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脆香肉松

  原料:

  鲜菌根75克,精盐1.5克,白糖2克,味精1克,姜末0.5克,黄油0.5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约125克)。

  制法:

  (1)将煮熟的鲜菌根撕成棉纱线粗细的细丝备用。

  (2)炒锅上火,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时,把已经撕好的菌菇根细丝抖撒入锅,待炸至淡金黄色,捞出、沥油成素肉松。

  (3)将素肉松放入盘内,迅速用筷子抖松,再撒上精盐、白糖、味精、黄油、姜末,拌匀装盘即成。

  功德林闻名遐迩的名菜脆香素肉松,色泽金黄,丝丝香脆,回味无穷,真假难辨。至今,慕名而来的食者十有八九都很难猜出此为何物所做。原来,清朝诗人黄九烟因喜食又脆又香的锅底饭粢,诗坛中的朋友赠他一个“饭粢老爹”的雅号,想不到该老兄非但不以为忤,反将饭粢切成细丝入油微炸,拌上调料招待诸位好友。众人品尝之后称赞不绝。黄九烟得意之余,吟诗自贺:“莫道饭粢非韵事,饭粢或借老爹传。”民国初年,此菜传入杭州尼姑庵,因饭粢火候控制很难收发如心,尼姑庵厨娘改用杭州特产豆腐皮制作素肉松。豆腐皮糯、滑、薄、脆,这一改进不但简化了制作程序,而且成品质量比起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素肉松传入功德林,因功德林厨师大多是江浙人。每年从水路、陆路运来大坛春季的桃花菌、秋季的雁来菌,厨师们开始用菌菇的伞面原料做菜,其根吊汤,煮烂的菌根再撕碎成为素肉松的原料,一物三用。其中,利用菌根油炸制成的素肉松更胜一筹,口味更鲜美,口感更逼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