组帮助向省领导请求拨款近亿元支持其技改项目。见到和听到这些,我个人认为该厂基本问题是:最缺乏团结一致精明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为适应市场竞争,必需的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特别是能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的各级岗位责任制和选贤任能、严格的人事管理奖惩制度。如果不解决这类关键问题,着重要钱搞设备改造,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增加新的浪费。我们这个主要由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诊断组,并不适宜谈这样敏感的人事问题,只能将精力放在讨论可行的技术改造项目方面。营口市很重视轻工业部派来的诊断组,市委第一书记到厂与我们和企业领导举行过座谈,并在我们离厂前一晚举行有全厂职工代表参加的诊断组总结报告会,也亲自参加,并作了感谢发言。会上,营口造纸厂还向诊断组人员,分别送上聘请担任该厂技术经济顾问的聘书。辽宁省当时主管工业的闻世俊副省长对我们诊断组也很重视,在我们返回北京时,在沈阳专门听取了我们对营口造纸厂脱困的意见,诊断组由黄润斌组长就诊断内容作了汇报,并提出我们基本同意的约30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希望省长给予支持。闻省长听完后,特别问我:“余总,你认为给造纸厂这些钱就能解决问题吗?”我很勉强简单回答了一句“还是需要靠造纸厂自身的真正努力。”我无法在当时的场合谈我的真实观点。营口造纸厂在拿到省里的支持拨款后,其所作的一件大事,竟是由两位负责生产技术的副厂长和技术处长到美国考察购买一台造纸机用的在线定量水分测定器,这既不是解决工厂问题的关键设备,也不是这三位重要人物必须亲自主导的工作,领导带头借机出国,置厂内大事于不顾,能让工厂脱困吗?通过这次诊断,我觉得如果一个医生诊断病人,既不便谈发现的真实病情,更不能实施治疗,则进行诊断并无意义。
我第二次参加了轻工业部造纸局组织到安徽芜湖纸板厂的专家诊断组工作,该厂情况比营口造纸厂好得多,厂长比较精明也很有权威,管理及职工精神面貌相当正常。工厂有三台纸板机,新的一台主要以废纸和商品木浆生产质量较好的包装纸板,有些技术问题需要研究改进;工厂的重点问题则是,两台日产50吨以石灰法稻草浆为原料,产品为最低级的厚黄草纸板,由于国内商品包装日趋高档化,这种低档产品的市场日趋萎缩,售价极低,使企业陷入困境。所以他们的关键问题在于改变这两台老造纸机的生产品种,为此需要改造造纸机,提高机器运行速度,增加卷取机和复卷机,并适当调整纤维原料,生产市场适销的较薄的卷筒包装纸板。我单独和刘厂长谈过此项建议,他很重视,厂内技术干部也多赞同,诊断组离厂时,已开始布置进行,刘厂长单独给我发了担当该厂技术经济顾问的聘书,希望能常到厂指导。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刘厂长不久就被调离该厂,而且工厂还被卖给了香港商人。诊断初步制定的计划方案也完全流产。
宁夏纪行难忘美丽纸业与沙坡头
2000年,宁夏中卫的美丽造纸厂制定较大的发展规划,邀请熟悉该厂情况的轻工业部造纸司的韦国海司长参加讨论研究,韦司长委托我和科研设计单位的曹振雷及李耀前往帮助审查并出主意。我们乘飞机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乘汽车转往中卫市,工厂接待我们住的中卫宾馆,其档次与设施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这也是我国中小城市的面貌迅速改变的普遍表现之一。该厂发展规划很有雄心壮志,我们在讨论时表示了相当赞赏,并提了些建议供参考。会后,该厂领导安排我们到宁夏著名的“沙坡头”一游,体会滑沙坡、乘羊皮筏泛黄河、骑骆驼入沙漠的特殊乐趣。进入宁夏游沙坡头这一确具特色的景点,即可看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黄河及河滩,旅游者需从约30多米高几近直立的陡峭沙坡,坐在小竹筐下滑到下面的黄河滩。我这个82岁老人带头滑下,景点服务人员在沙坡下带旅客到河边乘坐非常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用木条编制的格栅,下面捆上几个充气的完整全羊皮提供浮力,这种羊皮筏似乎很轻,一位壮汉即可单独背上行走,每筏可坐五六人),由专门掌筏人撑游到黄河较上游的腾格里沙漠边登陆高低起伏的沙漠,在那里有供我们乘坐的一群匍匐在地的骆驼,跨上没有脚鞍的骆驼,行走在起伏不平的沙漠中十多公里,既兴奋又疲劳,行程终端是一处公路边,那里有汽车接我们完成沙坡头之游,这是一次令我记忆常新的旅游经历,难忘的沙坡头。返京前夕,在旅社兴奋得难于入睡,回顾此行,勉成不计较韵律与平仄,调寄西江月的“宁夏纪行”一词,略抒情怀,陋词如下:
八十凌云西夏行,行业情,拓展心,恢宏发展大策议纵横,为报主人殷切望,商良策论可行。老来甘愿冒风尘,泛黄洪,涉沙丛,沙坡头上敢与少年争,人生难得此机遇乘皮筏,跨驼峰。
云南新貌
抗日战争期间,我在昆明求学和工作将近5年,但新中国成立后,我仅有一次到昆明参加造纸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有机会顺便了解云南相对薄弱的造纸工业情况。在2001年,中国造纸学会碱法草浆委员会在云南昆明市召开学术研讨会,并有一些旅游活动。大家首先参观了不久前在昆明举行的世界植物博览会所建场馆及西山、滇池等市郊景点。抗战时期,我曾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生活过5年,但由于当时仅能勉强维持吃饱,对昆明著名的“过桥米线”从未尝试过,昆明附近著名的景点石林也未去过,这次会议都作了安排,让我尝到了游客必尝的美味过桥米线、观赏了石林的独特美景。我还因会议住地离我昔日就读的拓东路原西南联大工学院不远,傍晚时分,我独自一人试图找到这昔日就学之地,一窥现况,因旧城改造,原有会馆等旧貌已不复存在,只得留此遗憾。
随后我与曹振雷、曹朴芳和顾民达等四人,接受云景林纸公司邀请前往云南景谷纸浆厂和其林业基地参观,并讨论该公司发展规划。景谷纸浆厂是1995年开始新建的商品木浆厂,规模为年产7万吨。我们四人随同专门到昆明接待的代表,依据他的安排离开昆明,先一同南行到邻近缅甸的西双版纳景洪市,参观了美丽独特的热带植物园,导游特别介绍了与佛家有缘的菩提树,为我在树下留影纪念。一早由景洪经相当漫长的山区公路,傍晚才到达思茅市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安歇。次日参观距县城十多公里的景谷纸浆厂,该厂的连续蒸煮等大型制浆设备都从国外进口,运进这样交通不便的内陆山区,已非易事,而能集结有关生产技术人才,将这套先进设备顺利投产达产实属难得。根据厂内技术人员摸索的经验,认为年产7万吨的设计规模,具有较大增产潜力,依据他们的初步计划,只要再投入几千万元,填平补齐,可将年产能提高到10万吨。我们根据实际观察联系他们的增产计划,认为技术经济是确实可行的,但该地区的可能木材供应,需要加紧木材原料基地建设。云景林纸公司下属云景林业公司,已在纸浆厂兴建时机开始了营林工作,该地林区原主要为思茅松,林业公司为提高木材的产量,当时已开始聘请广东有经验的桉树培育人员,在当地进行桉树的试种,并引领我们观察了试验基地。当时云南省省长是我们的老领导,原轻工业部副部长徐荣凯,由于我们对云景林纸公司的工作及其挖潜扩产计划认为值得支持,云南的营林造纸事业也具有发展潜力,特由我们四人联名给徐省长写信表达我们在这方面的观点,请他从经济和政策上给予扶持。景谷林纸公司还派人陪同我们观赏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两处著名景点,使我对大学时期所处的云南,有了较多的了解,并更具感情。在徐省长的关注和景谷林纸公司的努力下,景谷纸浆厂较快完成技改,达到年产10万吨商品浆的生产水平,其培育的桉树林也取得较好的初步成果与经验。
辽阔迷人的大西北
2002年,中国造纸学会碱法草浆委员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学术讨论会,并结合旅游参观有关浆纸企业和草类原料基地,我带同老伴前往参加。由于与会人员多未到过大西北,都想多了解当地纸业情况与风光景色,会议主持人,该委员会秘书长王鸿文采取边参观旅游,边讨论交流意见的方式进行,比较生动活泼。我们在乌鲁木齐附近参观了美丽的天池和石河子市,这个原为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团部所在的小镇,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座相当美丽的花园式城市,设在该市的天宏纸业公司,派车引导我们前往他们培植的2万亩笈笈草造纸原料基地,这个基地离石河子市较远,地质接近戈壁,看来很难适合粮棉作物,但所培育的芨芨草,生长得还很丰盛,是下了很大工夫的。我们由乌鲁木齐乘火车到新疆中部的库尔勒市,这也是个规划宏伟的新兴城市,其市东越过孔雀河前往博湖纸浆厂的公路约50米宽,挺直将近10公里长,很有北京长安街的气派,不过两侧都是树木田野,建筑物不多,尚待发展。博湖纸浆厂原设计为采用连续蒸煮设备日产荻苇浆50吨,经挖潜改造,实际产能已达到100吨,翻了一番,其所产漂白苇浆板,因利用当地优质荻苇原料,质优价廉,很受造纸厂欢迎。为此又另行组建了一个新公司吸收投资,在原厂区空地扩建相同规模的纸浆厂,工程正在进行。企业领导引领我们参观了运行车间,还察看了新建工程,该厂建设有两位内地支边骨干--原厂长田成功和总工程师陆培生,尽心努力,贡献显著,他们都比我年轻,但可能都由于劳累过度,不幸在几年前先后去世。我们以库尔勒为基地,花一天时间专门乘游轮考察了景色优美、盛产荻苇的博斯腾湖,此湖是新疆第一大淡水湖,湖水深浅不一,荻苇只能生长在浅水部位,出水部分可高达3~4米,生长茂密,小船也难于进入。游轮通行于荻苇不能生长的较深水面。游轮载游客到湖中设有茶座的小岛休息赏景,这个湖既是纸浆厂的原料基地,也是新疆重要的旅游景点。我们又从库尔勒驱车向南,考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铁门关水库,并到达濒临枯水的塔里木河畔。该地地下水位可能在60米以下,地面植被仅有不多的老胡杨树,这种树的同一株上的树叶有条状、也有圆形,非常特别,据说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由于这些老胡杨的根系已经能适应地下水位的下降,不断延伸吸取水分,其树叶形状也是随吸水能力和蒸发强度而变化的,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会议人员一行离开库尔勒乘火车到吐鲁番考察,这个城市建在低于海平面200余米的洼地里,气候炎热少雨,昼夜温差极大,所种瓜果含糖率高特甜,该地家家都种植葡萄并晒制葡萄干,这里年降雨量只几十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此地用水完全依靠开挖地下“坎儿井”引入雪山融化的水源,坎儿井一般在地下八九米深处,与引水渠道连接,据说新疆坎儿井的地下引水渠道总长超千里,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浩大工程,却是吐鲁番这类地区人们赖以生产生活的生命线。我们参观了美丽的葡萄沟,走到顶上和两侧布满丰茂的葡萄,还有潺潺流水,让人惊叹人类的智慧和毅力。从吐鲁番市区就可见到附近红色光秃的火焰山,让人望而流汗。
离开吐鲁番,乘火车到甘肃西北部转一小段汽车到达古迹闻名的敦煌市,敦煌处于沙漠的一片绿洲中,我们在这里观赏了敦煌石窟中最著名的莫高窟。千百年前,古人在这条丝绸之路留下的精美彩绘,都很具特色,能比较完好地保留至今,供人们欣赏研究,实在难得。敦煌处石窟外,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鸣沙山,非常奇特的是,这座高峭的沙山下面竟有一小片平地建有厅堂,厅堂下面沙地中还有著名的小水坑“月牙泉”。令人惊异的是这座陡峭的鸣沙山,竟然多少年来,不向其附近平地推进一步,即使有人爬沙坡使沙坡下滑,但夜晚必然有呼啸鸣风将沙坡吹复原状。这种奇特现象很难令人理解。敦煌是个边远小市,市内基本是供游客驻留的旅馆饭店,据导游告诉我们,每到寒冷的冬季,游客稀少,旅馆饭店大都歇业,他们做导游工作的也都另谋职业。敦煌是个旅游胜地,也基本依靠旅游保持一定繁荣。
从敦煌沿甘肃河西走廊到嘉峪关市,这里是古代西出国门的关卡,可以看到残垣断壁的阳关和玉门关,我们游览了新修复的嘉峪关城楼,它显示了当时国境边陲哨卡的雄姿。此次会议从嘉峪关到兰州宣告结束,是令我参与的难忘的一次旅游会议。
造纸老基地东北
退休后我到东北去过多次,如到营口造纸厂参加该厂的脱困诊断,又应邀与轻工业部造纸司的韦国海、曹朴芳同到大连参加辽宁省造纸工作会议,得以了解辽宁造纸工业发展情况与规划,但对他们考虑在辽宁大量发展麻纤维造纸的设想,内心认为很难实现,却不便提出。会后游览大连的水生动物馆及市区和旅顺港,大连的城市建设很有特色和魄力,既有非常宏大的广场和地下商场,也有专门设计异国情调的俄罗斯街和日本街,都特邀俄罗斯人和日本人经营各具特色的商业服务业。看了很开眼界。
我应邀参加华南理工大学在哈尔滨举行的一项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利用其加工废液用于绿化治沙的鉴定,看来很有意义,但如没有国家的认可与支持,推广运用比较困难。这次哈尔滨会议安排我们观赏了规模相当大的狮虎园,园中以大量人工饲养的近百只东北虎为主,还有非洲雄狮以及特别珍贵的狮虎杂交种和全身白毛的老虎。参观者可以乘专门汽车进入开阔的虎场参观,并从车上向虎群投放活鸡等供虎群争吃。如果人们独身进入这种老虎成群的场地,将是极为恐怖的。人工饲养东北虎除供观赏外,还重视培养其野性,以便其达到自主野生能力,然后放归山林,增添野生东北虎的种群。
较晚的一次是2004年,中国造纸学会碱法草浆委员会的王鸿文秘书长约同我与顾民达、张熙同往辽宁开原造纸厂,参观考察该厂从芬兰引进的稻草制浆黑液碱回收新技术装备。但芬兰并没有稻草浆,并无实践经验,这套技术的特点主要采用特殊设计的燃烧炉,用高浓氧燃烧浓度较低的黑液,将燃烧产生的高浓二氧化碳用于黑液浓缩前的除硅,为此也专门配备了整套分子筛制氧设备。我们到厂时,这套设备的制氧、燃烧炉都尚未试运行,我们和厂部及设计单位对设备与设计进行了探讨,基本上认为这套技术是针对稻草浆黑液含硅量特高,浓缩燃烧都很困难的特点设计的,从理论上看,应属可行,如能成功正常投产,将是世界造纸业的一项新经验,设备既已安装就绪,应抓紧试验,但这套技术所需投资大,运行费用也高,即使技术过关,经济上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试验结果的核算考验。这是我一生中少见的敢于投入大量资金,试验风险很大的事例,迄今都没有得到其成功投产的信息。开原这个不大的城市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水泥地面广场,场内并无多少建筑设施,但傍晚时分前往参观,市民到此漫步、健身和娱乐活动的人群满布广场,大都结伴徒步前往,也无需花费,真是一项节约惠民的市政建设。开原也是民间艺术家赵本山的家乡,他编导主演的电视剧中的龙泉山庄,在开原郊区有拍摄景点,造纸厂特别安排我们前往一游,对照电视剧颇感兴趣。
王鸿文领我们一行离开开原,前往黑龙江的大庆市属的林甸县,该县有一家由一位年轻民营企业家经营,以芦苇为主要原料,年产纸万吨左右的小型造纸厂。该厂相当重视废水的污染治理问题,经过在国内考察,选用了河南地理研究所开发的污水成套技术,投入相当资金并已基本建成,但由于该厂废水过去未经处理直接排向大庆市属受保护的湿地,被有关环保部门勒令停产,已建成的成套废水处理设施也无法试运转。林甸县政府特举行研讨会,邀请我们和大庆市环保局领导共同探讨对该厂的合理处置办法,与会人员首先考察了该厂新建的成套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非常认真完善,其所采用的河南地理研究所的技术,都经过两家造纸厂的应用,并分别经过鉴定,而我恰恰是两次鉴定组组长,故对该项技术有一定信心。经过现场考察与集体讨论,建议应该让该厂恢复造纸生产,以便考验新建的废水处理设施,给予该厂半年生产时间,以便试运行其废水处理设施,力争逐步降低污染负荷,如经过半年废水仍不能达标排放,可再令该厂停产。这一讨论建议,后经大庆市环保部门审查通过,使该厂得以恢复造纸生产,并考验其废水处理设施。他们后来认真做到了达标排放,维持了工厂的生存,对我们参与这项建议决策,也表示了高度感激。
两下海南
2004年,我有幸到海南海口市参加林纸企业家俱乐部举行的该会年会,一般这是与国内主要造纸企业家见面的交流情况的较好机会。会后,广东东莞金州纸业公司总裁黎祖球、俱乐部秘书长徐卫东,专门安排一部车,陪同我和曹振雷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院士夫妇,浏览了海口市容。这是一个新建筑较多的新兴港口城市,傍晚赶到博鳌品赏新鲜海味并住宿,次日驱车南行,途经一处植物园,欣赏热带特色的植物后,傍晚到达海南南端的三亚市。我们住到美丽的滨海亚龙湾宾馆,宾馆距市区约20公里,非常安静,且随时可到宾馆专门有人照顾的浅海滩做海水浴,是三亚游的理想住地。次日我们驱车游览了三亚市区、南山的诸多胜景,并到了游人如织的天涯海角,然后经由海岛西线公路回到海口,完成了我首次的海南行。
2005年9月,我应邀参加了中国造纸学会在海南海口市召开的“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会议除造纸专家外,还邀请了许多对桉树种植富有实践经验和科研工作的林业专家共同讨论有关在我国发展桉树种植和用于造纸的问题,我为会议提供了一篇《浅谈发展桉木浆生产和人工桉树林种植》的论文,纳入了会议论文集。桉树由于生长迅速,制浆质量也好,国际上,在适于桉树生长的地区,桉树日益成为人工造纸用材林的选择。但也有人提出桉树林有害生态的观点,使一些地区对发展桉树人工林举棋不定。这次会议,以较充分的实践论据,解除了种植桉树的顾虑和注意要点。会议得到金光集团海南金海浆纸业公司的支持,会议期间,我们到博鳌论坛会所参观并举行了会议的小结。还参观了金海金光集团林业部门在海南经营的两片种植仅5年的桉树林,生长茂盛,树高都达20余米,而且树下其他植物以及鸡群也正常生长,使传闻的桉树林能造成所谓“天上无飞鸟,地下无片草”的无稽之谈,成为笑柄。我们还参观了金海浆纸公司在洋浦开发区最新建成投产的商品木浆生产现场,这是一条技术最先进并配套完整,年产木浆100万吨的世界最大单条生产线。我们参观时,其日产量已达到3400吨,突破了设计能力,其吨浆用水量已低于20立方米。我们看到外排废水经严格处理,部分流经厂内养有金色鲤鱼的池塘,成群鲤鱼游动活跃。我对我国能拥有这样先进大型木浆厂,并由国内职工顺利掌握运行,感到特别兴奋,在国内许多造纸工作者中,曾经是一种梦想的愿望,竟然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
腾飞的山东造纸产业
山东是我国近年造纸产业发展最迅速,当前产量居全国首位的造纸大省,在山东举行有关造纸的会议和展览以及试验研究等活动也多,加上山东同行热情待客的性格,为我提供学习参观的机会也多。山东发展造纸工业的客观条件并不好,纤维原料原来主要依靠麦草、废旧棉麻与进口木浆,水资源也紧张,企业规模小,水污染严重,我在退休后最关注的是参与解决和调研其造纸厂的水污染问题。我曾应国家环境保护局的邀请,参与考察比较在山东境内,不同造纸企业采用不同方法治理水污染实际效果,一行考察了不同地区近十个造纸企业,随同考察调研的企业、科研、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很多,最后总结讨论,竟没有那一种方法是比较令人满意,认为值得推广应用的。我在总结会上,介绍了国际上碱法纸浆厂废液治理最成熟最关键的是,首先完善对制浆蒸煮黑液的浓缩燃烧,回收热能与碱后,再进行物化或生化等处理,因为废水治理不仅要求降低污染负荷,还必须考虑企业对污染治理的经济承受能力。完善的碱回收技术不但大幅度降低污染负荷,且回收的能源和碱都可全部回用于生产过程,无市场问题,而有明显经济效益,我的介绍引起了考察队伍的思考注意。不久,我参与指导轻工业部环保所为山东泰安市金山口造纸厂设计的小型碱回收项目,因限于企业规模和经济条件,采用设备比较简单落后,虽能投入正常运行,但经济效益较差。此项成果经鉴定并获国家环保总局奖励。推广造纸厂碱回收技术的难点,在于所需投资较大,草类制浆的碱回收技术难度也比木浆厂大,而且企业规模过小则很难经济运行。其后又有人在山东推荐所谓新发明的简易碱回收技术,有三个企业采用试验,并企图扩大推广,但山东环保部门怀疑其可行性,报请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审查。我与张珂教授等应国家环保总局邀请,一同参加现场考察,并询问了其发明人有关疑点后,认为此项技术,竟然连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都没有考虑,因而是一种无法应用的虚假设想。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我们的建议,下文指出这项技术在三家试点企业鉴定前,不得再扩大推广。后来三家试点企业都完全失败,损失近千万元,事实证明国家环保总局的及时干预,避免了更多不必要的损失。国家开发银行节能处非常重视造纸工业碱回收技术的节能减污的作用,向造纸管理部门表示,愿意为有条件建设碱回收的企业提供资金贷款,但需由地方自行筹措30%的资金,并要求造纸主管部门帮助对申请企业的条件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审查。当时国内有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几省的十多家造纸厂提出建设碱回收项目的贷款申请,轻工业总会专门成立两个项目审查小组逐厂审查,我担任了组长之一。这项工作使我感触较深的是,山东造纸企业和其主管部门对此最为重视,视之为企业的生命工程,不但申请造纸厂最多,资料准备最完整,前来办理申请答辩人员一般都是企业领导,还有当地计委以及相关银行,山东申请此项贷款企业获得全部认可。河南有两个企业勉强获得认可,而吉林及黑龙江仅各有一家造纸厂申请,不仅申请资料准备草率,来京办理申请人员也仅来一名普通干部,无法回答审查组的提问,因而都未能通过审查认定。此项贷款下发后,山东获贷各造纸厂都认真选择有经验的专业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厂,并精心施工和预先培训运行技术人员,因而大多能一次试车成功投产。我认为山东造纸产业之能以高速发展,是与其企业领导和主管部门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事项,能采取果断决策、认真负责的精神密切相关,他们现有的许多骨干大型造纸企业,几乎都是由原来规模极小的县乡造纸厂,在能刻苦奋发图强的领军人物带领下,以及地方的开明领导支持下,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我到过山东的几乎所有重点造纸企业,接触过许多著名造纸企业家,如华泰纸业的李建华,太阳纸业的李洪信等,都是其为人处事和辉煌业绩令人钦敬,可以作为楷模的人物,他们被选为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仍一直兢兢业业,坚持企业带头人的岗位,力求把一切工作做好;山东造纸发展紧密联系实际,纤维原料较快地从以草类浆为主,改变到以废纸和商品木浆为主,技术装备也从小型简易为主,改为发展大型先进为主,敢于采用年产能力的40万吨的世界最快速先进的新闻纸机。发展年产能超百万吨的单一企业,企业普遍将有效的污染防治,视为自身的生存必要条件,而不断研究改进。这些耳闻目睹,让我感到山东造纸产业的高速高效发展,并非偶然,其基本经验值得全国借鉴。我也为有关造纸事业的调查了解、技术论证与发展探讨、到过山东许多重要城市与企业,也有机会观赏诸如泰山与曲阜等诸多景点,对山东便利的交通网络,蓬勃发展的工业与旅游事业,富有情调和古迹的山山水水,热情豪迈的风格人情都常留记忆。
林业大省福建的林纸产业
福建是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木材资源较丰富的滨海省区,因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建设了以木材为原料的南平新闻纸厂和青州纸袋纸厂。这两厂原始设计年产量分别为3万吨及5万吨,是当时装备都比较正规,运行也较正常,较受重视的重点造纸企业,在职时就曾参访,但对福建造纸工业的发展与较多了解却在退休以后的几次福建行。一次是代表中国造纸协会到福州参加省造纸工作会议,会见了福建造纸业的一些老朋友,了解了该省造纸业发展情况与规划。会后,省造纸协会热情邀请我参观考察该省当时的主要造纸企业,并派熟悉情况的林文耀工程师全程陪同。我们首先参观了福州市的福州造纸厂,该厂由于市政规划要安排适当搬迁改造,并未生产,进口一台二手纸板机的特大烘缸,正在由港口运厂。我们随后由福州到南平,南平造纸厂当时已有年总产能约8万吨的4台新闻纸机,而且新建了废纸制浆系统,其新闻纸浆料已不完全依靠机械木浆了。该厂林一亭特别陪同我们参观了安装接近完成,国内首台进口设计运行车速每分钟可达1500米的新闻纸机,厂内技术人员正配合国外设备制造厂专家进行调试,我非常高兴看到南平造纸厂迈开了发展的较大步伐。离开南平到相距不远的青州造纸厂,该厂原有的进口年产5万吨的纸袋纸机,经改造后,年产能已接近8万吨,并成为国内的一台可生产伸性纸袋纸的造纸机,为平衡供浆能力和降低成本,该厂也建立了废箱纸板制浆设备。从这两家造纸厂可看到技术改造,以及重视利用废纸作为纤维原料,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后到邵武参观了邵武纸浆厂,该厂为新建配套较完整的商品竹浆厂,设计能力年产3万吨,但竹材供应困难,实际所产木浆多于竹浆。从邵武到福建偏西南部的龙岩参观了设计以漂白化学机械浆为主,生产主要供杂志印刷用的SC纸(国内称超级压光纸),但该厂因资金紧缺,进口的二手造纸机并没有配备昂贵的在线软压光机,因而实际只生产质量较好的新闻纸。该厂总工程师陈宗鼎告诉我国内化学机械浆的废水处理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他们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否过关比较担心。我听过介绍,认为他们的方案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鼓励加速实施。他还告诉我,该厂虽在林区,但所用木材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我国东北远道运来的,到厂价格比本地木材还稍低,这让我大为吃惊。这几家福建骨干造纸企业,都给予我热情接待与情况介绍,受益匪浅。最后林文耀工程师一直陪我由龙岩到厦门市登机才告别。另一次应邀参加青州造纸厂(纸业公司)新安装的一台年产量近20万吨的进口现代化纸板机的投产庆典,这台漂亮的纸板机系由韩国一家造纸公司转口的全新设备,当时韩国因陷于亚洲经济危机该公司无力建设,以较低价格转让。韩方解困,青州受益,双方都很满意。庆典后,青州造纸厂安排从北京应邀前往的我和韦国海、曹振雷及陈升乾等游览了武夷山景区,登顶亲越一线天,又在山下乘竹筏漂游了别具风味的九曲十八拐溪流,领略了武夷山的特殊风趣。我们又到南平造纸厂参观了该厂运行车速已突破原设计每分钟1500米的高速新闻纸机,稳定运行在每分钟1560米左右,很少断纸,质量优良。在造纸机控制室内,计算机屏幕前进行操作管理的,不少为西北轻工业学院等校的造纸专业毕业生,他们为现代化造纸机的顺利运行贡献了力量,也增加了实践知识与能力。福建的南平和青州两个造纸企业,都有相当规模,较好的设备水平,有较强的领导和技术力量,而且接近林区,还较早开始投资经营林业基地,条件相当不错,但与山东一些新兴造纸企业比较,其经济效益却并不突出,原因可能很多,但木材供应应属一大问题。据了解,当时南平、青州两厂所用木材,约80%系从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购进,其原因为从外省购进的木材,加上运费仍比本省价低,何以至此?据闻福建木材出山的各种税费太高,卖木材的林农每立方米所得不过百余元,但木材到达造纸厂的价格却达500元左右,造纸厂自己经营的林业基地,采伐也受到限制。应该说福建林业部门对森林的保护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总体效果看,如果不加速改变林业管理体制和政策,提高群众和企业营林的积极性,扩大用材林资源和降低用材成本,对发展林业和造纸业都很不利。据闻福建省领导已经重视了这一问题,克服各种困难,加紧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林业大省的福建,将为其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有竞争力的木材原料支持。
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900周年广西行
2005年9月,中国造纸学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学术年会,并在广西大学大礼堂举行仪式,隆重纪念古代伟大发明家--蔡伦发明造纸术整1900周年,为在广西大学建立的蔡伦塑像揭幕。我荣幸地在纪念会上作了“继往开来、迈向造纸强国--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900周年”的发言,期盼我国现代造纸工作者更加倍努力,光大前人业绩,将我们这个造纸发明国、现在的造纸大国,加速建成世界造纸强国。我的论文报告表达了造纸界同仁的心声,获得大会论文一等奖。
广西造纸纤维原料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亚热带树木生长迅速,而且制糖厂的甘蔗渣也较多,造纸业发展较快。大约在2001年,应广西造纸学会理事长、老朋友曹邦威的邀约,参加南宁凤凰浆厂扩建生活用纸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得以参观了年产漂白商品木浆10万吨的凤凰纸浆厂。该厂采用进口较现代化的装备,生产运行也很正常,但作为制浆企业,规模仍相对较小,建设贷款负债高,经营相当困难,计划新增生活用纸,也是脱困措施之一,获得参审人员的一致赞同。我也有机会参观了南宁糖业公司所属南宁糖纸厂的蔗渣制浆造纸系统,生产相当正常。甘蔗渣造纸是制糖厂的重要综合利用部分之一,原来经济效益好于制糖,但广西缺煤,外来煤价高涨后,风干甘蔗渣价格也高达每吨500元,使蔗渣造纸效益大为下降,甘蔗渣作为造纸原料,也将受到能源缺乏的挑战。
2004年,应邀在桂林参加林浆纸一体化建设讨论会,我在会上作了有关林浆纸一体化的意义、问题和前景展望的报告,听众对报告表示了很大兴趣,对一般报告后的5分钟提问,会议主持人竟让提问讨论进行了约一小时之久,是我在各种报告会中极为少见的。桂林拥有平地耸立的众多尖峰、天然石灰窑洞,以及江水清澈见底、两岸翠峰相映的漓江美景,使我在会后得以重游。漓江是受到高度保护的清洁景点河道,但河边却容许了一家由濒临破产的国有桂林造纸二厂,改为私营的奇峰造纸业公司经营。我特别参观了这家造纸公司的纸厂,该厂拥有13台小造纸机,完全用进口商品木浆为原料,生产多规格、小批量,具有特色的礼品包装用纸,产品约70%出口美国,经济效益甚好。该厂特别重视节水及外排废水的深度处理,不危害高要求的漓江水质,非此,该厂是无法生存于漓江之畔的。
纸和纸板产量曾十年居全国第一的河南造纸产业
河南洛阳是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皇家作坊所在地,《洛神赋》佳作的传抄,使洛阳为之纸贵。河南这个古纸故乡,其机制纸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大跃进”调整的1962年,其机制纸产量不过1.8万吨,也从未有过直属国营造纸企业。1975年我到过的年产2万吨左右的中牟造纸厂,就是当时河南最大,并有碱回收装备的麦草浆纸厂,我是前往参加轻工业部对该厂碱回收技术鉴定的,虽然问题很多,但也提供了一些改进的途径。但我在职期间,河南去的较少。河南的造纸工业是在实施改革开放后,主要依靠大量希望脱贫的乡镇集体力量,充分利用了丰富的麦草资源,省内制造的廉价简易设备得到迅速发展的,因而企业规模小、效率低、环境污染重,成为普遍现象,但依靠企业数量多及有关领导部门的关注,产量增长较快。1985年,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毅之当选为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他是河南人,在家乡威望很高,他非常关爱当地造纸产业的发展,经常亲自带领学会人员前往河南各地考察造纸及造纸设备制造企业,指导地方干部支持协助。我在退休后,是陪同人员之一,因而得以遍历河南诸多重要城镇,除考察浆纸制造业,也有机会参观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云冈石窟等名胜古迹。河南以小、草起家的造纸产业,从1985年纸和纸板产量达到80万吨,到1995年达到328万吨,其产量竟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位,但这些众多不顾环境影响的小造纸厂,日益严重污染水源的情况,不能不受到政府的关注和开始制约,部分造纸企业被勒令关停。1996年纸和纸板产量仅为204万吨,比上一年下降124万吨。这迫使河南造纸工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提高效率。进入新世纪,我几次应邀到河南开会,都涉及富有实效的技术进步。曾应邀到河南信阳造纸厂,参加在该厂试用UASB厌氧生化废水处理器的技术鉴定,该项技术依据河南地理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设计安装,这是当时国内造纸厂成功投入运行的首台最大废水厌氧处理设施。我担任鉴定专家组组长,经过讨论,该项科研成果得到鉴定组的肯定结论。其后还在河北及黑龙江两处造纸厂得到其改进型的推广应用。我也应邀参观了河南一家日产百吨草浆厂,该厂大胆采用山东华一轻机公司首套日产百吨漂白废纸浆的设备,成功替代了全部草浆,生产文化用纸,令人兴奋。还有机会参观了河南密县的典型本色废纸造纸厂,以及河南主要的废纸制浆设备制造企业--运达机械公司。参观了河南新兴的新乡凤凰村新亚纸业公司,该公司在受村民尊敬的带头人宋敬志领导下,重视集体力量,善用人才,善于决策,重视环保,重视新技术,使新亚纸业迅速发展成为河南最大造纸企业,正向年产百万吨发起冲击。据了解,该村共有土地3000余亩,公司占有2000余亩,全村3000余人,公司有关职工却达4000余人,不能不引进大量外来人员,这个农村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其村民与职工居室多为带有独立小院的二层楼房,看了让我羡慕。
我也应邀参观了开封的河南大学,听取了董学芝教授对利用草浆厂碱回收的白泥制造优质碳酸钙的技术介绍与演示,这是他们夫妇的创新,已成功在两家造纸厂运用。也有幸游览了复制的古开封府衙门及包公断案的表演,有人按清明上河图建设的景点,也很具特色。
近年河南武陟县大力发展现代化造纸产业,取得很大进展。2006年全国造纸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根据要求,在该县组织研究讨论了其造纸产业发展规划,并参观了该县几个重点造纸企业:一个新建的年产15万吨的化学机械浆厂,已正常投产。一个环保设施比较完善的麦草浆厂,废水已能实现相当严格的达标要求。更为体现技术进步的,则是该县的江河纸业公司。首先由造纸工程师姜申伟租借经营建成试车后即陷于经济困境、被迫停产的武陟红麻浆厂,在取得一定效益后经彻底改组改造,成立了江河纸业公司。公司停开红麻制浆系统,完全用外购商品木浆为原料,将原有车速为每分钟400米的文化纸造纸机,经过精心设计改造,采用了稀释流浆箱、空气回头辊等多项新技术,用于生产无碳复写纸,车速提高到每分钟800米,是我国造纸机设计制造的重大发展。武陟县人民政府重视老技术人员在发展造纸工业的咨询作用,会后特聘我和几位老造纸工作者为该县经济技术顾问。县政府还组织我们参观了该县黄河滩种植的速生丰产林、设在该县著名的嘉荫观和满清防治黄河水患的河督衙门,展示了封建王朝对黄河水患的高度重视。我们专程到离武陟稍远的林县(现为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工程渠头和展览馆。这是林县人民为解决水资源困难,从邻省山西调水。最令我钦佩的工程,除了悬空凿石开渠的惊险作业、浩大的土石方工程量,最感人的是他们竟能主要依靠一个贫穷小县的人财物力,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他们用的简单手工凿挖工具、爆炸用火药,都在县里自造,县委书记一直在施工一线指挥并参战,施工设计的技术负责人竟只有一位相当年轻的中专毕业的技术员。整个工程质量优良,输水顺畅,这位年轻技术员,可能由于操劳过度,红旗渠建成不久就去世了。这样英勇的人民,忠诚实干的领导,勤劳智慧的技术员,令我由衷钦佩。当天我这个88岁的老人,参观时连续走了两小时多没有休息,使同行较年轻的游伴都感到劳累。红旗渠这一动人奇迹,确实给了我分外的力量去瞻仰,河南人创造的人类奇迹值得世人敬佩。
废纸是促进我国造纸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纤维原料
我在编辑1986年《中国造纸年鉴》时,比较惊奇的发现广东省造纸企业名录中,竟突然出现了一家年产纸量达6万吨的莲花山造纸厂,因为当时全国年产纸3万吨以上的企业,我几乎全部考察过,这个从不知名的莲花山造纸厂的6万吨年产量是真实的吗?1988年我乘到广东开会之机,特别到虎门附近参观访问了莲花山造纸厂。虎门为广州至香港水运必经之地,该厂利用广州和香港的废纸为原料,产品运销广州和香港两大市场都非常便利。该厂原只有一台日产50吨的纸板机,由于经营效益好,连续三年,年增加一台同样纸板机扩产,我参观时已经有4台纸板机运行,确实具有年产6万吨的能力与生产实绩。这让我较深刻认识利用废纸迅速发展造纸工业的重大作用。大概在1991年,受中国造纸学会的委托,我为了考察可能建设中国造纸博物馆的地点,与学会副秘书长曹朴芳一同专门到了浙江的富阳市(属杭州市的县级市)。该市曾有生产竹制手工纸的历史,产量很小,但当时新办了许多小造纸厂,主要利用废纸生产白纸板,年产纸量达到我难以相信的30万吨,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但企业规模都很小,最大的永泰造纸厂也不过年产3万吨,全县为造纸服务的行业众多。特别让我关注的是其废纸购销方式,除了专门的废纸收购商外,每天早6~8时,该县城市周边公路均停满由浙江和邻近的上海、江苏、江西、安徽众多地区满载各类废纸的数百辆卡车待售,形成相当固定的废纸交易市场。富阳许多造纸厂的采购人员,现场观察并当场谈判成交,废纸直接送厂,因为这个市场的供货量一般还不能满足造纸厂的需求,到早8时市场结束,全部废纸车都卸荷空车开走。与我同时参观这一自发废纸市场的,还有一家美国驻上海的商贸公司的几名观察人员,他们竟对此市场闻名而来调研,并认为废纸在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这是极为有趣也值得研究的交易市场。
大约在1996年,上海造纸公司原副经理、老友陈炎生退休后,利用他的灵敏目光和各方人脉关系,联系韩国的韩松纸业、美国的潜力废纸公司的技术、投资和废纸供应,取得上海市的批准,在宝山新建了韩松潜力纸业公司,国内第一家全部利用废新闻纸和杂志纸为原料,在每分钟1300米的高速造纸机上,生产出与进口优等新闻纸媲美的产品。一台造纸机及配套的废纸制浆设备,年产新闻纸15万吨,从开始施工到试车投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建设周期远低于人们的预料。职工不过400人,厂内极为整洁,吨纸用水量不到20吨,排水也经过严格处理,达标排放,是国内最早建成投产的新型废纸造纸现代化企业。当时陈炎生代表美方潜力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他亲自陪同我参观并介绍情况,该厂技术工人都是招聘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送往韩国培训,没有用当地老造纸厂下岗的老师傅,他认为知识比那些老经验更重要。他的介绍也让我既看到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与采用废纸原料发展我国造纸工业的重大作用,也为比较古老的上海造纸工业的全面改组改造提供了经验。我所熟悉的在市区内的老造纸企业目前已只剩下改为私营的江南造纸厂一家,部分纸板厂则集中到奉化县重建。原进口积压的成套草浆制造设备,更廉价转让给了新疆博斯腾苇浆公司。
大概在2000年左右,商情周刊的徐卫东主编告诉我,广东东莞市利用废纸原料生产包装类用纸的发展非常惊人,值得去看看。他陪同我和曹振雷去了东莞,由当时东莞中堂镇潢捅开发区、村办的潢捅造纸厂厂长黎祖球接待,参观了他们不断由小变大,由慢变快的众多机台,主要以废纸为原料,年生产总能力已达30万吨。黎先生是完全从实践中锻炼成长的优秀企业家,他的永不自满和敬业钻研精神促成以后银州纸业、金州纸业和建辉纸业的成长发展,他掌握的造纸生产能力已超过百万吨。同在中堂镇的理文造纸厂(港商资金)当时已有两台年产纸板5万吨纸板机,并正在安装调试一台年产能力约15万吨的纸板机,所用原料除少量商品木浆外,基本都属废纸。当时据称东莞的纸和纸板年总产量已达100万吨以上,2000年以后,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玖龙纸业在东莞投产,加上原有各厂的新扩建,据统计,当前东莞一个市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年纸张总生产能力已超过400万吨,这数量接近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的全国机制纸的总产量,确实惊人。
受改革开放政策促进较大的江、浙、沪造纸工业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好,又是老工业基地,文化商业重心,但改革开放前,其造纸工业在全国并不显赫。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三省市机制纸年产量都未超过30万吨,企业设备陈旧的老厂多,草浆厂多,规模能达到3万吨的就算重点企业了。当时我到上海去得较多的主要是江南造纸厂、中国纸板厂、华丽铜板纸厂几家;江苏则主要是镇江的镇江纸浆厂、大东造纸厂,苏州的华盛造纸厂、红叶纸板厂;浙江则是以生产卷烟纸为主的嘉兴民丰造纸厂和杭州华丰造纸厂,还有生产特种薄纸的新华造纸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地理交通与市场优势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促进了规模效应、管理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三省市的造纸产业逐步呈现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上海较早建设的首家合资的新闻纸厂韩松潜力纸业公司,让我看到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化造纸厂的模样,后来台湾正隆纸业在上海投资兴建的年产40万吨的中隆纸业公司(包装纸板厂,职工仅233人),以及原有造纸企业的合并重组,使我近年高兴看到上海造纸工业的基本现代化新貌。2003年,上海造纸学会理事长刘福玉,乘几个造纸老友到沪参加学术交流会之机,招待我们乘坐了去机场的磁悬浮列车,体会时速达400余公里的地面交通工具,也游览了上海的新标志性建筑--位于浦东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从塔中部观望黄浦江及较熟悉的浦西外滩景色,都让我赞叹祖国大都市变化之神速。
江苏造纸工业是外资进入较早较多、企业面貌变化很大的省,近年该省纸产量已跃居国内的四位。印尼金光集团的亚洲浆纸公司(APP)较早就收购了镇江的镇江纸浆厂和大东造纸厂。我在收购后曾到两厂参观了解情况,APP对两厂人员基本未作大的变动,只由公司派了两名财务管理人员。工厂利用收购款充实了周转资金,采取了一些小技术改造,生产经营有改进,据参观时厂内老友介绍,APP对两厂每年的利润都不提走,留做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有功人员激励奖金,但可能由于原有厂区发展条件有限,APP也不投入新资金进行大扩展。他们选择了镇江市靠长江的大港地区,开始新建了年产百万吨级铜版纸的金东纸业公司,开始即拥有两台幅宽10米,设计车速每分钟1500米的大型造纸机和配套的涂布机等国际一流设备,该厂主要以商品木浆为原料,不断改进扩大,产品优良,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友好企业的荣誉称号。
2002年,我与几位在上海开会的纸业同仁到江苏苏州市参访造纸工业,原有熟悉的寒山寺畔的华盛造纸厂和红叶造纸厂都被拆除,不复存在。华盛与红叶两厂名称,由APP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的生产无碳复写纸的金华盛纸业公司和生产生活用纸的金红叶纸业公司冠以“金”字所取代,并以十分先进的设备,投入运行。两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共50万吨,我们是在周末假日前往访问,该厂领导照常值班,热情接待。苏州还有由国内设计,港资兴建的紫兴纸业公司,设计年产铜版纸20万吨,我们参观时,该企业已由世界第二大纸业公司ENSO-STORA收购经营。我们在周末前往参观,除约好的接待人员引领外,办公楼是封锁的,部分生产车间满地水湿,其所呈现的管理状态,似乎与ENSO-STORA的国际地位不大相称。
除苏州外,江苏的常熟市和靠近上海的昆山市,都有大型外资造纸企业和为造纸服务的相关企业,如芬兰UPM公司拥有的年产90万吨的常熟芬欧汇川纸业公司,昆山的VOITHPAPER造纸城(生产和维修造纸机零部件、造纸机脱水器材等),港资的玖龙纸业、理文纸业都在兴建较大规模的包装纸厂。我觉得江苏能充分利用地理与政策优势,大量吸引外资,成功促进了其造纸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很值得钦佩。
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机制纸不足23万吨,居江、浙、沪三省市之末,但到我退休的1988年已增产至72万余吨,居三省市之首。2006年纸产量更达104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显示了“浙商”的智慧和能力。退休后我只是通过一些与纸有关的会议,既了解该省纸业发展情况,也接触一些新的景色。大概在1991年专程考察了杭州市属富阳市年产已达30万吨的造纸产业,看到该地规模有序的废纸市场,当时并未看出利用废纸为原料,生产包装用纸板对推动浙江造纸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1991年参加中国造纸学会在宁波举行的学术年会,由宁波白纸板厂负责具体接待组织工作,并欢迎代表们参观了该厂。当时他们年产3万吨的白纸板,管理较好,产品质量优良,供不应求,参观生产车间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该厂宽阔的废纸纸浆处理车间既有进口设备,也有国产设备,当时两者能让我一眼就能加以区分,几乎凡外形精致色彩大方的都为进口设备,相比之下,国产设备在外观上就显得拙劣,如果不是当时外汇难求,该厂全部采用进口设备是很可能的。我对当时主要都属国营的造纸装备制造业的改革相当失望。该厂此后由金光集团APP介入,扩资组成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将纸板年产能提高到120万吨以上,成为浙江最大的外资造纸企业。宁波会后我陪同学会王毅之理事长从宁波乘船游览了舟山群岛,重点是佛教圣地普陀山,那里遍布规模不大的礼佛寺庙,供奉的都是观世音菩萨,几乎都有专门为善男信女租用,为其先人超度亡灵的颂经堂,不少都被外地大陆人预定,逐日安排得很满,诵经声、木鱼声和虔诚礼拜的中青年男女,突现了部分中国人的孝道和佛教信仰仍然相当浓厚。大约在2001年,我应邀参加二次纤维(废纸)协作中心在绍兴举行的年会,该市一家利用废纸生产包装纸的企业,是由面临关停危机的小型发电厂改建而成的,发电厂成为造纸厂的热电供应车间,这种形式也成为部分单纯供电小型发电厂的重要出路之一。初次到绍兴市也让我拜谒了炎帝陵,游览了由于王羲之而留名的兰亭遗迹,参观了鲁迅故居和他著作中提到的咸亨酒店,并泛舟景色独特(其一面为古代采石遗留的石质峭壁)的绍兴东湖。这是我仅有的一次绍兴行,留下较深印象。2003年,我应邀参加了中国造纸化学品协会在杭州举行的该会学术年会,受到协会领导姚献平、夏华林等的热情接待,我在会上作了加强造纸行业与造纸化学品行业相互了解、联系的发言,从大的方面加强两个行业的协作的有关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我们也参观了生产变性淀粉等造纸助剂为主的纸友化工公司,公司郑丽萍总经理引领参观了相当精致的生产车间,她曾获得中国造纸学会颁授的青年科技奖,已从科研人员步入企业家行列。我们看到了为造纸工业服务的相关产业,正在大步配合发展。杭州会议的组织者,少不了安排游览西湖,这次我主要参观了龙井的茶园和制茶工艺,也观赏了新修复的雷峰塔,这座以镇压“白娘子”故事闻名的古塔,竟然修成安装了滚动电梯的现代化塔亭,这种景点已了无古意特色,古迹的现代化看来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湖南家乡行
远离家乡就业的人,一般在退休后都愿回家乡探望故居和访问亲友,我只是由于两次湖南造纸企业讨论发展规划的邀请,顺便探望了故乡长沙。一次是1990年参加湖南湘阴县造纸厂规划讨论会后,该厂一位长沙籍的杨科长,很了解长沙余家情况,极力劝我回长沙故居去看看,并自告奋勇担任探路与陪同。我到长沙市后,特别选住在中山马路湘江宾馆,这家宾馆利用原省主席何键公馆改建而成的,因为我1937年离开长沙时,中山马路是当时市内最宽最长的街道,何公馆也是一般人难窥究竟的处所。但与许多新修马路相比,中山马路已成最窄最旧,不太显眼的一条,而作为湘江宾馆的何公馆,也只要有钱就可入住了。市内两个年纪最小的弟弟柏森和济人,以及两个侄女晓燕和晓兰,都初步摆脱了“文革”造成的失学与贫困,工作奋发努力,让我欣慰,虽然生活条件都有改善提高,经济都还不够宽裕,但对我这个老大哥和大伯的家乡行,举行了多次热情聚会,我们之间的相互慰勉鼓励,备感亲情欢乐。与此同时,杨科长已为我到长沙市东郊,探明了前往我儿时故里余家的义学故居,以及我外祖父在百亩塘的张家大屋的道路。这两处距市中心约35公里,但交通不便,原来都只能依靠步行、独轮车和抬轿子,须花将近七八小时才能到达。经杨科长实地调查探明,两处当时已靠近简易公路,汽车都能直接开到屋前,约一小时车程即可抵达。据此我要了一辆旅行车由杨科长随同引路,首先到了余家义学,这里大约住了20户人家,但无余姓,住户们知道余家来人,都热情招呼,但据介绍,只有一家蔡姓独居老人是我认识的,他当时外出不在,因而未入任何人家探视。故居印象大体依稀记得,但似乎有不小变化,最突出的是原有的部分两层西式楼房,已全部成了单层平房。加上住户多,相当杂乱,已无儿时记忆的风采,能得再见一次,余愿足矣。随即驱车往访百亩塘外祖父的张家大屋。我们车到张家门前晒谷场停车时,我的表兄张国栋正在晒场守候,张家表兄共有四人,国栋是仅存的一位,是年龄比我仅大两岁的最小表兄,这是分别五十余年后的难得会面。相伴进屋,他的夫人和子女及孙辈十多人,都是希望与我相会,集中迎候我的。张家大屋与余家义学不同,一直只有张家人居住,嫁出去的女儿,也都迁往男家,因而房屋显得特别宽敞。表兄的四个儿女,每人都至少有两个儿女,看来独生子女政策,在乡下管的并不严格。他们告诉我,农村变化最快的是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主要表现在交通方便了,汽车能开到家门前,他们家也拥有一辆货运卡车,可以跑跑买卖,当地基本家家通电,电灯、电话、电扇都用上了,生活有较大改善。表兄特意介绍他的名叫厦厦的小孙子,并说,这孩子出生时,张家大屋正在搞装修,意图使之成为类似城市大厦,所以为孩子起此名留念,但大厦工作仍在进行中。他们为我准备了非常丰富的午宴,叙谈到午后4时才全家送别到车前,此行除重睹儿时故居,会见亲人,还大体了解了家乡农村的巨大变化。另一次在1994年,我应邀参加了湖南最大的造纸企业--岳阳造纸厂的发展规划研讨会,这家企业的技术扩改建工作和管理机制都取得很大进展,气象欣欣向荣,该厂杨伯钧总工程师是东北老同事,他特别引导我观看并介绍了其新闻纸机改造的重点细节,以及其进口化学机械浆系统逐步摸索达到正常生产的技术要点,使我受益匪浅。巡视全厂发现该厂生产厂区已挤满规模不大的浆纸车间,我们建议今后发展,可能必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